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第12章

作者:歪打不留一

胡长义讲完了话,赵奉年也觉得无聊,干脆让王邯给大家来了一段评书《岳家将》。王邯累了,闷儿吧唧的郭德柱也不知道从哪里摸出来一副鸳鸯板,来了段山东快书《武松赶会》。

总之,现在的游击队真正有了兵营里其乐融融的样子,大家也相互学着融洽,只为将来一起努力的打仗。

第二天蒙蒙亮的时候,赵奉年就把大家叫了起来。穿戴完了衣服,带上武器装备,再把团部发的一人两个的窝窝头揣在身上,队伍也就可以跟着大部队出发了。

“大娘,如果您在山上有可以藏身的地方,就到山上躲一个多月再回来!”

“夏村长,小鬼子要打来了,你们村子并不安全,如果有合适的地方躲藏,您最好提前带着大家躲一段时间再回来!”

“爹娘,你们回去吧,我们跟着八路军是去打倭寇的,那是国战,是为了咱们的民族能延续下去,放心吧!”

辞别了房东,告别了乡亲,新兵们也跟自家的亲人做了最后的告别,队伍就远离了村子,向着井陉县奔去。

游击队现在隶属于三营暂时管理,于是游击队的人就跟在了三营的队伍后面。再后面就是团部跟后勤的队伍。

游击队别看人不多,但是东西却不少,至少有两头毛驴,还有驴背上驮着的粮食布匹等物资,这些都是赵奉年前天从镇子上买的。

除了毛驴的背上,游击队的人也是荷枪实弹的样子,一点都不比正经的八路们差。跟刚过来的时候一比,游击队还多了了三个重武器——两门榆木炮加一支大抬枪。

为了平均负重,榆木炮交给了赵家叔侄扛着;李铁牛直接扛着他的大抬枪跟三脚架,裁缝帮着带着弹药,跟在了胡长义跟前。

当然,游击队的人依旧是没有军服的,这得到镇上才能得到。不过别看没军服,包括胡长义在内的13个游击队员却是有钢盔戴的。只不过钢盔被一层迷彩的布面给蒙住了,看上去有些滑稽。

而为了让自家人看上去更滑稽一下,胡长义直接从路边的草地中找到了许多合适的野草、树枝等等的装饰物,让大家插在了钢盔的边缘做了伪装。

还别说,现在一行人走起路来头顶上一颤一颤的,看上去格外得瑟。当然这样也有好处,那就是是天上有侦察机的时候,游击队的这些人即便是站着不动,脑袋上的装饰物也能起到不错的伪装效果。

从天蒙蒙亮就出发,一直走到了上午九点,胡长义才看到了一个依山傍水的山间小镇。别看是小镇,却十分的繁华,来往的行人很多,还有一条街的店铺林立。

八路队伍的到来,让镇上的人在好奇之余也是感到了压力。毕竟这年头的百姓们还分不清八路跟其他队伍的区别,在他们眼里,这些都是不讲理的大头兵。

八路的队伍没有停留,而是直接穿镇而过,在镇子外面的山上暂时的停顿了下来以作休息。

说是休息,其实还是等留在镇上的人员把事情办完了再继续出发。游击队的人自然也留在了镇上,因为他们要置办很多的东西。嗯,主要是胡长义要置办东西。

“永春堂!就是这里,长义你要买什么药材?”孙郎中领着胡长义到了一家药铺跟前。

“郎中,您是郎中啊,问我这个门外汉,这不是跟瞎子问路么?现在啊,咱们队里面出钱,您老就看着买,什么接骨的,疗伤的,消炎的,阵痛的,止血的中药,您老就看着买,我负责给钱!哦,要是有老山参,也给买点!”胡长义说道。

“嗯……是得买点药材!”孙郎中带着胡长义进了药铺,直接置办了几十斤的药材带上。

“文墨轩,这里就有你要的桑皮纸,还有各种的白纸!”置办了中药,孙郎中领着胡长义又到了一家文墨店,买到了十几斤的桑皮纸跟几十斤的白纸。当然,这些都是挑着最差的买的,毕竟是拿来搞武器的,太好的也是浪费钱。

