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403章

作者:天子

单纯以为皇帝真的想把皇庄的打理权交给户部,交还给文官。

但杨廷和却知道,皇帝不但想把皇庄牢牢掌控在手里,还想借机找人来渗透进户部,逐渐把户部当作皇帝的后花园,联想到之前新皇主动在他面前为唐寅讨官的事,不用说,这个新增的户部主事职位,就是为唐寅特设的。

为了防止唐寅晋升,最好的办法不是选个人来把这个坑位给占掉,而是压根儿就不能开这个口子。

杨廷和已做好准备,朝会结束,便会找人联名提出,户部不宜增加主事职位,这是对大明朝堂规制的一种亵渎,新皇登基之初更不能开此等先河……理由都想好了。

……

……

不管怎么说。

至少皇帝在朝堂上,把这件事当众提了出来,引起了很多人觊觎。

当天中午,张佐便出宫来找朱浩,把朱四在朝堂上提出增设户部管理皇庄主事说了出来,还提到没人反对。

“……连杨阁老当时都没话说,看来唐先生晋升已是板上钉钉之事,咱家这里提前对唐先生说声恭喜啊。”

张佐笑眯眯冲着唐寅抱拳恭贺。

唐寅摇头道:“事情只怕没那么容易吧?”

张佐笑道:“这就要说到朱小先生足智多谋了……先不提谁来接替,如此给大臣一种谁都能当此差事的假象,旁人对此等官缺有所觊觎,自然也就不会出面反对了。”

唐寅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杨廷和不在朝堂上直接回绝,大概就是因为皇帝没有明确表示以自己人来当这个新户部主事。

皇帝在增设新官职这件事上,可说“有理有据”。

户部表明因为缺乏专门负责的人手,才会导致皇庄处置出现了贱卖和勋贵窃取的情况,既然你杨廷和提不出合理方案来解决,反而都督府接手皇庄处置之事还跟你杨廷和有一定关系,你此时站出来反对就不合适。

唐寅望着朱浩问道:“朱浩,杨阁老在朝会上不提,他是想在散朝后找人来反对吧?”

朱浩笑道:“先生既然能看懂,还问我干嘛?”

“啊?”

张佐稍微惊讶。

师徒俩谈起事情来,有点旁若无人的意思,偏偏你们俩说的话,好像跟我获得的情报有偏差,你们这是在把我当傻子?

为何我没看出你们所说的倾向?

朱浩道:“张公公,是这样的,杨阁老在之前处置皇庄田地的问题上,有监督不严的嫌疑,虽然此事并非他亲自经手,但先前提出裁革皇庄正是他的主意,现在出了问题,陛下提出以户部专设主事的方案来解决,乃公事公办,杨阁老也就不好在朝堂上出面反对。”

“哦。”

张佐点点头,似懂非懂。

张佐的文化水平不高,他的能力连去考个县试估计都很难通过,这种水平让他来当“内相”,着实有点难为人。

朱浩继续道:“但杨阁老岂能看不出陛下此举乃是为唐先生入朝做铺垫?为了防止新的专职主事被我们的人所得,杨阁老肯定会找人提出不适合增设这个差事,到时可能又会发动朝官联名……”

张佐苦着脸道:“这一来一回的,何时是个头?没事就找人联名,成什么样子了?”

唐寅道:“朝堂便是如此,很多事不能当面说,暗地里却会各种使绊子……治国并非简单之事。”

张佐望着朱浩道:“那……陛下该如何应付那些联名上奏之人?”

朱浩笑道:“其实无须应付,直接让陛下把此差事交给杨阁老的公子,那位翰林院的修撰杨用修便可!而且明确告诉杨阁老,这差事是临时的,短则一两月,长则一年,便可将差事结束,到时杨用修再回翰苑,另行封赏便可。”

“什么?”

这次不但张佐惊讶,连一旁的唐寅都觉得朱浩此举有点剑走偏锋的意思。

“那……那岂不是白白便宜了杨阁老?”

张佐自然不想把这新设的差事交给杨慎。

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说,杨慎现在于翰林院中前途锦绣,外调户部主事,等于是变相惩罚降职,但因此差事太过机要,张佐舍不得把这个肥差交给别人。

朱浩微笑着摇摇头:“张公公放心吧,无论是杨阁老,还是杨用修,都不会接受此等差事,对外人而言,此差事可说油水丰厚,但对于杨阁老父子而言,却好似烫手山芋,他们很清楚此等差事要面对朝中诸多勋贵,裁撤皇庄管事人员后,经手时会出现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想好好办事立功,一般人可力不能及。”

“啊……”

张佐糊涂了,不明白朱浩这计划的重点在何处。

朱浩道:“等杨阁老父子回绝后,陛下再将此差事交给朝中自以为有能力之人,让其干个一两个月,待其焦头烂额无法收场,再让唐先生出来接手,那时将不会再有异议。”

张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却望向唐寅,好似在问,这样真的可行?

