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272章

作者:天子

“至于无心无病,我理解是这样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心无邪念,才深谙无心无病之理,看来大伯你已将儒者思想融汇到佛家至理中,不会是看破红尘想要出家了吧?”

朱浩一番话说完,唐寅和陆松都听傻了,连出题的朱万宏都瞪眼张口,跟听天书一般。

但到最后,朱万宏却是最先回过神的那个,满脸赞叹:“还是侄儿你懂我,我就是这么想的。”

唐寅和陆松都投以鄙夷的目光。

出家?

就你?

真是个厚颜无耻的家伙!

“唐先生,陆总旗,你们两位怎么也跟着来了?今日好像是我邀约我家侄儿前来谈佛理,怎么你们也对佛家之事感兴趣?”

朱万宏抬头打量唐寅和陆松。

唐寅听了没太当回事,可一旁的陆松心中却大起波澜。

不称呼我陆典仗,直接称呼我陆总旗,分明是在告诉他人,我除了在王府中为典仗,还继承了先父的锦衣卫总旗官职务,这是要揭我老底啊。

唐寅马上还以颜色:“信是送到我府上的,我陪同朱浩前来,似无不妥。”

陆松没唐寅那么硬气,赶紧行礼:“那在下先到外面候着。”

“也是,陆总旗乃王府中人,不适合参与这种事,至于唐先生你,乃我侄儿的老师,留下来听听倒也无妨……陆总旗,请吧。”

朱万宏开始下逐客令。

陆松心想,刚才说不用脱鞋,感情在这儿等着我呢?

就好像谁稀罕听你们叔侄叙话一样,大不了就到外面等,就不信你还敢在唐寅面前举报我?就算举报了,估计以我跟他的良好关系,还有朱浩在旁说和,唐寅也不能把我的身份捅到袁长史或是兴王那儿。

等陆松与随同前来的家仆、护院什么的离开佛寺后院,朱万宏才像突然变了个人一样,瞪着朱浩喝问:“我说侄儿啊,朱家怎么得罪你了?你为何要接二连三拿家族开刀?咱做人不能忘本啊,再怎么说乃父也是朱家人,你身上流淌着朱家的血液,怎能忘恩负义?”

第353章 到底站哪边?

朱万宏看似向朱浩诘难,但语气中却带着一种委屈,好像谁欠了他银子,苦口婆心劝人还钱一样。

旁边跪坐的唐寅慎重起来,琢磨朱万宏这番话中包含了几层意思。

朱浩则笑嘻嘻装糊涂一般道:“大伯的话,我怎么听不懂哩?我生于朱家,长于朱家,对朱家从无怠慢之心,怎就成了拿家族开刀?唐先生,你最了解我,你觉得是这样吗?”

唐寅瞪了朱浩一眼。

我知道你个鬼!

你小子那么多心眼儿,这两年当着我的面,坑朱家的事做得还少了?还想让我给你撑腰不成?

“侄儿啊,做人要诚实。”

朱万宏语重心长,“去年夏汛到来前,你一边提议兴王府修筑江堤防洪,一边却使计把自家地处江岸低洼处的货栈交给朱家,让朱家以为赚了大便宜,却在大水到来后,让朱家几乎倾家荡产,这不是你的作为吗?”

朱浩惊讶地问道:“大伯,我可没逼着朱家来抢夺我们孤儿寡母的生意吧?再说,那些货栈又不是我们的,都是我们租来的,朱家拿走,用来堆放货物,最后天灾一来把货栈给淹了,这也能怪到我头上?”

唐寅心想,不怪你怪谁?

肯定是你算到要发大水,故意把货栈交给朱家,这不明摆着拿朱家开刀吗?

再一想,不对啊,我到底站在哪边?怎么觉得跟朱万宏有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感觉呢?

朱万宏道:“那行,这不怪你,但朱家损失大,是显而易见的吧?”

朱浩摊摊手:“对此,我深表遗憾。可那是天灾,不是人祸,总不能让老天爷背黑锅吧?”

