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195章

作者:寂寞剑客

骟人,死亡率其实是非常高的,随便手抖一下就必死。

“你这狗奴才,还挺懂行的吗?”多铎没好气的骂道,“就留他一命,等回北京之后送到睿亲王府当差吧。”

“嗻!”范承谟应道。

侯方域两眼一黑当场昏厥。

没挨打反倒晕了,活活被吓晕的。

……

东城,西门城楼。

范中杰幽幽说道:“虽说不知道有没有烧死多铎,但是此前进城的那几千个建奴肯定是被烧成灰,遭此大败,建奴应该不会再来打东城了吧?”

“那肯定不会了。”阎应元点头道,“建奴在山阳迭遭重创,士气已泄,此时再来攻打山阳东城那就真是找死。”

支廷谏接着说道:“而且此时已然是四月底,马上就要进入到五月了,往年这个时候淮河甚至黄河早已解冻,今年虽然要比往年冷得多,但是淮河解冻应该也没几天了,建奴大军如果再在山阳耗下去,到时候就是想走都走不成。”

范中杰皱眉说道:“就是埋在山阳库地窖里的银子,怎么办?”

“这确实是个事。”支廷谏点头说,“等到大火一熄,建奴肯定又会进入西城,咱们山阳的乡勇守城勉强可以,巷战就肯定不是建奴对手,到时藏在地窖里的将近一百万两足色银就尽归建奴所有,这便如何是好?”

阎应元摇了摇头,然后说:“只要他们取银子就好,我还怕他们不取银子呢。”

范中杰和支廷谏闻言都是愣了下,有些不解的问道:“皕亨/贤弟此话何意呀?”

阎应元又对着支廷谏说道:“兄长刚才不是已经说了,再过几日天气就会转暖,到时黄河还有淮河就会解冻,然而西城的这场大火没有三天是熄不了的,就算是熄火之后,两天之内只怕也是没人敢进,也就是说建奴想要取银子,至少得等五天。”

“五天?”支廷谏的眼睛亮起来,“五天之后,淮河以及运河的冰层就会变薄,建奴人马或许仍然可以通过,但是红夷大炮肯定就过不去。”

“人马也过不了。”阎应元肃然道,“因为五天只是保守估计。”

“噢对,对对对。”支廷谏恍然道,“我们山阳的乡勇虽然打不过建奴,但是趁建奴在取银子的时候,骚扰一下他们还是可以的,这样就奔着十天八天去了。”

范中杰轻嗯一声,接着说道:“所以,建奴想要这笔银子可以,但是得拿至少上千个建奴的命来换,还要再加上全部的红夷大炮。”

阎应元最后说道:“就怕多铎不要这笔银子。”

“未必。”范中杰道,“或许多铎已经被烧死了呢。”

支廷谏击节道:“多铎真要是被烧死了,而接替多铎的建奴主帅又是个贪财的,这次咱们没准真有机会借助水师重创建奴。”

范中杰道:“且看吧。”

第二百四十八章 进退两难

多铎病倒了,也不知道是那天受了惊吓,还是被冒襄拿匕首捅穿的左手伤口感染了,回到城外大营之后就病倒了。

而且连着三日都是高热不退。

却把随军的那几个郎中吓了个够呛。

多铎真要是有个好歹,他们就一个别想活。

值得庆幸的是,在昏迷了三天之后,多铎终于醒转。

“主子,你终于醒了。”看到多铎幽幽醒转,范承谟喜极而泣。

“狗奴才,你哭什么?”多铎下意识的想要坐起身,但是才刚坐起一半便又眼前一黑跌坐回了软榻上,他这才发现整个身体都酸软无力,还痛。

“主子,你好生躺着,千万别动。”范承谟连忙劝道。

多铎摆了摆手,问道:“本王问你,现在是什么时日了?”

范承谟连忙说:“回主子,今日已经是顺治二年五月初二日。”

“什么,已经五月初二了?”多铎吃了一惊,“本王已经昏迷三日?”

“嗯,主子您已经昏迷足足三昼夜。”范承谟道,“得亏主子您福大命大,换成旁人发热这么多天早没命了。”

“快,让何洛会他们过来。”

多铎却已经顾不上听范承谟的奉承话。

稍顷,何洛会、屯齐还有各旗的梅勒章京以及甲喇额真就纷纷进了大营。

看到多铎已经醒转,屯齐等八旗贵族都是松了口气,何洛会依然很热情,但多铎总觉得他眸子里藏了一层阴霾。

多铎问道:“山阳西城的大火熄灭了吗?”

