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太子 第109章

作者:夜星月语

贩卖私盐,毕竟是刀口上舔血的营生,不少私盐贩子有了钱,就招兵买马,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形成贩盐集团。

能成为私盐贩子的,大多是些头脑活跃、胆大心细之人,他们既有钱、又有武装,为了运盐要和地方豪强、贩夫走卒、三教九流打交道,有的还和官吏勾结,因此当天下有变,一些有野心且嗅觉比较灵敏的盐枭就会乘势而起。

……

第322章 地多人少

这些人平时或在一起做工,或一起从事贩卖私盐的活动,组织性、纪律性都较一般种地的农民要更强,他们组织起来,更加团结,战斗力也更强,天然就是造反的人才,都不用说前代的王仙芝、黄巢等人,元末就有张士诚、方国珍这些盐贩子出身的。

只不过这些人往往也因为眼光和见识的限制,大多都有比如不思进取、贪图享受、骄奢淫逸、纵容部下等特质,所以最多也只能割据一方,难以鱼跃龙门,成为最后横扫八荒六合的真龙天子。

到最后的结局都是被真正的雄主吞并,无论是黄巢还是张士诚、方国珍,都没能逃脱这样的命运,只能说底层出身的人,大多都有小富即安的性格,无论是野心也是意志都有不足的地方。

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破坏力却是一等一的,当初在杭州朱标接见世族,若是李家没有到场,那他们当天就都得死,朱标不会放纵背靠江南世族的盐贩子愈加壮大。

幸好李钱塘够聪明,知晓天下已定大势难当的道理,朱标也想着如此一股力量就此除掉有些可惜,正好汤鼎那边还需要用人,就给他们一条生路。

随后又过了好一会儿,陈佑宗才主动告辞:“天色不早了,殿下还是早些休息为好,粮食的事情臣下回去就会准备,正好江南的河道大体上疏通的差不多了,无论是把粮食往那里运送都很方便。”

朱标点点头:“如此就好,刘瑾你去送一送。”

下面的俩人躬身而退,朱标则是抬笔算了算,大概足够徭役和北方打两个月了,有了这计划之外的粮食注入,朝廷在各方调度上就宽松许多了,何况江南之外的世族也未必都是蠢才,多多少少也能拿出二三十万石吧。

何况还有抄家这一大进项,朝廷为了人家的家产去抄家是绝对不可以的,但若是对方若是先有违法乱纪腐蚀官员发国难财等错处,那么也就不要怪朝廷下死手了。

等出文华殿的时候刘瑾也回来了,夜里没有刘瑾亲自送,陈佑宗想出宫不耗费一个时辰是不可能的,层层检查可不会因为他是正三品而有优待。

看刘瑾满脸喜色朱标就笑着问道:“这是给了你多大好处都乐成这样了?”

刘瑾接过一旁小太监的灯笼走在朱标身侧说道:“陈通政送了奴婢两千两的银票,这么大的数目奴婢原本是不该收的,还请爷降罪。”

朱标也知道刘瑾不是贪财的人,收下银子也不过是为了补贴东宫的用度,毕竟堂堂太子爷总不能用太子妃的嫁妆过日子。

朱标负着手说道:“既然拿了人家的银子多照顾些就是了,明年陈家小姐就进宫了,自有你表现的时候。”

刘瑾在旁笑道:“奴婢晓得了,不过明年是不是太晚了些?”

朱标解决了大麻烦心情也不错:“总得有个先来后到,李家的还有高丽的,地位身份都摆着呢,何况也确实比她早定下了。”

其实按照常理这俩人早该入东宫了,不过朱标近来忙碌也没多想,马皇后可能是照顾常洛华所以没有张罗,老朱则是没有心思管这种小事,尤其是常洛华有了身孕之后。

不过再拖也拖不下去了,李家和高丽那边都在催促,估计今年这两个也就都入东宫了,到底不是太子正妃,也不会有太大的仪式,日子定了摆几桌就是了,这还是因为这俩人身份高贵,否则直接抬进来就是了。