“呵呵。”

朱万宏笑了笑,“那就要说到你给兴王府提供琉璃珠作为贡品了……你明知这东西若是做了贡品,朱家曾拿了你们三房的琉璃工坊,会第一时间仿造,还故意这么做,让琉璃珠在皇宫中受到推崇和热捧,现在朱家却开始仿造琉璃珠……”

听到这里,唐寅竖起了耳朵。

他一直都想不明白,朱浩在这件事上充当了怎样的角色,也想不通朱浩为何要让朱家重新有了发财的机会。

朱浩打断朱万宏的话道。

“大伯,琉璃珠作为贡品,那是无意而为,这点唐先生可以作证,乃是王府张奉正想省钱,还跟本地知州划清关系,不一起进献贺礼,最后找到我……事到临头,时间紧急,我上哪儿去找贡品?随便造了几个琉璃珠凑数……

“谁能提前猜到,这玩意儿会被陛下喜欢,受到朝野一致推崇?我又不是神算子……再说了,就算这东西大行于世,朱家仿造,肯定赚了不少钱吧?朱家不感谢我凑巧拿出琉璃珠当贡品,机缘巧合之下让其价值大增,让朱家有了赚钱机会……这也要怪我?”

唐寅听了朱浩的解释,心中就一个想法。

是啊,这小子说得没错。

进一开始献琉璃珠,到其后一系列反应,说朱浩处心积虑,怕是有点牵强。

皇帝把琉璃珠当稀世宝贝赏赐给宠姬和近臣,这是事前谁也没法预料到的事情,到最后朱家仿造出来,大发横财……怎么看朱浩在其中充当的角色都很边缘。

“呵呵。”

朱万宏发出两声冷笑,“侄儿啊,你这是要把朱家坑到沟里去啊。”

唐寅急忙问道:“朱千户,此话怎讲?”

朱万宏道:“我朱家世受皇恩,受先皇之命,于弘治初年随兴王府举家迁移至安陆,一直都肩负监察兴王府的职责……唐先生,请恕我说话太直,你是王府中人,不要往心里去。”

唐寅摆手:“没事。”

心想,这不都是明摆着的事情?

朱家若不是监视兴王府,那被派到安陆来干嘛?

“这里还要说一段典故,成化末年,朝中有奸妃,曾有谋划废立储君之作为……”

朱万宏好似讲故事一般,就差把成化年太子朱祐樘什么时候出生,在皇宫中又是如何艰难求存的车轱辘上说。

唐寅伸手打断:“这些都是陈年旧事,在下早有耳闻,不必明说。”

言外之意,你当我唐某人愚蠢么?当年之事,就算外间传言不多,但我又不闭目塞听,自然明白先皇为何要派人监视兴王府,那是因为兴王在万贵妃扶持下,差点儿抢了先皇的皇位。

朱万宏继续道:“那就说点直白点,我朱家受朝廷器重,肩负特殊使命,而这琉璃珠……若是我朱家所造,先由兴王府上贡……朱浩,你不觉得这会让朱家有失先皇所托,辜负朝廷期望吗?”

唐寅听到这里,吸了口气,目光转向朱浩。

经过朱万宏这个“局外人”一点拨,唐寅瞬间明白其中利害关系。

唐寅道:“那也就是说,若将来,陛下得知他推崇的琉璃珠,本是朱家所造,却送与兴王府当贡品使用,会觉得朱家不忠?”

朱浩笑着打量唐寅一眼:“唐先生,你就算心里明白,也不用这么直白解释出来吧?这都是你们凭空臆想好不好?我是那么处心积虑的人吗?”

唐寅心想,你小子不是那谁是?

难怪你小子要给朱家便宜占,感情是想离间朱家跟朝廷的关系啊。

但……这样解释会不会有点牵强?

唐寅转而看向朱万宏,“朱千户,此等事你要怪责朱浩的话,怕是有些过分。朱家若是担心仿制琉璃珠之事会引起他人误会,为何还要仿造呢?背后缘由,不是朱浩一人能提前推算出来,很多凑巧的因素在里边,你说呢?”

朱万宏笑道:“唐先生,您可真是装糊涂的高手。我先从夏汛前朱浩的预谋说起,难道不就是告诉你,事情看起来凑巧,但其实早就被设计好了?若非朱家在大水过后损失大笔银钱,朱家会饥不择食去仿造琉璃珠?”

“嘶……”

唐寅又吸了口凉气。

再看朱浩那笑容可掬的可爱小脸蛋,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唐先生,你是王府中人,我且问你个问题,我侄儿筹备兴王府贡品之事,恐怕早就知晓了吧?是否给了足够的筹划时间呢?”

朱万宏又问出个很犀利的问题。

唐寅仔细回想,心中暗惊。

他马上想到夏汛到来前,有一次兴王召集王府中人前去议事,特地叫上了朱浩,那时他不明白其中关节,专门问询过,朱浩回答说王府为了跟本地知州划清界限,给皇帝千秋节的贺礼必然要分开送,会仪仗于他……

然后朱浩就把全盘设计好,坐等朱家上钩?

