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 第222章

作者:傲骨铁心

“王伦有勾结大小金川之意?”

贾六震惊之色难以言表:大水冲了龙王庙啊。

国泰点头,并说王伦可能派人往大小金川了。只是路途遥远,很有可能未抵达。

“近闻金川番贼窜出四川,入了湖广,有兴汉一说,现搜出清水教邪书中有平胡字句,二者倒也呼应。且闻番贼均长发,而教匪将发辫解开,东西二贼均以长毛示人,欲反我大清衣冠,其心可诛。”

60岁的杨景素三代身受国恩,对反贼简直恨之入骨。

“长毛不平,大清不宁!”

贾六起身环顾一众文武高官,拱手道:“诸位,清水教匪之所以能成事,不外趁我官府不备。然前番兵败,我官兵不是无备,何以惨遭失败?

世凯窃以为有三个原因,一是各部协调不力;二是教匪藏匿马队;三是官兵勇武不够。

故世凯以为今后各部当统筹指挥,定夺防马之策,激励官兵奋进……”

正欲发表平贼数策,以争取同僚支持,一队黄马褂飞驰入营。

“领队大臣贾佳世凯接旨!”

一御前侍卫手执圣旨奔入会场。

贾六忙同诸官跪拜。

“上谕,贾佳世凯勇武刚烈,为人实诚,敢于当先,着授钦差关防大印,任总管前锋营大臣,赏黄马褂,总理山东军务诸事。”

圣旨宣读完毕,御前侍卫将旨意连同钦差官防大印呈上,看着兀自没有反应过来的总理大臣,侍卫不禁提醒一声:“总理大人,请接旨。”

呃?

贾六激动莫名,从侍卫手中接过圣旨和关防,三拜疾呼:“臣贾佳世凯,唯有牺牲报国矣!”

第339章 没钱,谁卖命!

总理山东军务,不是内阁总理、大清首相的干活。

是个临时性差遣,同领队大臣、参赞大臣一个性质。

并没有固定品级相配,一品能为领队,六品亦可为领队,视差遣任务性质、指挥人员定。

严格意义上,贾六走上仕途的第一个股级职位“布特哈拜唐阿”,也叫领队。

你要对外吹牛逼,说我是这个小分队的总理也可以。

相比前明,大清用官很随意,自由发挥。

个别地区(战场),御前三等侍卫只要有皇上圣眷,给个虚衔都能主持大局,指挥督抚。

所以,总理山东军务是虚衔,不在官方正式编制内。

但没有这个临时性差遣,贾六就没法成为山东剿匪总司令。

总管前锋营大臣听起来像是个一品高官,实际上前锋营最高军职编制是左右统领,及管营大臣,因此总管大臣也是个政治荣誉,涨逼格的临时授予。

真要实任,贾六手底下前锋营八旗兵才300人,也就是个大队长的干活。

黄马褂同理。

唯一实在的东西就是钦差关防大印,有了这枚大印,山东巡抚国泰、天津巡抚徐绩、直隶布政使杨景素这三位省级高官,都得客气的听侯比他们品级小一级的贾佳总理吩咐。

不带反抗的。

因为总理大人除了钦差关防大印外,还有把专门噬主的“遏必隆宝刀”。

此刀,谁握谁死。

两样东西加起来,同总督大人的王命旗牌有的一拼。

对于皇上的厚爱和赏识,贾六感激不尽,同时也感谢老铁和珅的鼎力支持。

显然,没有和珅在皇上耳边吹枕头风,他贾佳世凯能如愿成为山东剿总司令长官?

真是朝中有人好办事。

将来,大业若成,不能亏了和中堂。

权力给了,政治荣誉也给了,接下来贾六就必须干活了。

不能再像之前那般,出工不出力。

打从北京来山东的路上,贾六就一直在琢磨如何剿匪。

最终,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加强领导班子指挥权。

就是统一军政大权。

事实很明显,山东的人在剿,直隶的人在剿,河道的人也在剿,各成一团,目标是一致,但谁也不听谁的,这匪怎么剿?

而且,两位巡抚、一个布政,两个总兵连同他这个领队都在剿匪,另外还有个遥控指挥的直隶总督在,这匪剿了后,功劳到底算谁的?

