锦衣状元 第825章

作者:天子

“他们中很多人说要来感谢您。”

阿大作为阿兹特克人的代表,过来替族人表达感激之情。

但朱浩知道,阿大不算是正统的阿兹特克人,最多算半个,在曾经强大的阿兹特克帝国面前,他这样位于帝国边缘地带部落的人,连个屁都不是,现在却成为一个国家甚至是民族的拯救者。

别人对阿大这样懂得大明语言,得到大明官方信任的人,报以极大的敬意。

朱浩道:“告诉他们,我不可能长久留在这儿庇护他们,他们要么选择跟我一起走,要么继承那些土地,继续在这里生活。但回头白种人是否会继续侵略他们,全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朱浩这次的目的,是要打通一条由陆地通向北方的道路,就算以后要在南美洲北部扩展地盘,也不可能是他亲自带兵,而是要依靠他从大明带来的卫所兵或者民兵,甚至是亲手培养的土著兵。

以后分配几路人马,一路人马有个二三百骑兵和四五百步兵,再配合万人规模的土著兵,配备火炮、火枪等火器,辅以弓弩、刀剑等冷兵器,恐怕就将所向披靡。

派出差不多四五支这样的队伍,给他们分配好任务,大概两到三年时间,就能把北美洲部分区域,加上中美洲、南美洲北部区域,完全给征服。

战事结束,朱浩在小城内做临时调整。

主要他得听取被俘虏的本地土著和欧洲殖民者的情况,他要知道现在周边的敌人在何处,以确定是否有必要留下一支人马镇守。

所谓的留兵镇守,不过是留下部分土著士兵,主力将会继续北上,但留下土著士兵镇守就不可能给他们先进的火器,只能给予一些冷兵器,包括部分弓弩,但这似乎并不足以抵御欧洲殖民者卷土重来。

最终失去家园的阿兹特克人,多数选择留下来,对他们而言,已无路可去。

这里已经有成型的庄园,经过数年甚至是十几年种植的庄稼,他们已经适应现在的生活,只是其中许多庄园种植的是棉花、烟叶等经济作物,若是没人收购的话,他们无法换取必要的生存物资。

“这里真的挺好的。”

跟朱浩一起出征的孙岚骑在高头大马上,跟丈夫好似游览自己的领地一般,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自从到了新大陆,朱浩身边的女人开始适应这种居无定所的生活,好在她们都比较有性格,有着这个时代女性少有的独立自主,这也是朱浩选择自家媳妇的标准,如果她们只是那种普通的小家碧玉,或者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他也不会中意。

朱浩笑道:“如果世界平定,你我来到这里,建一座城,没事的时候出来欣赏一下田园风光,也是挺好的。”

孙岚想了想,却摇摇头。

她心里很清楚,丈夫的理想并不是过这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朱浩追求的是征服,再征服,一旦归于平静,他可没法掌握一个庞大的帝国。

……

……

大军简单休整后,继续北上。

这次有了欧洲人俘虏作为向导,方便快捷了许多。

根据向导引领,大军开向北边一座座欧洲人建立起来的殖民小镇,这些小镇未来终有一天会发展成为一座座城市,成为南美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甚至欧洲人也把他们的宗教带到了这里,让南美洲的土著追随他们的信仰。

但朱浩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朱浩带兵北上,一路打到巴拿马,沿途拿下十几座城池,每次近乎都是兵不血刃,成功缴获了上千匹马,俘虏的欧洲人也已经有二三百之数,他们都很懵逼,不知道怎么突然就从高高在上的殖民者变成了俘虏。

剧本根本就不像他们想象的那般演绎,本以为来到新大陆,有枪炮作为凭靠就可以过上那种高枕无忧的上等人生活。

等朱浩的人马再度抵达巴拿马城时,发现这里仍旧是一片狼藉。

欧洲殖民者没有原地重建城市的打算,现在的他们甚至放弃了经营大陆西海岸的打算。欧洲殖民者已经知道,来客是东方文明古国的军队,只是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大明的军队武器会那么先进。

在他们知道大明已于印加帝国西海岸建立起了大城市,并开始新一轮殖民,甚至开启领土争夺战后,他们想到的就是……收拾家当,退守一隅,保证现有利益的基础上,跟大明军队死磕到底。

