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647章

作者:天子

他们也知道自己去开矿,结果会跟以前在西山开煤窑的时候一样,半死不活,赚钱费老鼻子劲了,只有通过非法手段才能谋取利益,而这又与法理不容,如此只有请朱四派出“高人”带带他们。

他们也知道直接去跟皇帝提请,皇帝不直接把鞋丢在他们脸上就是好的,所以便去找张太后,张太后熬不住两个弟弟软磨硬泡,只能找皇帝帮忙。

朱四道:“太后,儿不是不想帮他们,可儿听说,他们以前开矿时,不是很守规矩,总喜欢抢夺别人家的矿窑不说,还涉及绑架勒索,时不时就搞一些械斗,折损皇家脸面,甚至还跟锦衣卫对着干……”

张太后语重心长:“那不都时过境迁了吗?如今陛下你在朝缺少人辅助,让他们多帮帮你……都是自家人,相互照顾一下不是挺好吗?”

朱四琢磨了一下。

自己现在正跟杨廷和斗法,若是张太后因为张家兄弟的事,欠他个人情,那就不会站在杨廷和的立场上,毕竟张家兄弟在朝的声望本就不好,要是他这个当皇帝的不力挺,难道张太后指望朝中那些自诩正义的大臣相助她那两个不成器的弟弟?

“正好最近朕有意在西山开辟新的煤窑,若是两位国舅有兴趣的话,倒是可以入股,以后每年分红……但先前开矿之事,被杨阁老给否决了,也不知新矿开不开得起来。”

朱四的意思,我以前要拍卖矿场,把收矿税的事制度化,结果却是杨廷和以不讲理的方式,把事情给否了,现在既然你想让我带你两个弟弟发财,你是不是出面说和一下?

“这样啊。”

张太后好像想到什么,点头道,“那哀家便找人跟杨阁老说说……西山开矿之事,涉及京畿百万百姓取暖和做饭,利国利民,为何要阻止呢?哀家听说,陛下你身边有开矿的能人,矿点一找一个准,连续运营下来,居然可以反哺国库,实在是好事一桩。”

朱四听便宜老娘这么说,顿时面色欣然:“那母后,这件事孩儿就记在心上了,好好带两位国舅发财。回头也让人给母后送一些用度过来。”

张太后笑道:“说得也是,这两年宫内开支是有点抹不开,哀家知道你现在受那些大臣限制颇多,若是你开矿什么的有些进项,记得给哀家送一些过来……哀家平时是不怎么花钱,但身边那些奴婢总是需要的,这世上,还是银子好使啊。”

……

……

朱四从仁寿宫出来,心情不错。

一直在外面等候的黄锦见到朱四,本以为会龙颜不悦,但见皇帝笑盈盈往前走,好像遇到什么喜事,一时也没想明白,难道今日太后叫皇帝来,不是为了向皇帝施压?

“回头你给仁寿宫送五百两银子过来。”朱四道。

黄锦道:“是。”

朱四笑道:“真不容易,太后居然想朕之所想,急朕之所急,知道朕要继续开矿,想把她两个弟弟塞过来一起开,那挺好啊……哼,我看杨老匹夫怎么跟朕斗!没有太后支持,他就是没有翅膀的蚂蚱,光会蹦跶不会飞,早晚被朕一脚踩死!”

黄锦听了这话,不由打了个冷颤。

这算什么比喻?

看来皇帝自信心爆棚啊!

但之前这般的时候,还是朱浩在您身边出谋划策,但问题是现在朱浩不在京城,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才让皇帝如此自大?

黄锦请示道:“陛下,永宁卫指挥佥事李镗人已到京,目前正由东厂看押,是否要提审?”

朱四道:“不是说要御审吗?先静观其变,若是杨老匹夫想乱来,朕就在奉天殿审他一审,让满朝上下的人都知道姓杨的多无情!”

……

……

这天早朝前。

众大臣等候觐见,这边杨廷和却得到一个消息,说是孙交又被皇帝传召至乾清宫商议事情。

以往皇帝有什么事要跟大臣单独商谈,都是等朝议结束,而这次却是在朝会举行前,明显不符常规,杨廷和随即便想到皇帝应该是问询有关向施瓒讨债的细节,很可能今日朝堂上就要提及此事。

若是按正常操作,杨廷和应该找几名相熟的大臣到身边商议一下,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过了许久。

孙交姗姗来迟,看他神色如常,杨廷和也不知皇帝到底与其谈了什么,孙交也没给杨廷和提前问话的机会,很快司礼监掌印太监张佐便大声吆喝让群臣入奉天殿。

随着皇帝到来,朝会开始。

基本的君臣礼数后,朱四未等大臣上奏,便先开口。

“诸位卿家,朕先前跟你们提过,永平府所开铁矿,有一批生铁,大概六百万斤,被永平府知府朱浩给扣下,然后联合永平卫行指挥使事的李镗转运走,锦衣卫查到线索,跟他们讨要,他们却说生铁已丢失!敢问诸位卿家,他们所犯何罪?朕又应该如何追究他们的责任?”

