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339章

作者:天子

唐寅笑容满面:“别在这儿杵着了,走,咱一起过去接受报喜。”

“我也去!”

朱四自告奋勇,“我可以帮朱浩接喜报。”

蒋轮提醒:“这跟你没关系,你去就在旁边乖乖待着,不然咱们这就打道回府。”

平时蒋轮不太敢跟朱四吹胡子瞪眼,但或许见惯了朱浩、唐寅跟朱四嘻嘻哈哈没正形的样子,他胆气日壮,也想尝试当一下小兴王舅舅的滋味,以长辈名义来管教一下大外甥。

朱四没跟蒋轮急,笑道:“行行,到时我在旁边看着,赶紧走吧。”

……

……

一行下了茶楼。

此时正在张榜,很多考生凑到公示牌前看是否遗漏了自己的名字,更多的人则灰心失望。

但即便再沮丧,也不像乡试落榜时那般要死要活,本身已有举人功名,对他们而言已是社会上层人士,考不中进士就收拾好心情考下一科。

“这位是朱浩朱公子吧?恭喜恭喜!”

显然有人知道朱浩的存在,凑过来恭喜的六七名举人,听口音全是湖广一带的。

朱浩在正德十四年湖广乡试拔得头筹,也算留下名声,尤其后来别人知道朱浩只是个十二岁的少年郎,自然都会留意,只是朱浩到京师后公开露面的机会很少,认识他的人不多,但湖广之地还是有那么几个同科对他有些印象。

蒋轮凑过去,把凑过来握手之人给挡住,旋即把自己的大手伸了出去,跟这些举人握在一起:“同喜同喜……你叫什么名字?考上没?”

因为有蒋轮这个看起来粗莽的汉子在,周围一圈簇拥过来想跟朱浩打招呼的,基本都选择回避。

唐寅代表朱浩出面:“有时间再聚!我们得赶回去接喜报……朱浩,走了!”

喊朱浩名字时,他着重加强了音调,生怕周围人不知,跟在自己身旁的这个少年郎就是本次会试会元。

……

……

朱浩登记的客栈内,此时热闹非凡。

很多考生过来凑热闹,周围一片投宿的湖广考生很多,尤其这次会试前五名中,湖广籍举人占了四个名额,一下子让湖广在科举中地位提升,哪怕不为来见会元朱浩,也想见识一下其余几位。

“怎如此多人?”蒋轮看着客栈外人山人海,笑着问了一个他自己已提前知道答案的问题。

简直就是明知故问嘛!

唐寅道:“估计都觉得,本次状元即将花落湖广籍进士身上!”

说着用问询的目光望着朱浩,好似在说,你小子怎么看?

朱浩很清楚这次科举有多少水分。

会试时还一切如常,可到殿试时就出了幺蛾子,或许历史上首辅杨廷和发现了一个问题,新皇出在湖广,而会试前几名湖广考生占了绝大多数,那还了得?

以至于到最后,会试前几名湖广考生,除了廖道南得了个二甲第一,其余几个都被故意压到非常后的名次。

正德十六年殿试鼎甲三魁首,杨维聪、陆釴和费懋中,分别出自北直隶、浙江和江西,跟湖广没半文钱关系。

说白了,来年殿试名义上是新皇主持,但真正决定排名的还是杨廷和,那时皇帝刚上位,完全没经验,还得对文官毕恭毕敬,防止自己才到手的皇位丢了。

只是后来这一代天子门生中,出了不少受皇帝器重之臣,就好像张璁、张治等人。

“会元来了!让开让开!”

蒋轮走在前面大声嚷嚷。

要说别人,他或许没多少自信,但他亲眼见证朱浩成长,自己儿子还拜在朱浩名下,当初我就是找了这个少年当我儿子的先生,别人还笑话我,你看看现在如何……几年功夫人家就中进士了!

这牛逼我能吹一辈子!