他们并不觉得大明有实力将他们一锅端,同时他们也在请求国王,派出更多的军队来新大陆,以保证能跟大明军队抗衡,而他们的军队集结点却不在巴拿马城,而在中美洲的大本营,后世墨西哥东海岸地区。

此时的欧洲人没有想过卷铺盖卷走人,他们甚至还有将大明军队赶尽杀绝的想法。

过了巴拿马城,再往北走,沿途显得萧索了许多。

欧洲殖民者刚抵达美洲大陆时,想的都是怎么杀戮和掠夺,从来没想过在这儿长久经营,以至于他们对中美洲文明的破坏程度,要比在南美洲更为明显,这里很多地方都荒无人烟,原始丛林遍布各处。

不过这次朱浩身边既有阿兹特克各部族的人,对于本地地形地貌知根知底,还有欧洲殖民者的俘虏作为向导,一路上基本没有遇到什么大问题。

一直到新城,也没有遭遇欧洲人像样的抵抗。

当陆松看到朱浩带回来的浩浩荡荡的军队,惊讶得合不拢嘴。

“回头就让船队运来必要的生活和作战物资……之前送来的钢铁和火药可够本地发展所需?”朱浩问道。

陆松把朱浩迎进城内。

朱浩进城时,得到了城民夹道欢迎,在他们眼中,朱浩已不同于一般的领主或者是皇帝,更接近于神或者是神的使者,过去这一年多时间里,他们得到了正常人的待遇。

他们也从最初的无奈加入,从抗拒到顺从,再到逐渐接受,并逐步融入新城的生活。

“够了,够了,钢铁除了生产锄头、镰刀、斧头等必要的农具和菜刀、铁锅等生活必需品外,还打造出许多大刀、长剑和矛头,甚至铸造出三十六门火炮和一万多发炮弹,但目前无用武之地。”

陆松感觉很惆怅。

以目前矿产产量来说,无论做什么都够了,仓库都快存不下生产出来的钢铁、煤炭、铜锭等物资,石料和木料更是供应不绝,造出来的船只一条接着一条,可惜有船却没人驾驭。

朱浩道:“钢铁哪里有嫌多的?下一步,我们将试着铸造大铁船,这次我就是为完成这个目标来的!”

第1093章 南征北战

要打造大铁船,就技术而言,对朱浩一点难度都没有。

铁船可以更好地适应蒸汽机的涡轮,稳定性高,更适合远洋,同时也是未来大航海的必然趋势,这都是朱浩铸造大铁船的原因。

但问题是当初在大明时,不可能有那么多钢铁供他打造巨轮,别人也会质疑,大明海患不过是一群开着小船的盗寇导致,你用木船迎战就够了,为什么一定要打造昂贵无比的大铁船?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所以那会儿朱浩更多还是把心思用在造木船上,以铁片对关键部位进行加固,以此保证远洋航行的稳定,同时也是应对敌人采取火攻等战术,有利于海战进行。

现在朱浩已在新大陆开辟出诸多铁矿,煤炭方面也有了保证,于是大炼钢铁,很短的时间里便收到成效,材料供应有了保证,他已开始在印加帝国修建铁路,还担心在自己的领地上打造大铁船?

不过打造一条全钢铁船只,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是一年以上的时间,技术方面需要他从旁指导。

这也是他在大明境内时,没有极力主张打造大铁船的又一个原因,技术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从大航海开启欧洲人往美洲大陆移民的经验看,并不需要用到铁船,只有争夺霸权的时候才需要。

既如此,为什么要把先进技术留在极端保守的大明呢?

……

……

朱浩回到新城,在船厂住了半个多月,解决了许多工匠对于用钢铁造船的疑问,便要暂时离开。

从印加帝国带来的士兵,不能完美地融入北方社会,他们会被朱浩带回去,不过在回归前,朱浩下令陆炳统兵向北方进军,征服辽阔的北美大陆。

“我将调拨给你一万兵马,其中只有一千是大明官兵,你能完成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吗?”

