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615章

作者:寂寞剑客

阿巴斯二世的皇后、妃子以及一大票年轻漂亮的公主都成了穆拉德的后宫。

这下阿巴斯二世真是被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当即向奥斯曼军队发起进攻,两支某教军队在波斯高原的中东部打出了狗脑子。

所以说宗教这东西,真的是害人非浅。

自古以来,信教的国家最擅长的事情就是窝里斗。

某教的某某派和某某派恶斗了几千年,基督教的天主教、东正教还有新教,同样也是干戈纷争没停过,三十年战争更是几乎将大半个欧洲夷为平地。

消息传回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七世也被气个半死,某教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不过,北路军很快也传来不利的消息,被亚历山大七世寄予厚望的由沙皇俄国、瑞典以及丹麦等一众小国组成的北路军,也在乌拉尔山脉以南直到里海的方圆几百公里的区域内跟明军打成了相持战,好好的一次进攻竟然打成了防御。

气得亚历山大七世大骂废物,但是毫无办法可想。

因为瑞典等北欧国家所信仰的是新教,沙皇俄国信仰的则是东正教,这些“异教徒”愿意接受教廷的号召,参加这次十字军东征,就已经让亚历山大七世感到很庆幸,所以真的不敢再对这些“异教徒”要求太多。

于是乎,亚历山大七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中路军。

经过一年多的拉扯以及骂战,中路联军终于成型。

兵力构成主要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七个大公国(选帝侯)出兵30万,其中奥地利大公国一家出兵15万,法兰西王国出兵15万,英格兰王国出兵6万,西班牙王国出兵5万,葡萄牙王国出兵3万,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出兵2万,再加上4万自由雇佣兵(其实就是没有从父辈手中继承领地的没落流浪骑士),共计65万。

这么庞大的一支远征军出征,粮饷供给是惊人的。

十字军之所以拖了一年多时间才组建成军,也是因为这个。

亚历山大七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不惜消耗九成的生命力,在跟多个国家的皇帝以及首辅反复洽谈之后,才最终形成了共识。

由所有参与东征的国家共同出资,形成东征基金。

远征军在欧洲境内的行军及保障,将会由基金会出资保证。

但是等到远征军过了乌克兰之后,各个国家军队的粮饷就只能自筹。

好吧,说是自筹,潜台词其实就是让各个国家的军队抢劫沿途土著,在乌克兰境内时抢劫哥萨克,等到进了吉尔吉斯大草原,就抢劫吉尔吉斯人。

毕竟,十字军这次东征是为了把哥萨克、吉尔吉斯从残暴贪婪的“大明帝国”的统治下解救出来,所以哥萨克和吉尔吉斯人为此付出一些报酬也是天经地义,上帝也一定会理解这样的行为,上帝从来都是公平公正的。

崇祯27年(1654)6月,十字军终于浩浩荡荡的出征。

当然,由于参与东征的军队太多,起程的时间也不相同。

最早起程的是英格兰军以及葡萄牙军,然后是西班牙军。

最后起程的则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大利军,10月才出兵。

崇祯27年,公元1654年的年底,十字军进至黑海西岸,随即兵分两路。

其中一路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奥地利大亚斐迪南四世的率领下,不顾教皇亚历山大七世的严厉警告,转道向南对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发起了突袭。

好嘛,这可真应了红楼梦中的一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萨法维皇帝阿巴斯二世和奥斯曼苏丹穆拉德都自诩聪明,都想着算计别人,结果却反而被别人偷了家,两个国家的都城都被偷了。

因为斐迪南四世的一意孤行,也导致十字远征军的分裂。

不过,就算没有了奥地利军,十字军也仍然还有50万人,而且正如年轻的法兰西国王太阳王路易十四所说的,凝聚力更加强了。

于是,十字军主力沿着黑海北岸继续向东挺进。

按照教皇亚历山大七世与各个国家的主将达成的共识,十字军的这次行军的目的地是里海西北岸的阿斯特拉罕,先与北路军会合,然后两军联手打垮里海北岸的明军,再然后沿着北路军之前的行军路线,一路烧杀掳掠杀入吉尔吉斯草原,再然后以同样方式,一路烧杀掳掠、以战养战,一直打进大明朝,完成亚历山大大帝未竟的东征大业。

当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皇帝未曾完成征服东土的大业。

今天就由他这个亚历山大教皇来完成。

必须承认,亚历山大教皇想得是挺美。

然而,沉浸在美梦中的教皇并不知道,大明海军实在是不讲规矩,居然万里迢迢直接从海路杀过来了,而且这会已经打到摩洛哥。

偷家这种事很快就要发生在教廷身上。

……

此时此刻,崇祯已经站在了摩洛哥都城马拉喀什的充满异域风情的城门口,摩洛哥谢里夫王朝的苏丹,带着他的皇后、妃子、皇子、公主及大臣,还有上千人的贵族,战战兢兢的跪伏在这个从东方来的征服者的脚下。

