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岭南仨人
智人公司的各个生物实验室,但凡涉及人体方面的内容,都会使用拟人体替代自然人。
拟人体和人体实验的效果是相差无几的,而且由于可以定制,以及玩极限操作,反而可以得出很多以前很难测试出来的实验数据。
毕竟正常的人体实验,是需要志愿者主动配合的,但很多志愿者只是口头答应配合,不代表是会全部配合。
就比如涉及生命危险的实验,志愿者大概率不会配合。
而拟人体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因此拟人体的发明,对于人类生物学而言,就是一次巨大的变革。
以前制药还搞什么复杂的体外实验、动物实验,最后经过各种审核,才可以搞人体实验,一番折腾下来,没有3年起步,根本研究不出什么来。
现在智人公司直接用拟人体做实验,可以模拟出药物和医疗技术在人体效果,则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又避免了道德风险。
非洲那些可怜的黑猩猩,终于不用为人类医学献身了。
而李青叶近期正在进行的几个项目,也到了拟人实验阶段了。
第四百七十四章 内骨骼
从拟人体保存室拿了5个拟人体。
李青叶来到一个早已经准备好的专属实验区中,十几个科研助手已经准备就绪。
“开始吧!”
随着他一声令下,科研助手们开始忙碌起来。
他们将一个拟人体从维生舱中提出了,插入各种维生设备,然后将一个专门的注射器针头插入拟人体的静脉之中。
紧接着又从一个生物保险柜中,取出一个圆柱形的容器,容器和一个大号保温瓶差不多大小。
将容器连接到注射器中。
按下启动开关,容器里面的特殊液体一点点被注入拟人体之中。
而另一个科研助手,则查看着人造大脑的反馈数据。
特殊溶液里面大量游离态细胞,随着静脉进入了拟人体的全身上下。
大概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董事长,软骨组织开始形成了。”
李青叶转动椅子,看向扫描设备形成的全息身体结构模型,拟人体表层的真皮组织下一层软骨开始形成。
这些软骨组织以纤维结构分布,从体表真皮组织下开始生长,然后向肌肉和内脏蔓延。
“报告,实验体体重正在增加……”
“报告,实验体身高……”
随着软骨细胞在实验体体内不停的构筑软骨组织,实验体身体体重一点点提升,身高和体型也在一点点膨胀。
直到36个小时之后。
软骨细胞完成了内骨骼的构筑工作,此时的实验体体重增加了18.3%,身高增加了3.2厘米,身体轮廓也粗壮了很多。
简而言之,就是变壮了。
此时李青叶眼前的扫描全息身体模型中,白色线条代表软骨组织,而这些软骨组织已经密布整个实验体的全身上下。
“注入神经网络构筑细胞。”
“是。”
这些软骨组织和肌肉、血管、骨骼、内脏融为一体,形成一具嵌合进拟人体的人造骨骼。
而这套人造骨骼系统,就被称为“内骨骼”。
内骨骼,顾名思义就是体内的骨骼,用于区别外骨骼、自体骨骼。
李青叶研发内骨骼的原因,就是为了强化人体,这其实也是生物基甲的组成部分之一。
老版本的生物基甲,主要是通过覆盖体表的生物外骨骼,加上体内的各种功能性共生虫、共生细菌和生物芯片。
在应用实践中,老版本的生物基甲虽然各方面功能非常不错,但仍然存在一些缺点。
比如身体受到猛烈撞击,同样会昏迷、内脏受损、骨骼断裂、血管破裂、甚至死亡。
虽然现在智人公司的安保力量很少和敌人短兵相接,但不代表可以忽略这个问题。
因为生物基甲还有另一个大的应用领域——宇航服。
特别是在运载火箭上升阶段,或者轨道空降阶段,过载基本就是家常便饭的情况。
目前智人公司下属的棉兰航天集团,其生产的食猿雕运载火箭,在大气层阶段的最大过载为4.8G,对于装备了生物基甲的宇航员而言,这个过载并不算什么。
但是另一个子公司——蒲公英航天集团的空天飞艇和空天运输机,其在大气层上升阶段的最大过载就达到了6.7G,而如果紧急亚轨道空降,最大过载甚至可以达到12.5G。
超过8G的过载,生物基甲的保护效果就会下降,如果过载超过12G,哪怕是有生物基甲,宇航员仍然有可能陷入昏迷、黑视、红视,并会诱发心血管疾病。
通过一系列实际应用的反馈数据,各个航天类的子公司都发现,当前的生物基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其局限性在于过载突破阀值的时候,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会受到压迫,进而导致呼吸困难、血循环异常。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内骨骼系统应运而生。
由特殊软骨组织组组成的内骨骼系统,本身的纳米结构上,类似于海绵体,在体内形成之后,会储存一定的生理盐水。
一旦遇到突然的外力,柔软的内骨骼就会瞬间变硬,并绷紧身体。
而外力越强,内骨骼系统就会变得越硬,这类似于非牛顿流体的受力模式。
不过,内骨骼的承压也是存在极限的,如果瞬间过载超过30G,哪怕是有内骨骼系统,身体也一样会被过载挤爆。
对于这一点,李青叶和一众研究员在设计内骨骼系统都时候,其实就没有报期望太高,可以实现25G以下的安全过载,就是这一套系统的最大价值。
当然,内骨骼系统并不仅仅可以用在抗荷上。
实际上,内骨骼系统的功能非常多,有抗荷、防弹、抗冲击、抗重压、提升运动能力。