朱浩对陆炳寄予厚望。

这小子最近在新城和长安城之间游走,就算有机会打仗,也没法挣表现,因为欧洲人几乎每次都是一触即溃,现在朱浩让他开疆拓土,征服北方的土地,他整个人就像打了鸡血一般,无比兴奋。

“没有任何问题!”

陆炳拍着胸脯做出保证,随即问出心中的疑虑:“不过我听说,北边走个几百里,可能就是大海,如果没路了该怎么办?”

朱浩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你放宽心,从这里往北走,你能一路走到常年冰天雪地的地方,甚至可以跨过一段常年冰封的海峡,回到大明,绝对不会让你无路可走。

“但你要牢牢记住,入冬前必须回来,沿途拿下的土著人的城池,你尽量布置带去的原住民驻守,你只需要把自己和一千大明官兵带回来就行。”

“哦。”

陆炳似懂非懂。

在陆炳这样土生土长的明人看来,只有华夏大地才是正统,天下分九州的观念深入人心,除此之外所有的土地都属于蛮荒之地,陆地面积应该不会太大,且多为原始丛林。

来到美洲大陆后,见到的景象跟陆炳的认知差不多,现在只有靠他自己去打破这根深蒂固的执念。

……

……

造船的事开始推进,陆炳带兵踏上了北去的路。

与此同时,朱浩领兵前往长安城,他要跟欧洲殖民者在中美洲中部地区来一场正面的硬碰硬的较量。

朱浩这边带去的兵马中,有两千大明士兵,除此外就是印加帝国士兵,再加上运送物资的本地土著,大概两万多兵马,一路穿过长安城所在的山谷之地,往墨西哥东海岸方向推进。

过了长安城,才走了两天,就能明显感觉到一种“白骨露於野,千里无人烟”的凄凉。

以朱浩所知,这里曾是阿兹特克人的活动范围,欧洲殖民者抵达中美洲后,采取的是惨无人道的焦土政策,以至于土生土长的阿兹特克人死伤惨重,越是东海岸土地肥沃的地区,情况越严重。

欧洲殖民者完成第一轮扫荡后,后续虽然开始施行长期经营战略,但他们只选择靠近海岸的地方开辟种植园,除此之外就是大肆开采中美洲的金、银矿,以至于靠近内陆的很多沃土,长期被荒置。

侥幸逃过一劫的阿兹特克人只能尽可能往北美或者是西海岸地区逃窜,就算这里有祖祖辈辈辛苦耕耘的土地,他们也不敢过来耕种,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欧洲殖民者仍旧在四处掠夺,一旦被抓获就会被当做奴隶,投入到种植园,直至死亡才能解脱。

朱浩带兵穿过后世墨西哥中部地区,抵达东海岸前,遇到的城寨仅有三个,里面只有少量欧洲殖民者,不过却获得一座大银矿,同时缴获的还有超过三百万两白银,这些白银本来会被作为战利品,被殖民者送回欧洲交给西班牙皇室,也就是说这座银矿其实算是皇室产业。

“你们等着死亡来临吧!”

一个佛郎机人居然懂得汉语,冲着朱浩大声嚷嚷。

这是朱浩踏足美洲大陆后,遇到第一个懂华夏语言的人。

据说此人曾去过大明,至于他的汉语是跟谁学的,暂时还不清楚,但以朱浩所知,其实欧洲殖民者,尤其是那些官方认证的海盗,对于语言方面有着这个时代较为成熟的培养体系,方便他们跟世界各地不同的人打交道。

不一定此人真就去过大明,也有可能那些海盗组织教会了他大明中原地区的语言,把他培养起来准备跟大明打交道,结果却被派到美洲来看矿。

此人名叫赫利,出言非常猖狂,要不是他懂汉语,朱浩或许直接就让人把他给宰了。

“你们东方人,狂妄自大,鼠目寸光,有火器都不知道怎么使用,可惜距离太远,去一趟要大半年,否则早就被我们给征服了……等着瞧吧,我们迟早会消灭你们引以为傲的文明!”

此人的话,惹来大明官兵的反感。

要不是朱浩麾下军纪严明,一个个都想把此人给活剐了。

朱浩冷冷一笑,回应道:“是吗?那等我带兵把你们的国家给灭掉的时候,你就知道到底谁更落后了!押下去!”