这时候常洛华已经睡下了,朱标也没去打扰她,叫来暖玉伺候就睡下了,云锦最近回来的也晚,后宫事情多了,马皇后也习惯依仗云锦办事,只能等往后给她们一个位份,若是再能有个一儿半女一辈子富贵安乐也就有了。

第二天一早,虽然不用上早朝,但是还要去礼部一趟,明日傅友德就要带着夏国国主明升到京城了,朱标要出面受降并且册封他为归义侯,并赐居京城。

虽然并没有采用那种侮辱性的仪式,不过败者该有的姿态还是要有的,礼部已经制定好了章程,朱标要去看一看,如果没有异议礼部就会立刻准备。

等处理完已经是中午了,朱标回到谨身殿陪着自己父皇批阅奏章,六部官员虽然大体上都补起了,可他们都是矮子里面拔将军强行提拔的,能力水平目前来看很一般,这就让中书省和朱元璋这边更忙了。

朱元璋边批边问道:“你昨夜见了陈佑宗,怎么说的,他们能拿出多少?”

朱标也没抬头直接回答道:“最少一百二十万石,不过再多也就一百四五十万石的样子吧。”

朱元璋闻言一喜:“他娘的,这些世族高门就是有钱,咱的国库都快跑耗子了,他们竟然还有这么多,咱本来还以为他们就能有个四五十万石。”

朱标放下笔笑道:“父皇太小看他们了,能活过乱世的家底都不是一般的丰厚,何况是富甲天下的江南,儿臣估计仅江南世族的存粮起码也有二百万石,不过他们怎么也得留点儿,能拿出这么多还是陈家带头的原因。”

朱元璋想了想说道:“江南世族有钱,山西那边的也不差,咱得好好想想了。”

朱标赶忙说道:“父皇一百多万石粮食不说能解决大明所有问题,但是解燃眉之急是足够了,毕竟北方那边也不准备打大的,既然如此,其他的顺其自然就是,不可刻意杀富。”

朱元璋有些可惜的叹了口气,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他每天一睁眼全天下几千万的百姓都嗷嗷待哺,若是可以真想把那些富的流油的大户宰了吃肉。

朱标见自己父皇打消了挖坑杀人的想法才松了一口气,开国初年最重要的就是稳定,经过连年战乱百姓人口锐减,现在不是说土地不够种,而是种不过来。

世家大族虽然有不少田地,但跟朝廷手中的相比就算不得什么了,那些前元王公贵族留下的田亩除了被朱元璋赏赐下去一点,其余的都还在朝廷手里,缺的就是耕种的百姓。

……

第323章 蒙古事态

农为国朝之根本,只要百姓都能安稳的耕种了,那么大局就稳定了,只要大局稳了,朱标就能放手施为了,不用像现在这般小心翼翼。

现今是不敢轻举妄动的,那些造反的家伙可是真不怕死,每个头子都处以极刑了,可还是杀一波又起一波,到最后杀来杀去损耗的还是自己,实在是让人头痛。

那些造反的百姓连个正经的甲胄都没有,百来号人就敢扯旗自立为王,加上邪教四处煽风点火,什么金佛王、太平王、正明王此起彼伏,这些人别说枪马弓弩了,正经铁器都没有几件。

说来好笑,上个月吉安府衙收到有人扯旗造反要攻打县城的消息,赶忙派轻骑去镇压,结果还没到地方就发现一群光屁股的,原来这群造反大佬们路上遇到了山贼……

这种虎头蛇尾的事情多了去了,乡村镇里牛鬼蛇神杂乱不堪,百姓愚昧听信了那就是破家灭门之祸,虽然朝廷一直严厉打压,可惜成效不大,这个东西只要百姓还信那就杀不绝。

父子俩说着话批着奏章,半天的功夫就过去了,等都处理完的时候,兵部尚书有来求见了,徐达这个时候已经离京巡察部队去了,毕竟北方情况不稳,若是有个突发情况也好又个准备。