贾六不吃大锅饭。

虽然他喜欢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但关键时候,他全要。

结束了联席会议后,贾六就用心的给老头子详细递呈剿匪计划了。

计划非常详细,非带兵数十年之统帅无法作出。

只要按这个计划认真实施,一年之内,一定可以将常胜军连根拔起。

“臣来山东后,确系教匪多为乌合之众,武器以刀枪为主,并不难剿。然臣观绿旗兵战力低下,有称见贼而逃者为上勇,望风而逃者为中勇,误听而逃者为下勇之说,概此等勇气皆无之兵,使以对之乌合之众亦不堪用……

便是臣统领之禁军八旗子弟,十有九人无法开弓,半数不曾练过打枪,临阵不待贼近,便蜂涌胡乱开枪……”

身为忠臣,贾六肯定不能瞒上欺下,对于清军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如实奏报,不仅如实向乾隆汇报清军战斗力低下问题,也指出清军所装备的火枪、劈山炮、小佛郎机等火器存在射程近,精度差,威力小的问题,因此导致清军攻坚能力大打折扣。

这一系列自身问题不解决,如继续对临清城强攻,除了折损兵力,使官兵士气低迷,并无任何益处。

由此,贾六提出“围困为主,进攻为辅”的八字方针,就是不再盲目强攻,做好防御“让贼来扑我”。

“臣意使各部扫清外围教匪小股人马,切断城中教匪与外界联络,以临清新旧两城为基,于城外大小道路开挖深沟,立坚营,布排枪,顿火炮,将贼尽数围于城中不使其出,如此,贼人再众,也不过困兽耳。”

结合从临清城中逃出来的官员汇报城中存粮情况,贾六断定少则三五个月,多则七八个月,临清城中必定断粮,届时可不费吹灰之力,以最少损失一举克城。

此围困为主。

进攻为辅,则指不一昧防守,教匪来扑可见机行事追击,以求最大程度杀敌教匪有生力量。

概以防守反击四字。

如此,既能困贼,又能使各部轮番练兵,久而久之,下勇可成中勇,中勇可成上勇,上勇可成悍勇。

另外,就教匪成份复杂,有坚定造反,有半道造反,有裹挟造反,有投机造反等因素,贾六认为可以重金分化收买教匪,从而“以匪制匪”。

为了确保八字方针得以实施,另请旨催促关外索伦,最好再调一蒙古马队配合作战。

前来宣旨的侍卫也带来乾隆口谕:“索伦未到,不可再行浪战。”

因此,贾六认为乾隆肯定会批准他的八字方针,因为老头子对清军战斗力问题心知肚明。

就眼下临清城外这些歪瓜裂枣让他们再行强攻,八成还是攻不下,不如稳妥一点围起来再说。

写完,密封,命快马送京后,通过自身努力荣任总理大臣的贾六兴致勃勃带人来到运河钓鱼。

官方说法叫侦察敌情。

隔河拿千里镜远看临清城,发现城门紧闭,无人马活动迹象,总理大臣不禁暗自摇头,心想最后的机会都给了,你们还不知道把握,那就莫怪我贾佳世凯心狠手辣,拿你们的鲜血染红我的顶戴了。

放下千里镜,看向因为教匪封锁导致河上一条漕船都没有的大运河,不禁诗兴上来,当场吟道:“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左右看向运河,风平浪静,一个猛子能扎到对岸去。

更无稻香,稻子尚未抽穗。

但众人却是深刻感受总理大人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想要从我大营过,至少黄金八万两。”

吟罢,抽出遏必隆宝刀狠狠往地上一插,向着左右威风凛凛道:“此刀所在,大营所在!”

动工,马上开建河北大营。

没钱,谁他妈替你大清卖命。

第340章 这是总理大人的

贾佳总理的PPT报告做的是十分详尽,也十分务实的。

从敌我实力、兵马部署、钱粮供应、天时地利、人心团结等各角度全面分析,再配以那仿自大家的字体,比之状元考卷都要让人赏心悦目。

军机处诸位大臣都说山东总理军务的这份剿匪计划,是他们为官这么多年都不曾看过的。

恰巧到军机处办事的的礼部满侍郎奎尼看过剿匪PPT后,更是不禁赞道:“文有和珅,武有世凯,国家兴盛,指日可期。”