皇帝要是不说,在场很多大臣都不知道有这回事。

他们获悉的消息,只限于朱浩把生铁给扣下,以孙交上奏请求把这批铁调作军备,可没说这批铁丢了。

若真丢了……那这事就值得玩味了。

难道是朱浩和李镗私下已将这批铁铸造成兵器,由孙交调西北充作军备?想来个先斩后奏?还是说这一切是杨廷和在背后指使?

当然有一些消息灵通人士已在往杨廷和身上看,毕竟怀柔伯那边发生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很多人已知这件事乃皇帝跟杨廷和博弈的焦点。

“刑部!”

朱四见自己的问题没人作答,只能挨个点人。

刑部尚书林俊出列道:“陛下,朝廷招募人手开矿,所得之铁,由朝廷统一调用,臣认为朱浩和李镗二人并未做错。”

朱四道:“林卿家,朕说的,你没听清楚是吗?现在他们跟朕上报,说这批铁丢了!先不论是用在朝廷还是用在别的地方,能不能先把这批铁给朕追回来,你正面作答行不行?”

追赃?

那不属于我刑部尚书的职责范围。

谁说我执掌刑部就什么事都往身上揽?就算这真是刑部的差事,我林俊也可以推搪说不知道。

林俊道:“臣并无异议。”

朱四很想骂人。

都议了什么,你就说无异议?

什么叫异议你都不明白?朕说要把那批铁追讨回来,意思是你同意朕的意见?堂堂刑部尚书,应该一言九鼎,说话有这么模棱两可的吗?

“户部!”

朱四不想问林俊这样滑不留手的政客,转而为难孙交。

众人随即打量孙交。

都在想,皇帝提前召见,应该说的都说了,你孙交出来说话,应该就是传达意思,不是真的要议论吧?

孙交道:“老臣对于朱浩的举动,深表惋惜,但他作为户部派去署理矿场事务的主官,矿场所产之物,由他押送转运本身并无不妥,因此老臣认为,应当先追究永宁卫指挥佥事李镗的责任!”

这话一出,众大臣几乎全都呆滞。

你孙老头甩锅挺有一套啊,你不但自己甩,还帮你女婿一起甩?

朱四冷冷道:“孙部堂,好像是你那乘龙快婿把生铁给扣下,才会生出这么多事……你居然觉得他没责任?”

孙交道:“老臣不明白陛下的意思,朱浩既然接手矿场,矿场内所有产出,难道不应该由他来打理?所谓的扣下,老臣不知是何意。再者说了,那批生铁应该不是在他手上失踪的吧?在谁手上丢的,就追究谁的责任,这才是法理。”

听起来挺有道理呢。

但你孙交是不是太无耻了一点?

朱四差点儿鼻子都气歪了,黑着脸道:“孙部堂,先前朕召见你,你可说是要替朕好好查查的,有你这么推卸责任的吗?”

孙交道:“老臣是应允陛下要彻查此事,但陛下现在马上要追究当事人责任,老臣不得不怀疑,这批生铁或没出永平府地界……老臣并不是为女婿开脱,只是主张追究责任要依次进行,请陛下分清主次。”

谁都以为孙交是皇帝一伙的,但听了孙交的话,众人才发现,孙交应该是没跟皇帝谈拢。

不然为什么处处都找皇帝的麻烦?

有很多大臣则不由往杨廷和身上看。

杨廷和神色冷漠,似乎看出来了,皇帝跟孙交分明就是在演戏,提前排练好了的,先讲一个问责次序,那下一步应该就是顺藤摸瓜,从李镗一步步往上摸,逐渐排查到他杨廷和身上!

第852章 欠债还钱

奉天殿,朝会现场。

朱四板着脸喝问:“孙部堂,你是在教朕如何做事吗?”

孙交拿出诚惶诚恐的态度,举起笏板俯首,意思是我不跟你争了。

朱四环视一圈,气吼吼地道:“此事上,朕不知为何会走到这般境地,看来只能把当事人拉来审一审了……永平府知府现在何处?”

此话是当众问的。

在场的人哪里知道朱浩在何处,一个个面面相觑,大眼瞪小眼。

张佐旁边立着的黄锦凑近禀报:“陛下,朱知府尚在永平府,不过已被锦衣卫看押。”

“不在吗?”

朱四皱眉,想了想道:“看押就不必了吧!没听孙部堂说吗?这件事论责任,先不往地方知府身上追究,这地方知府本来就是负责看管矿场的,就算有错,也算不上什么大罪……先放了吧。”

“陛下,事情查明前,若轻易将案犯释放,只怕会令其……”黄锦没说什么,一旁的张佐赶忙劝谏,好像并不同意皇帝的主张。

“哼!”