朱元璋看过后就递给了朱标,然后直接跟兵部尚书商量了起来,随着时间的发酵,也速迭儿袭杀蒙古大汗的事情已经在草原流传开了、较为偏远的蒙古各部也都开始做出反应。

大体上就是三种,不过要先明白,蒙古可不是单一民族,只不过是在成吉思汗的威严下强行结合而成的,其中有不少被征服者,现今黄金家族的威严日落西山,连大汗都被人用弓弦杀害了,其内部自然各种想法也就都冒出来了。

实际上这次袭杀蒙古大汗就是除了蒙古本部外最强大的卫拉特部族策划的,朱标念了几句卫拉特就知道,这就是日后的瓦剌了,毕竟是按照音译过来的,怎么叫都可以。

瓦剌的祖先常年在森林中生活,在唐朝时就有记载,基本依靠狩猎为生,并不属于游牧民族,他们自称林中百姓,瓦剌人之所以会融入蒙古诸部,是因为成吉思汗在统一漠北诸部之后,即派出长子术赤率右翼军前往西北的森林地带,以绝对的武力去征服了他们。

不过瓦剌的力量不容小觑,刚开始双方都承认瓦刺人和蒙古人还是并列关系,于是瓦剌贵族与成吉思汗系建立世代通婚关系,男尚公主,女适皇胃,可谓世联戚碗,权势显赫,然后逐渐被吸纳到蒙古这个旗号之下,成为蒙古族的一部。

只是狩猎的林中百姓的骄傲与作为被征服者的屈辱交织在一起之后,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尽管他们认同自己属于蒙古的一部分,可生活习俗却依然与生活在东边的蒙古本部之间存在不小的隔阂。

而今瓦剌选中了阿里不哥系后裔也速迭儿杀死脱古思帖木儿,可见他们终于打算夺回林中百姓的骄傲了,对此朱标表示绝对的支持,蒙古闹到这个地步,也就预示着成吉思汗一手建立的蒙古帝国就要崩塌了。

还是那句话,统一的蒙古在铁兵器时代永远是一股绝不容忽视的力量,可他们一旦陷入内乱,也就丧失了所向无敌的锋芒,铁马弯刀终将割向自己人。

蒙古部族的野性太强,没有绝对的人格魅力是不可能驾驭得了的,草原上弱肉强食才是真理,只能说一代天骄也不会总眷顾一个民族。

朱标很快就看完了北方送来的情报,其实也没什么,蒙古各部站队的时候到了,瓦剌一系都支持也速迭儿成为新的汗王,而蒙古本部的忽必烈一系自然是想要从自己一脉的诸王挑选,或者迎回逃到大明的天保奴为汗王。

其余大部各有决断,至于小部族也都预感到了草原上风雨欲来之势,纷纷南下希望托庇于大明,毕竟大明还是蒙古名义上的宗主国。

双方的也都派了使者赶赴京城,也速迭儿希望大明承认他蒙古大汗的名号,甚至从此两制,蒙古年年上贡,但往后的大汗不再需要大明册封。

而早就接受过大明册封的北元诸王希望大明能替他们做主,派兵杀了也速迭儿从新册封新的汗王,脱古思帖木儿的嫡长子天保奴也正在赶来京城,希望大明出兵帮他报仇。

草原的局势即简单又复杂,问题就是大明要做到什么程度,不一会儿胡惟庸李文忠等人就进来,不知为何这俩人火药味儿有些重,不过也没什么。

蒙古现今还没展开大战,都在等着看大明的态度,瓦剌的势力更靠西北,其实他们的力量目前还是远远不如蒙古本部的势力,若是瓦剌首领杀了蒙古大汗早就被吊起来打了,所以他们聪明的选择了阿里不哥系的后裔也速迭儿,也是黄金家族的血脉,而且不是忽必烈一系。

这就得到了不少蒙古本部旁系诸王的支持,所谓皇帝轮流做,都是黄金血脉,凭什么就你忽必烈一系的能当大汗,我们也行啊。

就目前这个情况,就是大明不管他们也早晚要闹起来,汗王的位置哪有那么好坐,既然你能兵变杀可汗,那别人也能,蒙古的问题就是各部自主权太大。

朱元璋不断的派亲军都尉府到蒙古上层挑拨离间为的不就是现今这个局面,随着权力斗争,蒙古大汗不断的换人,黄金家族的威严迟早会流失殆尽,那么因为这个家族所形成的庞然大物分裂就是定局了。