第444章 热闹起来

客栈内。

热闹非凡。

认识不认识的都过来打招呼,显得跟朱浩很是熟稔。

湖广商会的人纷纷将礼物送了过来,在大明湖广毕竟属于“山高皇帝远”之所,在京师做生意的商贾多有聚集扎堆的乡土情结,他们对于朱浩这样考取会试会元的“才子”非常关心,礼物送得那叫一个丰厚。

报喜的官差,将大红绸花挂到了朱浩身上,装出惊喜的样子:“要么怎说是文曲星下凡?瞧瞧这一表人才,真是年少有为,将来必为宰辅。”

“给朱老爷挂喜绸……”

客栈外很快挂起红色的绸缎,就差有人前来放鞭炮,但明显京师对于火药制品比较忌讳,在这种非节庆的日子,就算来报喜也没人准备鞭炮。

蒋轮意见很大:“这大喜之日,怎不放几挂爆竹压压邪气?”

报喜的衙差笑道:“这位老爷说得是,不过只要有会元公在,什么邪气都压下去了,看这年岁……还是诸邪辟易的童子呢。”

“哈哈哈……”

周围的人都在笑。

朱四听了一阵上火,让你报个喜,怎么连打趣的话都说出来了?怎不是说文曲星下凡?却取笑人家是童子?

或许同样是孩童,且跟朱浩同岁,朱四对于“童子”这样的称呼有些忌讳。

可旁边的人听了,都觉得有道理,一个尚且是少年郎的孩子考中举人就不容易了,这边厢居然直接会试当了会元,说是童子“镇魔辟邪”,真有那么一丝意味在内,就差过来跟朱浩讨点什么贴身之物,回去挂在自家门上,或许比画个钟馗都灵性。

“啪啪啪啪……”

这边正说着,外面鞭炮声还真燃放起来了。

不是朱浩安排,也不是兴王府或是报喜的官差所为,而是湖广会馆的人紧急筹措给安排上了。

随后打赏的银子都不用朱浩往外掏,湖广商会的人急着塞钱,生怕朱浩不收一般,钱箱子一箱一箱往里边抬,打开来虽不是银子,却也是成箱的铜钱,撒给周围看热闹的人,其中有很多是来往于京师跟安陆之地游商,算是同乡人来沾沾喜庆。

客栈掌柜,找来大幅红纸,写上“会元”二字,挂在自家门前,以体现出自家客栈的不凡。

若是出个状元的话那就更加风光了,但状元可遇而不可求,再说谁都知道如今皇帝不在京城,殿试多半不会按时举行,一个客栈能出个会元,以后再有人来京师应考,尤其是应考会试的各地举人,估计会扎堆往他这客栈钻,沾沾福气。

……

……

朱浩本是主角。

可在这次庆祝活动中,则沦为了配角,蒋轮看上去极其兴奋,什么事都给冲在前面,有时唐寅想上去凑凑热闹都被人挡了回来。

当陆松将张璁那边的迎喜事宜办完,闻讯赶来,看到客栈外聚集的人群,不敢相信湖广之地在京居然有如此多的人。

“朱先生,恭喜高中……”

陆松见到朱浩立在一旁,赶紧过来恭贺。

朱浩微笑点头。

陆松回头看着蒋轮正在跟商会的人插科打诨,再看朱四也瞪大眼睛在旁当竹竿,很是好奇。

不是说朱浩中了会元么?

怎么这里的热闹,好像与之无关?

唐寅出来道:“好了,好了,诸位的好意心领了,各自先回吧。”

唐寅就怕蒋轮把局面给搞复杂化,朱浩考中会元,应该尽量避免让人知道他跟兴王府的关系才是,而蒋轮似要打定主意好好宣传一番,毕竟他觉得中会元很风光,让兴王府增色不少,却从未往整体战略考虑。

“恭喜小会元公,祝您殿试连捷,荣登状元……听闻您还是湖广乡试解元,那就是三元及第,大明已很久未出现您这样的人物。”

“恭喜恭喜。”

湖广本地举人也过来恭贺。

这些人目的性更强,不单纯是为了攀关系,也是在为以后入朝当官铺路,虽然多数人这次会试都没考中,但还是有同科中榜的贡士过来打招呼,其中就有之前喜报中排在会试第五名的黄州府靳水县的周瑯。

朱浩跟周瑯打过招呼,算是湖广本地新科进士间的会面,以后入朝两人就是“乡党”,旁边人识趣让开。

周瑯本想邀请朱浩坐一坐,但看到朱浩身边一群人好似不是来自普通人家,觉得朱浩有官府背景,当下打了声招呼便不多做深入交谈,匆匆告辞。

“朱浩,你考中会元了,下一步是不是考状元?”

