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法医 第171章

作者:雪儿格格

“感谢的话我不多说了,5.11溺亡案折腾快一年了,虽然结果出人意料,总算是破获,非常感谢市局的各位领导。

刚刚徐局说,让我说说另一个案子,那我就直接说一下,其实这个不算是积压案件,不过案件非常奇特,我们对骸骨方面的鉴定,能力有限。

就在今年2月29日,我跟市局申请了法医支援,彭处长说,让我别着急,市局组织了一个积压案件协查的小组,第一站就到我们如东市来,让我将材料准备好,一起看看。”

周宁微微抬头,瞥了一眼徐达远,他的表情跟自己差不多。

显然张三年联系彭处长的事儿不知晓,只是知道除了这个挂在第一号的积压案件之外,还有一个疑难案件需要配合调查。

不过他们接到通知都是在3月1日,这个彭处长怎么提前知晓的?

周宁见刘永新张开眼,指了指天花板的方向,周宁恍悟,看来彭处长不简单啊!

之前广海药业集团的案子,任方良他们一大堆市局领导被牵连,而他能独善其身,还没参与到调查组里面,可见还是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至少能看懂风向,也知道啥事儿该干,啥事儿不该干。

张三年翻开一个笔记本,此时一个警察站起身,打开电脑,找到一个APP,大屏幕上显示了一张图片。

入目的全是白骨,似乎是一个箩筐里面,看着上面积满灰尘,白骨外面还包裹了一些破旧的布,仔细观察似乎是旧衣物,下方有个木质把手,隐藏在骸骨下方,似乎有一个满是锈迹的刃口。

斧头?

引起周宁注意的是,这个箩筐下面不是土地,而是木地板,并未刷漆也不算平整的木地板,就像简易的木屋材质。

白骨竟然在室内?

张三年清清嗓子,开始介绍道。

“我呢,先简要说一下情况,2012年2月28日11:44接到报警,孙受镇任家庄村有人报警,说是在清理阁楼的时候,发现阁楼上面,有一筐白骨,我们过去看了。

这是现场拍摄的录像和照片,我们这里没有痕检员,所以现场勘查就许法医一个人干的,几个刑警帮着录像照相,阁楼非常乱,上面堆满杂物。”

随着张三年的介绍,点开了一个视频,镜头晃动很厉害,一个不大的木门敞开着口,随着镜头可以看到,一个在中间只有一个通风小窗的阁楼,光线很暗,在窗口的边缘就是那个箩筐。

不过箩筐边上,丢着一个已经印出来痕迹的破被子,被子已经成了黑褐色,显然这是血迹,而且有些年头。

许法医走过去,掀开筐子上面的编织袋,里面赫然是一个面部缺损的头骨,下方是散落的白骨,不过骨头多处有砍伤碎裂的部分,最下方在翻动的时候,周宁看到那确实是一把斧头,不是什么特别的形态。

视频播放完毕,画面换成一个图片,一张解剖台上,拼合出一个人体骨骼的形态,张三年继续说道:

“这户人家姓徐,在任家庄村算是坐地户,家里夫妻两个,一儿一女都已经结婚生子,老徐是村里唯一一个诊所的大夫,老徐媳妇是村西孙受镇中学的退休老师,为人谦和,在村里口碑非常不错。

儿子叫徐青,也是中学老师,不过是在如东一中教书,女儿叫徐丹,在税务局工作,一儿一女小家庭都很幸福,也都有孩子。

2月28日当天,老徐媳妇心血来潮,想要收拾一下北屋,这里原来是家里老人住着的,老人去世没多久,想着整理一下,毕竟老人喜欢攒破烂,搞得家里脏兮兮。

在清理完北屋两层后,老徐媳妇想把阁楼也清理一下,不过上面还有个上锈的锁头,老徐拗不过,就把上面的锁头弄开,上去举着手电查看一圈,就觉得特别臭,两个人就翻找起来,发现了这个箩筐,这才报警的。”

徐达远不断点头,见张三年不说了,抬头看向张三年,一脸疑惑。

“没了?”

“没了,现场勘查后,骸骨带回来,身上的衣物没有特别标志,身上也没有身份信息,不过许法医送检了,给出了一个DNA信息,不过失踪人口里面,并没有比对上,我请求支援,然后你们不就来了。”

第二百七十章 熟人作案

徐达远扶额,看到张三年一脸愁容,别的话也说不出来。

想想也是,他在启东的时候,跟这里状态差不多,要人没人,要设备没设备,还好刘永新给力,不然真的是啥也干不成。

瞥了一眼刘永新,徐达远这才说道:

“既然如东这边没有失踪人口对得上,那就扩大比对范围,看看省内甚至全国失踪人口里面,是否有相关的DNA信息,死者的年龄身高什么,有大致的估算吗?”