基本上,军机处同意贾佳总理的“围困为主,进攻为辅”的剿匪方针,因为这个方针的确是最为稳妥的。

倘若再行强攻失利,万一叫教匪从临清跑出来,就不是现在两省万余兵马都堵得住的了。

届时,还不知道要调动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将匪乱压住。

大清现在已是多事之秋,自打金川番贼突出四川,窜入湖广后,就没一个好消息传来。

湖北那边最新消息是冲出四川的番军改名叫“兴汉军”,连续两次向宜昌府城发起进攻,但都因城中有备没有得逞,遂转而窜入荆门当阳一带。

荆州将军尚简保奉湖广总督陈辉祖之命领驻防八旗兵两千,连同从四川紧急调回本省的绿营兵三千余,准备将番军围于当阳一带。

在尚简保的指挥下,五千余清军主力连同各地乡勇总近万人,布营十一座,排比屯扎,结果被番军绕至后方荫蔽埋伏,绿营兵毫无察觉。

等尚简保挥令从正面猛攻当阳城兴汉军时,后方伏兵齐起,纵火焚烧清军营寨。

清军大惊,前后受敌,纷纷溃逃,副将郭德、游击马齐、知府蔡文亮等被杀。

参将郑泰奋力击贼,身中数箭犹不退,方才止住全军大溃,堪堪保了尚简保退回荆州。

事后清点,此役折损官兵乡勇四千多,其中有六百余八旗兵。

尚简保不敢与兴汉军再战,只能收拢残兵退守荆州城。

当阳之战大获全胜后,兴汉军势头一时无两,不少刁民受其“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及“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口号蛊惑,勾结同乡纷纷加入,使兴汉番贼人数壮至三万余之多。

湖广总督陈辉祖密奏,武昌城内也出现大量兴汉军蛊惑人心口号,更有天地会等社团组织于各地起事,袭击官军衙役,抢夺军粮器械。

一时之间,湖北全省,已陷大恐慌。

湖北事态严重令得乾隆连颁三道旨意,急令定西将军丰升额火速调遣两万精兵入鄂围剿。

身在成都养病的定西左副将军博清额上书朝廷,请仿唐宋明旧制,于湖广开团练,使乡绅招募乡勇守土安民,或配合绿旗兵把守要地,随营征讨,以解湖广兵马不足之急。

并说番贼之所以入湖广,就是想围魏救赵,解大小金川之围,故朝廷若从金川抽兵,便是中了番贼的诡计。

乾隆认可博清额的意见,但不同意湖广开办团练,只要湖广总督陈辉祖、湖北巡抚郑大进竭力筹办,封堵各处要口,“务使长毛困于湖北之地”。

又密旨丰升额可再启同大金川和谈,以便抽兵入湖北援剿。

西边乱成一团,东边又出大事,军机处诸公也是焦头烂额。

贾佳世凯的围剿策略是没有问题的,但两个问题摆在了军机处诸位大佬面前。

不解决这两个问题,“围困为主,进攻为辅”的八字方针便无法贯彻实施。

第一个问题是钱粮从何而来。

贾佳总理计划书中所提的河北大营筹建,围剿官兵饷银、炮料药子、弓弩防器,吃喝菜米等,补步估计至少得一百万两。

这还不包括官兵抚恤、临阵赏银,征调民夫等。

第二个问题是临清是运河重镇,漕运断一两个月京师还能撑得住,这要断上一年半载,北京城里几十万八旗子弟连同百官都得断炊。

当初皇上之所以震动,还不是因为那清水教众断了运河,一刀斩断了大清命脉么。

四川用银、湖广用银、西北用银、京师用银、山东用银……

大清的财政命根子全赖运河,不解决运河疏通问题,河北大营建得再坚固也没用。

就这两个问题,乾隆没有独断,下旨询问总理大臣贾佳世凯、山东巡抚国泰、直隶布政使杨景素等人。

很快,前线的总理巡抚就将补充方案急递进养心殿。

山东巡抚国泰、直隶布政使杨景素、天津巡抚徐绩三位封疆均表示支持贾佳总理八字方针,至于筹建费用,山东愿承担四十万两,直隶愿承担三十万两,天津方面承担十万两,余二十万两由户部和兵部予以解决。

这一下就解决了钱粮大头问题。

运河问题,贾佳世凯指出虽然教匪占领了临清新旧两城,威胁自西门穿行而过的运河,但是运河南北两段仍就被官军所控制,只是临清段出了问题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