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292章

作者:天子

至于江彬具体有多少能力,眼见才能为实,可就算江彬能力再强,但因他权势只手遮天,文官绝对不会承认。

“兵部王部堂,怎会跟江彬走到一起?”

唐寅言语中还是多有不解。

朱浩这次只是笑笑,没多解释。

要说王琼这个人,乃大明历史上一朵奇葩。

单论能力,绝对是冠绝一时的名臣,历史上公认与于谦、张居正并列为“明朝三重臣”之一,但有一点不好,王琼屁股不正,因为他跟内阁首辅杨廷和的关系非常糟糕,再加上他在迎合朱厚照方面很有一套,甚至有传言说王琼跟皇帝有一些不清不楚的“关系”,这就让他很难在文官掌控舆论风向的年代,得到天下人认可。

朱四在一旁问道:“舅舅,你到京师,除了见过几个朝廷重臣外,就没得什么赏赐吗?”

“肯定有啊。”

蒋轮昂首挺胸,“我现在已是正五品的朝官了。”

“什么官?”

朱四瞪大眼问道。

“这……”

蒋轮顿了好一会儿,才尴尬地笑道:“只说让我待诏,没说具体什么官,大概因为我在王府做事,除非把王府长史交给我来做,不然真没合适的官位缺补,但俸禄方面……我已是正五品文官的待遇,要是有合适的位置就能补上……这全都仰仗朱先生两次将功劳相让。”

朱四回过头看着朱浩,大概明白为何舅舅一个大人,见了朱浩这样的少年会一口一个“朱先生”叫得这么亲切。

感情是承了朱浩的恩惠,发自肺腑地感激。

朱浩道:“那是蒋先生自己能力出众。”

“愧不敢当……你以后再称呼我为先生,那就是折煞我,称呼孟载就行,我多少能力……自己心里清楚,怕是世子都知道,他舅舅我就是个平庸之辈……多亏朱先生和唐先生二位提点。”

蒋轮这会儿是真的谦虚。

在外甥面前也没装样子,或许他也怕以后世子当家,以为他这个舅舅真的很有本事,把大事交给他,然后他给办砸啰……

还不如一开始就承认能力不行。

“对了朱先生,犬子即将成婚,时间定在十月,您作为长辈可要参加……这次我得了官秩,在朝中扬名立万,亲家那边对我好一番款待,我回安陆时,还特地让人将其小女送到安陆来,先行安置,只等大婚之日到来。”

蒋轮这次真的很风光。

不但在朝廷成功装逼,在未来亲家面前也着实风光了一把。

以之前蒋荣的说法,他未过门的妻子乃国子监周监生的女儿,本来人家看不起蒋轮这样武夫出身的人家,觉得辱没了自家女儿。

谁知蒋轮混了个正五品文散官,再加上有兴王府的背景,情形跟之前大不一样。

朱四问道:“舅舅,表哥成婚时我能出席吗?”

“当然可以,只要世子想去,舅舅我一定妥善安排。”蒋轮拍着胸脯说道。

“好,好!”

朱四忙不迭点头。

现在只要能让他出王府,就算去参加葬礼都愿意。

这两年他老爹病情加重,王府怕他这个世子出事,对他的安全越发重视,已有一年未曾出王府半步。参加过张邦奇单独考试后,也就有一次机会出城秋游,而今年王府的秋游活动一早就告知被取消。

……

……

蒋轮对朱浩千恩万谢,强行把朱浩安排为儿子婚礼的主婚人,就像朱浩既成全了他这个当爹的,又成全了儿子……那是一家人的恩人哪!

有蒋轮在人前给朱浩吹牛逼,王府给予朱浩的待遇直线上升。

主要是因为现在兴王病重,王府内很多事务都由蒋王妃接手,蒋王妃身边最亲近之人,除了儿女就是这个弟弟,儿子和弟弟都在她耳边吹风说朱浩有多厉害,她自然觉得朱浩是王府中不可或缺的大才。

袁宗皋此时就比较头疼了。

因为病中的兴王听说小舅子从京师回来,拿了正五品的文散官,已有计划让蒋轮暂代张景明,临时充当王府长史。

若是蒋轮真的当上王府长史……袁宗皋感觉王府的权力格局将彻底被打破。

甚至可以说有点胡闹了。

第380章 卑微

尽管袁宗皋心里排斥,但有关让蒋轮暂代兴王府长史之事,却在有条不紊推进中。

蒋王妃这天召集王府中三位绝对骨干力量,袁宗皋、唐寅和张佐,商议把弟弟暂时安排在王府长史司,以不挂职的方式跟袁宗皋学习……名义上是学习,但其实就是让蒋轮充当王妃在长史司的眼线。

袁宗皋为难道:“长史司涉及到王府政令草拟,还有奏疏起草等事务,历来都是由朝廷委命的官员进行……若是兴王府自行安排的话,就怕会遭来非议。”

不是说袁宗皋故意刁难,他说的都是实话。

王府长史司本来就是朝廷安排在王府辅导、规劝和监视藩王的,相当于一支军队监军的职务。

如果是由王府自行安排的话,那不跟自己监督自己一样?朝廷对王府有何信任可言?

