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第430章

作者:歪打不留一

哗啦啦……工人们先是一愣,接着就鼓起掌来,不过热烈程度有所降低。

“咳咳……”吴文英整理了一下军服军帽,然后站在了舞台上,对着下面黑压压的工人们说道:“我就简单的讲两句啊……”

“……哈哈哈……”台下,工人们愣神后笑出了声,接着掌声响起。

“第一句话:我们去年表现良好,兵工厂已经从武器弹药的生产,转向了设备的研发生产,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利国利民利军的!”

“第二句话:我们虽然条件艰苦,强敌环伺,但是我们军民一心,共同努力,已经在晋省,在冀中,鲁中,胶东等等的区域,建立了大片大片的根据地。可以这么说,别看小鬼子占据了我们华北大面积的国土,但是在这些国土中,却有着我们大面积的红色根据地!”

哗啦啦……吴文英情绪激昂的话,让工人们忍不住继续鼓掌起来。

“嗯,我两句话说完了……”吴文英说到这里就住了声,看向了下面一脸错愕的人群,接着笑道:“还真想让我说俩小时啊?”

“哈哈哈……”大家哈哈笑了起来。

“咳咳,要不我再补充一句?”吴文英憋着笑,看向了如同刹车一样止住笑声的工人们,接着说道:“那就最后一句:祝大家在即将到来的羊年里,身体康健,也祝愿我们伟大的八路军,能在羊年里节节胜利,把小鬼子赶进太平洋!”

吴文英说完,转身就走,台下却发出叫好声。虽然还有些工人在问边上的学生太平洋是什么羊,但是鼓掌就对了。

这时候,吴文英同志新娶的爱人,走上了舞台,代表文工队的同志们,宣布了今晚演出的开始。第一个节目,自然是义勇军进行曲。

文工队是今年新组建的,隶属于九支队管理,队长正是吴文英同志的爱人。而今晚上台演出的这些同志有的是总部层层遴选之后才来兵工厂的,也有一些是兵工厂的家属,自发加入进来表演的。兵工厂,依旧是八路这边保密级别最高的单位,如同跟陕北的那些大厂子一样的严格。

就在兵工厂这边进行联欢晚会的时候,九支队的三个步兵大队,警卫连,后勤保障队,快反大队,炮兵营等单位的战士,却是担负起了九寨以及周边的警戒工作。过年了,也是小鬼子最喜欢出来搞事情的时候,可不能放松了。

当然,战士们的脸上是带着笑容的,打心底里面欢乐。尤其是九寨跟周边村子出身的战士,更是美滋滋的。

为啥?因为就在小年这天,胡长义下了命令,让民兵们进入一级警戒,然后安排这些士兵回去探亲,跟家人们在一起待到了今天上午才归队。

而就在他们归队的时候,各村各寨的父老乡亲们,却也是敲锣打鼓,甚至还有舞龙的队伍,带着各种慰问品来到了军营慰问战士们。

嗯,这就是军民一家亲!而从某种意义上,九支队和九寨这边的村民,还就是一家人。自家娃娃就在队伍当兵,那可不就是一家的?

而且,今年就因为自家孩子们的努力战斗,小鬼子来势汹汹的扫荡,愣是被挡在了外面,没有让家里人遭到任何的损失。虽然那些参战的民兵们,对于没有捞得着战斗打有些微词,但是家里面啥都没耽误,粮食丰收,六畜兴旺,孩子们也长的跟小牛犊子似的……还有啥比这个更有奔头?

你说拥军给队伍上送整头整头的猪羊?去年不就说过了,那最终还不是进入咱们自家孩子的肚子?

“年……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就已经深深的把这个字刻进了华夏民族的基因中。哪怕相隔千万里,过年也总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可惜的是,我跟家人相隔的不是几万里,而是整整80年!”在跟九寨的军民们过了一个热闹祥和的大年夜后,胡长义感觉到的,确是孤独。

孤独过后,却又有笑容浮上了脸庞:“还有一年半……而且,小鬼子已经多损失了至少18万的兵力了吧?”