在生物芯片的配合下,可以不需要外骨骼,就可以抬起500公斤的重物,从10米高度跳下来,身体可以完好无损。
同时有了内骨骼系统,在装备生物基甲的外骨骼之后,身体和外骨骼的配合会更加完美。
不过这一切都是超算模拟的情况。
实际情况,现在正在进行实验。
给软骨组织注入神经网络构筑细胞,就是内骨骼系统的另一个关键点,那就是让软骨组织可以和生物芯片彻底结合在一起。
只有完成神经网络连接,才可以对软骨组织实现精细化的管控。
李青叶和科研助手们,看着人造大脑的反馈数据,拟人体内部的软骨组织通过神经网络构筑细胞一点点和生物芯片连接起来。
这个过程用了8个小时。
当最后一部分软骨组织被接入神经网络构筑细胞之后,拟人体内部的内骨骼系统正式完成植入。
“测试一下血液调控。”
“OK。”
包裹着血管的那一部分软骨组织,通过收缩和挤压,成功让一部分部位的供血减少,甚至直接截流。
然后又直接在体内进行人工心肺复苏,内骨骼系统可以直接挤压心脏,没有必要进行体外按压。
接下来就是测试人工辅助肠道蠕动、静脉曲张修复、呼吸道异物排出、辅助呼吸。
其中植入肺泡的内骨骼系统,这一部分最特殊,因为这一部分内骨骼还可以另一个效果,那就是阻隔外部液体直接肺泡接触。
同时上呼吸道被植入了一直特殊的共生真菌,这东西可以将菌丝扎入肺泡之中,然后从液体中吸收氧气,将氧气输送给肺泡,又将肺泡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排出。
也就是说,此时的人类可以直接在水下呼吸。
为了解决水下呼吸带来的液体交换难题,内骨骼系统可以暂时打通上呼吸道和食道,同时暂时封闭食道和胃部的连接,让含氧液体从呼吸道进入,含二氧化碳液体从食道吐出。
当然,这种特殊的水下呼吸模式,如果是在自然水体中,那人体的活动机能将下降一大截,因为自然水体的含氧量太低,会出现供氧不足的情况。
如果没有内骨骼系统的辅助,水下呼吸甚至连游泳都做不到,只能在水底漂浮。
第四百七十五章 地联动作
李青叶在忙碌着实验。
另一边。
经过几个月的扯皮和磨合,地联协会终于勉勉强强凑出了一些合作项目。
其中最大的三个项目,分别是使用太空探索公司的重型猎鹰运载火箭,快速建设一个地月门户空间站,以及在月球表面建立永久性基地。
另外还有重新组合搭配的新国际空间站(又叫地联空间站)。
根据任务分配,地月门户空间站以自由联合体为主,其他三个势力提供一部分协助和舱室,或者科研设备。
月球月面南极基地,由欧罗巴联合体为主,其他三个势力辅助。
地联空间站则由第四个势力为主,自由联合体、欧罗巴联合体、露西亚作为辅助。
另外在运载火箭技术上,各方也是同意拿出一部分技术共享,减少内部资源的消耗。
其实地联协会的四大玩家都非常清楚,现在继续各自为战,那以后外太空就要和他们说拜拜了。
这三个多月以来。
智人公司的各个航天子公司,疯狂发射各种航天器。
其中蒲公英集团向外太空一共发射了51万7827吨载荷。
棉兰航天发射了8523吨。
从蒲公英集团分离出去的飞艇集团,发射了13万5800吨。
青叶航空发射了5344吨。
锡兰航天发射了3720吨。
除了还在搞超级航天飞机的哈里杰航天集团,其他子公司这三个月累积向外太空发射了67万吨左右的载荷。
这个规模简直是恐怖。
人类之前70年发射到外太空的载荷加起来,还不到其零头。
面对智人公司那狂飙突进的速度,其他人类势力都感到了压力山大。
毕竟按照智人公司此时的节奏,估计用不了几年,月球和火星之类的星球,肯定会被对方抢先占据。
一时间,地联协会的会长孔德赶紧游说各方的大老板们,让他们赶紧打钱,不然以后就真只能在地球玩泥巴了。
加上各方势力的航天系统,同样希望获得大力支持,也在配合孔德的游说。
经过一番折腾,各大势力的航天机构终于获得了一笔资金,总额加起来大概相当于2470亿美刀左右。
之前决定投资的充气太空塔项目,经过一番博弈,最后落户在捡漏的南高丽境内。
当然,这个太空塔仅仅是实验测试项目,并不是当前的航天主力。
就算是真的成功了,四大势力也会拿到全部的技术,在自己的本土核心区建设自己的太空塔。
因此南高丽仅仅是捡了一个小漏,这也是各方拉扯的结果。
地联协会内部扯皮完成,时间已经来到了九月底。
获得大约300亿美刀专属投资的太空探索公司,已经准备好了3发重型猎鹰运载火箭。
佛罗里达的航天发射场中。
马斯克也是足够疯狂,在两个月内快速组装了3发重型猎鹰运载火箭,以及3艘龙飞船。
在智人公司这个特殊的环境压力下,NASA和其背后的山巅之城理事会,也难得放下了内部矛盾,出面让波音公司、洛克马丁、通用电气、蓝色起源等公司放下互相拖后腿的想法,全力配合太空探索公司。
这些公司的工程师和技术员,每天不得不工作10~12个小时,连续两个多月,硬生生造出3发重型猎鹰运载火箭会3艘龙飞船。
当然这还要得利于,阿美利卡放开了之前的一部分特殊采购限制,从太平洋对面快速采购了一大批价廉物美的零部件。
只要不是智人公司生产的零部件,其他地方的零部件就无所谓了。
现在继续搞各种限制,只会让各大势力之间相互内耗,而且山巅之城理事会可明白谁才是他们的致命之敌。
84年前他们可以联手,现在他们一样可以,更何况当年遗留下来的那个合作机构还在运行着,他们只需要重新调整一下,就可以重新启用。
智人公司的压力,确实在逼迫这些老牌势力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