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12章

作者:天子

你是欺负围观群众没长眼睛?

仲叔得过朱浩提点,早有心理准备,腰一扭直接避开,随后把银袋送到朱娘手里。

朱娘打开黑色的布袋,露出里面的银锭,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挺直腰板道:“娘,钱够了。”

朱嘉氏此时脸色漆黑,眼神简直要杀人。

刘管家不慌不忙,上前道:“三夫人,您确认银子够了吗?这银子成色似乎不怎么样,按照九五折色,您起码得准备四十二两一钱银子,没问题吧?”

朱娘瞠目:“刘管家,你连我准备的银子都没看过,开口就说银子成色不好?”

刘管家笑了笑,没跟朱娘争论。

朱万简翻了个白眼:“银子这东西谁说的清楚?万一掺假了呢?我看折色九五都高了,折九成还差不多!”

“哇!”

围观群众又是一片哗然。

这么多人上门欺负人家孤儿寡母,歪理几乎张嘴就来,总归是他们有说法。

现在在银子折色问题上,居然也能整出幺蛾子来?

有人干脆大呼:“你干脆折五成得了!老子拿回去融了,都不止折九成……”

朱娘没有理会朱万简的挑衅,拿出早就备好的银子,自行称了四十二两一钱,来到老太太跟前:“娘,银子按九五给折的,您看……”

“折九!没商量。”

朱嘉氏人狠话不多,目光仿佛择人而噬。

朱娘犹豫一下,又从柜台上取出二两三钱,交给刘管家:“麻烦刘管家称好,走出门口就不能反悔了。”

刘管家不相信朱娘能拿出四十四两银子。

但称重后,一点问题都没有。

朱嘉氏脸色涨得通红,恶狠狠地瞪了朱娘一眼,“老三家的,为娘让你回朱家,是为你今后考虑,就算你男人没了,不能相夫也可教子,作为节妇你为何一定要出来抛头露面,折辱我朱家门楣?我朱家乃锦衣卫世家,容不得门风有污。”

朱娘不为所动,声音坚毅:“娘,还是按照规矩来吧,先夫留下的东西,儿媳想尽量维护。再者说了,这铺子和后面的宅子,加上城外几十亩地,就算全变卖价值也不到一千两银子,儿媳两年就能赚回且有余……细水长流不好吗?娘?”

朱万简不屑道:“难道交给家里经营,赚不回这银子还是怎的?就显得你有能耐?”

朱嘉氏摇摇头,不再跟“固执”的儿媳对话。

她起身,来到门口,望着围观的百姓。

“你们听好了,老身夫君乃实职锦衣卫千户,家风严谨,今日在此教导后辈不成,其非要抛头露面败坏门楣,老身管教不严也无从制止。”

“老身在此放出话来,若是以后谁敢与她做买卖,哪怕只是买卖米粮官盐,也等同与朱家作对,我朱家绝不会让其有好日子过!”

朱嘉氏要收回宅子,几次出手不得,这回干脆剑走偏锋,威胁儿媳不得,威胁你们这群升斗小民还不行么?

钱串子率先跳出来,“老夫人说得是,这年头,女人无才便是德,乖乖在家带孩子不是很好么?朱娘,你还是听长辈一句劝吧!”

“钱串子,这里有你什么事?你是觉得朱娘做生意比你实诚,比不过人家,出来捣乱是吧?”

“咱街坊邻里谁不知朱娘是好人?她做了什么坏门风的事?”

“这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街坊们义愤填膺,纷纷替朱娘不值。

朱嘉氏懒得跟这些市井小民争论,她很清楚世人大多胆小怕事,嘴上说说罢了,真让他们来买东西,有几个敢进门?

只要儿媳铺子生意惨淡,她的目的就达到了。

临出门时朱嘉氏侧过头斜眼打量儿媳,阴测测道:“老三媳妇,既然规矩定下,你便按照规矩行事,希望好自为之!走了!”

