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45章

作者:寂寞剑客

眼下是强出头的时候吗?

再说李成栋值得他们为他出头吗?

不过就是同僚一场,又不是什么过命的交情。

崇祯说道:“没错,朕以前是犯过不少错误,但是现在已经幡然悔悟,从现在起朕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忠臣良将,但也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奸佞小人!李若琏,你来告诉大家,八天前李成栋究竟做了什么?”

李若琏喜欢用事实说话。

在进来的同时,还带进来两个人。

这两个人双手被反缚住,嘴巴也被堵住。

两人进来之后怒目圆睁,对着李成栋唔唔作声,看上去极为愤怒。

胡茂祯、高进库等几个总兵一下认出这是李成栋麾下的两个把总,而且是最为亲信的两个亲兵把总,负责统率他的三百家丁。

“李总镇。”李若琏道,“你的心腹已经什么都交代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成栋仍在顽抗,“圣上想要杀臣,杀便是了,真没必要收买这样两个小人来陷害于臣。”

李若琏哂然一笑,打了一个手使。

摁住那两个把总的夷丁一伸手将布条子扯掉。

那两个把总噗的吐出嘴里的粪球,破口大骂:“李成栋你个蠢货,老子啥都没有说,什么时候陷害你了?唵?”

“啊这?”李成栋闻言愣在那里。

其中一个把总又极为生气的说道:“既然你不仁,就怪我们不义,万岁,我们招了,闹饷的事情就是李成栋指使的,他让我们暗中串连各总各哨的把总哨官,约定好同时闹饷,这一切就是李成栋幕后指使的。”

李成栋再也无法保持冷静。

不过这家伙也确实是凶悍,在这样的绝境之下非但不往大堂外冲,反而扑向了崇祯,显然是想要控制住崇祯作为人质。

只可惜,李成栋打错了算盘。

黄得功和兀把炭早就防着他呢。

“咣咣!”兀把炭的弯刀和黄得功的铁鞭几乎同时落在李成栋身上。

不过兀把炭的弯刀被李成栋身上的直身扎甲挡住,但是黄得功的铁鞭却一下子将李成栋的兜鍪砸得往里瘪进好大一块。

这一下,估计是脑壳都被砸碎。

李成栋的眼神瞬间变呆滞,站住不动。

片刻后,李成栋便往前直挺挺的倒下,抽搐两下之后就再没动静。

看到这,其余二十七镇总兵噤若寒蝉,在这之前的半年多时间里,他们一度以为大明皇权已然式微,但是此刻他们却猛然间发现,皇权依然是神圣不可亵渎,李成栋试图挑战皇权结果就付出了血的代价。

看来今后做事得心存敬畏,不可做绝。

“闹饷之事,就到此为止。”崇祯目光扫过其余二十七镇总兵官,森然说道,“但是朕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谁若是再犯,那就不是死个把人的事情了,朕也不想祸及家人,更不想搞诛连,但是总有些人逼着朕做,那朕有什么办法?”

二十七镇总兵官凛然噤声,天子一怒,血流飘杵。

凡治军,则必须恩威并施,之前比照关宁军标准发行饷,是示恩。

现在斩杀李成栋则是示威,不过只是斩杀李成栋还不够,还得更进一步敲打。

顿了顿,崇祯又道:“有个事朕早就想跟你们说,但一直没有机会,今天趁着各镇总兵都在,就跟你们说了吧。”

“汇聚徐州的二十八镇兵力严重失衡。”

“有的镇有六七千人,有的镇却不足千人。”

“这无疑会对黄淮防线的防御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所以重新整编势在必行,大家该不会有意见吧?”

听到这,兵力多的总兵面露苦涩之色,兵少的总兵却是暗中窃喜。

崇祯道:“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朕就下旨意了,十二万边军加两万乡勇,十四万人马由二十八镇总兵平分,每镇五千人。”

听到这,兵多的总兵便暗暗松了口气。

还算好,五千人的话损失的兵力也不多。

但是崇祯的下一句立刻让他们变成苦瓜脸。

崇祯道:“还有就是,今后各镇的军饷将由朕或者钦差负责发放,你们恐怕就没有那么多的银子豢养麾下的家丁。”

二十八镇总兵神情尴尬。

便是黄得功也有些不自然。

因为豢养家丁已经成为风气。

大明的武将没一个不豢养家丁。

那么豢养家丁的银子从哪里来呢?