说话间,胡长义看向了系统的魂能那里,显示的是,有了30万的魂能储备。

“系统哥,过年好……”跟系统道了个别,胡长义进入了梦乡……

第1317章 春季里,百花儿香

过年之时,已经是43年的2月份,天寒地冻,万物萧瑟,但是却孕育着春天。

只不过,这个时间对于苏北的军民们来说,就不太友好了。因为就在17日这天,元宵节前夕,华中的鬼子,就纠结了1.4万日伪军,采取拉网合围战术,对苏北根据地进行扫荡。

没错,华北方面的岗村宁次今年冬天特别老实,没有采取各种攻势,但是华中的鬼子没有消停,依旧继续扫荡我们的根据地。

只是,当苏北地区的部队,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战士们的脸上不仅没有惊慌,反而有些兴奋。

兴奋地源头在哪里?给个镜头来:热闹的村庄中,百姓们敲锣打鼓在庆祝后天的元宵佳节,更是有心灵手巧的女人们在用糯米做元宵。

而就在村庄一角的新四军某团的小校场上,却是摆放着大量的武器弹药。而这些,正是他们战胜敌人的信心源头。

因为兵工厂的大量生产,八路军的装备更新换代很快,这就让新四军的武器装备明显的落后了起来。但是这地域关系,实在是不好补充。

不过在年前的时候,总部首长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特意集中了太行区所有兵工厂两个月的产能,调动了大量的运输力量,给送去了这些装备。

“哎?那个,就那个重机枪是个啥型号?那枪管那么粗,子弹那么大个?足足有69挺?这要是给咱们连一挺,连长做梦都能笑醒了!”

“那咱们连长就别睡觉了!告诉你啊,那个叫高射机枪,就是能打天上的飞机的那种。不过我听咱们的老班长说,这个打步兵,打碉堡,那才叫一个厉害!就碉堡那个枪,一枪就能打透了!咱们老班长现在在八路那边已经是副连长了,转管着连里面的机枪。”

“这么厉害?那子弹估计躲不了,我估计能给200发,咱们可得省着点呢,这可是宝贝疙瘩!”

“200发?那是给你一次战斗的用量!悄悄的告诉你们,这个枪,送来的时候,一挺枪,带着的子弹是5000发!5000发啊,那是多少?”

“咋就这么多?好家伙,我滴个亲娘咧,有了这个,我保证,就是鬼子一个中队来了,咱们连也能给揍趴下了!”

“嘿嘿,咱们老班长可是老大不高兴了!听说他那边,一挺枪才给了800发子弹,说是以后再给补充。这一次,总部那边,对咱们照顾呢!”

“你们几个嘀咕啥呢?不就是一挺重机枪么?告诉你们,往后咱们的民二四跟九二重,就叫老机枪了,重机枪就是这个!还有,这一次咱们连还能分3挺连用机枪,就是那个个头小,还带着弹链的那个。班用机枪也有,一个班一挺,就是那个土不拉几,带个长弹匣的。”

“连长,连长,那个,就那个带个小弹匣的是个啥枪?咱们能分几个?”

“几个?那个叫半自动,拉一下枪机,就能连着打的那种,可惜就给了咱们连18支,只能给班长跟副班长用了!不过,这次子弹给的足,往后战斗,一个人先带上30发子弹,不够用了再给你们补充!班用机枪有1000发子弹,连用机枪3000发子弹……嘿嘿,就这些火力,看老子带你们去把鬼子给杀个人仰马翻!”

八路军太行区所有兵工厂两个月的产能,数量是多少,这个不便给外人说。但是,九寨兵工厂最后俩月的高射机枪产量是220挺。

就这个,足够给苏北这边的新四军主力连,给配上一连一挺高射机枪了。子弹?当然是给的最足的数额的了。

然后,就是半自动、连用机枪、班用机枪、八一式马步枪、掷弹筒、火箭筒这些装备,也给拉来了俩月的产能。当然,更多的是那些子弹炮弹。

所以,就在小鬼子这1.4万多人发动扫荡的时候,明显的就感觉到了不一样!

哒哒哒……哒哒哒……某个堡垒村的外面,伪军一个连跟鬼子一个中队,被压制在了旷野中,集体趴在水田的田埂边,半截身子趴伏在冰面上。

“八嘎,八格牙路,那是新四军?怎么这么强大的火力?请报上说这里只有一个连,我看这里能有一个旅!”龟田中队长在水田里大骂。

“太君,太君,您刚刚派出的突击队,全都完蛋了啊……”鬼子叫骂,伪军连长却是哭腔的报丧来了。

“纳尼?”龟田中队长不信邪,他派了一个小队迂回到了村后,竟然全都被打死了?