朱四过来问道。

这会儿他突然没了先前的兴奋劲,大概觉得这是别人的荣光,再热闹也不是他自己的,如今身在异乡……不自觉有了那么点小失落,再想到朱浩如果考中状元,以后就要受到朝廷器重,指不定就要疏远自己,情绪上头,自然有些郁郁寡欢。

朱浩小声道:“如今陛下不在京师,会试虽结束殿试几时进行却难说……一切照旧吧。”

“对对对,一切照旧!”

蒋轮把报喜的官差以及来祝贺的商贾都给送走,跑过来道,“是该好好庆贺一下,不如就在这里设宴,弄个流水席什么的,让人过来随便吃如何?”

唐寅提醒:“低调些吧,别太招摇了!”

朱浩道:“唐先生说得对,世子在京城危机四伏,还是谨慎些为好……我们自己知道是什么状况就行。”

蒋轮仍旧难掩喜色,这里他显得最为高兴:“对了朱先生,不是有琼林宴什么的么?几时出席啊?”

唐寅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那要等金榜题名后,现在只是考取会元,即便进士及第没问题,却不代表能位列鼎甲,朱浩需要小心备考……”

大明的“琼林宴”称为“恩荣宴”,要等殿试结束后,于礼部设宴款待新科进士及内外帘考官,眼下殿试还没影子,此时说这些为时尚早。

蒋轮叹道:“平时看戏文多了,别见怪!那就预祝朱先生再考个状元回来!”

“这里人多眼杂,换个地方叙话吧,就到唐先生居所……”

朱浩提议。

朱四一听能到唐寅住的地方看看,小眼睛里重新有了光彩,连声道:“好,好,咱们这就去。”

蒋轮还是觉得不尽兴:“回头需设宴好好款待一下咱的朱先生,我看教坊司就很不错……”

陆松提醒:“蒋姑爷,咱的人刚在教坊司惹出事情,最近这段时间还是离教坊司远一点好。”

“哈哈哈……”

蒋轮也不着恼,笑哈哈一副乐天派的模样,全场就他的话最多,声音最大。

一行出了客栈,往苏熙贵为唐寅安排的住所而去。

……

……

当天会试放榜。

朱万泉本与友人一起去看放榜,但因为赶到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事前更无人预订好位置,周围又都是举人,让朱万泉自惭形秽,最后只是在街边听了一会儿喜报,过三百名后,先回家去了。

离开也是因为朋友跟他说了一句:“十年寒窗考个举人都不易,一个十几岁的稚子还想考中进士?真当我大明士子无能?”

言外之意,你来等你侄子的放榜成绩,大可及早各回各家。

而且现在会试放榜都快结束了,也没听到你侄子的名字,你还在这里期待什么?位列前五?

难道大明天下那么多才子,还不如你家一个十岁冒头的小孩不成?

朱万泉想想也对。

大侄子朱浩能考取举人,让朱家有从武勋之家往文官之家转变的倾向,再想到兄长今日所说,朱浩不是自己老娘的亲孙子,朱浩考中举人时,已让老太太气火攻心,要真是考中进士……还不得当场喷血?

“也不知父亲对此作何见解!”

朱万泉想到了自己的老爹朱明善。

要说自己的三哥可能不是跟他同母所出,那总归是父亲的孩子吧?不然为何能进朱家门?难道是抱养?比如说父亲当年袍泽之子之类?但那样无需隐藏这么多年,人都死了还藏什么?

老太太若是没有妒意,大概也就不会那么气急败坏吧?

想着心事,人慢慢悠悠回到自家门口。

却见两辆官府的马车停在路口。

正想着发生什么事时,远处有几名锦衣卫的人往这边跑来,后面跟着一群凑热闹的街坊邻里。

“你们作何?”

朱万泉没有迎上前,朱家家仆先把来人拦下。

一个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出列:“这里是朱千户在京府邸吧?我等听闻本科会试会元,乃贵府所出,特地过来恭贺!”

朱浩毕竟与普通出身湖广的人不同。

朱家祖籍并不在安陆,只是挂籍于斯,作为锦衣卫之家,朱家在京师现在是有点失势,但锦衣卫同僚和官府中人,听说朱家出了个会元,那还不赶紧过来讨个好彩头?

至于朱家内部有矛盾?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