张佐笑道:“这不有袁长史吗?其实王妃的意思呢,就是想分担一些袁长史的压力……如今张长史不在王府,很多事需要袁长史一人来完成,只怕袁长史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

这边张佐替蒋王妃说话。

但间接暴露了其之前已跟蒋王妃单独叙过话,或许让蒋轮来暂代王府长史之事,还是张佐安排的呢。

这样一来,袁宗皋就非常被动了。

本来王府中人看来,长史就属于“外人”,要是长史司都被张佐控制的话,那以后张佐在王府里谁能制衡?

“却不知伯虎你如何看?”

袁宗皋把问题抛给唐寅。

意思是,就算以往你站在张佐那边,但在朝廷法理上,你总该站在读书人的立场上,懂得如何选边站吧?

唐寅道:“在下孑然一身,不敢妄议王府内事……是否应当请示过朝廷后,再行定夺?”

既帮了张佐,又帮了袁宗皋,实际却是在搅浑水……唐寅这番话说了跟没说差不多。

蒋王妃态度坚决,道:“舍弟到王府长史司,只是向袁长史学习如何处理府内事务,并无委派他具体职司之意,正如袁长史所言,王府无权安排谁来接替长史之位……如今他为王府事而未能长留京师,王府不该亏待才是。”

此时蒋王妃有些火大。

她可没有丈夫那么好的脾气,凡事都跟你有商有量,在她看来,我丈夫现在没法主持大局,那王府就该由我来做主,你只需要听令行事,哪来那么多坏毛病建议来建议去的?

我大妇镇不住王府,难道看小妾或是那些小鬼当家吗?

张佐在旁帮腔:“是啊,蒋姑爷得军功,朝廷让他留在京师待诏,但他心系王府,不远千里奔走,一心为王府谋事,其心可悯,其行可嘉。袁长史,咱还是给他一个学习进步的机会吧……当然决定权在您。”

袁宗皋大为光火,却不知这火应当向谁发。

唐寅和张佐都是搅浑水看热闹,他若是向蒋王妃发火,那事情就闹大了,长史司以后不打算获取信任了?不说眼下,就说以后兴王薨,王府世子继承王位,长史司还是要多仰仗这个母亲。

“老朽尽心教他便是。”

袁宗皋只好答应下来。

他也在考虑,是否可以把蒋轮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中来,平时看蒋轮嘻嘻哈哈的不像是个有城府之人,或许可以让张佐偷鸡不成蚀把米呢?

……

……

在儿子大婚前,蒋轮就风风光光进长史司办事了。

没有具体的官职,但谁都知道他是暂代张景明职务,相当于王府半个长史。

王府内善于溜须拍马之人,私下里都称呼他“蒋长史”,即便每次蒋轮都笑着推脱,但还是难掩脸上得意之色,只是在唐寅和朱浩面前,他却表现得很谦卑随和。

他并不指望袁宗皋能教会自己什么,还是唐寅和朱浩教他如何做事比较重要。

以至于在蒋轮进王府长史司最初的时间里,袁宗皋发现蒋轮并不是什么门外汉,做什么都有条不紊,张弛有度,减轻自己负担这方面,发现比张景明在的时候效果都要显著……可问题是,蒋轮从哪儿学来的这套?就算是唐寅,应该也不懂这些才对啊!

转眼进入九月。

这天蒋荣大婚。

朱浩到蒋家参加婚礼,一个半大的孩子却坐在主位上,接受新婚夫妇磕头敬茶,让前来观礼的很多人大跌眼镜。

朱四也跟着朱浩一起参加婚礼,不过随后就被蒋王妃派人的人接走。

唐寅、蒋轮和朱浩三人坐在一张桌上喝酒,蒋轮本来挺高兴,张罗着给宾客敬酒,可夜幕降临客人走得差不多时,他喝多了几杯,开始老泪纵横,一边喝酒一边诉苦。

“我这半生都没什么成就,本以为能袭个军户之职,却是家中余丁,家里安排不得,只能把我过继到这边,半辈子闲散,无所事事,如今一妻一妾却连个蛋都没给我生下来……

“以往想再纳几房回来,奈何能力有限,连家里两个都快养不起了,现在感觉终于有了些许成就,都是拜两位所赐……这辈子混得真惨啊,儿子都不是自己亲生的,呜呜呜……”