“就是这里,大河染坊!咱们的军服就在这里染的!还有那边的大鸿米店,咱们毛驴背着的那些小米就是那里买的!”赵奉年领着大家到了染坊。

“陈掌柜,我委托贵号染的那些军装染好了吧?”赵奉年问道。

“哈哈哈,是赵长官啊,请坐请坐!您的军服都然好了染好了,总共45身军服,都已经晒干了叠好了!大生啊,把赵长官的军服拿来!”陈掌柜说道。

“坐下就不必了,我这边军务繁忙,带上东西就走!这是说好的尾款,您点一下!”赵奉年递过去两块钱。

“哈哈哈,好说好说!赵长官做事就是敞亮!哦对了,给您染军装的时候,正好兑了一缸的染料,我就顺手染了几匹灰布,不知道长官要不要?都是上好的粗布!”陈掌柜笑道。

“哈哈,镇上的人都说陈掌柜会做生意,还真是没说瞎话!陈掌柜这眼光就是好,有多少匹?便宜点的话我就要了!”赵奉年兜里有钱,说话倒也大气。嗯,游击队买不下,不是还有外面的八路么。

“不多不多,就三匹!”陈掌柜说道。

“价钱呢?”赵奉年问道。

“这个数!”陈掌柜伸出了三根手指头。

“行,买了!”赵奉年付钱带东西走人。

一个小时后,游击队的人出了镇子,汇入了八路的行军队伍中。不同的是,现在游击队的人都穿着新新的军服(日伪军服改制版),又多了一头骡子当作畜力。

胡长义也换了一身的军服,还自己掏钱带着大家在镇子上的一家面馆美美的吃了一顿牛肉刀削面,牛肉特多的那种……

第037章 向南穿插

对于一个过惯了舒适生活的人,比如老歪,如果让他贸然陷入艰难困苦的生活中,就会有诸多的不适应;

对于一个吃惯了细腻面食的人,比如老歪,如果让他成天去吃粗粝杂粮的窝窝头,也会有诸多的不适应;

而对于一个曾经是无肉不欢的宅男胖子的人,比如老歪,如果让他连续几天都吃不到肉……

那简直就是灭顶之灾啊……

好吧,一碗牛肉足足的刀削面,最终把老歪的灵魂从崩溃中拯救了出来,也让胡长义这具身体得到了一次小小的滋补。

嗯,这年头的商家还是很良心的。至少牛肉是真的牛肉,一片一片切的也格外的厚,丝毫没有兰州拉面的应有水准;而且刀削面的高汤也确实是正经的大骨头煮出来的高汤,而不是某些东西勾兑出来的……

你说无商不奸,这年头的商人也不见得会多么实在?

这点老歪跟胡长义都是承认的!

只是,十几个荷枪实弹的当兵的往那里一坐,再奸猾的商人也会变得老实了吧?要不你耍个奸猾看看?

“唉……一顿牛肉面下肚,突然就觉得这个窝窝头他不香了!”走在队伍中,胡长义从自己的小背包中摸出一个干硬的窝窝头说道。

“队长,您就没觉得这个窝窝头香过,看您每次吃饭都很勉强!”边上的李铁牛接过话头去。

“滚蛋,就你话多!接着,把你的嘴给堵上!”胡长义把窝窝头递给了李铁牛。

“嘿嘿……谢了队长!您知道俺饭量大!”李铁牛也不客气,在胡长义嘴里嚼不动的窝窝头,到了铁牛嘴里三两口就没了……

“能吃是福啊!铁牛啊,好好干!等咱们打跑了小鬼子,建立了咱们自己的新国家,就去努力的建设它!终有一天,我们再也不用挨饿,再也不用受冻,再也不用给人家当牛做马!”胡长义说道。

“队长,您可别瞎说了!我别的也不求,就求将来能够天天吃这样的窝窝头吃到饱就行了!哦,还得有小咸菜就着,最好再有碗玉米糊糊喝着!有那样的日子,咱做梦都能笑醒了!”李铁牛说道。

“哈哈,放心吧,那样的日子会有的!不但会有能吃饱的饭,还能挣到一些钱,让咱们的娃娃好好的长大。咱们现在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这个目标在努力着!谁要是不想让咱们吃饱饭,咱们就弄死他们!”胡长义说道。

“对,谁要是挡着咱们吃饱饭,那就弄死他们!”李铁牛说道。

胡长义没有去给游击队员们灌输太多的大道理,就是说吃饭的事情,这就足够了。

民以食为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跟民族都没有中华民族的百姓们执着于吃饱饭这件事情。

