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366章

作者:寂寞剑客

那么如果按照之前的八旗军功制,多铎这次郡王爵位铁定不保,搞不好贝勒也不保,直接会贬为贝子甚至镇国公,正白旗也不知道会被剥夺走多少个牛录?虽说夺来夺去也只在两白旗以内增减,可这终究不是啥好事。

万一哪天自己跟十四哥翻脸了呢?

所以这一仗他不能败,必须得赢,而且还得赢得漂亮。

什么叫赢得漂亮?就是在哪跌倒,还得在哪里爬起来。

对着灰头土脸逃回来的扎木索和腾吉思,多铎恨声说:“扎木索,腾吉思,本王再给你们俩一次机会,这一次你们各自率领一个甲喇,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向明军的步兵阵列发起进攻,听着,这次若是还是拿不下来,你们两个也别回来了!”

“嗻!”扎木索和藤吉思神情惨然,只能够硬着头皮继续发起进攻。

……

看到建奴又分出骑兵重新开始列队,胡国柱冷笑不止。

即便这次建奴出动的骑兵数量更多,似乎有三四千骑,但那又怎样?面对防御严密的空心方阵,无论建奴来多少波进攻都白搭。

“全都有,抓紧时间重新补充弹药。”

“手榴弹,每人准备好一颗手榴弹!”

伴随着胡国柱和勤王士子们的口令声,最里侧的一排骑兵迅速回到战马前取来弹药以及手榴弹,再然后将弹药分给前面两排骑兵。

骑兵的手榴弹是大明兵工厂后来研发的。

重量要比步兵手榴弹轻,步兵手榴弹每颗足有十斤重,骑兵才两斤。

骑兵用的手榴弹份量轻,杀伤力也就小,但是用来惊扰骑兵很管用,足可以对敌军骑兵造成巨大干扰。

之前半个多月的缠斗中,明军骑兵之所以能不落下风,手榴弹居功至伟,因为每当建奴骑兵追得近了,只要往马屁股后面扔出一颗手榴弹,建奴战马就会吓得掉头,而明军的战马则会疯狂加速,进而轻松摆脱建奴骑兵追杀。

除此之外,也有少量燧发枪发生故障或者炸膛。

由于燧发枪数量不足,因而骑兵营并没有备用燧发枪。

这些失去了燧发枪的骑兵就被胡国柱留在最后,作为替补。

一旦哪个方向的骑兵出现减员,这些替补就可以立刻顶替上去。

尽管直到现在为止,明军骑兵的伤亡仍旧微乎其微,但是这么大规模的战斗,不可能不出现伤亡,到时候就需要有人顶替。

……

谷亭镇的决战已经是一触即发,

崇祯和堵胤锡率领的明军步兵却仍旧还在二十里外。

“快!动作再快点,加速前进!”堵胤锡不停的催促大军加快行军速度,因为他已经嗅到了阴谋的气息,担心骑兵营出事。

崇祯却显得很淡定,一点不慌。

“圣上,这都怪臣。”堵胤锡一脸自责的道,“此事是臣疏忽了。”

崇祯讶然道:“堵胤,你疏忽什么了?朕怎么有些听不太明白呢?”

堵胤锡急道:“圣上,建奴此次出击明显是有备而来,若不出意外的话,定然是在骑兵营的追击途中设下了埋伏。”

“骑兵营的此番追击,必然会中埋伏。”

“经过这半个多月的以战代练,虽说骑兵营的马术以及骑射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可是跟建奴相比却还是略有不如,何况建奴的骑兵数量还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所以万一骑兵营遭到建奴的重兵合围,后果将不堪设想。”

“就算中伏也没关系。”崇祯却摇头说。

“这里的地形毕竟是平原地形,就算伏兵也无法像山区那样躲藏在很近的距离,因为离得太近了会被夜不收发现,而如果将伏兵藏在十数里甚至于几十里外,那就会给骑兵营留下足够的反应时间,无论是突围还是列队迎击,骑兵营都占据着主动权。”

堵胤锡叹道:“臣就担心他们突不出来啊,要不然早就应该有哨骑。”

“这个倒是。”崇祯深以为然道,“这一路过来竟没遇到骑兵营的哪怕一个哨骑,这就足以证明骑兵营真陷入重围,出不来了。”

“不过即便如此,也仍旧无需担心。”

“因为朕早就教会了骑兵营空心方阵。”

“空心方阵?”堵胤锡却明显缺乏信心。

“圣上,空心方阵真有你说的那般神奇?”

