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475章

作者:寂寞剑客

……

此时在额森的王帐内,科尔沁部十旗的台吉贝勒已经慌作一团,这些台吉贝勒之中就包括布木布泰的父亲布和以及几个儿子。

布和跟额森其实是堂兄弟的关系。

布和老爹莽古斯跟额森老爹洪果尔是亲兄弟。

还有其他几个旗的台吉贝勒也同样沾亲带故。

科尔沁人这次真玩脱了,高层几乎被一锅端。

当然,就算是高层没有被一锅端,科尔沁部落也已经在动难逃,因为族中的壮丁已经被一网打尽,剩下的妇孺还能有何作为?

此时,这些蒙古贵族再也没有了平时的跋扈,也没想着要顽抗,只是父子兄弟抱在一起放声痛哭,他们的老祖宗也速该要是看到这一幕,估计会被气得活过来又死过去,这群绵羊不配做我们黄金家族的子孙。

这其中又以布和父子几个最悲伤。

我们原本是大清的国戚,怎么就当了阶下囚?

长生天啊,你快开开眼,带走外面那些明狗。

不幸的是,再怎么向长生天祈祷也已经改变不了结局。

很快,一个明军士子就昂然入内,朗声说道:“大明兵科给事中王夫之,奉定王殿下之懿旨前来晓喻尔等蒙古诸民,昧爽前,放下兵器跪地乞降,可以饶尔等不死,族中老幼妇孺亦可活命,若是昧爽之前不放下兵器……”

说此一顿,王夫之目光冷冷的扫过帐中众人。

“若是昧爽之前犹不肯放下兵器,就地诛灭!”

“科尔沁各部之妇孺亦全部诛杀,一个不留!”

听到这话,额森又是惊惧又是羞怒,作色道:“来人,拉出去砍了!”

“嗻!”当即便有两个侍从冲上前来,将明晃晃的弯刀架到王夫之脖子,然而王夫之却丝毫不为所动,只是目光冷冷的看着额森。

仅只片刻,额森就像斗败的公鸡瘫坐在地毯上。

事到如今,争这一口气还有什么用呢?刚才突围时三万多人冲击三千多明军,都被明军打得丢盔弃甲,现在被两万多明军加朝鲜军团团包围在营地内,哪里还逃得出去?继续顽抗只能死路一条,毕竟这只是越冬营地而已,并非盛京那等坚城。

何况即便是盛京那样的坚城,他们科尔沁人也未必守得住。

罢了罢了,额森长叹了一声,黯然说道:“传令,全军缴械。”

“王爷不可!”还是有好几个台吉贝勒不想投降,当即大声阻止。

“我科尔沁部仍有勇士两万余,仍可与明军一战,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是啊王爷,就算是死我们也要与外面的明军拼个两败俱伤,为留在各旗老营的妇孺争一条活路,不然明狗肯定会寻上门,灭掉整个科尔沁!”

但是这几个主战派很快就遭到了其他投降派的围攻。

“胡说,我们要是都战死了,老营的妇孺还有活路吗?”

“留在老营的妇孺没有男人保护,早晚会沦为罗刹人的奴隶。”

“眼下只有忍辱负重,保全性命,毕竟明朝人还是讲信誉的,当年朵颜三卫在明朝的地位也是不低,兀良哈人可以,我们科尔沁人也一样可以的。”

这些台吉贝勒说的蒙古话,王夫之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但是王夫之仍可以从他们的表情还有语气大致做出判断,不出意外的话,科尔沁蒙古应该要投降了,投降派已经占据了上风。

……

事实上,投降派确实占据了上风,主战的几个台吉贝勒很快被绑了起来。

额森也让侍从把自己反绑了起来,然后跟着王夫之来到营外觐见朱慈炯,见到朱慈炯之后立刻跪在地上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三跪九叩大礼是黄台吉弄出来的。

明代之前,都没有三跪九叩这一说。

行完大礼,额森又将自己的宝刀献上。

朱慈炯接过宝刀,淡淡的说道:“额森,上天有好生之德,孤也不想滥杀无辜,你们能够放下刀兵归附大明,孤十分欣慰。”