或许,这就是中国的农民困苦了几千年而印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吧!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多到了翻开历史书,都会从字里行间寻找到这种饥饿的记忆。

而真正的做到了让老百姓吃饱饭的……胡长义看了一眼前前后后那些穿着灰布军装的八路战士们……恐怕就是现在走在身边的这一群自己还吃不饱饭的人了。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民族,这也是一个敢于创造奇迹的民族。而当这个民族得到了最有效的领导之后,就会迸发出让世界为之侧目的能量,从而让整个世界去颤抖,去忌惮。

后世的时候,有那么多的人,在发泄着各种各样的不满,尤其是某些牧羊犬们,更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在诋毁这群人,去抹杀他们的功绩。

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那些人纯粹就是吃饱了撑的!也就是让他们吃得太饱了,才特么的有精力去干些背弃国家跟民族的事情。

要知道,我国用了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就养活了占了世界22%的人口,这本身就是个奇迹!而且,这些人口中不事农业生产的城镇人口、企事业单位、从政人员又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所以,中国的农民是最卑微而又最伟大的一群人!当然,能够用毕生的精力去致力于改善良种的科学家们,也是同样伟大的一群人!致敬袁老!

你说那些不让烧秸秆的专家们?也是吃饱了撑的!从祖先们刀耕火种开始,中国的老农民烧了上万年的秸秆,也没见得让环境变差了。

从繁华的镇子出来,队伍继续前行,一直到了中午吃饭休息。不过这时候,大家却隐隐的听到了枪炮声,一行人顿时紧张了起来。

“队长,我们现在在什么位置了?”胡长义问道。

“现在,过了井陉煤矿了,南边就是雪花山!没想到小鬼子的动作这么快,居然打到这里了?”赵奉年说道。

“雪花山……”胡长义搜索自己的记忆,知道这一战是27路军38军17师打的。这一仗,17师跟日军激战了15昼夜,一万多的老秦子弟殉国于此,也为后方组织兵力防守赢取了时间。

没错,17师是匆匆赶到的,其他的部队也是匆匆赶到的……阎老大把所有的兵力都放在了忻口地区,对于我党的提醒置若罔闻,让重要的娘子关一线出现了兵力空虚的状态。

若是能够在这里提前布置重兵把手,总共也就那几个重要的关口,鬼子能这么轻易的攻进去?

“队长,合着咱们就在鬼子的眼皮子底下休整了三天是吧?”胡长义这时候才想起来他们一路向南,可不就是在鬼子的眼皮子底下的?

“哈哈……没错,鬼子忙着打SJZ,忙着打娘子关,就没注意到我们!不过现在我们要去南边帮着守旧关一线,还有好长的路要走呢!”赵奉年说道。

“我们不会跟鬼子遭遇吧?”胡长义关心的问道。

“不会,这里群山环绕,鬼子都还被挡在外围,正好让我们穿插过去!全体都有了,赶紧吃饭,下午会一直行军到深夜,都带上点干粮,饿了自己啃!”赵奉年说完没多久,大部队就继续前进了。

“都快点了,别掉队了!”胡长义也跟上了队伍。

真就像赵奉年说的那样,从中午一直到深夜,整支队伍除了穿插过交火区域,就一直没停下来。不过你还别说,胡长义现在这具身体的素质是真不错,长途行军一点问题都没有。

只是……为啥772团是从这边过来的?自己查的资料上似乎也没讲怎么过来的吧?不管了,现在是亮剑的世界,有所改变就有所改变吧……只要主要的事件不改变,能找机会跟着打鬼子就行。

其他的,重要么?

第038章 暂时宿营跟猎人

因为是穿插行军,所以整个队伍走的并不是什么好路,基本上就是能勉强过人、过牲口的那种山路。

还别说,赵奉年买的驴子跟骡子对于走这样的山地似乎很是熟悉,反正就没有因为过不去而掉队的事情发生。

当晚的宿营地,是在一个不知名的山沟中渡过的。当胡长义接过团部炊事兵递过来的窝头的时候,两只脚已经感觉不是自己的了。

还有两条腿,明明是在大脑的指令下向前迈步,但是却总觉得像是踩在棉花上那样不着力。

说实话,今天这一天,前后加起来得有12个小时在走路。上午的时候还好,路况不错,下午就纯粹在武装越野了。他到现在还能该坚持走路不晕过去,真就是体质提升后给的福利了。