朱四冷冷一笑,目光转向孙交,嘴里却在回答张佐的疑问,“你们不会是想跟朕说,这件事那位朱知府才是始作俑者,其实私藏生铁的人是他,朕放了他,他会弃官潜逃吧?”

张佐连忙躬身道:“奴婢并非此意。”

“那就放了。”朱四态度坚决,“那永平卫指挥佥事,就是负责转运生铁的那个李镗,现在何处?”

黄锦道:“陛下,人已押解到京师,等待陛下裁决。”

朱四当即怒气冲冲道:“还裁决什么?没有朕的旨意,直接把朕名下的生铁给转运走,他可是卫所武官,打理矿场在他的职责范围内吗?兵部,是你们下令让他办事的吗?”

兵部尚书彭泽出列,坚定地道:“兵部并未下过如此公文。”

朱四道:“那是谁指使他干的?”

黄锦道:“以案犯供述,乃怀柔伯去信让他这么做的。”

“好啊,怀柔伯这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一介武勋,跟地方事务毫无牵扯,居然敢绕过朝廷各级衙门,直接对永平卫指挥佥事下令,为其办事,那岂不是说,今天转运生铁,明日就要带兵造反?”

朱四表现得很恼火。

不过他的愤怒情有可原,经这一说,在场大臣也都感觉皇帝的愤怒不是无的放矢。

地方卫所只受命于五军都督府和兵部,要调动兵马更是要有双方调令才可,甚至还要有地方守备太监得皇帝谕令方能出动兵马,现在怀柔伯可以直接调动地方卫所人马,不管是造反还是为其做私事,的确都存在僭越的嫌疑。

事情往小了说,不过是你怀柔伯借旧部帮忙办私事,属于公器私用。

往大了说,这属于擅自调兵,犯了大忌,轻则丢官弃爵,重则满门抄斩都有可能。

孙交再次走列道:“陛下,老臣前日曾拜访怀柔伯,得知他也是无心之失,他本就只是想协同朝廷,把那批生铁转运到安全之所,未曾想会出岔子。”

朱四道:“哦,听孙老部堂的意思,不是怀柔伯的责任,那就是地方知府的责任了?”

孙交一听,在这儿等我呢?那行,当我没说。

孙交连辩解的话都没有,灰溜溜又退回到朝班中。

朱四冷冷道:“孙部堂,你别着急退回去啊,朕且问你,前日里,朕是如何跟你说的?”

孙交当着众大臣的面,不知该如何回答。

朱四道:“朕一向都讲道理,东西不告自取,是为贼,现在朕不问那铁是朕的还是朝廷的,但怀柔伯联合地方卫所的人偷盗大明的东西,这不是偷是什么?就算你有再大的理由,把东西搬走,现在丢了,是否要照价赔偿呢?”

在场大臣全在看朱四和孙交表演,谁也没法出来插话。

不是他们不想说,是因为他们基本不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想出来发表意见,连细节都不清楚,那是要把头抻出来让人打脸吗?

“所以朕的要求很简单,照价赔付,哪怕折价也行啊……哦对了,那批生铁到底价值几何?”朱四问道。

张佐提醒:“五万两。”

“好,朕大度一点,就算四万两!怀柔伯和李镗,是不是把这批生铁折价还给朕,还给朝廷?”朱四厉声喝问。

张佐道:“陛下既往不咎,只要求其赔偿朝廷的损失,合情合理。”

朱四打量都察院左都御史金献民,问道:“金总宪,你认为呢?”

金献民正认真倾听,没想到自己也能牵扯其中,突然被皇帝问话,他作为都察院的掌院,明白皇帝在问他法理方面有无问题。

可别说大明,历朝历代也没出现过这种事,根本无法可依。

金献民稍微迟疑后,恭敬回道:“若失踪之物乃朝廷所有,怀柔伯此举乃盗窃行为,是为贪赃枉法。若是陛下之物,怀柔伯至少有保管不力之责,陛下有权决定如何追究。”

金献民大概在说民间的规矩。

东西是公家的,不管拿走的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是犯罪。

但若东西是私人的,事发之后事主有权力决定追究与否,或者说如何追究,民间也有相关的案例,大概就是若小偷没做出什么太过分的举动,事主有权原谅,只让其将东西归还便可。

朱四道:“那好,朕就让怀柔伯赔偿四万两银子,诸位卿家有何意见?”

皇帝说到这里,摆明就是要让施瓒倾家荡产。

蒋冕实在听不下去了,眼见杨廷和不好出面,赶紧挺身而出,仗义执言道:“陛下,此事尚有诸多疑点,朝廷应当派人到地方详查,也应将涉案之人交由刑部,交三法司审问,以尽快找到遗失之物。”

朱四冷笑道:“找?现在东西丢了,肯定要找,但要找到什么时候?一天找不到,这损失就让朕和朝廷来承担?蒋阁老,你的处事原则,就是发生了事情,把事情无限期拖延下去?难道不能让怀柔伯一边赔偿,一边派人去找?若真找到了,大不了朕还给他就是!”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