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196章

作者:天子

京泓一看,跟自己没关系,冲着来人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便自己去食堂吃饭了。

朱浩打量满面春风的张佐。

估计这次年底王府采办货物,他又要从中捞取不少好处,这就是管理王府府库的好处,利益当前,难怪近来他跟袁宗皋水火不容呢。

“张奉正,你们商量事情,我就不参与了。”

说完朱浩便要快步离开。

张佐连忙叫住他:“这话见外了,谁不知道朱公子才是本地最大邸店的东家?没想到苏当家走后,光凭朱公子和马掌柜,便把王府交待的事情办得如此妥帖,真让人舒坦呐。”

朱浩闻言礼貌地笑了笑。

恭维我?

不好意思,你是什么人我早看穿了。

这次王府年底采办,基本上都是苏熙贵提供的货物,不但不会从中赚钱,估计还要搭上运费和人工成本,王府可说是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便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

“此番王府各处破旧桌椅板凳均得以替换,再加上新进购的石料、木料和油漆等,王府修缮没有任何问题……这下终于可以旧貌换新颜了。”

张佐脸上满是得意之色。

王府年底采办的商品,主要是家具以及金银首饰和珠宝玉器,同时还采购了大批建材,要对现有屋舍进行修葺。

这正是苏熙贵寄予厚望的项目,要让王府记住你这么个人,光提供钱粮物资……人家当时感谢,过后就忘了。

但为王府修缮屋舍、造家具,向内眷提供金银首饰和珠宝玉器,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属于面子工程。

你让王府的人住得舒心,用得趁手,王府自然年会记住你的功劳,连同下面的典吏和侍卫家中,也可以顺带更新一批桌椅板凳……

这一整套工程做下来,王府简直把苏熙贵当成大善人看待。

关键是没落人话柄,毕竟这些货都是王府花钱采办的,还是从朱娘母子手里购买,跟苏熙贵没有任何关系。

钱花了,目的达到,且无后顾之忧,不仅王府满意,估计苏熙贵做梦也会笑醒。

真正是双赢!

马掌柜道:“这都是苏当家,还有夫人和小东家的一片心意。”

张佐摆手道:“不说了,陆典仗,麻烦帮我送客,咱家这便去跟王爷禀报此事。马掌柜,有时间一起喝茶。”

“一定一定。”

马掌柜毕恭毕敬地深施一礼,目送张佐带着两个小太监离去。

……

……

朱浩、马燕和陆松在几个侍卫簇拥下,往王府大门行去。

陆松神色愉悦,别人家里的家具都只分到一套,他却得了两套,而且比其他人家里的更加高级和华丽,谁让除了他自身为王府仪卫司典仗外,妻子范氏作为世子奶娘在王府地位更加尊崇呢?

夫妻俩都是王府亲信,年底分东西时待遇差别就体现出来了。

恐怕连王府仪卫正朱宸都不及陆松夫妻俩的待遇高。

“小东家,这几天……如您担心的那样,欧阳小姐确实……误入歧途了。”马掌柜见到朱浩,连忙把他知晓的事相告。

陆松很好奇,两人在说什么?

欧阳小姐?

哪位?

朱浩向陆松解释:“欧阳小姐乃是跟南京成国公府有关的一个商号的东家,专程赶来本地,想从我这里采购一批紧俏货,我没同意,估计被什么人给骗了。”

陆松点点头,知道这事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与王府也无关,便自觉地退后几步,不打扰朱浩和马掌柜叙话。

看似有意避开,但陆松精明得紧,与二人的距离依然可以确保他听清楚二人对话……知道你们在王府说的事一定不会损害王府利益,但我好奇心驱使,也想听听是怎么回事,只是不打扰你们罢了。

马掌柜道:“乃是您家二老爷……朱二爷找到她,说引介制造琉璃的商贾……直接把欧阳小姐一行带到朱家的琉璃工坊……后面发生了什么不清楚,总之欧阳小姐从朱二爷那里采购大量琉璃器皿,准备运往南京销售。”

朱浩笑着摇头:“总算被我二伯找到冤大头,库房里的存货终于能卖出去,估计年后朱家的琉璃工坊又可以开工了。”

马掌柜叹道:“小东家,不是我泼冷水,那琉璃器皿运送途中极易损坏,且造价高昂,实用性不强,欧阳家把此物运到南京销售,肯定要吃大亏!”