许关海叹息一声。

“徐局实话实说,骸骨方面的鉴定,是我的短板,这个死者被分尸后装在一个个编织袋里面,然后用被子包着,衣物丢在最下方,然后装入箩筐。

我拼合的骸骨周主任也看到了,看起来非常别扭,我知道一定是很多地方有不对的,可这个我真的做不到。

另外,死者面部的损伤处,有骨骼缺损,我判断是死者面部被砸碎,然后被老鼠啃食过,所以不知道这个颅骨,是否能用你们那个方法进行复原。”

徐达远看向周宁,关于软件的修复能力,他很有信心,不过前提是有完整头骨的状态下,这脸中间缺了一大块,怎么拼?

周宁瞥了一眼小曲,小曲摇摇头。

显然,他做不到,而且缺损过大,软件也无法识别,这个确实是设计问题。

“这个不急,之后我请夏老师过来,我们用最原始的办法,尝试进行修复,我觉得现在的首要问题,是勘察现场。

老鼠啃食死者碎脸的面部有可能,不过骨头不一定能搬走,我看了阁楼的现场录像,就一个通风的小窗,距离地面还有一定的高度,下方的门锁死,碎骨或许会散落在阁楼的角落。”

徐达远跟着点头,看向那个刑警找出来的照片,果然窗子距离地面有大概二十多公分的高度,老鼠上去不难。

周宁顿了顿,一脸疑惑地问道:

“我有一个疑问,根据现场照片观察,死者被分尸藏在阁楼,已经完全白骨化,甚至衣物也已经部分腐烂,这个程度,看起来至少有七八年了。

而且包裹的如此严密,尸体腐败的速度也会被减慢,可尸体腐败的味道,特别刺鼻,而且长时间散不出去,难道周围就没人反应?”

许关海不断点头,找到一张图放大后,指着大屏幕说道:

“不瞒你说,这个问题我到现场也问过,周主任你看,这里是徐家的位置,他们在任家庄村东南角上,离他家不远就是一个养猪场。

走访后发现,周围人确实反应过村南的位置特别臭,这两年还好些了,前几年夏天家里都无法开窗,开始以为是养猪场的臭水沟,村里花钱重新挖了沟,可臭味依旧,之后也没再治理。

那个养猪场是村里集资建的,每年给村里各家各户发钱,要投诉就断了自家财路,所以即便臭,所有人也都忍着,大不了夏天不开窗,养猪场这几年也注意了卫生,所以谁也没往这个方面去考虑。”

周宁恍悟,这就难怪了,不过虽然尸臭一年比一年味道淡,可住在这个远离的徐家人,难道就感受不到,毕竟这里是源头啊!

可转过来一想,按照刚刚那个卫星图的标注,这个北屋,跟前面院子还是分成两部分的,张三年刚刚也介绍了,原来后院是老人住着,去世了这才想着整理一下。

看来,这里原本住着的老人,是个很不容易说话,并且固执的人。

徐达远看了一眼时间,此时已经临近五点,又看看任家庄村的位置,他一摆手说道:

“三年你们先整理一下5.11溺水案的报告,至于2.28白骨案的二次勘察,明天一早再去,那里已经封闭起来了吧?”

张三年点点头。

“徐家两口子发现了这些白骨被吓坏了,老徐媳妇血压直接220,现在在如东市人民医院住院呢,老徐在照顾他媳妇,这倒好家里直接上锁了,我们的人,就留在村委看着现场。”

周宁站起身。

“徐局张大,我想先看一下骸骨,一个是看看能否重新拼合,给出一些死者的信息,再一个我想研究一下死者的颅骨。”

徐达远知道,周宁不希望耽搁工作组的时间,只有拿到相关特征,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调查。

毕竟骸骨方面的尸检,需要的时间更长,就像小龙山考古碎尸案一样,那个好在颅骨是完整的,而这个难度比那个高了不止一点。

“好,三年安排一下,一会儿给周宁他们去送一些吃的,不要打扰他们。”

张三年有些不好意思,赶紧点头。

“放心,一会儿我让人单独给周主任他们做,保证营养好吃。”

大赵呲牙笑了笑。

“一天了,就这句我最爱听。”

徐达远一摆手。

“行了你们先去忙,咱们留下来,再详细说一下现场的发现,还有徐家的情况,小曲你跟着周主任他们去吧。”

得到特赦令,小曲抱着电脑,赶紧追上周宁他们的步伐。

几人来到解剖室的隔壁,这里很空旷,中间一个大的台子,上面摆着所有的骸骨,周宁看了一眼,发现每块骸骨上,许关海都已经进行编号,工作的细致程度,比他都强。

房间的灯打开,不过亮度不怎么高,孙高铁小跑着冲出去,不多时抱着周宁专用的那个LED灯放大镜回来。

周宁差点儿笑出声,这货还挺懂自己的。

“行了,2.21小龙山考古碎尸案小孙跟着参与了,想一下当时我是如何进行排序的,你还记得吧,你跟朱星星现在将所有骸骨归位拼合,速度快一点。”

说完,周宁拽着LED灯去看头骨了,也没在理会这俩人,大赵和杨学同不断拍照,毕竟上面带着编号,省去不少的力气。

许关海有些茫然,不过似乎听着这个小龙山的名字有些耳熟,不知道在哪儿听过,赶紧拽着刘永新,去了一侧仔细问了一遍。

听完刘永新的介绍,许关海一脸的钦佩,看向周宁的目光,已经不是羡慕刘永新有这么好个徒弟,而是对他能力的震惊。

憋了半天,许关海凑到刘永新耳边说道:

“我说你真占便宜,人家这能力是跟着李成斌练就的,以后别开口闭口你徒弟啊!”