崇祯的目光落在摩洛哥苏丹的后妃以及一众公主身上,让她们把面罩摘了,身上的长袍也要一并脱掉。

阿拉伯女子的五官轮廓其实很美,身材也是十分曼妙。

但是总喜欢用面罩将五官蒙起来,身上也总披着长袍,将曼妙婀娜的身姿遮掩得严严实实,据说这一习俗来自于某教的教义,反正崇祯无法理解,而且也不打算尊重,什么狗屁教义,什么狗屁宗教,在儒家的世界里,神权在皇权面前就是个弟弟,让它趴着,它就不敢蹲着,儒家世界的皇帝就是有这么霸道。

“让她们把面罩和长袍全都脱了。”

已经转任大明帝国非洲商号大掌柜的阿卜杜拉立刻趾高气扬的来到摩洛哥苏丹的一众后妃公主面前,用阿拉伯语叽哩咕噜说了一大通。

蒙着面罩、披着长袍的莺莺燕燕顿时慌成一团。

摩洛哥苏丹和一众皇子、大臣、贵族则一脸悲愤。

有个满脸胡子的大臣更愤然起身指着崇祯破口大骂。

“有骨气。”崇祯咧嘴一笑随即翻脸,“拉到边上毙了!”

两个卫兵立刻抢上前去,拖死狗一般将那个大臣拖到旁边,然后掏出手枪抵着那大臣的后脑勺就是一枪,枪声响过,这个大臣当即倒在地上没了声息。

摩洛哥苏丹和一众皇子还有其他的大臣贵族顿时噤若寒蝉。

一众后妃和公主却吓得泪水涟涟,大眼睛水汪汪的真惹人怜。

阿卜杜拉再次下达命令,这次一众后妃和公主再也不敢抗拒,只能乖乖的摘下面罩,接着卸去身上披的阿拉伯长袍,底下便只剩一身贴身亵衣,而且还是用薄纱做的,瞬间就把曼妙婀娜的身姿完美展露开来。

崇祯也是看得有些喉头发干。

这就跟吃惯了各种山珍美味,骤然间看到各种海鲜,肯定会食指大动,崇祯现在就属于这种情形,见惯了东方本土美人,即便是艾孜木这个噶尔丹公主,也有一半的东方血统,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异域美人。

但眼前的这些女人却是真正意义的异域美人。

而且还欧罗巴人和阿拉伯人的混血异域美人,完美的继承了欧罗巴人的雪肤大长腿以及阿拉伯人的大眼睛高鼻梁的特征,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皮肤略粗糙,远没有东方美人细腻,有几个女人身上更是有细密的体毛。

崇祯一眼扫过去,就从中找出了最美的那个。

这个美人儿不光是皮肤白皙,而且极其细腻,身材前凸后翘,双腿至少有一米多长,这个身材比例简直堪称是黄金比例。

“那个。”崇祯当即指着这个美人对随军出征的香妃艾孜木说,“带她回舰上洗个澡,然后换身衣裳,等着朕。”

“领旨。”艾孜木领了旨意当即带着那个异域美人上了郑和舰。

那个异域美人不敢抗命,只能哀哀的看着人群中的摩洛哥苏丹。

摩洛哥苏丹却吓得头都不敢抬,只能眼睁睁看着皇后被人抢走。

崇祯又回头对身后的士兵说道:“老规矩,剩下的女人就是你们的了,你们随便挑,随便选,选中就是你们的,但有一条,不许斗殴,每个人限挑二十个!”

听到这,即将驻守摩洛哥的一个步兵团一千多官兵顿时之间欢呼出声。

紧接着,这些官兵就饿狼似的冲向崇祯挑剩下的摩洛哥后妃、公主以及一众大臣贵族的妻妾及女儿,这个我的,那个你的……

第七百九十六章 十字军东征番(11)

崇祯28年也即公元1655年正月,卜弥格搭乘大明海军一艘新入役的郑和级巡洋舰,经过几个月的航行,终于在地中海的第勒尼安海域追上了海军主力舰队,并且登上郑和舰,与崇祯汇合在一起。

卜弥格已经在年前接受崇祯敕封,当上了基督教掌教。

至少在大明,基督教的神权已臣服于世俗皇帝的皇权,教皇也改称掌教,而且每一任掌教继位之前都必须得接受皇帝的敕封。

基督教掌教见了皇帝也得行大礼。

卜弥格就对崇祯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伟大的征服者大明的皇帝陛下,您的仆人,基督教第240代掌教谨在此向您致以最崇高的问候,并热烈祝贺您君临地中海。”

卜弥格自称基督教第240代掌教,是表示对西方基督教的继承以及承认,因为现任教皇亚历山大七世就是西方第239任教皇。

“卜弥格,您到来的非常及时。”崇祯笑着说。

“等到陆军第4师打下了罗马,你就可以衣锦还乡了。”

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卜弥格期待这一天已经很久很久了。

卜弥格迫切的想要让亚历山大七世和梵蒂冈的主教司铎以及执事们看看,他在东方世界将基督教发扬光大到了什么程度?