胡惟庸看了遍奏报说道:“臣以为应当立即打压也速迭儿,重新册封一个大汗,可以是天保奴也可以是任意一个蒙古诸王,只要是软弱无能的就可以。”

屋内的众人都点点头,吏部尚书捋着胡须说道:“臣建议依旧册封天保奴,此人的品行能力大家也都是知道的,骄奢淫逸都算是夸赞他了,不过此人确是正统无疑,其父也是我大明册封的蒙古可汗,于情于理都应该扶持他。”

……

第324章 因噎废食

吏部尚书所说应该是最稳重的选择了,天保奴孤身逃入大明,可以说一无所有了,若是大明助他重登汗位,那自然是可以在蒙古高层安插更多的人手。

李文忠这时却开口说道:“臣以为不应再复立蒙古大汗了,既然蒙古有分裂之势,那何不顺水推舟,瓦剌势弱,纵然先手袭杀了脱古思帖木儿,但是蒙古本部的势力依旧高于他们,若是由大明领头,重新聚集起来的蒙古本部定然能打败也速迭儿,可我大明最后能得到什么?”

汪广洋若有所思道:“分而封之?可也速迭儿气焰嚣张,明说要让我大明放手对草原的管控,若是不予以制裁,反而加封恐怕会让草原部族轻视我大明的威严。”

胡惟庸当即说道:“里子自然是比面子重要,何况我大明威严是圣上和太子殿下领兵用刀枪打出来的,现在这个情形求稳才是最主要的。”

朱标听完后点点头,面子很重要,但若是利益丰厚那一时的面子也不算什么,何况又不是要让大明纳贡和亲,一场大战打起来消耗的资源先不提,得有多少将士死在草原。

李文忠见太子殿下接着说道:“蒙古大汗没有了,那蒙古这个族号自然也就不必存在了,可以那些林中百姓往后自成一部,册封也速迭儿为其可汗,至于原先的蒙古诸王恢复鞑靼的名号,我大明重新册封鞑靼可汗。”

李文忠说完后朱标满意的点点头,站起身朝着自己父皇躬身说道:“曹国公所言实为良策,那林中百姓可称为瓦剌部,也速迭儿为瓦剌可汗,天保奴为北元正统,理应册封为鞑靼可汗,至于那些寻求大明庇佑的小部族则选其长者册封为顺义可汗,然后我大明再派兵主持分封三部的地盘。”

经过朱标归纳后事情就定下基调了,除非朱元璋开口,否则臣子们只能在太子定下的框架内再做规划,朱元璋依旧是老神在在的没有开口,他只会做出最后的决断。

胡惟庸思索了好一会儿赞叹道:“三足鼎立再合适不过,尤其是顺义可汗那部,三者之中他实力最弱,正好安置在我大明北疆作为屏障,也可作为日后的桥头堡,只待兵强马壮就可牧马草原。”

汪广洋也是笑道:“瓦剌部支持也速迭儿是因为他身上有黄金家族的血脉,可蒙古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之后,他们又何须黄金家族的人了?也速迭儿这个傀儡失去意义只有死路一条。”

这个道理也速迭儿也不可能不懂,只可惜大势难挡,瓦剌各部的首领未必就没有自立的野心,大明给他们名正言顺的机会,他们可不会顾忌草原的利益,鞑靼那边也同样,他们也同样不是傻瓜,怎么可能不知道大明就是要分化他们。

大明也没必要掩饰什么,明谋之计策最是难挡,想要破解也简单,瓦剌和蒙古本部重新联合,一起诚心诚意的拥戴一个新的大汗,并且不息各部利益的奉献。

就是这么简单,可草原上的王公们怎么会轻易臣服,黄金家族的嫡系屡战屡败,这几十年来昏招频出,早就失去了号令草原的威望,各部诸王都有了自立之心。

瓦剌就更不用多提了,除非成吉思汗复生,否则谁也别想再骑在林中百姓头上拉屎拉尿,所以哪怕他们知晓破局的办法,也绝不会有人答应,牺牲自己照亮大家可不是草原上的生存之道。

