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法医 第191章

作者:雪儿格格

“头儿你的意思是,凶手是两个人,有男有女?”

这个问题,把周宁弄的愣住了。

“我什么时候说凶手一男一女了?”

朱星星摊开手,还要阐述一下,被大赵一把扯住衣领,人直接被丢到后面去,白桦微微蹙眉,并没在意眼前的一切。

“一号死者被发现的位置,就是在白沙河桥下的堤坝边上,那里坡度超过六十度,尸体被毫无擦伤的放下去,如果是一个人完成,周边并没有攀爬的位置,如何上来?我也认为凶手是两个人。”

第三百零二章 火车上挂着的一条腿

周宁点点头。

“尸检还有现场勘查报告中显示,一号死者郑楚光周围没有发现拖拽痕迹,除了地上的塑料布上,并没有发现周围地面有血迹,死者头部被斩,即便血液放光也不会一点儿血没有,拉拽尸体也会有甩溅。

确实无法一个人能做到这些,只是凶手是两个男性还是一男一女这个无法判断,只是第二个死者余光耀死亡的第一现场,一定是有女性的,他的社会关系是否查过?”

白桦转身翻找了卷宗,拿出几个记录,递给周宁。

“余光耀的社会关系很复杂,他的建筑公司赊欠款很多,都是三角债务,余光耀出事,施工不合格路段进行赔偿后,他的资产也被偿还债务,他妻子去市政府找了很多次,并未因此减少处罚。

据说最后剩余二十多万,还是法院将余光耀的一处房产拍卖后,进行偿还的,其实余光耀资产很多,他家里不至于无法生存,至于有仇怨的,人数多达十几个,当时进行逐一排查,都没有作案时间。”

周宁呼出一口气,三个死者,都不是什么善良之辈,前两个死者死亡时间太早,不过最后一个死者白桦跟随调查了,她能知道的更多一些。

想到这个,周宁问道:

“前两个死者先放一下,毕竟时间久远,最后一个死者张秋俭,你有什么看法吗?我指的是你的怀疑,而不是尸检报告上体现的内容。”

白桦沉默片刻,抬头的时候目光坚定了许多。

“张秋俭的死亡,牵扯出来的事情相当多,张大当时跟着调查过这个案子,我跟着市局法医室的人员,参与的现场勘验和尸检,当时发现死者的时候,我觉得死者的姿态,似乎是在跪求原谅,只是因为下雨,尸体前倾。

我不知道你是否参观过岳飞祠,虽然没有头,可那个姿势,就像是岳飞祠门前秦桧的姿势,尤其查处张秋俭行贿受贿的证据后,更觉得凶手在惩恶扬善,当然这话我不该说,可张秋俭确实该死。”

周宁随着白桦的讲解,看向张秋俭被杀的现场照片。

确实张秋俭状态看起来就是跪地,不过上身赤裸,底下铺着塑料布,加上雨水作用,很容易改变姿势,不过看到那个血糖的数值,周宁微微蹙眉。

“张秋俭之前的体检报告,你们是否查过?这个血糖指数,跟他的体态不相符,按照他这个体态四肢纤细肚子大,血糖血压血脂都不会很低,难道他一直打胰岛素?”

白桦摇摇头。

“没调取他的体检报告,张大派人问过张秋俭的家属,他媳妇说张秋俭只是血压稍微有点高140/90,其他都很正常,尤其血糖,我觉得死者可能被饿的时间有些长,所以血糖下降到极限,毕竟尸检的时候胃内已经是全部排空状态,肠道也没有什么残渣。”

周宁嗯了一声,拨通徐达远的手机,第二声响铃对方就接通了电话。

“徐局调查三个死者的时候,能否查询一下他们的体检记录,我记得这个在体检中心会保留三十年,可以进行查询。”

“行。”

……

2012年3月12日10:22

会议室内,徐达远环顾一周。

“郑楚光、余光耀、张秋俭三人的从小学到大学的社会关系已经整理完毕,小曲将你统计后数据比对的结果说一下。”