这话不但马掌柜想到,连刚得知有这么回事的陆松也觉得这个欧阳小姐要倒霉了。

朱浩道:“欧阳家家道中落,急需找寻可以重振门楣的商品,不可能没预料过风险……但凡有丝毫翻身的机会都会死死地把握住,这跟溺水的人抓住根稻草没有两样。现在去劝,人家恐怕还觉得你是要分走他们的利益,不但不会领情,还会怀恨在心。”

马掌柜明白朱浩并无虚言,当即叹了口气,摇摇头道:“要是被苏东主知道,不知该如何向他交待。”

朱浩笑道:“苏东主明知欧阳家的人想抢他的琉璃镜生意,还把人往安陆引,不是故意挖坑是什么?此番被骗可是欧阳家的人自己往下跳,估计苏东主只是表面感慨一下,心里更多是幸灾乐祸吧?”

“……”

马掌柜无语。

就算真是这样,你这话也说得未免太过直接了吧?

旁边还有王府的人听着呢!

朱浩突然问道:“老马,年底前,咱邸店生意盈利多少?”

“啊?”马掌柜稍微有些惊讶,回头往陆松身上瞥了一眼,心想在这种地方说这种事是不是不合适?

“你直说就好。”

朱浩还在催促。

马掌柜道:“没详细核算过,毕竟生意刚起步……但料想应该在二百两银子以上。账目正在整理中,等最终结果出来会第一时间呈报到夫人那里。”

朱浩点点头:“这样,你拿四十两,当做给你的奖金吧。”

“啊!”

马掌柜当即惊呼出声。

四十两?

这么多?

不是在试探我是否贪财吧?

“我已经跟我娘说好了,你除了平时的工钱外,年终时拿利润的一成,但若是亏本的话就只有底薪……眼前是年关,既然赚钱了,就给你发一笔奖金,以后安心在我娘手下办事,你的家眷初来安陆,也需要钱安顿。年前把账目做好,等我核算过,银子就过到你名下!”

第253章 年关

开业不到两个月。

第一个月花费多,基本没剩下什么钱,第二个月赚二百两已算很不错了,上来就拿出两成利润作为分红,着实让马掌柜吃惊不小。

“小东家,这……其实大可不必。”

马掌柜之前虽然惊叹于朱浩做生意的手段,但他一心回到苏熙贵手下做事,并不想在安陆久留。

眼下朱浩拿出银子来……

感触明显与之前不同。

朱浩道:“此事已定下,勿要再多言。以后我和我娘不能过多露面,生意上的事还要你多留心,尤其是盯着下面那些掌柜和伙计……这一行水太深,他们未必把握得住!”

“好,好!”

马掌柜心情激动,看样子对朱浩心悦诚服。

……

……

朱浩没有送马掌柜出王府大门,到西院门口便驻足不前。

目送马掌柜出了王府西大门,朱浩回寝室放下书本,来到食堂吃午饭。

陆松送人完毕,回来后进入食堂,直接在朱浩身边坐下,厨房的大师傅立即识趣地前来上菜。

陆松作为王府典仗,平日并不吃小灶,跟着大家伙儿一起吃大锅菜,但待遇也与平常人不同,有什么好菜都优先给他留一份儿。

京泓望着陆松碗里的鸡腿和梅菜扣肉,眼中露出些许羡慕之色,陆松客气地把盛着饭菜的盘子推到朱浩和京泓面前。

“你们吃。”

陆松的意思是自己只是进来坐坐,我这份可以给你们。

朱浩笑道:“陆典仗有事?”