其实吧,如果按朱慈炯的本心,是真想把科尔沁人全砍了。

之前的几十年间,建奴五次进关抢劫人口财货,科尔沁人作为建奴的铁杆盟友,在大明境内没少作恶,所以朱慈炯是真想让他们血债血偿。

但是朱慈炯也牢记着父皇教诲:种族纷争说白了其实就是生存权之争,本质上没有对错之分,单纯靠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可取的对策其实是同化。

何谓同化?就是让其他的族裔说汉话,读汉文,习写汉字。

还有一点,朱慈炯也是牢记着,人口是大明最宝贵的资源。

所以朱慈炯按捺住了杀戮欲望,愿意给科尔沁人活命机会,这样一来也能反过来给大明增加数万人口。

额森忙道:“此皆仰赖定王恩德。”

朱慈炯摆了摆手,又道:“额森,如果孤没有猜错的话,你们科尔沁部十旗这次应该是壮丁尽出了吧?那么留在各旗老营的恐怕只有妇孺以及老人。”

“是的。”额森黯然说道,“定王慈悲,请给我们科尔沁人一条活路?”

“孤很愿意给你们科尔沁人一条活路。”朱慈炯点点头道,“问题是,你们科尔沁人也得拿出足够的诚意才行。”

“还请定王指一条明路。”

额森表现得尽量的卑微,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啊。

“效忠大明,成为我大明的藩属部落!”朱慈炯紧盯着额森的眼睛,肃然说道,“就像明初时的朵颜三卫。”

“自当效劳。”额森满口应下。

不答应不行,不答应整个部落立时就有覆灭之虞。

所以只能先应下来,以后的事还是等以后再说吧。

反正额森早想好了,只要明朝人肯留下他们性命,逃跑机会多的是。

“额森郡王,你今天做出了一个最为明智的决定!”朱慈炯自然不会轻易相信,自然还会有后续的安排,“你回去跟诸旗的台吉贝勒们说一声,让其余各旗都派几个贵族,返回各自老营将妇孺以及人口全部搬来此地。”

“这……”额森顿时面露为难之色。

额森亲领的左翼前旗已经全军覆灭了。

牛羊马匹骆驼甚至妇孺壮丁全部被俘获。

但是其他九个旗的牛羊及妇孺仍旧都还在。

所以,只要他们这些壮丁能够设法逃回去,科尔沁部很快就能恢复元气,就仍旧是草原上一支不可忽视的武力。

但如果将各旗的牛羊妇孺全部都搬来这里,科尔沁部就再没有一点退路,从今往后就只能当大明的忠实走狗了。

“怎么?你不愿意?”

朱慈炯的表情瞬间冷下来。

“呃,不是,我们当然愿意。”

额森吓了一跳,忙道:“只是,只是天寒地冻的,草原上还有狼群出没,如果没有壮丁保护的话,牛羊和妇孺会遇到危险。”

额森幻想着多少能够带几千个壮丁出去。

“这点孤早已经想好。”朱慈炯办事是滴水不漏。

“安全确实很重要,所以孤会派遣明军前往保护妇孺及牛羊。”

这下额森就再没什么话说,只能怏怏不乐的道谢:“多谢定王。”

目送额森离开,朱慈炯又对夏完淳说道:“端哥,立刻遣飞骑前往大沽口报捷,就说我们辽东军已经灭掉科尔沁蒙古。”

“是!”夏完淳欣然应诺。

……

辽东的捷报很快送到了大沽口。

因为信差踩着冰椴比骑马还快。

看完捷报,崇祯不禁大喜过望。

崇祯当即对徐应伟、阎应元等士子说道:“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定王在辽东以悬羊击鼓之计,成功的迫降了科尔沁蒙古三万余骑。”

“迫降了三万余骑?科尔沁蒙古岂不是被灭掉了?”

“是啊,科尔沁蒙古总共也就十万余口,全部壮丁也就三万余人,这次一家伙被定王歼灭三万余骑,岂不是就只剩下老幼妇孺了吗?”

