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别怂! 第1196章

作者:手握寸关尺

甚至,这一封邀请函,准确点说,更像是一封挑战信。

这是美国现代化肝病研究领域的贾维斯,对中医和陈南的一次质疑。

这种质疑,很快就在舆论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本身经过这一年多来,陈南在各大领域的热度,以及依赖中医药技术,对于很多疾病都起到了很好的推进和发展作用。

再加上这一次陈南登顶世界耳鼻喉医师协会,更是让他名震内外。

陈南的出名,也自然会吸引到很多人的关注。

《世界传染病医学报》则是完完整整的把贾维斯的话给摘录了下来,并且在结尾说了句:

“医学的核心,不在于炒作,而在于和疾病竞争的战场,我期待陈南教授的参与!”

与此同时,陈南虽然还没有说话。

而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研究中心的负责人,迪奥做出了一个声明。

“陈南教授将会加入到世界卫生组织戊型病毒性肝炎研究小组。”

这个声音出现以后,舆论的炒作更加厉害了。

但是……

为什么陈南现在迟迟没有出现呢?!

而就在这个时候!

华夏医师协会,内部也召开了紧急会议。

夏仲炎亲自带头参加了组织了会议。

华夏医师协会在这方面,从来都是不惧任何危险的,或许在内战方面,他们十分擅长。

但是,在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却从来没有退缩过。

朱栋梁是中国医师协会肝病领域的带头人。

他直接说道:“我带头!”

“亲自过去!”

“陈南教授代表的是中西医结合方向和中医方向。”

“而我代表的是国内西医肝病领域。”

“我必须要去。”

“不能让我们被歪果仁看扁了。”

“而且,我们的同胞,已经等待了很久了。”

“我必须要去!”

朱栋梁是70后国内现代化传染病医学和肝病研究领域的带头人,同样参与过很多次的救援工作,这些经历都成了他最为宝贵的财富。

这一次,他同样没有拒绝。

而这个时候,却有很人忽然说道:

“哼,那陈南,叫嚣的倒是很厉害,可是现在却成了缩头乌龟,无非是怕了!”

“这样的人,都能在卫健委成为专员顾问,我们西医为什么没有这样的人?!”

“再说了,我们这么多人辛苦,朱会长,要我说,你这是给陈南挡枪,他甚至还不领情呢。”

“要我说,我们也可以争取一下利益。”

朱栋梁皱眉,他虽然不喜欢这样的内部斗争和格调,但是却也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这其实是不少人的心声。

夏仲炎老爷子闻声,咳咳一声。

他知道,这些声音,是说给自己听的。

哎……

中国医学圈子里,或者说是自古到今,文无第一,都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文人相轻……

他知道,内部也有很多人不服气陈南。

夏仲炎忍不住摇了摇头,制止了这一次的话题:

“行了,朱会长,你这一次不会白去的,我会给上面汇报的。”

如此一来,话题才终于停止了。

而第二天!

朱栋梁亲自带队前往印度的消息传来以后,顿时网上称赞不已。

国内的媒体,也自然不会放弃这一次“为国争光”的报道。

一时间……

朱栋梁的消息,很快在国内引起了沸腾。

而陈南……

此时还没有消息。

此时的陈南,不知道已经经过了多少次的研究。

他忽然发现!

自己这一次的出发点已经错了。

这一次的病情,或许不能用以前的思维模式来进行思考了。

而是应该出现一些新的辩证!

比如……

“毒症!”

不能单纯的从湿热化毒来看了。

屡次的治疗失误,让陈南意识到,“毒”不是一个终点。

而是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而他会继续发展和演变。

比如……

“湿毒”、“瘀毒”、“郁毒”、“血毒”……

等等!

这些在辩证的时候如果用药,也会效果更好。

而内服药的效果并非不好。

而是人体的肝脏代谢已经发生问题的情况下。

或许需要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而在耗费了将近百万好评之后,陈南终于收获了丰厚的奖励!

这个时候……

陈南默不作声的开始挑兵选将,前往了印度。

第443章 新发现!

“赵建勇!”

“到!”

“潘艳红!”

“到!”

“孙爱芝!”

“到!”

“孟成旭!”

“到!”

……

中西医结合医院,陈南展开了前往印度之前的首次点兵。

而每一个被点到名字的人,都内心充满了激动之情。

这一次,陈南将会带着他们出征。

这些人员,都在自愿参加的名单之上。

赵建勇自然而然的再次成为了陈南的首席助理。

本次前往印度的人数,包括医生和护士在内,共计101人。

点兵结束之后,陈南看着众人,面色凝重。

说实话,他身上的压力也很大。

带着大家前往印度,不仅仅是要攻克疾病,还要保证大家的绝对安全。

这是陈南出发前做出的承诺。

站在台上,陈南看着这一群人,认真说道:

“感谢!”

“十分感谢每一位报名参与的医务工作者,我很庆幸,成为大家的院长。”

“同时,作为这一次的领队,我也很开心!”

“因为我们的彼此互助,铸就了这一次的出征救援。”

“我们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的荣誉,同样也是为了我们的同胞,我希望,我们的出现,能有所改变!”

“我会给大家一天的准备时间,明天早晨八点,在这里集合!”

陈南这一次前往印度,是乘坐华燃基因的专机。

而且因为参与人员众多,目前首批医疗器械和后勤等工作人员已经在印度加尔各答。

当天结束之后,陈南召开了一次会议,让中日友好医院开辟出来一个新的病区。

作为他们的后方阵营所在!

毕竟,在加尔各答区域,陈南他们的救治基地搭建简单,能容纳的患者也不多。

他必须要做好后方撤退可能。

据世界卫生组织透露出来的消息,在加尔各答区域,感染的华人或者华裔,共计300多人,但是这个数字还在飞速上升。

或许作为一个医院,三百名患者或许不多。

但是,作为一个临时的基地,对于100名医务人员而言,却也不是一个小的数字。

而且,更何况……身在疫区,患者的人数,只会增加的更快。

按照陈南中医理论对于本次疾病的思考。

他甚至感觉,病情飞速蔓延和发展的时间,就在这一周了!

组织好医院方面的消息之后。

陈南又找到了华润医药的李总,交流好本次运送药物和后期物资的准备。

首先大家必须要保证防护装备的到位,其次就是日常生活用品的干净卫生。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而除此之外,陈南同样也给孟然和孔序两人下达了相关消息。

做好研究科研的相关工作。

……

上一篇: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