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489章

作者:天子

杨慎最后还很关心朱浩前途,作以上评述。

朱浩心想,明明我就想在翰林院中当个安静的美男子,是你一直把我拉入党派斗争中去的吧?

连让我去接近唐寅、蒋轮他们,也是你的意见,现在居然说我夹在两边?

你全家都夹!

杨慎道:“先前跟你提过,户部主事空缺,你可还有意向?”

朱浩笑道:“连我老泰山都出面,让我不要出翰林院,我想……还是待在翰林院中比较好,清静修习几年学问,好过于在外飘摇激荡……年岁太小,涉及实务怕难以服众。”

“嗯。”

杨慎倒不反对这一点。

谁不知道翰林是个优差?

且之前杨廷和的分析,说是孙交可能知道朱浩跟新皇关系紧密,怕朱浩走出翰林院后,在朝中搅出风浪,所以才反对朱浩出翰林院。

现在看起来,朱浩一点野心都没有,反而安贫乐道,想在翰林院中静修学问。

这说明朱浩跟杨廷和的想法截然不同,杨慎也觉得,可能是父亲太过敏感。

“对了朱浩,最近你跟唐伯虎他们走近了一些,可有发现什么不同?比如说他们……最近在筹谋什么?”杨慎问道。

朱浩心里嘲弄杨慎。

杨用修啊杨用修,你小子口是心非,心口不一,简直是个十足的伪君子。

你说说你,先前还跟我说不要当双面人,义正词严教训我,一扭脸就从我这里问对方的情报,你这样很没品知道不?

朱浩道:“具体不清楚,但听说蒋姑爷……就是兴国太后的弟弟,有向朝廷讨要爵位的想法,可能陛下对此也很关切,顺带邵家那位,可能陛下也想一并赐爵吧。”

“嗯。”

杨慎并没有觉得多意外。

之前宫里三个贵妇,分别是张太后、蒋太后和邵太皇太后,她们的名分问题已定下,连祭告之事都完成,而蒋家和邵家就算没有得到正式承认,但至少有了太后的名衔,皇帝给舅舅和舅爷赐爵,本身也符合大明法度,在这点上,杨廷和不好回绝。

兴国太后没有加“皇”字,平白矮了张太后一大截,难道皇帝给自己舅舅赐个伯爵都不行?

要知道张家那两位,现在都已是侯爵了,有一个……据说还要封为公爵。

就算杨廷和这样跟小皇帝有芥蒂的老臣,此等事上也不能逼小皇帝太紧。

“行,回头带你去六部等处见识一下,介绍一些朝官与你认识,另外京师文坛方面,也带你去走走看看,让他们知道你的才名。”

杨慎又许诺空头支票。

朱浩不由想到杨慎之前从他那拿走的那首词,到现在词的名声有了,他的名声还没扬起来。

由此可见,杨慎除了是个大才子,并不是十全十美,杨慎的境遇虽受牵连于他父亲,但也有顽固不化的一面。

人无完人,朱浩并不苛责。

但你现在又空口白牙说要给我攒才名,我信你个大头鬼!你在我这里已经没信誉了好不好?

“多谢。”

朱浩腹诽不已,脸上却装出乐得消受的模样,笑着回谢。

……

……

朱四的确要给蒋轮和邵喜二人封爵。

一个玉田伯,一个昌化伯,连爵位名和封地都已预备好,也是朱浩帮忙参详的,与此同时,朱浩根据历史提出在给蒋家和邵家赐爵的同时,别忘了另外一名有着拥立之功的外戚,那就是永康大长公主驸马都尉崔元。

历史上崔元跟蒋轮、邵喜同一批赐爵,都是在嘉靖元年五月己酉日封,崔元比另两位待遇更高,直接册封为侯爵,为京山侯。

此时已到五月。

这天蒋轮带邵喜前来拜见朱浩。

作为马上要被赐爵之人,邵喜也很高兴,对于来见朱浩,邵喜没什么准备,只以为蒋轮带他过来见见兴王府体系的老人。

但其实蒋轮的意思,是带邵喜来巴结一下朱浩。

毕竟皇帝这边很多事看起来都是在朱浩的主持下完成,蒋轮觉得,要不是有朱浩,自己不能这么快就有机会得到爵位,如今封爵之事还没完全确定下来,必须巴结好朱浩,免得杨廷和等旧派势力出手阻拦时,没人帮忙。

邵喜年近六十,略显老态龙钟。

他毕竟是朱四祖父辈的人物,虽是邵太后的弟弟,但年岁不小了。

历史上,邵喜得到昌化伯的爵位后,转年就死了,其子邵蕙袭爵,而邵蕙身体也不好,连个儿子都没有……邵蕙于嘉靖六年过世后,邵家因为继承爵位之事争斗,最后由邵蕙的堂侄邵杰继昌化伯的爵位,随后就被除爵,从此邵家这一脉爵位就断了。

朱浩曾与邵喜有过一面之缘,而当时邵喜并不知朱浩的存在,毕竟当时邵喜被构陷说他侵占良田,还被拿到三法司问罪,好不容易被接出来,当时哪儿有心思去关注一个毛头小子?