“回主子,今天下午刚熄。”何洛会一脸诌媚的说道,“不过奴才已经亲自带着人攀上城头去察看过了,仍有余烬未熄,热得站不住。”

多铎闻言便轻叹一声,说:“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一场滔天大火,烧出的炭火少说也得三两天才能彻底的熄灭。”

何洛会道:“主子是想要取山阳库的银子?”

多铎嗯了一声,说道:“我们在山阳吃了这么大的亏,总不能一点好处都没落下吧?要是能取走这一百万两银子,好歹还能弥补一二。”

事到如今多铎也清楚,这次丢面子是丢定了。

既然面子已经保不住,那就要尽可能的争取里子。

所以被阎应元拿来做诱饵的那一百万两银子他得取走。

然而多铎话音才刚落,屯齐却是轻叹一声说道:“王爷,只怕是没时间了。”

“没时间了?”多铎转过头盯着屯齐,神情不善的问道,“这话什么意思?”

屯齐有些无奈的说道:“王爷昏迷不醒的这三天,淮安府的天气已经是暖和了许多,奴才刚才去运河那边查看了,发现冰层已经变薄了许多。”

“两个月前我们杀来淮安府时,运河冰层足有两尺来厚。”

“可是现在……”说到这一顿,屯齐又道,“已经不到一尺厚。”

“不到一尺?”多铎的瞳孔顿时微微一缩,作为一个女真人,自幼生长在冰天雪地的白山黑之间,多铎很清楚不到半尺厚的冰层意味着什么。

而更糟的是,现在已经进入到春季,春季的冰层不仅会变薄,而且会变脆,同样厚度的冰层,进入春季后其承受力会比冬季下降许多。

一尺的冰层,供人马通行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上千斤重的红夷大炮冰没有之前那么保险。

中间要是遇到个破口,直接就会压塌冰层翻沉到运河底。

屯齐又说道:“就这还是运河的冰层,运河的水几乎不流动,所以化得慢,北边淮河的冰层只怕是更薄,或许已经承受不住红衣大炮的重量。”

正说话之间,镶蓝旗的一个巴牙喇就急匆匆走进来。

“王爷。”巴牙喇单膝跪地冲多铎打了个千,禀报道,“奴才刚从淮河回来,淮河的冰层厚度已不足半尺。”

听到这,多铎的脸色便彻底的垮下来。

半尺厚的冰层勉强还能承受红衣大炮,再薄就肯定承受不住。

这也就是说,如果不尽快离开山阳县,他麾下的这六万人马还是可以脱身,但是尚可喜带来的二十门红衣大炮就只能扔在这里了。

这显然是多铎不能容忍的,已经在山阳损失了这么多的人马,要是再把这二十门宝贵的红衣大炮也扔掉,就连多尔衮也保不住他。

上次在河南府葬送掉孔有德、耿仲明的四个八旗汉军外加百多门红衣大炮,最后是多尔衮给他兜着,这次在山阳县除了损兵折将,如果再丢掉二十门红衣大炮,那么就算是多尔衮也是兜不住,到时候就只能按照规矩办事。

想到这,多铎就再没有犹豫,沉声道:“传令下去,大军即刻拔营,回徐州!”

何洛会、屯齐等八旗贵族虽心有不甘,但是也清楚这是最好的选择,如果继续在山阳城下僵持下去,很有可能酿成更惨烈的失败。

……

多铎命令传达下去,建奴大军很快开始收拾行装。

范承谟也开始忙碌,多铎却招招手说:“范承谟你过来一下。”

范承谟赶紧放下手头的行装,走到多铎跟前问道:“主子您有何吩咐?”

多铎想了想,问道:“侯方域那个狗奴才怎么样了?最终活下来了吗?”

范承谟答道:“回主子话,这狗东西的命还挺硬的,居然撑过了最危险的三天,若不出意外的话最后应该是能活下来。”

一边说,范承谟一边观察多铎的脸色。

察觉到多铎眼中还是流露出仇恨之色,便接着说道:“不过奴才下刀时手抖了,所以这狗东西应该会比正常阉割的那些太监更惨。”

多铎当即轻哦一声,问道:“怎么个惨法?”