然后,他悄悄的爬向田埂,把望远镜拿出来,看向了村后的位置,发现那里一地的残破尸体散落。

“哈哈……这个重机枪,够劲,够劲啊!一枪竟然穿了三个鬼子,还都打成了好几半,厉害厉害!”之前那个得意的连长,这会儿更得意的笑。

啪……此时,村子另一侧,一个拿着狙击枪的战士,却是对着远处开了一枪。没错,跟那一批武器送来的,自然还有胡长义亲手改装的马四环狙击枪跟半自动精确射手步枪。而这个狙击手,刚刚就是被水田里闪过的光线给吸引到了,就开了一枪。

“咦?哪里来的光线?”狙击镜一瞅:“哈?鬼子的指挥官?”于是……啪……

水田中,龟田中队长的望远镜已经被击穿了一个镜筒。而他本人,却是直挺挺的倒在了水田中的冰面上,脑袋残破,白色的红色的散落一片。

“啊啊啊……龟田太君被打死了啊……”伪军的连长,此时脸色煞白,浑身颤抖,因为他感同身受啊。这一枪,是贴着他的脑袋飞过去的啊。

这要给自己来一枪,那么自己的脑袋,估计跟龟田太君一样一样了吧?伪军的连长是越想越怕,浑身颤抖,捂住脑袋的手一抽一抽的。

“好了,小鬼子都被压制住了!咱们可不是光挨打不还手的!掷弹筒呢?给老子对着那个水洼子炸,把那些鬼子伪军都给炸出来!哈哈,过了年就是春天啦,我想等花开的时候,那个水田边上,野花该是最香的!哈哈哈……”

第1318章 书跟春

新四军从来就没有这么富裕过,这位连长也从来没有打过这样富裕的战斗。

以前咱们战斗,用的是缴获的老套筒、汉阳造、中正式就算是好枪了。能有几支三八式步枪,那得给最好的老兵用!

后来,陆续的能得到一些总部送来的武器,但是数量不多,更多的是344旅当初的老兵们带来的。包括机枪这些,也是数量不多,子弹得数着用。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年前送来这么多的武器弹药,可是让这些老兵们开心坏了。

嗵嗵嗵……嗵嗵嗵……村子里,足足15个掷弹筒,对着鬼子伪军所在的水田展开炮击。此时水田因为要过冬季,里面蓄上了水,结了一层冰。

当这些掷弹筒榴弹呼啸的落在水田中的时候,坚硬的冰层触发了榴弹的引信,轰轰的炸开。而冲击波,在冰层上炸开一个个窟窿,抛撒片片冰花。

当然,在这些冰花当中,还有榴弹炸开后的一块块破片,也在向四周激射。

“啊啊啊……”一阵阵的惨叫声中,不管是伪军还是鬼子,都经不住这些破片的穿刺。

“哈哈……干得漂亮!再给老子炸一轮,接着上一轮红炮弹,给鬼子熏出来!机枪注意压制火力,所有的半自动,都给我瞄准了出来的鬼子,狠狠的打!霰弹炮组呢?出村,向前推进50米。”连长指挥若定,还能布置有针对性的战术。

接到命令,掷弹筒继续炸一轮,接着就是辣椒榴弹炸在了鬼子跟伪军的藏身之地。与此同时,霰弹炮战斗组的战士们,在战友们的掩护下,向着鬼子伪军的方向推进。这位连长,直接把霰弹炮当作了突击武器在用了。

“连长,当初您说见识过这种半自动步枪的威力,那是在什么时候啊?”战斗间歇,有老兵班长开口问道。

“就是当初打町店的时候,那时候咱们就有半自动了,只是数量不多而已。这一晃就好几年了!当初,我还是个班长呢,这都能带一个加强连战斗了。”曾经跟胡长义他们一起打过町店战斗的连长,当初才是班长。