唐寅皱眉道:“朱浩,先前你不是说了?杨阁老必定会找人联名上奏,拒绝陛下此提议?从一开始,其就不会同意增设户部新主事,那你所言让谁来担当此差事,还有何意义?”

朱浩摊摊手道:“皇庄就摆在那儿,你不去处置,他照样在那儿,现在皇庄已不属于内府,也不属于户部,五军都督府想处置皇庄田地也被断了门路,等到北方秋粮播种时,若皇庄事还悬而未决,将意味着几万倾土地闲置一年……到时看谁着急!”

……

……

唐寅和张佐对视一眼。

这才明白,朱浩属于“有恃无恐”。

皇帝在朝堂上当众提出,皇庄处置上出了大问题,都督府鹊巢鸠占把皇庄处置权拿到手,结果却在贱卖皇庄,叫停乃名正言顺。

现在不是说你杨廷和不同意增设新户部主事就能遂愿。

总要想出办法来解决问题。

要么卖掉皇庄,按照规定不能贱卖,可这一时间卖给谁?

卖不出去,就要继续派人打理,问题是皇庄管理人员都给裁撤了,那可是数以千计的人,如此是节省了朝廷的开支,但要继续运作皇庄,你哪儿来的人手运作?

最后结果就是把皇庄闲置在那里吗?那可是京师周边几万顷良田,就此撂荒的话那才叫有意思。

唐寅吸了口气道:“所以说,这仍旧是个烫手山芋,不好处置,是吧?”

朱浩笑道:“对啊。”

唐寅瞪了朱浩一眼,好似在质疑,那你还把这差事交给我?

朱浩笑眯眯好似打趣道:“先生,你以为要在户部有所作为,直接从正九品广积库大使,跃升到户部主事这职位上,没点真本事能上位?要不是别人承担不了的烂差事,你觉得杨阁老会同意擢升你?到时可能还会让你立下军令状,若解决不了,从此之后就彻底不能当官。”

张佐苦笑:“那……确实挺难的。”

“没事,有我在,好解决。”

朱浩笑道,“张公公和唐先生忘了我家是干嘛的?”

“做……做买卖?”

张佐试探地问道。

朱浩道:“是啊,现在皇庄不好打理,没有渠道是一方面,有人想买这些田地,却没资格买,全都被勋贵垄断……比如说过去几十年在京师周边崛起的徽商,他们难道就不想多购置一些土地?

“就算要继续经营,只要将皇庄田地交给兴王府到京师来的诸位弟兄便可,他们也需要在京城有立身之本。把田地分包给他们,由他们再去找佃户耕种,内府少收一些租钱,多让利给王府的弟兄……

“对朝廷来说,都是拿俸禄干活的,没银子就没人手。但对我们来说,最不缺的就是人手,甚至很多人现在都还闲置着,诸多渠道都没用上,多少人巴望着跟我们扯上关系……这才是我们取胜的关键。”

张佐听到这里,喜笑颜开:“如小先生所言,咱兴王府啥都缺,就是不缺人。以后各家的家眷到京城来过活,确实需要土地来养活一家老小呢。”

随即张佐望着唐寅道:“唐先生啊,看来朱先生已将您升迁的路给铺好了,就等您高升。这事就如朱先生设计的……先让那些反对的人蹦跶去,谁有本事谁来接替,到时就是不给他们调拨人手,谁上谁折戟,最后还不是要请唐先生你出手?”

唐寅苦笑了一下,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唐寅叹道:“此事既然如此轻易,不如交给兴王府出身的孟载去做,他也需要有功绩,再说他有文散官秩在身,官品也高。”

朱浩笑了笑。

此等时候,唐寅还想着把好处让给别人,充分说明了他真的没有争名逐利之心,再者他也不想让自己成为朝堂众矢之的。

“唐先生放心好了,蒋姑爷最终的归宿是当勋贵,人家是国舅外戚,不是咱能比的……等太后到了京师,顺利入宫后,赐封外戚之事也会顺带进行,哪里有勋贵入朝当文官的?到时都督府自会有他的差事候着。”朱浩道。

张佐也笑道:“唐先生毋须推辞了,皇庄是内府财源的保证,怎么也不能外流户部,此事还非要唐先生这般有能耐之人来接手不可。”

第533章 进退两难

紫禁城,乾清宫。

这天早朝结束后,朱四再一次召见内阁四阁臣。

先是谈到朝廷人事任免。

“诸位卿家,工部右侍郎赵璜升任尚书后,其留下的职位一直空缺,本来此等缺额可以从长计议,未必需要急于一时,但现在涉及到康陵修建,还有督造河工等问题,诸事繁杂,朕想及早将工部右侍郎职位定下来,免得一堆工部事务积压,也令朝中诸位卿家烦忧。”

皇帝想多安排一些人到朝堂中,提升自己的话语权。

此事上,在场几人基本都没什么意见。

朱四道:“若是诸位卿家觉得可行的话,朕提议,由顺天府尹童瑞充任此职务……他老成持重,当能胜任此差事。若你们同意,那明日便找人在朝堂上提出来,再或是找几人与其比较能力,廷推决定。”