唐寅心想:“若这一切都成立的话,那这小子的算谋到底有多可怕?”

朱浩无奈地摊了摊手:“我说大伯,咱能好好说话不?晚辈见长辈,也没表示心意什么的,你要是觉得朱家仿造琉璃珠之事不妥,大可去知会祖母一声,言明利害关系,相信祖母会听你的。”

朱万宏撇撇嘴,嘴角发出怪声:“我说大侄子,你不把自己当朱家人,难道我就把自己当了?”

“……”

唐寅瞬间无语。

这货跑来把朱浩大肆抨击一番,直说朱浩忘本,又把朱浩的阴谋推算到丝丝入扣的地步,最后来了一句,你也不把自己当朱家人?

那你找朱浩说个屁?

朱浩面色尴尬:“大伯,你……”

“哎呀,朱浩你别意外,身为朱家人,其实很多时候都被朝廷大局推着走……你祖母这个人,太过工于心计,所算计的总超脱不了妇人之仁。”

朱万宏开始分析他老娘。

朱浩摇头苦笑:“呵呵。”

“如果说你祖父所谋全是家族的未来,而你祖母着眼的只有眼前的利益,说白了,女人家目光太过短浅,不像我们男人,所作所为全都围绕大局服务。”

朱万宏继续吹牛逼。

唐寅听了都想扇这货一巴掌,看你这不着调的样子,还说什么为了大局?

朱浩脸上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语气带着几分恭维:“大伯说得很有道理。”

“正因为你祖母鼠目寸光,所以容易被你利用啊!”朱万宏转而瞪着朱浩。

朱浩这下有点无语了。

他很想说,大伯你总是这么大喘气有意思吗?

你要抨击我,那就抨击到底,这么拐弯抹角、捧一下踩一下的毛病,到底是跟谁学的?总不会跟袁宗皋学的吧?

朱万宏叹道:“其实这不怨你,从兴王上疏,将我调回安陆起,朝廷对朱家的信任已近乎于无,否则也不会将朱家闲置安陆多年不用,曾经实职的权限,到现在我手里……连个百户营的人手都不给配。”

朱浩道:“那大伯为何不想想,试着让朱家离开安陆?”

听到朱浩的话,朱万宏和唐寅同时盯着朱浩。

先前都是朱万宏一个人在那儿自说自话,朱浩即便搭茬也都是插科打诨,到此时,朱浩终于开始反击了。

朱万宏道:“朱家受皇命留在安陆,为何要要离开?”

“大伯,你是聪明人,我也不跟你兜圈子,先说浅白点的。”

朱浩道,“兴王府在朝中何等地位,你应该比我清楚,若将来出了真龙,我朱家岂非旦夕倾覆?”

第354章 金钱买卖

朱浩说话很直白,让唐寅一阵发愁,想提醒既来不及,又觉得无太大必要。

朱万宏眯起眼,如老狐狸一般道:“朱浩,你思忖之事,还挺长远的……这就是你多番设计朱家的原因?”

朱浩道:“以我所知,这两年兴王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本来朱万宏有一种看透一切,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听了朱浩的话,脸色逐渐变得冷峻。

“要是兴王有个三长两短,恐怕兴王府跟朱家的梁子就算结下了,朱家在立场上就没有其它选择,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朱浩严肃地说出这番话。

气氛肃杀。

唐寅感觉自己坐在旁边很多余。

本以为自己身为江南才子,一辈子经历的风雨够多了,能看清楚世间所有一切。

可他到了安陆后,见识到什么叫天外有天,就说这个朱万宏的见地,也非一般人可比,他自问要真是跟朱万宏成为敌手,能不能斗得过另说。

心中不免庆幸,好在有朱浩这只小狐狸,这下胜券在握。

“那朱家现在还有选择的权力吗?”

朱万宏沉默良久,目光灼灼地打量朱浩。

这已经不是在问策,根本是要朱浩表态。

朱浩点头:“自然是有的,因为我在兴王府。”

连唐寅都听明白了,这就是朱万宏想要的态度,或者说是今天朱万宏找朱浩来说这么多话的目的。

以往双方不在同一立场上,走不到一块儿去,但随着朱万宏把朱浩的计划看透,等于说有了跟朱浩谈判的资本——你不同意结盟,我就把你的阴谋诡计昭告天下,让你自绝于世人。

任何时代,孝道都是立身之本,你对家族阴谋陷害,就算走科举,朝廷也容不得你。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