两人见到朱浩时,蒋轮热情介绍:“这位便是兴王府出身的小状元,乃我兴王府之骄傲,朱先生。”

邵喜苍白的脸上略微有些尴尬,望向朱浩的目光中带着一丝局促,别扭地拱手:“老朽……见过朱先……”

显然邵喜不理解,为何蒋轮这样一个“准外戚”,居然会称呼一个少年郎为“朱先生”?你蒋轮这么和善的吗?

对读书人如此尊重?

“邵老先生客气了,应该是晚辈给您行礼才是。”

朱浩没有让邵喜把那声“先生”说完,转而瞪了蒋轮一眼,似怪责对方给他找麻烦。

蒋轮嘻嘻哈哈,一副惫赖样,现在有爵位摆在面前,别说被朱浩瞪两眼,就算被朱浩按在地上暴揍一顿,脸上的笑容也不会减少一点。

心里美啊。

邵喜冲着朱浩点点头,显然邵喜对读书人有一定尊重,虽然从年岁上来说……朱浩算是他孙子辈的人物。

蒋轮拉着邵喜到一边,详细介绍:“都是自家人,不必藏着掖着,其实邵老啊,咱这位朱先生本事大得很,陛下很多事都是听从朱先生的建议,此番为你我封爵之事,朱先生四处奔走,说要感谢他,一点儿都不是虚言啊。”

“哦。”

邵喜笑了笑,和颜悦色中对朱浩更多了几分欣赏。

但也就仅仅限于欣赏而已。

邵喜不同于蒋轮。

邵喜是正经的太妃弟弟,邵太皇太后的封号问题,对外来说一点毛病都没有,连大臣都没反对,也就是说,无论你蒋轮这个“兴国太后之弟”是否能得到爵位,我邵喜的爵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需要别人帮忙游走,也就没必要感激谁。

蒋轮却不明就里,兀自拉着邵喜的手,讲这个封爵有多不容易,把朱浩又是一顿猛夸。

“邵老,我跟你说,这位朱先生,教书育人那是一绝,随便一个不学无术的士子,连生员都考不上的,经他一教导,你猜怎么着?生员、举人连中,就差考取进士了!

“我儿子,就是蒋荣那小子,现在就拜在朱浩名下,乖巧得很,等他学成后,我准备听从朱先生的,把人送到军中好好历练一下,争取成为大明栋梁,将来都督府准有他的一席之地……”

蒋轮不知不觉,开始吹起了牛逼。

邵喜听了不由打量朱浩一眼。

他不明白,蒋轮为什么要把儿子送给一个少年郎当弟子,这少年的年纪还没你儿子大吧?

再说了,你蒋轮不是没儿子吗?

过继来的儿子,这么没人权的吗?

第644章 大当家

邵喜对朱浩不了解,不明白蒋轮为何会对朱浩如此推崇。

但邵喜明显有为难之事,却不愿意对朱浩说,而是想要找个能主持大局的人来倾诉。

蒋轮笑道:“朱先生,是这样的,赐爵之事暂时未定下来……蒋家跟邵家在京城都不是什么有头脸的家族,就算获得爵位,只怕也难得到他人尊重,连做件像样的朝服怕是都……力不能及。”

意思是缺钱。

朱浩很想问,邵喜缺钱我能理解,邵家毕竟不是什么有名望的外戚之家,在京城的家产不多,维持家业艰难。

但你蒋轮孤家寡人一个,在朝中又没多少关系需要疏通,现在还缺钱吗?再说以往我不是给过你不少么?

朱浩道:“陛下的确有意,赐爵的同时赐下一些田地,会安排在京师近郊。其来源主要是皇庄的田地,会直接划归两家名下……”

“啊,这……这感情好。”

蒋轮眉开眼笑,随即望向邵喜,好似在说,我没给你介绍错吧?来找朱浩是不是挺有用的?