新四军的战斗力,那绝对是没得说的,毕竟用最少单位的子弹消灭敌人的记录,可是他们保持着的。当然,跟李月轩他们是没得比就是了。

就在这个连长的指挥下,藏在水田中的鬼子伪军先是吃了两轮炮击,接着吸了一肚子的辣椒烟雾。

当这些日伪军眼泪鼻涕长流,怪叫着冲出田埂,在原野上迈腿开跑的时候,机枪响起,半自动点射,霰弹炮也轰轰的开炮。

得到武器加持的他们,用极少的伤亡为代价,就歼灭了来犯的这些日伪军。然后,他们转战到别的村子,帮着友军,继续歼灭其他的鬼子队伍。

小鬼子的战术是拉网合围战术。拉网么,自然要把队伍分散开,形成网线,构成网格,对根据地进行分割。

而这些留在内线打阻击的队伍,就自发的在局部地区,利用堡垒村跟心下发的优势武器,对那些分散开的小股日伪军进行战术绞杀。

而在外线的主力队伍,却是直接去攻击鬼子的指挥中枢跟运输节点……这种打法都形成套路了,可却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毕竟,套路是这个套路,但是所处的时间、地点以及敌人的兵力,进攻方向等等的原因,会让他有太多的变化。不是优秀的指挥官,是玩不好这样的套路的。就比如中央军的那几次大溃退,小鬼子的兵力并不占优势吧?

苏北这边的反扫荡战斗,不是短时间就能打完的,这是一个耐心、细心跟勇气的较量。当然,也是兵力的比拼,是各种条件的碰撞。

再说九支队这边,眼看着已经过了元宵节了,各个工厂的生产也早就恢复运转了,一切又归于一个平静的氛围中。而就在正月底的时候,胡长义编撰的关于枪械的书籍总算是完成了初稿,剩下的就是修订一下,检查一下,就可以刻板印刷了。

这本书,是胡长义的第一本书,就是按照之前的设定,把关于枪械的设计基础知识,枪械的作用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讲述。还有各种枪机结构,也做出了详细的解析。而且,还有大量的图纸对此进行展示。只要不是太笨的,看完这本书,对于一支枪的运转原理,也就有了了解。

然后,就是枪械的基础材料。比如撞针的材料要求,附带了撞针生产工艺介绍以及各种撞针的尺寸需求等等。还有就是枪管的基础知识,包括枪管钢的生产工艺从锻打到切膛线到完成组装的一道道程序,都纤细的进行了讲述。

等所有的零部件讲解完了,剩下的就是各种的图纸,加工工艺图纸等等,囊括了胡长义能找到的所有的枪支型号。

总之,当这本书递给张部长的时候,胡长义分明见到了张部长那惊讶的眼神一闪而过。虽然,这些资料兵工厂都有,但是从没有人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深入浅出的讲解。可以这么说,有了这本书,兵工厂的枪械车间就可以大量培养技术人员了。

把自己的新作交给张部长后,胡长义重新回归车间。劳逸结合么,新一批的马四环还需要改装,新一批的半自动也需要加装狙击镜。只不过,这一次他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足足18个学员跟着他。

这些学员,都是车间内的工人,学历最小的也是高中。他们不仅仅是跟着胡长义学习改装枪支,也会跟着学习各种枪支的制造,最后就是自己设计了。没错,这些是胡长义带的第一批,估计也是最后一批军工枪械方面的学生。

有了这些学生顺利出师,胡长义将不再担心未来枪械方面的事情了。

眨眼间,正月过去,二月到来,气温逐渐回升,大地也开始复苏。虽然还不到春耕春种的时间,但是华北这边的部分地区,八路们又动了起来。

干什么去?拔刺行动的第二次攻势啊,还有四个县城挡在太行区呢,这不得一点点拔了?

第1319章 继续

八路要发动攻势,自然不会是单独的行动,往往是多层联动的集体行动。尤其是太行区这个总部所在地,更是要考虑到多方面的问题。

现在卡在晋中跟太行北区这边的辽县、和顺、昔阳、平安这四个县城,也就是平辽公路这四个县城,最外围的据点,已经在去年的一期攻势中给全部拔出掉了。仅仅留下的几个据点,就是距离县城也就一里多地的那些据点。