“好的我介绍一下,经过两天的排查,三人从小学到大学,转校和调班的都算在内,同班同学分别为321、337、386人,共计1044人,这其中与三人都共同在一个班级读书过的人员有7人。

当然,放开到同年级的话,与三人共同接触过的人员有174人,而三名死者在小学的时候,曾同在海安市试验小学就读,不过不同班。

余光耀和张秋俭同在红旗路小区居住过,经调查郑楚光的爷爷家也在红旗路小区,所以我将同在这个小区居住,并且跟三人一样在海安市实验小学就读的人员也做了一个排查,这里面包括那七人中的六人。”

说着,小曲点开一个表格,上面是七个人的名单,不过最后一个人颜色浅淡一些,显然前面六个人,就是跟三名死者同校同小区的人员。

徐达远盯着名单看了看,一挥手。

“来你们接着说,这六人是否联系上了,人在哪儿?什么时候能过来协助调查?”

陶振山赶紧说道:

“我们接到小曲的消息,就开始联系这六人,通过户籍系统查询,找到了五人,一人电话始终没有联系上,这五人中两人在外地,三人通知下午过来协助调查,至于配合调查的内容没有说。

外地的两人,一个明天能赶回来,我们约了上午到刑警队配合调查,至于另一个在沪上就医,肝癌晚期,在等待手术,这个我还不知道怎么办,要不我联系沪上的同行,过去帮着问询一下?”

徐达远看了一下时间,朝陶振山摆摆手。

“电话号码给我,现在打电话问一下,周宁你们那边,有什么必须问的问题吗?”

周宁想了想。

“我想知道,他们读小学的期间,在他们实验小学和红旗路小区,是否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情,有三个死者参与,或者是他们做了什么霸凌的事情?”

徐达远点点头,直接拨通电话,响铃快一分钟对方才接通电话,有气无力的喂了一声。

“喂?”

“你是艾青松吗?”

“我是,请问你是哪位?”

“我是琴岛刑警支队的徐达远,刚刚查询了一下,你跟郑楚光、余光耀、张秋俭曾经是同学,并且你们曾在红旗路小区一起居住过,我们知道你在沪上住院不方便来现场,有些问题想问你,你看现在可以吗?”

对方愣了愣,似乎在回忆,也惊讶于警察知晓他现在的状态,随后忙不迭地说道:

“方便,反正在医院等待手术,我没什么特殊的事儿。”

电话那边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满。

“谁找你啊,这在医院都不消停吗?他们都把你开了,还有什么一遍一遍交接的,让他们跟我联系。”

“你别掺和,不是单位的事儿,警察调查几个我的同学,你先把门关上。警官不好意思,你接着说吧,我这里方便的。”

说到最后,明显有些气喘,周宁一挑眉,肝癌晚期现在明显有气喘这是心衰的表现,看来这人时日无多,这个状态手术效果也不会很好。

“我想你也知道,这三人都被杀了。”

“嗯,新闻上看到过。”

“在小学期间,你们都是一个级部的吧,我想知道,是否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情,有这三个死者参与,或者是他们做了什么霸凌的事情?”

艾青松嗯了两声。

“小学的事儿够久远的,我只记得在五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同学死了,是被火车撞死的,那个人叫崔玉尚,不爱说话傻乎乎的,学习成绩也不好,就是一个大高个足有一米七五。

具体日子不记得了,我只记得那是深秋,周六放学很多男生约着去学校斜对面的葫芦湾摸鱼,那个湾里面有泉眼,冬天水都不结冰,里面很多小鱼,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弄点小鱼打鱼酱煮面就是美味。

这个崔玉尚骑着他爸的二八大杠去的,过火车道的时候,需要搬着车子跨过四五条火车道线,当时我在湾边下水了没看到,只是听人说他崴了脚,自行车卡在火车道上,很多人喊他,他就像着了魔一样,不撒手。

可后面火车已经拐弯儿冲过来,很多人眼睁睁看着他被火车撞飞,据说尸体直接被撕碎了,腿挂在火车头上,还不断抽动着,人当时就死了,准确讲被撕碎了,不过我们不敢去看,所有孩子四散而逃。