“长义啊,累了吧?你也还是伤员呢!怎么样这一路?有咱们长征时候的感觉了吧?”赵奉年挨个看了自家的游击队员一眼,最后才来到胡长义跟前说话。看他的样子,似乎一点都不累。

胡长义借着还算明亮的月光看着赵奉年,看到赵奉年张开又合上的嘴巴,耳朵中也传来了赵奉年的声音。

只是,胡长义感觉自己的耳朵就跟泡在了水中过一样的听不真切,似乎赵奉年是在另一个时空在跟自己对话。

“奉年叔,咱们现在比长征的时候好多了!至少,天上没有飞机追着打,到了宿营地也能吃得上一顿饱饭。”胡长义想了一下说道。只是说话的时候,他感觉这张嘴这副喉咙也不是自己的了。

他现在的感觉就是:我知道我说了话,并且我也听到了我说的话,只是怎么听都觉得这个声音是另一个时空中的我发出来的。

“哈哈哈……不错,咱们明天还要赶路,不过具体去哪里还得再说!听说鬼子20师团的主力都还在SJZ,派出来的只是一个联队的部队,咱们旅长正在找机会呢!”赵奉年说道。

“旅长来了?哪儿呢?”尽管累的要死,胡长义还是很想见一见这个位面的旅长。

“想什么呢?旅长还在平定那边向这边赶呢,我们就是去跟旅长汇合的!”赵奉年说道。

“好吧,叔,我先吃饭睡觉了,顶不住了!”胡长义说道。

“嗯,今晚你就别管警戒的事情了,放心睡觉就行了!”赵奉年说完,也找了个地方坐下吃饭。

因为害怕暴露自己的踪迹,今晚并没有点火,大家吃的都是冷冷的窝窝头,就着的也是咸菜疙瘩。

不过这样,大家依然吃的香甜,因为都饿的厉害了……

吃过饭,灌了一肚子凉开水,胡长义找了个背风的地方,从背包里拿出一块毛毯铺在地上,那是从鬼子那里缴获来的。

把一床薄薄的被子拿出来,再把自己的背包枕在脑后,再把步枪放在顺手的位置上,胡长义很快就在野地里睡了过去。

像这样的住宿条件,老歪是没有经历过的,不过胡长义的记忆中,这样的住宿似乎很是平常的样子。

尤其是长征的时候,能有这么一床毯子跟棉被简直就是富裕的。通常都是几个人挤在一起背靠背,大家共用一条毯子或者棉被而已。

现在,胡长义能够独享从鬼子那里缴获来的毛毯跟棉被,条件已经好多了。

“长义,醒醒了……”不知道睡了多久,胡长义被叫了起来。好吧,他这回没有动用系统的闹钟功能。

“几点了?啊,天都这么亮了?我们什么时候行军?”胡长义睁开眼,发现太阳已经老高了。

“今天先不行军,等下午黄昏的时候再走!吃吧,吃完再睡!”赵奉年递给胡长义一个窝窝头。

“哦……”胡长义没有问为啥不走了,因为在场的每一个八路老兵都比自己的经验丰富,听着就是了。

很快的吃完窝窝头,胡长义也就不困了,而且浑身酸痛,也需要活动一下才行。

找到李云龙,问明白了现在团里的警戒线在哪里后,他就重新回到了游击队众人跟前。

“游击队的集合了!”看到大家都吃完了饭,胡长义招呼游击队员们集合了起来。

“你们有谁会打猎的?会布置陷阱的?”胡长义问道。

“报告,我们都会!”说话的是赵奉林,他边上的四个宝也是一个劲的点头。

“李铁牛,你会不会?”胡长义问道。

“俺会啊,俺会用大抬枪打野猪!”李铁牛说道。

“报告队长,我也会,我会用石头打野鸡!”赵二狗说道。

“好吧!刁启贤,你呢?”胡长义问道。

“我可不会,我只会打人……嘿嘿嘿……”刁启贤倒是一点都不避讳自己的出身。

“行了,老子知道你会打闷棍!”胡长义说道。

“哈哈……”游击队的人都知道了胡长义被刁启贤打晕过的事情,现在提起来反而有些欢乐。

“队长,闲来无事,我带着他们几个去东边的山上看看能不能弄到什么野味!”胡长义说道。

“打猎?可不许动枪啊,也不能走远了!”赵奉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