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176章

作者:寂寞剑客

“那肯定不成。”张有誉摆摆手又道,“但是抵押物未必非得官田不可,下官以为其他的财物也是可以抵押。”

“静涵此话是何意?”史可法等人还是有些懵。

高弘图却一点即透,恍然说:“静涵的意思是说拿各省未来一年或数年的起解做抵押,也就是说在债券到期之后,户部若是拿不出来银子兑付债券,就拿相应省份的起解抵给债主,相当于这一省或数省之税赋就归了债主。”

不得不说,大明朝是真不缺聪明人。

崇祯只是提供了债券的最初级玩法,但是张有誉、高弘图他们就直接把债市往前推进一大步,进阶到政府税收做担保发行债券,这跟直接拿国家信用发行国债的寅吃卯粮,已经是非常的接近了,好吧,这就是寅吃卯粮。

相当于就是把未来的岁入当成利息,直接加杠杆。

这个就厉害,假设年利率百分之一,一千万岁入,理论上可以发债十亿,也就是一百倍杠杆!当然这只是理论上。

姜曰广、解学龙怦然心动,这个法子貌似不错啊。

史可法却有些担心,皱着眉头说道:“这样做好吗?”

“有何不好?”高弘图轻哼一声说,“我们发债券,又不明为了为自家谋私利,而是为了大明朝廷办事,户部太仓库有了银子,才能纾危济困!”

张有誉又道:“几位阁老,还有银号,银号才是关键!”

“银号?”这下连史可法都不淡定了,户部也开银号?

张有誉说道:“朝廷其实也可以开设一家大明户部银号,再然后效仿市易所与皇家银号进行捆绑的做法,缙绅商贾若想在户部开设的市易所购买债券并买卖,就必须得先在户部银号开设户头并存入银子。”

史可法说道:“但这毕竟不是朝廷的银子,发生挤兑又该如何处置?”

“是啊。”解学龙也说道,“上次皇家银号就发生了挤兑,据说弄得非常之狼狈,原本高达三亿两的存银,旬日之间便锐减至不足四一。”

“此事易耳。”高弘图道,“银号可以设置一个支取限额,除了户部市易所的债券买卖不受限制,想要支取现银每天就只能限定一定额度。”

“这主意好!”解学龙道,“仆以为此法可行。”

姜曰广和张有誉也附和道:“这法子确实不错。”

高弘图他们四人全都赞成,史可法也不想再反对。

当下史可法对张有誉说道:“静涵,那你就先回户部拟个章程出来,以哪一省或哪几个省的起解作抵押,发多少债券,还有银号的支取额度具体又该定为多少,所有这些拟一个条陈出来,到时我们再逐条议定。”

“下官领命。”张有誉长长一揖,转过身快步离开。

创办户部所属市易所及银号的这桩大事,就此议定。

解学龙和姜曰广对视一眼,说道:“国用不足的难题,从此迎刃解矣。”

“此乃喜事。”高弘图用力捋了一下胡子,高兴的说道:“这种一个大子掰成两个花的苦日子,仆是一天都不想再过了。”

正说话之间,有小吏入内禀报说:“阁老,内务府副主事马鸣騄求见。”

“马鸣騄?”高弘图脸色垮下来,沉声道,“定是为了都察院清查内务府账册之事,此事内阁不出面,由他们府院自行解决。”

第二百二十五章 可以放心的去死了

史可法闻此,再次心生不快。

我才是首辅,我都还没表态,你这个次辅就一言而决,这样好吗?

姜曰广掠了史可法一眼,说:“高阁老,眼下徐州和淮安府正是战事吃紧之时,尤其是淮安府的安危关乎着扬州的安危,而扬州的安危更关乎着南京的安危,此时放任都察院清查进而封存淮安府士子编练乡勇所支饷银以及工食米之账目,不太好吧?”

解学龙也道:“是啊,万一因此酿成了淮安之败,那就因小失大了。”

高弘图一想也有道理,便道:“那就让都察院只查账,不要封账就是。”

“不封账又如何查账?”史可法终于还是没忍住,正面否决了高弘图,又对进来禀报的老家仆说,“你这就去告之刘都宪,淮安府的账目暂停清查。”

“是。”老家仆长揖转身离开,高弘图皱了皱眉终究没制止。

被马鸣騄这么一打岔,内阁值房的话题便又回到了淮安府的战局。

解学龙问道:“首揆,高阁老还有姜阁老,你们说淮安府能守得住吗?”