或许是感怀身世,也是对唐寅和朱浩推心置腹,一个年近四十的老男人,居然在酒桌上哭了起来。

唐寅急忙安慰。

不料蒋轮越哭越伤心,到后面竟一发不可收拾,本来还有几个客人赖在院子里继续吃喝,看到这一幕觉得可能有事发生,急忙撒丫子走人,蒋家下人战战兢兢,不敢随便靠近。

酒桌前,朱浩出言安慰:“这不都好起来了吗?实在不行的话,再娶房妾侍便是,以你现在的官秩,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朱浩其实很想说,你生不下儿子,不要考虑是不是家里女人的问题,而要看看是否自身有问题。

像你这样大吃大喝,饮酒过量,生活作息还很不规律的,给你多少女人,想生个子嗣并不容易,如今大明权力最大那个小子就是你的榜样。

听了朱浩的话,蒋轮语气稍微平复一些:“朱先生,也不怕你笑话,儿子过继过来,我都养不起。好在他跟了你,你每月给他俸禄,让他能混口饭吃,不然我上哪儿赚钱养他一张嘴?

“现在他有了妻,未来还有子……王府那点俸禄根本就不够。过去几年,我都是靠王妃接济才能过活……”

唐寅闻言皱眉。

平时蒋轮在人前显得春风得意的样子,原来也就是表面光鲜。

他好像明白了,为何蒋轮一直嘻嘻哈哈,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实在是荷包里没钱,说话做事都没底气,自然也就没脾气,就算想与人争,也要看看能不能克服深埋心底的自卑心。

朱浩道:“孟载兄,不如这样,我们合伙开个生意吧。”

“啊?”

蒋轮顾不上抹眼泪了,好奇地望向朱浩。

唐寅也在往这边打量,还用埋怨的眼神看着朱浩,好似在说,你添什么乱?他能力不行,还没钱,你们合伙做什么生意?

朱浩笑道:“你如今在王府长史司做事,算是有了一定人脉,我出钱咱一起开一家铺子,做点小本买卖……”

唐寅道:“朱浩,你这是想让孟载以权谋私吗?”

“我几时说是让他以权谋私?他在王府,有人脉和渠道,做生意能方便些……王府有什么缺的,或是有什么要卖的,他不是最清楚吗?再说了,袁长史一直都想让王府府库归长史司调遣,难道你不觉得孟载兄可以完成这一切吗?”

朱浩的话,让唐寅不解。

你小子今天怎么了?

你不知道王府府库是张佐控制的吗?

不对!

你小子想反水!

唐寅忽然意识到,朱浩很可能又有什么计划,以前靠着联合张佐,把袁宗皋为首脑的长史司打压下去,但现在张佐明显在王府中权力太大,如果按照朱浩之前所说的制衡原则,那现在就该对张佐出手了……

这小子!你翅膀一撅,我就知道你想往哪儿飞。

蒋轮道:“朱先生,你看我这……手头拿不出做生意的银子啊。”

朱浩笑道:“没事,银子我来出,这不之前王府货物采办,很多都是经我之手吗?这两年正好我想把相关的生意交出来了,咱二人联手最好不过……”

唐寅感觉朱浩这一举动背后,蕴藏有什么大阴谋。

你给王府供货,成为王府供货商,即便从中不赚什么钱,但能把王府的经济命脉掌握在手里,现在怎么会想着把生意交给蒋轮?

唐寅本要说什么,被朱浩瞪了一眼,当即把话收了回去。

唐寅心想,不对,这小子是觉得如今兴王大限将至,知道跟王府的生意会给自己惹来麻烦,再者他也不需要跟王府保持利益上的联系就能在王府保持地位稳固……所以他想找个合适的方式抽身!

对,就是这样!

“这样,赚了的话咱各自有份,亏了的话我一个人担着便是。”朱浩洒脱地提出了兜底计划。

蒋轮一听,更加感激涕零:“朱先生,您可真是蒋某人的再生父母……来来来,蒋某人敬您一杯!不对,敬十杯!”

第381章 襄王有意

经过朱浩一番运作,他跟蒋轮合作的生意正式开张。

相当于城内开设了个百货公司,又像是塌房、货栈的集合,做的主要是兴王府的生意,因为以往这生意是朱浩具体经手,现在却变成蒋轮在明,朱浩在暗,一下子规避了很多政策风险。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