……

……

朱浩在获得一座大银矿的同时,还得到了一万多土著,其中有九千多名男子,女子的数量则不到一千。

妇孺极少,说明欧洲殖民者没打算好好经营中美洲,根本就没想过自己圈养的奴隶的繁衍问题。

朱浩下令,分出一百名士兵,带着这批土著,把银子运回长安城,然后统一安排工作,等过个一年半载,考察完毕才给予自由民的身份。

随后朱浩继续带兵到中美洲东海岸地区大扫荡,很快他就来到了欧洲殖民者在中美洲的大本营。

地图上,这座城市后世并不存在。

这里不像是一个大城市,更像是个临时聚居点,没有城墙和要塞、堡垒的保护,只是修建了大量民居和货栈,倒是港口修建得很好,足足有五个大码头,大概这里是一个深水良港,殖民者从中美洲掠夺来的财富,通过这儿装船,源源不断地运回欧洲。

朱浩带兵前来,遭遇到了他统兵北伐以来最激烈的抵抗。

欧洲殖民者在这个港口驻军超过五百,每个人手上都有火器,而且还有火炮,可惜射程远不及大明的火器。

以这里的防备等级而言,或许还比不上巴拿马城。

但问题就在于这次是陆路交锋,朱浩没法用海船上的密集炮火进行压制,再加上这个港口占地辽阔,里面驻守的士兵又有了防备,依托各种建筑进行逐次抵抗。

双方交锋持续了一上午。

先是拼火器的火力密度,继而拼射程,城里的士兵不敢冲出来,而大明这边也不着急冲进去,双方隔空对射,慢慢地欧洲殖民者发现己方火器射程远不如大明。

他们火器射出的炮弹或者子弹,伤不到大明一兵一卒,却时刻处于大明火力覆盖之下。

到最后欧洲殖民者撤出了建筑,想要登船逃走,原来是那些受奴役的阿兹特克人发动了起义,先是在一栋栋建筑内与佛郎机人近身肉搏,佛郎机人发挥不出火器的优势,只能撤退,阿兹特克人穷追猛打,一路追到了港口。

朱浩适时派出己方人马,在中午之前顺利拿下了港口,连同佛郎机人的十几条船,一条都没跑掉。

“仓库里堆满了金子和银子。”

当将士们得知这结果时,却不太感兴趣。

明人刚来美洲大陆,见到金子和银子,就像见到亲人一样,那种兴奋的感觉一直激励着他们,一往无前地跟着朱浩干。

但随着时间过去,他们发现美洲大陆最不缺的就是金银后,每个人手里都持有大批金子和银子,他们就觉得,战场上有没有缴获金银并不重要,反正就算这里得不到,别的地方也会得到。

最重要的是,现在朱浩已经开始在中美洲地区推行新货币政策,金、银将无法直接购买物品,而且作为天朝上邦的统治者,明人在领地内不愁吃穿,甚至连女人也能得到,虽然只是一群土著,但那种人上人的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

当然也有人想把金银拿回大明去好好享受生活,但朱浩派出的人开始有意识地给他们灌输危机意识——在大明,不是说你有金子和银子,就一定能享受到优渥的生活,别人会惦记上,有的是办法针对你,除非你有能力可以保证自己的财富不被掠夺。

明人对于守护自己的财富,颇有心得,加上朱浩派出的人言之在理,最后他们决定,先跟着朱浩混,朱浩说了未来一两年时间就会带他们回去,姑且听之任之。

……

……

港口被明军占领下来。

五百名欧洲士兵,死伤过半,剩下的都被囚禁起来,除此之外,还抓获了一千多名从欧洲来新大陆淘金的商贾及其家眷,光金发碧眼的欧洲女人就有二百出头,此外还有一百多个孩子。

在这里,居然有了从非洲过来的黑人。

再就是之前起义的阿兹特克人,港口有阿兹特克人六千多,所以他们骤起发难,以众击寡之下佛郎机人几乎没有抵抗之力,狼狈逃窜,最后被明军一锅端。但是,这座港口城市却连一个土著女人都没有,随后朱浩就了解到,为了威胁阿兹特克人替他们做活,阿兹特克人的家眷都被安置在港口南边二十多里远的一个城镇里。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