新皇算是很给杨廷和面子,涉及到工部右侍郎的任命,还把几名阁臣特意叫过来先行商议一番。

杨廷和点点头。

这件事算是先行做了个决定,把童瑞作为备选方案,也是最热门人选,最后是不是他另说。

说完这件事,很快便涉及更重要之事,那就是增设户部主事。

“……杨阁老,这是户科都给事中邵锡等人的联名上奏,提出朕要在户部中增加新主事来负责皇庄田地的处置事宜,有违礼法,请朕收回成命,你看一下。”

朱四很客气,把上奏直接交给杨廷和。

杨廷和早就知道里面的内容,那些人联名上奏,还是他暗地里派人授意,怎会不清楚?

毛纪道:“此举也是为不违旧制,或有可取之处……”

话说得很客气,有可取之处,意思是你这个当皇帝的就知难而退吧,别没事老想着整一些花活,老老实实当你的本份皇帝不好吗?

朱四道:“朕也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朕已经下旨问询,既然不在户部中增设新的官职来监理此事,那应该如何解决问题?

“先前皇庄一干管事人等,都被认为是先皇身边奸佞,一并革除,到现在皇庄农田都闲置在那儿,好像只有出售一途了?难道要重新交给都督府,让他们以贱卖的方式,便宜那些有钱有势的勋臣,让朝廷吃亏?”

毛纪一听,不对劲,光提出反对而不提出具体解决方案,这可不是什么好方略,那我还是不说话了。

谁提的让谁来解决,这事不是你杨中堂干的吗?

杨中堂你此时不上谁上?

难题抛给了杨廷和。

杨廷和看完奏疏后,谨慎地道:“或可交由户部他人来处置,不必专设官职。”

“也行。”

朱四不假思索便答应下来,“几万顷田地,朕的要求很简单,要么是继续打理,不给朝廷增加负担,要么就变卖出去增加府库收入,但朕就一点要求,卖的地价不能低于年初时上好熟田的价格。

“现在时间紧迫,朕听闻北方田地多种植麦粟,入秋之后播种,农事可经不起耽搁,不然的话……这些田地都荒芜了,一来是减少朝廷的收成,二来……京畿乃首善之地,皇庄田地荒废在那儿,难免贻笑大方。”

杨廷和瞬间感觉到这小皇帝出手非同一般。

给出目标,让你们来按照这个目标执行,目标定得不是遥不可及,但不给你们提供经费和人手,让你们自行解决,若是解决不好的话就要问罪……

简直是遵守规矩的混蛋!

我们以规矩来压你,你就用规矩来治我们?

朱四进一步道:“杨阁老,此事有些棘手,朕不求一时就能解决,以朕的想法,可以先雇请佃户回来耕种,慢慢处置也不迟,此事非需要大能之人主持不可。不如这样吧,朕听闻令郎才学深厚,且在翰苑中一向为人推崇,不如由他暂时兼领此差事到年底,朕也想给他一个做实事的机会,你看如何?”

杨廷和听了简直想打人。

明知道很棘手,你却让我儿子来当此差事?

内阁其余几名阁臣都听出来了,皇帝这分明是在给杨廷和出难题,君臣之间在心平气和、和颜悦色的交谈中,制造出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

朱四笑里藏刀,缓缓将一把杀人剑戳到了杨廷和面前。

杨廷和当然能听出新皇言语中的愤怒。

朕好心好意提出在户部增加一名主事人选,也没说让谁来接替,你们为了党派倾轧,直接找人来上奏堵朕的嘴,那行啊,你们不是觉得这职位不该增加吗?那你们倒是提出个解决方案啊!

屁办法没有,还不想如何解决事情,光想着把土地贱卖出去,把银子收归户部,从此之后就没有皇庄的隐患了,可问题是贱卖皇庄的损失谁来承担?

袁宗皋此时出列道:“陛下,户部增设主事一事,老臣看来,还是有其必要性。”

此时袁宗皋也很头疼,现在双方骑虎难下,对立的氛围渲染得十足,新皇和杨廷和谁都不想退却,场面就此僵持不下,那只有我袁某人出来当这个和事佬,咱各退一步海阔天空可好?

朱四问道:“袁阁老,这件事你能做主吗?这么多反对意见,朕若是一意孤行要增设一名户部主事,岂非乱了朝廷章法?还是以现有的人来处置为好……朕也不想继位之初,就落个刚愎自用的名声。”

如果说先前小皇帝还笑里藏刀,现在已经是图穷匕见。

“虽说事情可从长计议,但也别拖到秋播后,让户部和朝中人自行议上一议,看是否有必要增加个职务,若的确有需求的话,想想以何人来担此任,朕不想落个任人唯亲的恶名,谁来干都好,就是别找与兴王府有关的人……就这样吧。诸位卿家,让人送你们离开……”

……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