陆松道:“朱浩,看来你经营邸店生意挺赚钱的,一个月下来就有二百两利润?”

“陆典仗,做生意盈亏自负,年前本地采购货物的商家多,自然多赚点,年后一直到春荒时节,城中人大多节衣缩食,我也就没什么油水了……陆典仗不会以为这其中有我赚王府的钱吧?”

朱浩一脸认真地解释,不想让陆松误会。

陆松自然不会胡思乱想,王府跟朱浩的生意细节虽然他不是很清楚,却也知王府占了大便宜,王府上下对朱浩和其背后的苏熙贵非常倚重,不会贸然跑出来唱反调。

陆松叹道:“我是觉得,你既然能赚钱,就要多用在改善家境上,而不是……你给手下掌柜那么多银子作何?”

“为了收买人心啊。”

朱浩的回答,直接了当。

以至于陆松觉得,朱浩可能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才会这般坦然相告。

朱浩道:“我娘是朝廷钦赐节妇,不便出面,我在王府读书,来年要参加科举,更没有时间打理生意,邸店全靠马掌柜撑着,分出部分利润也是为了让其能好好干活。要不陆典仗也加入进来,我分你一份?”

陆松摇摇头,现在他不知该说点什么好。

心想,该说这小子对人大方,还是说你缺心眼儿?一下子分出去这么多钱,还沾沾自喜呢?

“陆典仗跟我做生意,未必要亲自出面或是入股,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合作……”朱浩笑着建议。

陆松连忙摆手:“不必说了,我无意营商。朱浩,你才学卓著,应该在科举之途有所作为,不要把心思用在旁门小道上。在下忠言逆耳,告辞。”

待陆松走后,京泓不解地问道:“陆典仗刚才那番话是何意?”

朱浩道:“有好东西吃,不赶紧了,还有心思打听别的情况?”

京泓没有动筷子,脸上浮现一丝凄哀之色:“是这样的,听我爹说,吏部已任命新的长寿知县,来年年初他就不得不离开安陆,这次回家……年后能否回王府都不一定。”

“哦?”

朱浩诧异地望着京泓。

唐寅不是说要到明年下半年京知县才会离任吗?怎么提前了?反倒是知州好好留在任上!

这么一来,明年县试怎么办?

完全打乱备考节奏了啊!

朱浩见京泓垂头丧气,大致体会到小伙伴生活遭遇重大挫折,对前途产生了彷徨与无助,说白了就是不想离开兴王府。

有唐寅这样的名师指导,还能跟王子一起成长,又有朱浩这样的益友,要是回到家乡……就像是突然从闹市回到深山老林那种感觉。

京泓叹了口气,幽幽道:“我会向我爹请求,让他同意我留在王府,但这件事……说不好,王府可能对我的去留早有安排。”

朱浩笑了笑。

每到年关时,好像王府的伴读就得为来年能否留下而忧心忡忡。

去年二人一起离开王府,直到今年二月才被招回。

这次却是京泓感觉自己在王府不长久,今天可能这是他在王府的最后一天,让一向争强好胜的他感觉非常沮丧。

“争取吧,我也会帮你的……如果你留在安陆没地方去的话,我可以给你提供住所,但你别想住进我家,不方便,我在城里有好几个住处,你可以随意挑选……”

以如今朱浩的财力,要给京泓打点好一切并不难。

京泓闻言面色轻松了一些,若他真留在安陆不跟着父亲回家乡,如何安顿是最大问题。

“这是不是就是俗话说的狡兔三窟?”

京泓这时候居然有心情开玩笑了。

朱浩点头:“可不是么?我的窟远不止三个,你想住哪个都行。”

京泓摇摇头:“若我留在安陆,平时只会住在王府,偶尔出去一趟也无须在外过夜,能让我在王府里守着认识的人读书……这就很好了。”

……

……

下午自习课。

没什么波澜,一直到散学时,朱浩跟朱三、朱四等人作别,商量好来年再见,便各自归家。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