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别怂! 第783章

作者:手握寸关尺

说我来自小地方吗?

呵呵……

那我就给你看看我们小地方怎么做的。

你们不是大医院吗?

不是国际综合医院吗?不是中西医结合示范点吗?

那好!

那就来,真刀实枪的来比划比划。

果不其然!

陈南的这一番话说出口,顿时房间里彻底安静了下来。

周围众人对视一眼,一个个面色严肃,甚至孟斯都有些尴尬。

大家刚才还寻思你一个小医院的,要多听多看。

现在倒好,人家直接拿出来了证据。

看?

还是不看!?

罗启平看了一眼陈南,神情多了几分凝重和复杂。

他没想到,这陈南……竟然真的有几把刷子啊!

不说别的。

就说这踝关节的手法复位联合手术的优良率。

还有这论文……

不过,罗启平还是对着李科看了一眼,他正要说话。

李科直接把论文递了过来:“罗主任,论文。”

罗启平点了点头,接过电脑,看了起来。

而这看论文期间,现场的众人,一言不发。

孟斯此时有些脸红。

他原本还想给陈主任来个下马威的。

现在倒好……

下马威没有给出去,但是……台阶给了人家了,人家踩着台阶没有下马,反倒是站起来给了自己一巴掌。

这一巴掌打的啊!

那叫一个酸爽。

不过,这孟斯也不是等闲之辈,没有容人之能,他自顾自的打开一篇论文,花费了49美刀以后,终于订阅了这文章。

海外论文,可不便宜,一篇论文的价格,都居高不下!

而《英格兰麻醉年鉴》可是影响因子在麻醉学圈子里小有名气的存在。

孟斯看完之后,瞬间沉默了。

因为这一篇论文,从解剖学和麻醉学角度,以及针刺麻醉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其中就有踝关节!

孟斯倒也坦荡,看完之后,面色凝重的对着陈南说道:“陈主任,是我坐井观天了!”

“我代表我们骨一科,欢迎陈主任的加入!”

罗启平自然也看完了文章,他看着孟斯这一番操作,眼里欣慰。

陈南不讨厌孟斯!

对于这种心直口快的人,他反倒是有些喜欢,有啥说啥,用理论用事实说话,错了就是错了,对了就是对了。

这种人,相处起来不累!

这赵建勇和杨鸿年就是这一类人,他们心里放不下事儿,心直口快,看你陈南不爽,就直接说出来了。

说出来了也就没事儿了,这种人普遍不记仇。

反倒是……周勤政、刘泉这一类人,心胸狭隘不说,事儿都记在心里,遇到个关键时候给你撂挑子或者是下绊子。

这种人,陈南是一辈子不想打交道!

孟斯这种来了以后,找到机会直接说你一番,这反倒是好。

现在看见孟斯认错道歉欢迎自己,陈南也笑了笑:

“各位见笑了。”

“我们医院比较还是小,很多课题,很多思路,没有办法付诸行动。”

“所以啊,这一次来,我可是抱着学习和相互合作的态度来的。”

“千万不要见怪!”

“孟主任,您刚才说的那些事情,也的确是针灸麻醉的一个桎梏。”

“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后续,需要好好琢磨琢磨,研究研究。”

孟斯一听这话,顿时心里乐了。

陈南这样,很对他胃口。

“陈主任,客气了!”

“陶小姐,我觉得,有陈主任在,张潇的手术,应该问题不是很大。”

“陈主任,我们详细讨论一下治疗方案和流程可以吗?”

陈南连忙点头:“好!”

孟斯对着李科说道:“小李,你来制作临床路径。”

李科连忙点头,他此时哪儿还有半分的不恭敬啊?

罗启平对着孟斯点了点头,笑了笑,没有说话。

陈南能尽快展开工作,这是好事儿。

看来啊……这一次,是来了一个不错的人。

就从这一件事儿,罗启平就看出来了不少东西。

没多久!

方案制定出来了。

罗启平看着陈南的方案,也是欣慰的笑了笑:“大家瞧见没?”

“人家陈主任,可是真有本事!”

“这走马上任第一天,就要开展工作了。”

“这个……护士长,你晚上安排一下,给陈主任接风洗尘。”

陈南连忙笑着说道:“罗主任,您客气了,咱们先去看看患者。”

“这个片子虽然拍的清楚,但是……咱们中医正骨人,还是得亲自摸一摸才知道其中门道的。”

“很多东西,片子拍不出来,手却能看得见。”

听见陈南的这一番话,罗启平竖起大拇指:“没想到……陈主任还是一个正骨高手啊!”

“这话说的有道理!”

“咱们中医骨科人的眼睛,全在这一双手上。”

“经手这么一摸,其中门道,自然了然于胸。”

“这正骨八法,第一法,就是摸!”

“走吧,陈主任,这边请。”

说话间,一行人朝着病房走去。

而这一次!

罗启平为首,陈南站在其右。

身后才是一群主任、主治。

孟斯主动落后陈南一个身位。

有时候,尊敬,是靠自己实力争取的,面子,不是被人给的,是自己挣来的。

说话间,陈南就看见了病床上的患者张潇。

这就是首都和地方的区别啊!

在源城市人民医院的时候,虽然偶尔也能见一些地方上的人,但是……这种在体育大明星,可没有这么随便容易见到,得看运气。

而在这里,就连那胡敏,都很淡定,显然……见多了就习惯了。

就没有那种稀罕劲儿了。

人们有时候也不是追星,大多数人看到明星以后,就是那个稀罕劲儿,劲头一过,也就那样。

经纪人陶良慧对着张潇说道:“张潇,这位是陈主任。”

“刚才几位专家讨论过你的方案以后,给出了一个更加优良的方法。”

“不需要进行全麻!”

“只需要进行针刺麻醉就可以了。”

“不会对你有太多的影响的。”

“而且……”

陶良慧说完之后,陈南走了过去,对着脚踝观察一番之后,把手放了上去。

“可能会疼,你疼的时候,如果疼,就说话!”

张潇连忙点头:“好的。”

用摸法作初步的诊断,以手触病患者的伤处,这是最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经验丰富的老正骨师傅就能通过这一点判断出是骨折、骨碎、裂纹或是脱臼和有无并发症。

而那些高手,对于脚踝关节了如指掌,对于筋膜、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等组织的变化,都能清楚的把握。

再加上现代化仪器的X光核磁,配合摸法的判断互相印证,给予正骨科的帮助很大。

陈南这一番诊断之后,对着罗启平说了句:“罗主任,安排手术吧!”

“我现在可以进行手法复位了。”

罗启平点了点头,孟斯连忙出去打电话,招呼工作人员筹备手术。

而他则是回到病房,看起了陈南的手法。

罗启平此时也面色凝重,看着陈南,一言不发。

陈南手劲儿很大,这对于他正骨来说,有着天然的优势。

踝骨者,骨之下,足跗之上,两旁突出之高骨也。在内者名内踝,俗名合骨;

在外者为外踝,俗名核骨!

手法简单,操作关键在于一个柔字。

因为必须要在手法的基础上,对于其主要肌腱进行一个彻底的放松。

然后把软组织剥离分开。

而踝关节向后骨折,难点无非就是那么几点。

第一:对于软组织的损伤较多。

第二:血管丰富,容易损伤血管。

第三:肌腱紧张,力道不顺不柔,容易损伤肌腱,形成肌腱炎,后期十分麻烦。

上一篇: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