这些据点,说是县城的城防工事节点更加恰当一些,就比如武乡那个东关据点,就在城东门外,依托县城作为节点存在的。

现在,第二期的进攻攻势,目标就是彻底的把县城外面的鬼子给清除,让鬼子不敢出城。这一次战斗,除了几个支队跟独立团他们之外,还增加了一些别的八路队伍参与行动。换一些部队的目的,自然是练兵的,也是给负责主攻的部队提供后勤保障的。

辽县东边,有个环形的小山,大概有800米直径的样子,像个大馒头。馒头山的高度合适,跨度合适,是一个妥妥的建立据点的好地方。驻守辽县的小鬼子自然不会放过这边,一个炮楼就修在了山顶上,周围还有一圈机枪碉堡,内部还有交通壕连接。

可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环形防御工事。而且因为距离县城很近,这里完全可以作为城防工事的一部分存在。

现在,九支队3大队的同志们,就负责在春季里,对这个据点进行袭扰作战。注意,是袭扰作战,而不是争夺这个据点。

小鬼子的土工作业能力很强,占据了辽县这些年,谁也不知道小鬼子会在这个山上挖出多少工事出来。别看表面上的那些,大家不相信鬼子仅仅修这么一点工事在这边。

“那咱们为啥打这个据点?”在3大队的行军队伍中,就有新兵不理解战争的目的。

“笨蛋啊,咱们不能让鬼子好过啊!眼看春耕不远了,总要把这里的鬼子给堵在据点里面吧?鬼子不敢出来,咱们就能在河滩地种粮食!”

去年的时候,九支队的战斗,在打完王家店后,又把距离县城几里地的蛤蟆滩给打了下来,现在轮到这个馒头山了。

就在战士们边走边聊的时候,通讯兵从队伍前面骑马跑了过来,对着大家喊道:“大队长最新的命令:各连排,立即抽调一半精确射手跟狙击手跑步前进,向大队部紧急集合!”

通讯兵重复了三边,接着就去下一个行军队伍传递命令。很快,就有三三两两的战士脱离了本来的行军队伍,向着大队部集结。

“同志们……”大队暂时的指挥处,陈大队长对着集结过来的9个狙击组,36个机枪扫射大声喊道:“最新的命令,都听好了。你们,立即跟着崔博跑步前进,争取在中午之前,到达馒头山据点东侧的山头上。而你们的任务,就是狙杀据点中的鬼子!

放心,你们不是孤军奋战,大部队会在黄家会那边构筑阵地,作为我们的攻击阵地。现在,行动吧……”

作为三大队的大队长,陈铁已经制订了一个为期2周的作战计划,针对的就是这个馒头山据点。

老陈的战术很简单——比拼技术跟装备!我们或许人不够多,但是家伙足够强,火力足够猛,射程也足够远,精度也足够高。

有了这个前提,老陈就把那些士兵给派到了距离据点最合适的距离跟位置。然后,战士们利用狙击镜进行远程瞄准狙杀据点中的鬼子伪军。

这不是什么添油战术,这是冷枪战术,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战术。

一个小时后,馒头山据点,北侧,山上,狙击手杨大宝已经就位了。他手里抱着马四环狙击枪,怀里揣了个热水壶,胸挂上有120发的子弹。此刻,他把两只手伸进衣服,都放在了热水壶上,利用壶壁的热度,温暖自己的双手。枪手么,没有一双灵巧的手,控枪怎么行呢?

就在他一边暖手,一边观察四周的时候,他的副射手兼观察手赵俊奇,正在仔细的观察周围的地形。

“多好的地方啊,可惜还是被鬼子给占着呢……”赵俊奇观察了一下,不禁感叹自家的好山河,还被鬼子占据着。

“发现目标没有?别废话。”杨大宝声音有些发冷,督促自己的老搭档给找目标。而他本人,却是始终瞄着一个射击孔。

“找到了,三层,3点钟方向那个射击孔,看你的本事了!”赵俊奇发现了可以射击的目标,直接开口。

听到这个,大宝也不含糊,枪口调整,就把准心对准那个射击孔。还别说,4倍镜下,能看到一个小小的脑袋的影子,正靠在射击孔内侧的墙上。

啪……果断的扣动扳机,大宝立刻拉栓上弹,赵俊奇却是没有放下手里的高倍望远镜。

枪响后大约一秒多钟后,赵俊奇的眼里,就见到一直关注的那个鬼子的脑袋,直接爆开了一团血雾,眼看是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