史可法刚想要说话,却又被高弘图抢了先:“若是路振飞在山阳,河漕总督署的两万运军也仍在山阳城,守城是没问题的,至于现在……”

说到这,高弘图就不再往下说,但是言外之意就是淮安府守不住。

姜曰广也是赞同高弘图的观点:“高阁老所言极是,圣上将守卫淮安府的使命交给十几个勤王士子,属实欠考虑,似冒襄、阎应元等士子不过就是跟着圣上进了一趟大别山,吃了几个月的苦,然后就突然变得知兵?竟然就可以率领二十万未经训练更缺装备的乡勇,与十数万身经百战的建奴精锐打个平手?”

顿了顿,姜曰广又发出灵魂拷问:“首揆,高阁老,还有解阁老,这话你们信吗?反正仆是不信的,所以山阳失守已成定局!”

史可法闻言轻叹一声,神情苦涩。

很显然,史可法也不觉得能守住。

所以,该考虑长江的江防事宜了。

……

不光是史可法他们这么认为,路振飞、金铉,甚至连堵胤锡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此时这三位重臣就联袂登上了云龙山。

路振飞还是从连夜从邳州过来的。

而且还是冲破建奴封锁冲进来的。

建奴此时已经在挖掘环绕徐州的壕沟。

不过并没有完全闭合,所以路振飞才进得来。

“三位爱卿,你们来云龙山做甚?”崇祯明知故问。

三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地位最高的路振飞说道:“圣上,臣是来请命的,请圣上准许臣率运军回援山阳。”

堵胤锡也道:“圣上,淮安府乃扬州府之北部屏障,而扬州府乃南京之最后屏障,淮安若失则扬州不保,扬州不保则南京危矣,所以臣请率一路军驰援山阳。”

金铉也说道:“圣上,臣也愿率本部三千精骑,星夜驰援淮安府。”

“做甚?做甚?你们这是做甚?”崇祯大怒道,“你们就如此信不过士子营诸生,就如此信不过朕的安排?”

“你们是否觉得,朕太过草率?”

“如山阳城这般重镇,朕却交付给两个从未曾带兵,亦从未曾与建奴交手的士子,你们是否觉得朕太过儿戏,唵?”

路振飞三人沉默,沉默就是默认。

崇祯目光冷下来,说道:“天下能人异士层出不穷,我大明朝尤其不缺能臣贤臣,别以为就只有你们能守城,士子营的诸生就只是一群初出茅庐的书生,诸葛亮出南阳之前,也不过是初出茅庐的书生,韩信登台拜将前亦只是一介书生。”

“这……”金铉、堵胤锡和路振飞脸上露出沉思之色。

崇祯余怒未消道:“你们可以怀疑朕治国理政之能力,但最好不要怀疑朕的眼光,何人堪用,何人不堪重用,何人该摆在什么位置担任什么职务,朕比你们看得清,看得准,亦看得透,甲申国难之后,朕可曾用错一人?唵?”

金铉、堵胤锡还有路振飞仔细回想,自甲申国难之后,圣上用上确实是人尽其才,人尽其用,还真没有错用过一人,譬如他们。

崇祯舒了口气,又说道:“阎应元、华夏、卢象同以及冒襄等十三士子,朕自率领士子营离开南京那日起,便已经在观察他们,彼辈无论是胆识、才学、智计抑或者是练兵、统兵之能,皆上上之选,足堪胜任一地之守。”

说到这,崇祯又瞪着路振飞三人说:“倒是你们,身为重臣、肩负重任,却擅离职守更兼轻弃讯地,若建奴突然急袭尔等讯地,又或者尔等在突破建奴封锁时负伤甚至殉职,致使邳州甚至徐州失守,尔等便是大明罪人!”

“臣等,死罪。”路振飞三人惶然。

“你们是该死。”崇祯闷哼一声道,“不过眼下正值用人之际,朕就不再追究了,你们这就赶紧返回讯地,别让建奴钻了空子。”

“臣等领旨。”路振飞三人慌忙离开。

崇祯又特意叮嘱金铉道:“金卿,路卿返回邳州需突破建奴之壕沟封锁,途中难免会有危险,所以劳烦你送他一程。”

“臣领旨。”金铉应道。

路振飞也慌忙长揖谢恩。

目送金铉三人离开,崇祯又把目光转淮安府方向。

事实证明,他崇祯的用人就是用对了,华夏、卢象同他们都是不辱使命,至于阎应元就更不可能辜负他的信任,阎应元在那般不利的条件下都能守住江阴这座孤城,又何况是城防坚固、兵饷充足的山阳!

……

半夜子时,阎应元被脚步声惊醒。

探头看时,却是乡勇队长伍二蛋。

“大人。”伍二蛋恭声说,“按照您的要求,小人从大牢里挑了二十名死囚,这二十名死囚都是山东甚至于辽东逃难过来的难民,所犯之事都是为了抢口吃的伤人致死,而且都是妻儿老小一大家子十几口子人。”

“好,你把他们带上来吧。”阎应元道,“我跟他们说几句话。”

“是。”伍二蛋当即转身下了城楼,不片刻又带着二十个死囚上来。

到底是死囚,见了阎应元也不下跪,反正都要死了,老子管你那么多?