自然只能从其他士兵的饷银中克扣。

现在崇祯从源头上掐住了饷银,他们这些总兵就确实养不起家丁。

崇祯又道:“这些家丁都是精锐,就这样放走未免太可惜,万一他们加入了流贼或者建奴那就更麻烦,所以朕决定把他们集中起来单独组建一镇精兵,朕会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武器以及盔甲,还会给他们发双饷。”

二十七镇总兵尽皆默不做声。

显然,这些总兵都不怎么情愿。

但是崇祯根本不给他们拒绝的机会。

稍稍一顿,崇祯又道:“时间紧迫,朕也没有时间陪你们耗,赶紧派你们的亲随回各自军营去下通告,各镇所有家丁务必在今天傍晚之前来州衙前待命,胆敢抗命又或者逾时不至者,以叛逆罪,格杀勿论!”

二十七镇总兵凛然噤声。

当下胡茂桢等人出了大堂,将外面待命的亲随叫到跟前分说。

崇祯又转头对徐州卫指使王文明道:“王文明,李成栋那一镇人马就交给你了,你现在就去李成栋营中把他的家丁给朕带过来。”

“臣领旨。”王文明闻言大喜,兴冲冲的去了。

等二十七镇总兵分说完回来,崇祯又接着说道:“继续说黄淮防线,由于兵力有限,朕决定集中兵力,重点防御泇河新渠、夏镇新渠以及黄河中间的三角区域,整个防线以徐州州城以及邳州城作为东西两翼的支撑。”

“夏镇则为整个防线的北部支撑。”

“这其中又以夏镇的地位最为重要。”

“因为夏镇处于整个防线的最北端,位置凸出。”

“建奴一旦沿运着河南下,夏镇便是首当其冲。”

“所以夏镇是整个黄淮防线的阵眼,重中之重!”

第五十八章 夏镇防线

“靖南伯。”崇祯目光看向黄得功。

黄得功当即拱手作揖应道:“臣在。”

崇祯说道:“由你率十镇总兵驻守夏镇。”

说到这里,崇祯拿长木竿指了一下舆图上的夏镇。

“啊?”黄得功难以置信道,“十镇边军,镇守一个小小的夏镇?”

周围的二十多镇总兵也是瞠目结舌,如果是镇守徐州,又或者是邳州城,动用十镇守城也是不足为奇,但用来守一个小小的夏镇就简直让人无语。

夏镇不过只是个小小的集镇,纵横恐怕也就百十来步,驻得下五万人吗?

崇祯却轻轻叹了口气,动用十镇五万人镇守一个小小的夏镇也是没办法,因为明军的战斗力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也就是黄得功的军队。

换成刘泽清和刘良佐的旧部,

便是二十镇崇祯也是不放心。

前文说了,徐州防线是黄淮防线的重点,而夏镇防线则是重中之重,所以夏镇必须得守住,夏镇一旦守不住,黄淮防线直接就崩了。

那么崇祯的战略构想也就成为镜花水月。

所以崇祯不惜堆人头也要守住夏镇防线。

“对,十镇人马,就为了一个小小的夏镇!”

“爱卿到达夏镇之后最首要就是修建西洋铳台。”

“不是一个或者两个西洋铳台,也不是十个或者二十个。”

“而是一共五百多个西洋铳台,西洋铳台的样式朕等会再与你分说。”

说到这,崇祯指了一下摆在旁边的模型,又道:“五百多个西洋铳台以夏镇为中心,由内而外呈圆形布置,相邻铳台的间隔以150步为宜。”

“因为这个距离正好处在虎蹲炮或佛朗机炮的射程之内。”

“圣上。”黄得功忍不住打断道,“这么多西洋铳台应该如何布局?”