但邵喜却不觉得这是朱浩的功劳。

朱浩的话外之音,好似在替皇帝传话,这事又不是朱浩所能决定,难道还要感谢眼前这个少年郎不成?

邵喜问道:“那不知几时可以入宫……面圣?也好感激陛下恩德?”

邵喜更多是想把兴王府体系的人作为一个跳板,让其可以直接见到朱四,拉拉关系。

邵喜看似跟朱四有血脉之亲,但其实不过是朱四奶奶的弟弟而已,关系其实挺远,这也是为何后来昌化伯绝嗣后,朱四都没想过给这个亲戚过继个继承香火之人。

因为朱四的确不觉得,他跟邵家人有多亲密。

朱浩看出邵喜急于跟皇帝攀亲的热切,但也知道朱四根本就没把邵喜当回事,便耸耸肩,不无遗憾地道:“陛下勤于政务,朝夕不倦,只怕很难赐见,再者……此等时候,朝中或有人提出反对,还是不要节外生枝为好。”

“那……”

邵喜望了蒋轮一眼,想知道朱浩的说辞是否管用。

蒋轮道:“不见就不见吧,邵老别灰心,只要赐了爵,以后大朝会时,有爵位之人便可入宫,总归能面圣。目前当务之急,就是等待朝廷赐下爵位……朱先生不说了,陛下还会赐予田地呢……哈哈……”

蒋轮看起来跟邵喜很熟的样子,但也不过就是自来熟,两人根本就没有多深的交情。

闲谈后,蒋轮突然又大笑起来:“朱先生,最近我正在弄一些古董,想做古董字画的生意,却不知……以后可否给掌掌眼?京城里,总不能指望一点田地谋生,多个谋生的手段总是好的……”

朱浩简直想扇蒋轮一巴掌。

以前没爵位的时候,你怎么没想过去搞古董字画生意,现在眼看爵位在身,便开始整一些幺蛾子出来?

你是看到以往张家人在京城做生意搞垄断,能赚大钱,也想跟着学学?

“此事回头再说吧。”

朱浩微微蹙眉,丝毫也不给蒋轮面子。

……

……

邵喜觉得很纳闷。

无论朱浩是否出自兴王府,就算是状元,也不能得到准外戚蒋轮如此礼重吧?还这么不给面子?凭什么?

邵喜年岁大了,到底是个人精,心里有疑惑也不说出来。

等把邵喜送走,蒋轮回来道:“是不是我做古董字画生意不妥?朱先生,有话明说啊,我觉得做这生意,能结交达官贵人,有助于以后我在京城混出个名堂来。”

言外之意,蒋轮想做古董字画生意,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要以此为契机,打入京城权贵阶层。

朱浩很想说,你本不是读书人,不懂古玩字画,别人打一开始时把你当成暴发户,无论做什么,就算获得爵位,人家仍旧当你是靠关系上位的土包子。

你跟正经的世袭勋贵,有着极大的差距,哪怕你也是军户出身,但始终没有军功,也没有历代家业的积累。

朱浩道:“孟载兄,不是我打击你,不懂古玩字画,你还非要往前冲,只怕会让你荷包受损。连我都不想接触这门生意,这种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营生,还是适合有钱有闲的人去做,你是陛下身边人,还是做点实务比较妥当。”

“啥实务?”

蒋轮瞪大眼睛问道。

嘴上说不想钱,实际却钻进钱眼儿里去了。

大概是之前蒋轮没什么地位,穷怕了。

当初过继个儿子到名下都养不起,足见他以往就算是兴王妃弟弟,也没获得什么权势,要是亲弟弟还好,可惜是半路的姐弟,能跟朱四搞好关系,让朱四把他当个人物,已经很不错了。

“以后陛下会有很多不能对外示人的产业,就跟皇庄差不多,到时由你来暗中操盘,你看怎样?”朱浩道。

“那感情好,但赚了银子……算谁的?”

蒋轮急切地问道。

马上就要获得地位,蒋轮想把身家也增加点厚度。

朱浩道:“既有陛下的,也有你自己的,不能计较太多,你做得好,陛下还会赐下更多田地,到时我也会努力帮你争取。你有心为朝廷做事,总能赚钱……唐先生对于赚钱什么的没兴趣,这事我只能拜托你了。”

“包在我身上。”

蒋轮拍着胸脯,“那古董字画我就不碰了,回头就去找寿宁侯和建昌侯,告诉他们我没那眼力劲儿,做不了这生意。”

朱浩更加无语。

原来想把蒋轮拉下水的是张家兄弟。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