他们唯一在乎的就是地盘怎么分,谁能占据肥美的水源牧场才是关键,虽然还是有一场战斗,不过想来他们之间的消耗是最大的,大明不过是帮着鞑靼打打顺风仗,到最后作为和事佬帮着划分疆域。

朱元璋最后大手一挥下令道:“原本准备送去陕甘的赈灾粮都直接改道送往北方,传旨常遇春严守边境,李文忠你立刻出发,既然这件事是你提出来的,到时候就由你领兵入草原!”

汪广洋赶忙站出来劝道:“圣上,北方粮草尚且还够,而且草原各部的使者还没到,来来往往真正打起来还需要不短的时间,而陕甘干旱越发严重,若是一旦出了乱子却没有赈灾物资是要出大事的,还请圣上三思。”

胡惟庸也是劝道:“轻重缓急却有不同,抽调粮草的事情臣等会想办法,可这赈灾粮食还是不要轻动为好,毕竞事关民生不容小觑。”

朱标笑道:“此事是本宫疏了,到是还未同两位卿家说过,江南世族商贾已经同意借给朝廷一百余万石粮食,不日就会凑齐,虽然是陈年旧粮了,但是也足够赈灾救民和徭役的用度了。”

下面众人一听能有一百余万石粮食都是眼睛一亮,可文官们遂即就皱起了眉头,礼部尚书当先开口道:“殿下,这粮食虽好,可朝廷向世家商贾借粮实在是有失体统,臣以为还是不要的为好,否则这士林议论纷纷不说,这百姓听闻朝廷都要借粮度日了,恐怕又会被那些邪教妖人蛊惑,到最后闹出乱子了恐怕得不偿失啊。”

朱标没有生气,礼部尚书所说并不是那些迂腐之言,能考虑到百姓民心动乱就是有根据的,否则历朝历代怎么会都不开这个头,朝廷大规模借粮说出去却是不好听,百姓愚昧一听也只会想着又要乱了,朝廷都没有粮食,那他们怎么办?

户部尚书也咬牙说道:“臣附议,粮食的问题臣会想办法,只不过今年的迁民恐怕要停下了,等明年有了余粮再做打算吧。”

李文忠则是皱眉说道:“就是没有这件事各地造反的也没消停过,与其拆了东墙补西墙还不如设法变通一下,某虽然是粗人但也知道不能因噎废食的道理。”

吏部尚书苦笑道:“不是我等迂腐,朝廷虽立四载了,可民心尚未彻底安定,国境之内百废待兴,这个时候安稳比什么都重要,士农工商,朝廷向商贾借粮,却是不合时宜,我等知晓这是权宜之计,可百姓哪里懂得,传来传去最后就是祸乱之源了。”

……

第325章 信誉为重

其余人也纷纷附和,能当上二品大员的不可能是迂腐之人,就是其中有性格刚正的,也不会是那种不懂变通的。

无论是赈灾还是北方用兵所需,大明各处挤一挤还是能挤出来的,这其中引发的后果远远低于朝廷向世家商贾借粮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也是为何大明穷成这样都从没有想过这件事的原因。

否则只要有这个想法,面对朝廷世家商贾不过鱼肉,别说一百余万石,就是二三百万石都要的过来。

朱标刚要开口解释,借粮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士农工商等阶层对朝廷的信任,有了信任往后才能共用发展,国债银行纸币投资等等等的东西刚开始必然是要由国家提倡,但没有社会各阶层的参与又有什么用呢?