在大明帝国,至少有三亿百姓已经信仰基督教。

是的,户部刚做了人口普查,大明本土的口数是两亿零九百余万,如果算上倭岛、朝鲜以及南洋的口数,肯定超过三亿。

这三亿人口,几乎都是基督教的信众。

在这个时代,全世界的总人口也不过是五六亿。

这也就是说,全世界有一半多人口信仰基督教。

这是何等伟大的成果?基督教从未曾有过这样的辉煌!

当然,大明的这三亿多百姓除了基督教的信众,同样也是佛教以及道教的信众,只不过卜弥格并不在意,因为基督教现在已经不是一神教。

当下卜弥格兴奋的说:“我期待着这一刻的到来。”

……

1655年的菲乌米奇诺,还只是个小渔村。

这天一大早,小渔村里的渔民早早的起来,驾着自家的独木舟正准备出海捕渔,却吃惊的看到了远处的海面上突然冒出大量的大黑船。

更可怕的是,这些大黑船还在往外冒黑烟。

看到这,这些未见过世面的渔民顿时吓坏了。

在令人窒息的死寂中,也不知道是哪个渔民吼了一嗓子:“撕旦,魔鬼撒旦派出他的军队杀过来了,大家快跑啊!”

被吓坏了似的渔民四散而逃。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似乎真的证实了这些渔民的猜想。

只见这些大黑船来到海岸边,随即放下来一艘艘的小船,然后一支支衣妆异服的军队就顺着大黑船上的舷梯下到小船上,然后划着船桨直奔菲乌米奇诺而来。

大明崇祯28年公元1655年元宵,大明陆军第4师登陆亚平宁半岛。

次日也就是正月十六,陆军第4师在菲乌米奇诺稍做休整之后,便向着不到五十里外的罗马城浩浩荡荡的开过来。

……

一支来自“地狱”的大军登陆菲乌米奇诺的消息很快传回罗马。

接到消息的教皇亚历山大七世和罗马教廷的一众枢机主教、枢机司铎以及枢机执事全都傻了,地狱和撒旦就只是个传说,还真能派出军队来讨伐教廷?

但是很快,更多更加确切的消息纷纷传回,由不得人不相信。

“教皇冕下,情况已经确定了。”前去打探消息的红衣主教惶然报告,“昨天早上确实有一支由几十艘大黑船组成的舰队抵达菲乌米奇诺,并且从下来一支军队,这支军队大约有两两万,携带了几百门大炮,现在正向着罗马开来。”

“会不会是法兰西或者西班牙的军队?”亚历山大七世还是不相信。

“或者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不对,神圣罗马帝国不会打教皇国。”

“教皇冕下,绝对不是法兰西的军队,也不太可能是西班牙的军队。”枢机主教想了一下后说道,“倒是很有可能是奥斯曼的军队。”

“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亚历山大七世愕然道,“这不可能吧?”

奥斯曼帝国的主力正追随在苏丹穆拉德的麾下,在波斯高原上与萨法维王朝的军队进行混战,怎么可能还有余力出兵侵略教皇国?更何况,奥斯曼帝国就算真的有余力出兵,难道不应该首先收复被斐迪南四世夺走的君士坦丁堡吗?

枢机主教道:“但是这支军队打的旗巾是日月旗,与某教的某某旗很像。”

“日月底?”亚历山大听到这里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匆匆返回自己寝宫从一个密封的柜子里取出一封从未曾示人的书信。

这封信却是卜弥格寄回来的。

由于信中的内容过于离经叛道,亚历山大七世从未曾公开示人。

亚历山大仔细的重读了一遍书信,果然看到卜弥格在里边提到过一句话,大明帝国的国旗使用的就是日月图案,是大明军队!

当下亚历山大七世回到会议厅道:“是大明,是东方的大明帝国!”

“大明?”与会的几十个枢机主教、枢机司铎以及枢机执事一下全懵掉,“全歼了尼德兰远征舰队,并且夺走了尼德兰、西班牙以及葡萄牙在东方所有殖民据点的大明帝国?也是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的征讨的国家?”

就离谱,西方世界已经发动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整个西方世界组成的联军正在中亚战场与大明帝国的军队进行大决战,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大明帝国居然还有能力派出一支海军跨越几万里的水路,在罗马登陆?这简直就无法想象!

“教皇冕下,这不可能是真的,绝对不可能!不可能!”

“我也不信,大明帝国怎么可能派出一支远征军登陆罗马?”

“是啊,罗马与大明帝国之间可是隔了至少两万公里,这么远!”

几十个枢机主教、枢机司铎以及枢机执事纷纷表示对这一判断的质疑,教皇亚历山大的权威第一次遭到质疑,竟然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

然而,枢机主教们的质疑很快就被大炮的轰鸣所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