徐应伟、阎应元等士子听了后都惊呼出声。

吃惊之余又不禁赞叹起朱慈炯的用兵之能。

“圣上,定王用兵颇有大汉冠军侯之风采哪。”

“依臣看,冠军侯也不如定王远甚,唯兵仙能比。”

花花轿子众人抬,这种情况下谁都愿意夸赞朱慈炯几句。

第六百零四章 大明哥萨克

一时之间,各种花式奉承。

说得崇祯都有些听不下去,你们的节操呢?

“行了,定王在辽东打得确实不错,但是要说他能跟韩信、霍去病相比,那你们就不是在夸他,而是在害他。”崇祯轻哼一声,又说道,“不过,辽东军意外灭掉科尔沁蒙古,却是斩断了建奴一条臂膀,北伐的成算就又高了一分。”

其实朱慈炯成功迫降科尔沁蒙古,好处绝不止于此。

迫降科尔沁蒙古的最大好处,是有机会让科尔沁人成为大明朝的哥萨克。

一句话,广袤的西伯利亚是必须要并入大明版图的,但是政府行为的军事占领代价高昂且无法久持。

因为西伯利亚以及与之相邻的远东实在是太广袤了,而且交通极其闭塞,冬季天气严寒不适于活动,可是一旦天气转暖,又到处都是沼泽泥泞,大军根本无法能行,所以以政府行为出兵占领,费效比实在是太低。

所以只能寄希望于民间自发性的武装开拓。

正如沙俄驱动哥萨克对西伯利亚及远东的武装开拓。

此时哥萨克对西伯利亚的武装开拓应该刚开始不久,在广袤的西伯利亚顶多也就是几十个武装据点,而且每个据点的人数都非常之少,前后两次雅克萨之战,第一次参战的哥萨克才四百余人,第二次兵力翻倍也不过八百余人。

如果这个时候驱动数以万计的科尔沁骑兵,去跟哥萨克人争夺整个西伯利亚乃至更东边的远东地区,成算无疑是很大的。

崇祯突然陷入沉思,令徐应伟等人有些费解。

高起潜关切的问道:“圣上,可是身子不适服?”

“没有。”崇祯脱口而出道,“我在想西伯利亚的问题。”

“西伯利亚?”高起潜一脸茫然的道,“西伯利亚是谁?”

徐应伟笑道:“西伯利亚在蒙古语中是泥泞之地的意思,指的是漠北再往北的广袤辽阔的森林以及草地。”

“噢,原来是一个地名啊。”

高起潜丝毫没有尴尬之意,咱家读书少。

江天一说道:“圣上,西伯利亚虽然地域辽阔,但是气候寒冷,比辽东更甚十倍,而且道路阻隔,乃蛮荒不毛之地,取之有害无益。”

“鼠目寸光。”崇祯很罕见的疾言训斥道。

“西伯利亚虽然地处蛮荒,却非不毛之地。”

“单就当下,西伯利亚的森林之中就蕴藏着无限的宝藏。”

“各种名贵的动物皮毛,一件就价值千金,还有各种名贵的中药材,尤其是人参,任何一株就价值万金,各条河流中还蕴藏着狗头金。”

“等到将来,这片土地那就更是无价之宝。”

“西伯利亚广袤的森林,贝加尔湖的淡水,还有地底下蕴藏的煤炭、石油天燃气,更是数不胜数,为了子孙后代计,这片土地必取之!”

郑森、徐应伟、阎应元等士子听得面面相觑。

动物皮毛、人参,这些他们能听懂,森林煤炭甚至于石油也能得懂。

可是淡水什么鬼?我大明九州万方,难道还会缺水不成?不至于啊,光是长江以及黄河就有取之不尽的淡水,此物又有何稀罕?

还有天燃气又是什么鬼?没听说过啊。

不过经过崇祯这么一说,江天一他们马上意识到了一点。

那就是圣上对于西伯利亚这大片蛮荒之地似乎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

当下江天一诚恳的致歉:“圣上,臣确实是见识短少,未能看到西伯利亚的好处,既然这个西伯利亚蕴藏这么多的奇珍异宝,我大明朝自当取之。”

徐应伟、阎应元和郑森等士子则严肃的探讨控制西伯利亚的可能性。

但是几个士子讨论半天,却得出一致的结论,大明根本没有控制西伯利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