这件事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只要朝廷能在期限内归还这笔粮草,不说能让所有人信任,但最起码开了个好头,往后哪怕自导自演也能把这份信任做牢靠。

万事开头难,这件事最难的就是说服官员们,朱标只是一个人他管不过来所有事情,这些到最后终究是要靠官员们去落实,他们如果不配合那就什么都不用谈了。

还不等朱标说话,上位的朱元璋直接沉声说道:“瞻前顾后何以成大事,这件事是咱让太子去做的,若是谁有异议就让他们明日早朝来说,不过事情已定,江南世族的粮食务必要落实到百姓手中,咱豁出朝廷脸面换来的粮食,谁要是敢伸手抄家灭族概不容情!”

下方的众人无奈应诺,不过他们也都清楚这定然是太子殿下的主意,自家圣上做事向来注重规矩,压根儿就不可能有借粮的想法,可见太子爷对圣上的影响有多深了。

不过这件事对他们也只有好处,他们又没女儿入后宫生了皇子,国本稳定那他们也不用四处押注为了从龙之功闹的家破人亡,只需要好好伺候好这一对父子就够了。

朱标见自己父皇直接接过这事,心中一阵发暖,他虽然是贤名远播,但这种事传出去少不了受到指责批评,天下人的悠悠众口可不是皇权就能堵上的,只会越禁越传的快。

朱元璋就不同了,驱除胡虏恢复衣冠重开日月新天的太祖皇帝可不是谁都敢说的,在他的彪炳史册的功绩面前,一切错处都不过是小节罢了,谁也没有资格指责什么。

否则就他肃清吏治的手段,可比历史上那些暴君都残酷许多,但后世之人谁敢多说什么,纵使康乾这等外族之君都要在孝陵前三拜九叩行大礼祭祀。

朱标没逞强的站出来说什么,时间会证明一切,今日看来不好的政策在未来未必不能大放异彩,到时候大家只会赞叹圣上不愧是圣上。

朱元璋发话了那就没有人能够再多说什么了,顶多明日早朝那些御史言官会发一阵疯,不过到底他们品级不高,哭嚎几句撞个柱子也就完了,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会一直惯着他们。

既然平白多一百多万石粮食已成定局,户部尚书的心情也越来越美,腰包鼓了他说话也硬气,舔着脸问道:“这粮食还用还吗?”

其余人的脸色也有些奇怪,既有对天降横财的喜悦也有淡淡的羞耻,一起离户部尚书远了一些,但又渴望的看向太子,希望这粮食不用还了。

朱标笑呵呵的摇摇头,还不等他们笑出声直接说道:“当然要还,三年之内还清而且要还有利息。”

户部尚书的脸色一下就红了:“没有,他们都是大明子民,朝廷借他们粮食就是给他们脸面,哪里还有利息这说法,殿下不用急,臣会去同他们说。”

朱标无奈的看向户部尚书,此人老朱亲手提拔上来的,为人清正但不迂腐,历经地方州府都做的很好,户部的担子交给他老朱也颇为放心。

朱标说道:“赵尚书,朝廷信誉至关重要,既然借粮的时候商量好了,那就不可反悔,否则可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而且三年后朝廷财政应该能宽裕不少。”

户部尚书赵文景摇头道:“殿下,不是臣不要脸,这天下各处求粮什么时候都没有够的时候,户部这几年一直就是有多少粮食下多少粥,明后年虽然收的粮税会多些,可要用的地方更多。”

朱标还是坚定的说道:“借粮一是为解燃眉之急,二是为了建立朝廷信誉,这点才是至关重要的,户部必须把预算打好,这第一次尤为关键,绝不能有疏忽,到时候本宫会亲自去检查。”

户部尚书无奈应诺,他实在不知道拥有生杀大权的朝廷还需要什么信誉,有那个功夫还不如把兵卒和百姓喂饱,安安稳稳的过日子算了。

大体的事情既然定下来,其余的细枝末节他们回府后会再上奏章,朱元璋也懒得留他们吃晚膳了,那点菜都不够他们爷俩吃的,等众臣退下后,正准备传膳就听见通报,皇后娘娘来了。

朱元璋靠在椅背上面露微笑,这段日子太忙,总是批阅奏章到很晚,所以一直没去坤宁宫,朱标赶忙站起身去外迎接自己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