崇祯也没有多做解释:“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空心方阵的厉害,在另一个时空早已经被证明过。

拿破仑之所以输掉滑铁卢战役,空心方阵居功至伟。

正因此,崇祯一点都不担心骑兵营会出现什么意外。

因为前来徐州的建奴只有骑兵,单凭游牧骑兵对付不了已经摆好空心方阵、并且装备了带有套筒刺刀的燧发枪的步兵军团。

……

谷亭镇的大战正如崇祯所料般,

蒙古骑兵根本就奈何不了已经摆好空心方阵的明军。

虽然投入进攻的蒙古骑兵足足有两个甲喇三千之众,并且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进攻,但是并没有什么卵用。

“呯呯呯!”的排铳声不绝于耳。

伴随着密集的排铳声,蒙古骑兵一排接着一排倒下。

然后倒卧在地的战马又对后排骑兵造成了严重影响,使得后队骑兵冲不起来,或者被迫停在原地,或者从侧面绕行然后跟其他的骑兵撞在一起。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蒙古骑兵根本进不了三十步内。

基本上在三十步到五十步之间,蒙古骑兵就全部被撂倒。

投入进攻的蒙古骑兵数量更多,也仅仅只是撑得时间稍久。

第一波投入进攻的半个牛录只撑了三分钟,第二波投入进攻的四个牛录撑了一刻钟,第三波投入进攻的两个甲喇也只是撑了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之后,整个战场便再次沉寂下来。

随着硝烟散开,更加惨烈的景象浮现出来。

但只见,倒毙在地的人马尸体已经堆积成山。

这是真的堆积成了山,而不仅仅只是个形容词。

第四百六十章 沦为笑柄

尸体之中以战马尸体居多。

蒙古骑兵的尸体相对较少,好多蒙古骑兵只是摔晕了或者摔伤了,甚至还有不少蒙古骑兵居然能爬起来,仓皇往回跑。

然后,令多铎和清军出离愤怒的一幕出现了。

只见列队的前面两排明军纷纷离开步兵阵列,端着上好刺刀的自生火铳,向着这些往回跑的蒙古骑兵发起了残酷追杀。

放铳声响过,一队又一队蒙古骑兵倒毙在地。

不光是试图往回逃跑的蒙古骑兵,那些躺在地上的蒙古骑兵也没能躲过。

不管是死的活的又或者是装死的,明军来到近前之后不由分说就是一刀,偶尔遇到装死的蒙古骑兵反抗,立刻就会有好几个甚至十几个明军围过来,一顿刺刀乱捅。

“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多铎见此肺都快要被气炸,当着我面杀人?我大清堂堂十王不要面子的?明军属实过分。

多铎这下真的有些上头,又或者说丧失理智。

“绰尔吉,诺尔布!”多铎又点了八旗蒙古的两个固山额真。

“给本王冲,不惜一切代价从正面冲垮明军,把他们的阵形冲乱、冲散,然后把他们驱赶到大草原之上,再然后将所有明军赶尽杀绝,一个都不许放过,一个都不许放过,杀了他们,杀光他们,杀光他们,啊啊啊……”

多铎这是恼羞成怒了,不光要歼灭眼前的这支明军骑兵,而且还要用正面冲击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歼灭这支明军骑兵,唯其如此,才能挽回他大清十王的尊严!否则的话今天之后他这个大清十王就会沦为笑柄。

何洛会看出了不妥,想上前劝阻:“主子?”

“咋?”多铎霍然回头,狠狠瞪着何洛会,“你想说啥?”

何洛会心头便咯顿一声,连忙改口:“要不然奴才上吧?”

“先不急!”多铎此时虽然已经出离的愤怒,可也没有彻底的丧失理智,他还是记得要尽量保存镶白旗的有生力量。

多铎又瞪着绰尔吉和诺布尔,厉声的大吼道。

“明军加诸八旗蒙古的耻辱,只能八旗蒙古自己去洗刷。”

“如果不想被别人嘲笑,不想被别人瞧不起,不想成为八旗蒙古的耻辱,那就拿起你们的弓箭,拔出你们的斩马刀,去杀光对面的明狗!杀啊,杀!”