随即一群人浩浩荡荡远去。

……

……

“哈哈哈,有意思,可真有意思。”

此时米铺斜对面茶肆二楼,有人正兴致盎然地打量眼前发生的一幕。

看到朱嘉氏灰头土脸从米铺离开,那人已笑得合不拢嘴。

正是苏熙贵。

侍立一旁的账房不解问道:“东家,咱拆借钱给那母子,就是为了看这一家子狗咬狗?”

苏熙贵骂道:“不开眼的东西,我做买卖用得着你来教?这才叫手段!明明有钱,却不开始时就给,到最后来个当头一击,这其中的门道不值得好好领会体悟……”

账房被骂,有些不甘心:“东家就不怕那母子把这种手段用在咱身上?”

“我用得着担心这个?这世道有没有手段不要紧,只要按规矩办事即可,这小小安陆真是卧虎藏龙,本以为朱家老夫人已是一号人物,现在看起来……一山更比一山高啊。”

苏熙贵好戏看完,正要离开。

楼梯口忽然有人快步上来,三步并作两步走到茶桌前。

“东家,黄藩台来信,让您赶紧回省城。”来人气喘吁吁道。

苏熙贵皱眉:“什么事?我这边生意还没谈完呢。”

来人道:“黄藩台捎来话,江赣和湖广等处,盗乱频出,似有严密的组织,专门抢夺来往商队,死伤人命之恶性案件不时发生。”

苏熙贵点点头:“若所料不差,或跟赣地不太平有关……好吧,我这就走,回武昌府看看到底发生何事。”

账房问询:“那东家,咱跟朱家人的精盐买卖怎么办?”

“随便找人应付就行,该给的盐一斤都不能少,交盐时把账目厘清,场面事不能做亏。”

苏熙贵说到这里,嘴角浮现一抹笑容:“如果他们还不上,需要收田宅,我不在安陆反而好办些,我就不信地方官府还能包庇朱家不成?”

账房释然点头:“东家说的是,若真还不起,我们收取田宅谁也说不了什么。”

第14章 大的不行,朝小的下手

朱嘉氏回到家,进了正堂,一掌拍在桌上。

明显动了真怒。

朱万简趁机挑唆:“那女人,也不知是受了谁的蛊惑,居然一再跟家里作对,母亲已经表示得那么明白了,依然冥顽不灵。还有那些跟她做买卖的家伙,一定要查出是谁及时归还的银子,让其难以在安陆立足!”

朱嘉氏怒目相向:“要不是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何至于此?”

“娘?这怎么能怪我?规矩是您定的,儿哪里想到她居然能在这么短时间里凑出四十多两银子来?娘,要不去查查,是不是她背后有……姘头?暗中接济?”

朱万简眼珠子骨碌碌乱转,又在想阴谋诡计。

朱嘉氏冷笑道:“没有如何,有又如何?真有的话,你还要出去到处宣扬一下,让我朱家颜面扫地?”

朱万简悻悻然不知该怎么回话。

朱嘉氏道:“她们不是想抛头露面吗?那就让她们继续经营米铺,大的难以下手,就从小的身上想办法……只要功夫深,还怕找不到破绽?”

“娘?你是说从小浩子身上寻找突破口?”

朱万简一脸迷茫。

朱嘉氏懒得跟他解释。

本来她对二儿子期望甚高,经此一事,对朱万简已完全失望。

……

……

朱娘的米铺迎来短暂安宁。

一连几天,虽然铺子没什么生意,但好在没人前来捣乱,更没人叨叨要让她们把铺子交出来。

这天朱浩跟仲叔他们一起出城寻找新的盐窝子,然后向签约农户指导晒盐滩田的建造,忙碌半天回来,只见朱娘和李姨娘坐在一起讨论着什么,脸上说不上是愁苦还是喜悦。

“娘,有事吗?”

朱浩感觉事情不妙。

朱娘道:“先前刘管家到咱这儿,传你祖母的话。”

朱浩顿时恍然,叹息道:“老太太管控欲太强,家里什么事都非要她来掌握,好像没了她天就要塌陷一般……不会又设下什么绊子等着我们吧?”