阎应元却也不生气,说道:“你们已经犯下了死罪,这条命肯定是保不住了。”

二十个死囚的脸色垮下来,其中一个更是黑着脸说:“死便死,说那么多废话做甚?”

“然而死跟死还是不同的。”阎应元盯着那个死囚的眼睛说道,“以囚犯的身份押到刑场上被刽子手砍掉脑袋,死了也就死了,你们的父母妻儿就什么都得不到,就山阳城目前的局势,他们能不能过得下去真的很难说。”

一众死囚脸上便立刻流露出哀伤之色。

说白了,这些死囚就不是穷凶极恶之辈。

他们肯为了自己的亲人去抢吃的,甚至不惜以命相搏,就说明他们内心其实还是很在乎自己的亲人,只要有在乎的人就好办。

阎应元又道:“我已经派人查过,你们的家人老的老,小的小,如果你们不在了,根本就养活不了自己,在你们被处死之后,他们大概也会饿死。”

“老天爷啊,睁开你的眼睛看看这个世道吧,这究竟是个什么世道啊?”刚才说话的死囚当即就崩溃了,跪在地上嚎啕大哭,“我们这些庄户人,我们这些穷苦人要想养活自己的父母妻儿咋就这么难,咋就这么难哪?”

“哭是没有用的,老天爷也是照顾不上你们。”阎应元肃然道,“但是我却可以给你们指一条明路,只要你们照我说的去做,你们的父母妻儿不仅能活命,还能够分到田地,在徐州或者归德过上有田有地的安生日子。”

“当真?”嚎哭的死囚当即不哭了。

另外十九个死囚也是齐刷刷的转过头。

“当真!”阎应元一字一顿的说,“我阎应元仰不愧天,俯不怍地,在人间更不会骗你们这些死囚!骗死囚,是会遭报应的!”

“好,我相信你。”嚎哭的死囚笑了。

其他的十九个死囚也流露出复杂的神情。

嚎哭的死囚又道:“说吧,让我们做什么?”

“你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阎应元伸手一指城外建奴大营,说道,“趁着天黑摸进建奴的大营,去烧掉建奴的粮草!”

“啊?”十几个死囚神情一凛。

“怕什么?”嚎哭的死囚却道,“反正我们也要被砍头,这次能够拿自己的一条命替父母妻儿挣来一个活命的机会,值了!”

说此一顿,又回头对阎应元说:“大人,记着你说的话,你若是胆敢食言而肥,我们一定会化为厉鬼,专门回来索你的命!”

阎应元道:“我若食言,就让我堕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这无疑是极恶毒的誓言,二十个死囚闻言,脸上都流露出释然之色,这下就真没什么好担心的,可以放心的去死了。

第二百二十六章 夜袭建奴大营

阎应元又回头对伍二蛋说:“二蛋,把东西拿来。”

伍二蛋当即带着一队乡勇将事先准备好的棉衣、猛火油还有匕首等物拿来,逐一分发给二十个死囚。

阎应元再次叮嘱道:“多余的话我就不再多说,我就最后再叮嘱你们一句,建奴远道而来必然疲惫,昧爽时分是天色最暗之时,也是人最困乏之时,再加上我大明自松山战败后就鲜少有军队敢出城偷营,所以彼辈必然守备松懈。”

“你们自壕沟潜入,之后便不必避让,只管大胆往前行。”

“专挑堆放着粮草及辎重的那些铳台,若是有建奴拦路,只推说起夜迷路。”

“对了,遇到建奴盘问时需口称主子,你们的口音与辽民相近,有几位更是本身就是辽民,所以彼辈必误认你们为包衣而不见疑。”

“上了铳台之后,立刻引燃猛火油烧掉粮草辎重。”

“我会在这里看着你们,烧掉一处辎重,记一功!赏银一百两!”

“若是能烧掉十处辎重,就会给予你们的家人总共二千两赏银!”

“此外,只要进了建奴大营,则无论成事不成事,你们的家人皆可以在徐州或者归德府分得每户二十亩好地,听好了,是每家每户二十亩地!”

二十个乡勇闻言,脸上神情逐渐变坚定。

此番无论如何也要替妻儿挣一笔活命钱。

……

此时在建奴大营。

侯方域脚步轻快的走进了何洛会的房间。

明军的铳台都筑有地堡,有些地堡只有一个大厅,但是有些大铳台的地堡则是一套多的格局,就是大堂四周套房间,甚至还有布帘。

多铎、何洛会他们驻扎的当然得是大铳台。

多铎这个清廷的定国大将军自然是不必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