第二周上课的时候,我们班的门被风吹的突然开了,有男同学淘气,不知谁喊着崔玉尚回来了,当时很多女生都被吓哭了,老师三令五申,不让我们再提及这件事,可越是如此同学越是害怕。

不过,我们有一起去玩儿的小伙伴说,崔玉尚当时摔倒没想要顾忌自行车,是郑楚光、余光耀和张秋俭他们三个在后面喊,崔玉尚你的自行车要是破了你爸能打断你腿。

这么一喊,崔玉尚就执着了,他脑筋本来就不够用,而且他爸没事就用皮带抽他,有一次家长会没开完,在学校就满院子追着抽他,所以崔玉尚被吓坏了,自然不敢撒手。

一个月之后,崔玉尚他妈跑了,是被他爸打的实在受不了离家出走,他爸醉酒车祸死了,他奶奶疯了,每天来学校接崔玉尚,掉在沟里溺死了,只有他妹妹最可怜,被送去姨妈家生活,听说过得不好,不过我们没再见过那个妹妹。”

会议室的人都在快速记录着,小曲更是搜索崔玉尚的资料,不过并没有找到这个人的信息,想想也是五年级的孩子,那时候还没有办理身份证,所有户籍都是手工记录,并没有联网。

他赶紧打了几个字,给徐达远看,徐达远微微点头,继续问道:

“崔玉尚的妹妹叫什么,你还记得吗?”

“好像叫崔玉芬,我记不准了,不过我们上五年级的时候,这个妹妹在读四年级,应该比我们小两岁,上学早。”

第三百零三章 特别的女同学

徐达远赶紧看向小曲,小曲一头汗,他们只调查了实验小学死者同级部的学生信息,并没有去查,而且这都是快三十年前的信息,无法网上查找。

小曲只能用崔玉芬这个名字,进行搜索,在海安市搜索到的结果有四个,年龄从四岁到八十一,按照死者年龄为参照,三四年级就可能比三个死者小两岁,也就是1969年左右出生的人。

可这里面,并没有这个年龄段的人,差别都很大。

看到小曲那边的搜索结果,徐达远接着问道:

“我们这里,没有查到崔玉芬的信息,你是否记得她姨妈姓什么?”

“不记得了,我只是知道,他们家就住在红旗路小曲旁边的罗庄村,那个年代海安市成规模的小区就五个,都是家境比较好的,别看是小学也讲究圈子。

所以崔玉尚被欺负,很大原因也是因为这个,加上他人高马大还不大聪明,所以经常被孤立,什么坐垫上被放图钉,桌子上被涂胶水的事儿,几乎每天都有。

哦,对了当时张秋俭跟我一班,他就坐在崔玉尚前面,我的位置有点远,老师经常上课时候让他们几个小点声,具体说了什么,真的听不清,也不记得了。”

“那你是否记得,当时有谁帮着崔玉尚吗?”

对面又沉默了,似乎在努力回忆,不过话筒里面传来的呼吸音很重,这是下意识的行为,人在认真回忆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加重呼吸,只是正常人不会如此明显,而心衰的人就能让人瞬间听出来。

“我们级部有个姑娘,她叫李芳,那姑娘拄拐,似乎是膝盖做过什么置换的手术,休学了一年,可没有留级,依旧自学跟上学习进度,还能考班级前五,非常泼辣,性格外向,在三年级四年级的时候,有人欺负崔玉尚她总是保护他。

不过五年级下学期,这姑娘又休学了,之后也没再去过我们学校,具体她在哪儿我就不知道了,她的身体状况非常不好,要知道我们同学里面,已经有好几个都没了,车祸的、白血病的、进去的,恐怕我就是第五个了。”

能感觉到,艾青松言语中的无奈,不过这份豁达,是常人所没有的,或许是经历长时间的治疗,对生死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如此配合治疗,可以说也是为了家人,问他们的真实想法,很多人宁可放弃,毕竟肝癌太折磨人了,而且都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只是想选择痛苦地活着,还是将这份痛苦快点儿结束。