李姨娘急忙道:“浩少爷,可不能如此评价老夫人,若是让她知道……”

“嘿嘿,姨娘不说,难道娘会说吗?”朱浩笑嘻嘻道。

他对朱嘉氏的评价,完全发自由衷。

那老太太……

真不是一般的强势。

朱娘面色平和:“这次你祖母派人来传话,大意是让你回朱家,那边家塾先生会教授你学问,你可以发蒙读书……这是好事啊!”

朱浩一怔。

老太太会这么好心,让他读书?

“娘,这不明摆着是觉得暂时没法对付咱,想骗我回去,充当人质,好逼您就范么?”

朱浩的话把朱娘吓了一大跳,旋即便用怪责的口吻道:“小浩,你真是愈发放肆了,这种话怎说得出口?你本就是朱家人,回城外庄子读书……无可厚非!你虚岁都八岁了还未开蒙,娘对不起你,过去几年总说给你请先生,可先生不是咱随便请得起的……”

朱浩看出朱娘对自己的殷切期待,没有反驳,转而问道:“娘,刘管家有没有说,若你不同意的话,有何惩罚?”

朱娘想了想,突然有些凄哀,“刘管家说,咱朱家是武勋之家,你爹乃大明锦衣卫百户,又为国捐躯,若是你不想读书的话,可以习武,有专人教授武功,强身健体不在话下,长大后或可继承你爹的军职。”

这番话把朱浩“吓着”了。

不是说他没有上进心,也不是说他不想锻炼身体。

但要是被朱家人抓回去,让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那滋味,真是能“爽”到爆!

以我七岁的小身板,天天吃苦打磨一直到成年,姑且不说其中的苦,但凡营养跟不上,就要炼成病秧子。

有一句话叫做穷文富武,练武的投入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以现在自己母子跟家里剑拔弩张的关系,老太太会好心在自己练武上投入巨资?

朱浩道:“娘,你希望我是读书还是习武?”

朱娘看了眼李姨娘,李姨娘低着头明显不想表达看法。

“娘希望你读书考科举,咱大明军户虽是世袭,但也可以在科举场上有所作为,可想要一步登天却不容易,十年寒窗或许都是轻的,反而练武的话……成年后承袭你爹的锦衣卫百户职也是条出路。”

“你祖母带话中用了孟母三迁的典故,说若是你长期跟我们在这儿抛头露面做生意,早晚成为贩夫走卒,这不符合你故去父亲的期待。”

朱娘对儿子期望很高,但也知道科举这条路不好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但若是练武的话,本身朱家就是锦衣卫世家,朱浩有亡父的烈士光环加持,或许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朱浩道:“无论是读书还是习武,只要我进了朱家就别想出来,娘到时只有忍气吞声把田宅交出来这一条路可走。”

朱娘沉默了。

其实她不是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她刚跟夫家起了矛盾,朱嘉氏会那么好心让她儿子回家读书?

必有阴谋!

只是她为人太过实诚,宁愿把人往好处想,现经儿子一说,她稍微考虑便知儿子回朱家后想再见一面都难。

“娘,我要读书,但不回朱家读,我们很快就能赚钱,届时把我送到普通学塾,我跟别人一起读书就行。”

朱浩说出自己的计划。

李姨娘突然插话:“可是……如果我们不同意,朱家强行来要人怎么办?浩少爷到底是朱家少爷。”

田宅方面,朱娘可以说这是丈夫留下的遗产,全力保全。

但现在朱家把自己嫡出的孙子叫回去读书或者习武,无论是考文举还是武举,朱家有权力那么做,她根本没资格拒绝。

“娘,姨娘,你们放心,我觉得月底前,他们不会来强行要人。”朱浩分析。

朱娘不解:“你怎么知道?”

朱浩笑道:“娘,你想啊,他们现在让我们没生意可做,肯定要看看我们如何应对,若月底没钱缴纳份子钱,我们只能乖乖交出田宅回朱家,他们还用拉我去读书或者练武充当人质吗?”

“只有娘这边有源源不断的钱财上缴,朱家那边才会拿捏我,以此来要挟娘。”

朱娘听了这话不由咋舌。

不仔细想的话,真推敲不出有这么多细节。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