多铎的这番演说还是非常有感染力的,完成集结的两个甲喇的蒙古骑兵,士气一下就攀升到了最顶点,绰尔吉和诺布尔举刀一引,三千蒙古骑兵立刻嗷嗷的叫起来,然后催动战马从四个方向朝着明军的步兵阵列发起冲锋。

这已经是八旗蒙古的第四波正面冲锋。

多铎也是头铁,算是跟胡国柱杠上了。

……

看着再次猛扑过来的蒙古骑兵,胡国柱仍只是冷笑。

步兵阵列中响起集结号,正在外围打扫战场的明军将士纷纷撤回到本阵,因为有第三排战士作为基准,所以很快就重新站好队列。

接着就是检查身上装备,重新装填弹药。

数千名战士纷纷咬开纸壳定装弹,先往引药室倒入少量引药,又将剩下的大部分火药从枪口倒入枪膛,最后将纸壳连同铅子塞进去,然后用通条压到底,用力压实。

再将通条插回到铳管下的通条孔,然后将扳机扳开,最后就是静静等待。

抬眼望去,只见蒙古骑兵已经进入到了一百步以内,马头攒动铁蹄翻腾,气势还是颇唬人的,但是明军将士早已经古井不波。

蒙古骑兵其实也有长进,这次刚刚进入一百步以内就纷纷开始挽弓放箭,这次使用的就不再是重箭,而是轻箭,而且是抛射。

八旗蒙古也是蒙古,仍旧还保留着抛射的传统手艺。

于是乎,一波波的箭雨掠空而至,雨点般攒落在了明军的空心方阵内外。

不少战马纷纷中箭,发出痛苦的哀鸣声,不过由于马缰被牢牢的栓在驻马桩上,而驻马桩又深深的钉入到地面,所以想跑也跑不掉。

也有不少战士中箭,不过由于有内衬铁片的棉甲以及笠形盔的严密保护,因而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轻箭的抛射并不足以射穿明军身上的甲胄。

胡国柱身上也中了数箭,只不过他压根就没有理会。

转眼间,蒙古骑兵又进入到五十步内,然后被迫减速。

因为草地上到处都是人和战马的尸体,不减速会被绊倒。

随即明军将士又开始更番迭进,轮流放铳,铳声响成一片。

伴随着密集的放铳声以及弥漫的硝烟,蒙古骑兵一排排倒下。

前后还不到一刻钟,又是两个甲喇三千蒙古骑兵倒在了血泊中。

明军虽然也有伤亡,但是数量并不多,只是让空心方阵的长度以及宽度各收缩了二十米左右这样子,也就是总共伤亡了百十来人。

当最后的一骑蒙古骑兵倒在血泊之中,胡国柱便毫不犹豫的再一次下令,命令前面两排明军将士外出打扫战场,发现逃跑的蒙古骑兵就乱枪打死,遇到倒地装死的,或者真的死了的蒙古骑兵,不由分说先照着心窝补一刀。

偶尔会有蒙古骑兵跪地上求饶,一样处死。

因为明军此时的处境并不安全,不敢留降卒。

而这样残酷的一幕,原原本本落在多铎的眼中。

也同样落在了鳌拜、何洛会、拜音图等人的眼中。

何洛会觉得自己不能再坐视不理,必须得阻止多铎。

就这一个时辰不到,已经折损23个牛录的八旗蒙古。

按照这个伤亡速度,调来徐州的70个牛录的八旗蒙古顶多也就支撑两个时辰,然后就该轮到他们八旗满洲了。

“主子,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

“明军的自生火铳火力太密集了。”

“光靠骑兵的正面冲击,根本冲不开。”

“还是只能采取侧击战术,用轻箭抛射不断杀伤明军,等明军的阵形溃乱之后,再行驱动大军掩杀,方可以一击致命。”

“好吧。”多铎这时候也已经冷静下来。

现在他需要考虑的已经不再是丢脸不丢脸的问题。

如果继续任由八旗蒙古的伤亡扩大,搞不好会被革除旗籍。

八旗蒙古迅速改变了战术,开始以固山为单位绕着明军的步兵阵列不停的转圈,每转一圈双方的距离就会稍稍接近些。

八旗蒙古使用的也是大稍弓。

大稍弓采用重箭的精准射击,其有效射程一般在五十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