刘永新错错牙,朝着许关海手臂就拍了一下。

“少来,我徒弟成为李成斌的博士生那是在去年九月,这案子破的时候,他刚去市局,这是替崔海滨擦屁股知道不,我徒弟自学的能力一般人比不了,你别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许关海闭嘴了,也更加的郁闷。

二人没再聊天,而是凑到周宁旁边,看着他观察骸骨,不过很快许关海就被孙高铁和朱星星的动作吸引了。

这俩人,就跟玩儿拼图游戏似得,不断挪动碎骨的位置,不过十分钟,二人检查一遍,朝着周宁举手。

“头儿我们拼完了,不过左侧股骨缺损了一块,大小在3*2厘米的一块不规则三角形碎骨。”

许关海跳了起来,朝着旁边的整理箱冲去,刘永新被吓了一跳。

“老许你干啥,吓死我吗?”

许关海也不说话,一顿翻找,很快举着一个小袋子走了过来。

“缺损在这里,这个是我上阁楼的时候发现的,觉得应该是骸骨的一部分,不过拼合的时候,忘记这个了。”

朱星星接过去,将碎片摆在缺损处一拍手。

“完美,就可惜没找到死者脸部缺损的碎骨。”

周宁此时放下头骨,瞥了一眼,朝二人点点头。

“还行,速度下次快点,朱星星动作太慢了,之后回去仔细观察胫骨特点,你刚才错了还是孙高铁发现的。”

朱星星脸一红,满脸的不好意思,不过还是用力点点头。

“头儿放心,我回去就抓紧针对这个练习。”

许关海砸吧砸吧嘴,心里有些不是味儿,人家一个实习生,一个新分配的法医,对骸骨的熟练程度,比自己高了不是一点儿。

哎!

周宁围着骸骨走了一圈,不断让孙高铁测量,还让杨学同拍照,更是拿起来耻骨联合瞥了一眼,最后周宁回到死者头骨的位置,将头骨拿起来再度看了看。

“死者男性,年龄在18-20岁之间,身高176-178之间,体型偏瘦,根据许法医的称重,死者体重我估算在120-130斤,致死伤在颈部,凶器是斧头,不过凶手的力度不大。

在颈部有三次砍伤的动作,两道砍伤都只是在三四颈椎椎体上留下划痕,只有一次砍入三四节中间的颈椎间隙,看这里第四颈椎的椎体边缘有缺损,只是斧头卡住了,凶手多次摇晃掰断的。

凶手不擅长使用斧头,对分尸也不懂得找到关节面进行切割,工具也不称手,所以死者四肢被砍断,躯干部位却没有砍伤。

至于死者面部的损伤,我觉得是斧头的另一面造成的击打伤,看这两个地方都呈现方形,而且眉骨上有一块骨骼镶顿,凶手应该认识死者,熟人作案,所以要毁掉面部。”

周宁说得很慢,朱星星不断在旁边记录,他说完,朱星星也记录完毕。

“头儿,死者为什么被藏在徐家啊?”

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援

周宁摇摇头,这一点他也想不通。

按照张三年提供的资料显示,这个徐家的两个孩子,如果按照七年前案发算,那就是2005年。

大儿子徐青那时候25岁,已经在如东市一中工作,虽然没买房可人在宿舍住,常年不在家。

二女儿徐丹21岁,在鲁东省财经大学读书,是个大三学生,学校在省城,半学期回一次家。

而老徐徐向年是村里诊所大夫,兢兢业业三十多年,徐母张珊更是一个口碑不错的中学老师,这样的一家人,会与人结怨,甚至分尸藏匿家中阁楼吗?

周宁想不通,也无法给朱星星答案。

“这会儿的猜测毫无意义,还是先进行骸骨的尸检吧。”

朱星星闭了嘴,孙高铁倒是自觉,将所有骸骨进行登记,赵新利和杨学同不断进行拍照,周宁拽着LED灯的放大镜,不断上下仔细观察。

研究了一遍骸骨,他走到旁边的桌子上,开始查看那些腐烂成碎片的衣服。

这身衣服看起来似乎是一套西装,周宁直接寻找西装里衬领口的位置,翻了半天才发现,领口内侧的商标,位置已经脱落,许关海凑过来,用镊子在口袋里面,找到这标牌。

“周主任你是不是找这个东西,我在袋子里面发现了,塞在口袋里。”

周宁观察了一下,标牌原本应该是一块银色的底衬,上面绣着黑色的标志,看起来是一匹马,马鬃飘飞,下方是一行字母YOUNGOR,并没有中文标识。

“雅戈尔?”

“嗯,感觉是雅戈尔,不过这两年这个牌子似乎没那么有名了。”

许关海不断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