“感谢你的配合,希望你好好接受治疗,早日康复,如果有需要,我们再电话联系你。”

挂断电话,周宁看向陶振山。

“振山查一下这两个人,崔玉芬和李芳,你们这个名单里面,没有统计这两个人,我想知道崔玉芬是不是被他姨妈领养之后,改了姓氏,至于李芳,小曲先查一下。”

小曲没有推诿,赶紧搜索起来,输入姓名一下子出来260595个信息,小曲赶紧不好意思的更改搜索条件。

“抱歉啊,忘记设置地域和年龄段了。”

大赵呲牙笑了,微微摇头说道:

“好家伙,全国叫李芳的有二十六万人,这名字够火的,之后有空小曲帮我查一下,跟我一样叫赵新利的有多少?”

徐达远瞥他一眼,大赵缩缩脖子,朱星星哼了一声。

“别的我不知道,我只是知道头儿的书里,你还叫赵新利,外号胖子!”

大赵错错牙,不过朱星星的话,让徐达远笑了起来,朝着朱星星竖起大拇指,没说别的,朱星星美滋滋地朝大赵挑眉。

小曲那边已经搜索到结果,1967年出生的,有四个,不过有一个已经去世,看到这个人的住址,小曲一愣,赶紧将电脑转向徐达远。

“领导你看,找到四个李芳,不过有一个人在1993年5月1日去世,同年5月10日在红旗路派出所办理的销户,这个李芳死因是车祸。”

“车祸?她不是腿有残疾,还拄拐?”

小曲摇摇头,看了一眼李芳的户籍信息,上面有一个妹妹迁出信息,至于父母也已经不在。

剩下三个同年出生的李芳,倒是普通到不能普通,三个人户籍现在都在各个村镇,户籍上孩子两个以上,这似乎跟艾青松提到的那个张扬个性的李芳有所不同。

“这四个李芳里面,我觉得能在市区读实验小学的,也就这个李芳,至于剩下的三个不大可能,毕竟他们户籍信息上面的学历最高在初中。”

徐达远点点头,觉得分析的有道理,毕竟这个去世的李芳户籍上显示的学历是本科。

他抬眼,看向张春波。

“交通事故的档案保存期为二十年,这个李芳出事的时间正好在二十年之内,马上去查一下,这个交通事故是怎么回事,另外找一下红旗路派出所,让他们配合振山查一下李芳和崔玉芬的户籍。”

张春波赶紧拨打了电话,跟陶振山说了地点,陶振山带人前往,至于交通事故的事儿,也查询了交警大队,不过这个时间太久,需要人工找一下档案,时间需要久一点。

众人等待良久,一个小时后陶振山先回来了。

进门就灌了一杯水,随后快速说道:

“我们分析的没错,崔玉芬被她姨妈收养后改了姓氏,因为她姨妈的孩子死了,她姨妈也没法再生育,崔玉芬跟了她姨夫的姓氏,户籍上显示收养,毕竟年头太久,查询废了一番力气,现在崔玉芬叫朱玉芬,是三中的生物老师。”

徐达远看了一眼相关的复印件,这才抬头盯着陶振山,配合这么久,陶振山知道他的性格,自然不能查到这些,就直接回来。

“联系上朱玉芬本人了?”

陶振山笑了。

“自然是联系了,小白去接人,我先行一步回来,小白说稍晚一些就回来,似乎朱玉芬在找老师串课,毕竟中学老师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刚开学课程也比较紧。”

徐达远点点头,这个安排他是满意的。

“李芳的妹妹找到了?”

“打过电话了,她叫李华,是二院的骨科护士长,她姐确实是九三年五一的时候出的交通事故,至于小时候拄拐,是因为骨肿瘤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原因,后期虽然走路打晃,不过可以正常行走。

至于交通事故,当时给出的鉴定结果是,视线不佳李芳操控失误,从桥上掉下去的,车子性能做了检测,刹车方面没有问题,李芳血检也没有发现酒精的成分,怀疑是夜间视线原因,冲下桥的。”

徐达远眉头紧蹙。

“李芳是做什么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