“漏尿。”范承谟嘿嘿笑道,“所以这个狗东西身上的尿骚味怕是再也洗不脱了,就算进了睿亲王府,也只能干最下贱的体力活,永无出头之日。”

“不错,这次你干得不错。”多铎欣然道,“等回了北京本王有重赏。”

“谢主子,奴才叩谢主子洪恩。”范承谟激动得当即翻身跪地上叩头,最开始他的要求只是不挨鞭子,却没想过还能有赏,还能得到主子器重。

到了此刻,范承谟才终于明白临入豫亲王府之前他爹为什么让他忍耐。

因为只有忍耐,才能守得云开雾散,他若是带着抵触心理在豫亲王府当差的话,只怕是早就让主子给打死。

多铎现在是真的开始要重用范承谟。

因为多铎发现,范承谟遗传了范文程的脑子,聪明。

多铎将刚刚写好的密信递给范承谟,吩咐道:“你带上这封信,再带三匹快马,一路之上换马不换人,就算是累死也要把这封信在三天之内送到睿亲王府。”

三天之内?范承谟顿时间神情一凛,淮安到北京至少一千五百里。

这岂不是五百里加急?这趟跑下来,他就算不累死只怕也要脱层皮。

但是身为奴才,范承谟根本没得选,当下应了一声嗻,郑重接过书信。

目送范承谟骑着快马消失在视野中,多铎长叹了口气,山阳之战打成这个鸟样,损兵折将无数且所获寥寥,已经不是他兜得住。

所以必须先跟多尔衮商量,等多尔衮想好对策之后再来决定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如果要继续围困徐州的话,那就调粮。

而如果要退兵,又该往哪退?

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去肯定不行。

免不了还要去趟河南或者山东。

……

三天很快过去,时间来到五月初五。

多尔衮一大清早就把宁完我、范文程和洪承畴三人请到睿亲王府的东暖阁议事。

宁完我三人在清廷也有公职,可现在却几乎成为多尔衮的私人募僚,话说回来,三人内心对此也乐意之至。

“三位先生请看。”

“土默特蒙古刚发来的。”

多尔衮将一封公函递给宁完我。

【注:本书中的察哈尔蒙古、科尔沁蒙古、土默特蒙古、喀尔喀蒙古的划分,并不是按部落划分,而是按照地域来划分】

宁完我一目十行的看完公函,递给范文程。

范文程看完之后,又转递给下首的洪承畴。

江承畴看完之后皱着眉头说:“林丹汗弟弟不是早就死了?”

范文程也附和道:“是啊,桑噶尔不是早就被林丹汗毒杀?”

“毒杀倒是没有。”宁完我摇摇头说,“但是被流放毛素乌倒是真的。”

范文程摇摇头说:“流放到毛素乌那等不毛之地跟杀了他又有何区别?奴才以为这桑噶尔多半是伪顺随便找了个阿猫阿狗冒充的。”

多尔衮拿手指轻轻敲击着炕几,说道:“从土默特诸台吉的反应看,这个桑噶尔不像是个假冒的,否则善巴台吉也不会如此着急。”

“那这事可就有些麻烦了。”洪承畴皱眉道。

范文程也附和道:“是啊,之前英亲王在土默特做得属实有些过了。”

宁完我沉吟着道:“伪顺居然挖空心思找来了林丹汗的弟弟桑噶尔,并重新竖起林丹汗的苏鲁锭,可见伪顺的上层也并不全是无能之辈。”

“此人叫高一功。”多尔衮说道,“伪顺后营主将,拥兵七万驻榆林,上次英亲王大军就是被此人阻在了陕北,噢对了,后营还有个副将李岩,也是个厉害人物,去年秋天在山西打得巴哈纳和叶臣难以招架的便是此人。”

洪承畴沉声说道:“主子,此事需引起足够重视,伪顺原不足为虑,但若是让伪顺成功的打出林丹汗的旗号,并将土默特蒙古甚至于察哈尔蒙古诸部收归旗下,就足可以对科尔沁蒙古乃至北京构成致命的威胁。”

多尔衮沉吟着说:“你们觉得伪顺能有这等能耐?”

范文程肃然说道:“主子,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礼记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大清若是不加以提防,一旦伪顺和桑噶尔真在漠南形成了气候,则悔之晚矣,届时图之,其难度恐也将大大增加。”

“问题是怎么防?”多尔衮皱着眉头说,“出兵剿灭吗?还是驱逐?”

洪承畴沉声说道:“或者调一旗满洲劲旅镇守土默特川,或者将额哲放还土默特,否则土默特诸部群龙无首难保不被桑噶尔所裹胁。”

多尔衮的眉头便越发蹙紧,洪承畴说的两条,现在是一条都办不到,清廷既没有能力调遣一旗满洲劲旅镇守土默特川,也不可能将额哲放还土默特,因为额哲是林丹汗嫡子,万一额哲回到土默特后自立怎么办?

就在多尔衮犹豫不决之时,曹尔玉入内禀道:“主子,淮安府急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