“噢对,朕忘了给你夏镇防线图。”崇祯拍了下脑门又对高起潜道,“高伴伴,朕亲笔手绘的夏镇防线图舆呢?”

“在呢。”高起潜赶紧将图舆奉上。

却是一幅绘制在黄绫之上的平面图。

黄得功和麾下十镇总兵便纷纷围上来。

崇祯指着黄绫说道:“靖南伯你们看,舆图中心便是夏镇,可修建一座直径150步的六角星或者八角星大铳台,形制就按照刚才的模型予以放大即可,该铳台既驻军亦储粮,中心三河交会处最好有一个供水师停泊的码头。”

“以夏镇为中心划一个直径300步的圆,此圆为第一重圆。”

“沿第一重圆的圆周构筑9座西洋铳台,互相之间的间隔约为100步,可以通过虎蹲炮及佛朗机互相进行支援。”

“再以夏镇为中心划一个直径600步的圆,此为第二重圆。”

“沿第二重圆的圆周再构筑15座西洋铳台,互相间隔大约为120步,仍可以通过虎蹲炮及佛朗机炮实现支援。”

“再以夏镇为中心划一个直径900步的圆,此为第三重圆。”

“沿第三重圆的圆周再构筑21座西洋铳台,互相间隔大约为128步,仍旧处在虎蹲炮及佛朗机炮的射程之内。”

“依此类推往外画圆,一直画到第十二重圆。”

“第十二重圆直径为3600步,沿第十二重圆的圆周需构筑75座铳台,互相之间的间隔大约为144步,仍在虎蹲炮及佛朗机炮射程之内。”

“到这里,小型铳台一共504个,由内而外一共分为十二重圆。”

“也就是说,建奴要想拿下夏镇,则无论从哪个方向发起进攻,都要把外围十二重西洋铳台一层层拔掉,而且必须拔光才行。”

“而且建奴攻击任何一个铳台时,不仅要面对当面铳台的火力,还需要面对来自左右两侧以及阵地纵深处铳台打过来的炮弹。”

“火力?炮弹?”黄得功道,“圣上是说用火器?”

“对,用火器。”崇祯点头道,“朕的设想是这样的。”

“五百多个小型铳台,每个铳台留一哨(90人)人马。”

说到这,崇祯又叹了一口气,如果火器的性能能够跟上,或者明军的素质好些,其实一个铳台留一队(30人)人就足够。

这样的话就能节省三分之二的兵力。

只可惜,眼下是没办法精减到这个程度。

顿了顿,崇祯又说道:“分守铳台的这一哨人马,30人为火铳手,30人为长矛手,其余人则为炮手,装备3门虎蹲炮或者佛郎机炮。”

黄得功扳着手指头算了一下,最终说道:“圣上,长矛没有问题,但是按您说的总共需要15000多支鸟铳以及1500多门虎蹲炮或佛朗机炮,这就没那么多,各式火铳最多只能凑出来5000支,虎蹲炮最多150门,佛郎机一门没有。”

到了明代,火器的装备率相比以前有了很大提升。

比如戚大帅的蓟镇兵,火绳枪的装备率达到了40%。

步兵每一个总(450人)装备虎蹲炮或佛朗机炮6门。

骑兵就更夸张,一个营(2200人)就敢装备60门虎蹲炮。

关宁军等边镇的火器装备率原本也挺高,但随着朝廷财政用度日益紧张,易于损毁的火器因为来不及补充,比率就开始逐渐下降。

比如说刘泽清、刘良佐还有高杰等边镇,虎蹲炮、佛朗机等重型火器丧失殆尽,火绳枪也是所剩无几,基本上沦为了摆设。

黄得功能凑出5000支火绳枪外加150门虎蹲炮就不错了。

不过崇祯对此早有准备,不然打造什么黄淮防线?躺平得了。

崇祯说道:“这个你不用着急,朕已经诏令内阁将督造虎蹲炮、佛朗机炮、鸟铳及火药当成第一军国要务,同时把江南、闽赣以及两广所有卫所军、水师的各式火铳、虎蹲炮以及佛朗机炮运来徐州,数量应该够,就是时间上可能会久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