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道门 第9章

作者:剑如蛟

“大人看好便是。”说完,张砚摆手摆手,边上准备就绪的一队人就开始动了起来。

配合张砚的人手就是林沢冬的游探旗亲卫。这些人和张砚已经早就熟悉了,知道这个看起来似乎疯疯癫癫的人实际上却是一个很厉害的怪才。即便他们也没有见过滑轮最后的用处,但经过多次的实验也心里能够猜到一二。如今如此多鱼背山要塞的高层都在,他们也是挺起了胸膛,能参与到这件事当中也绝对是一件长脸的事情。

就见这十余名林沢冬的亲卫开始拿着一捆儿臂粗细的麻绳布置起来,一头拴住一颗巨大的近乎两人合抱的玉山果树上,另一名亲卫抱着那一大捆麻绳开始攀爬下山,几个起落灵活的便到了下方十余丈处,然后同样找了一个粗壮的大树绑好另一头。接着又是往更低处反复牵上麻绳,形成一个阶梯状的模样。

“大人,属下称这叫吊篮,是配合滑轮用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竹篮加上一个可以挂钩的绳索。”张砚等麻绳布置好了之后,看了看角度,不是很陡,与之前踩点时预估的差不多。然后就拿出一个五十斤容量的竹篮以及制作好的滑轮匣子,两相简单的组合起来,再挂在搭好的麻绳绳桥上。

篮子里装上玉山果之后,张砚扭头看着宋青河说:“大人,请看好,这便是滑轮的用处。”说完用力一推,一篮子五十斤玉山果便因为滑轮的关系沿着绳桥滑动起来,加上绳桥本身的的倾斜度,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快,但达到一定速度之后下滑的速度就好像被什么东西给缓了下来,按照一种虽然快,但尚在控制之中的速度滑向第一个“台阶”。

接着第一个“台阶”上的亲卫迅速的取下篮子,挂在第二条下降的绳桥上继续重复上面的动作……

“大人,如您所见,这就是滑轮的用处,不但可以让重物在绳桥上更顺滑且不会产生滑脱,还能将滑行的快慢控制在一个范围中不至于失控不好接取。

按照这种运送的速度,可以让采摘和运走变得更容易,最大限度的将岗哨的作用利用起来。也能侧面达成加快“抢收”的目的。”

张砚也没有多说什么,现实就摆在面前,装了滑轮的吊具就可以在可控的情况下将重物快速的运送的低处,无视掉中间的障碍,将运送时间直接缩短到了以前的二成甚至一成的地步,这样运输过程中腾出来的人手大可以全部用在采摘玉山果上,不就达到了所谓的“抢收”的目的了嘛。

看结果和张砚预想的差不多。后续下来估计也就调一下滑轮的松劲,或者再加一条绳桥作为保险和平稳。这些都简单不需要再费多大的力气了。

虽然也事先听到了一些猜测,可当亲眼看到小小一个滑轮尽然能让崎岖的山路变得如此简单,还是让宋青河惊得合不拢嘴。

之前不是没有人想过用绳桥滑降玉山果的,但下滑的速度太快,根本无法稳稳的接住,甚至会对果子造成很大的损伤形成烂果,就有些得不偿失了,也就被放弃了这种办法。

“好一个滑轮!变不可能为可能!杂学一脉的手段果然是妙不可言!”

第26章 收获

宋青河这会儿也是真的很是欣喜。他来鱼背山要塞就是奔着要有一番作为来的,做出了许多策略上的改变,但战局瞬息万变好几次他都差一点要执行不下去了,最终总是会被眼前这个笑眯眯的小小伙长给帮衬回来。

先是孔明灯,之后又是八卦阵,如今又整了一个滑轮匣子。一系列的古怪手段可以说直接将宋青河的“主动出击,料敌于先”往前推了七成。

这便宜宋青河自认是占大了。

可以预见,鱼背山要是在以后推行这种以滑轮匣子为主采用滑降的运输方式,那么玉山果的获取数量绝对会比以前增加五到六成,甚至利用得当的话直接翻倍也不是没可能。这意味着直接的“见效”,能够反馈到宋青河身上的就是“有本事”的风评和功劳。甚至他以此还有机会获得今后继续往上攀爬的机会。

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和难得的好处,宋青河心里一瞬间就算清楚了。看向张砚的眼神更是和善,同时也多了几分尊重。

甚至宋青河直接将“杂学一脉”这四个字宣之于口了。在他看来,张砚已经板上钉钉的就是出自杂学一脉的天才高手,不接受反驳的那种。不然你怎么解释对方这么多古怪但又极其有用的各种手段?

同时宋青河也是希望经这一次之后与张砚开成公布的结交,意思就是“你看,我知道你的身份并且保持尊重”。

张砚听到宋青河的言语虽然有些意外,但却没有犹豫,他如今本就需要靠着一份神秘且深厚的身份来给自己做遮掩。不过就算要借,也不能直接就应下来,需要讲些策略。毕竟假的就是假的,不论多像,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万一哪一天真的跟那些杂学一脉的人碰上,给自己留条退路很有必要,不然尴尬尚在其次,万一惹上麻烦就不好看了。

能让宋青河这样的将军都礼敬有加的杂学一脉,在张砚看来绝对不简单,也不想留什么把柄给人。

于是张砚笑道:“大人,区区小手段小把戏而已,可当不得您这番抬举。况且杂学一脉高深,张砚虽然向往,可也还差得远,自当上下求索不敢懈怠。”

好像承认了,又好像没有承认。这就看你怎么听了。

从宋青河的耳朵听到的来看,这就是张砚这个杂学一脉的天才高手一如既往的谦逊。孔明灯是小把戏,八卦阵也是小把戏,如今这个滑轮匣子同样在对方口中是“小把戏”,似乎对他来说这些东西都不值一提。如此有本事又谦逊的人,自然不会大鸣大放的承认自己就是本就有隐世习惯的杂学一脉。

其实也算是默认了。宋青河就是如此听的。

“哈哈哈,张砚,你这谦逊的秉性实在让人佩服!鱼背山得你之助必将如虎添翼!”

这不是一军主将对麾下区区一个伙长说话时该有的语气,但“杂学一脉”这四个字再配上张砚屡立功劳的事实,无人觉得宋青河的态度有什么不妥。

杂学一脉嘛,本就不该是一般军卒。

之后,张砚除了再得了三条妖筋的功劳之外,还讨了一个方便。那就是从今往后,他只要还在鱼背山一天,鱼背山上的玉山果他就能每天有得吃,每天两三枚!蒸煮随意。

这可不仅仅是满足了口腹之欲,更是让张砚多了一个稳定的灵气获取途径。至少在之后的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不会缺了玉山果吃。

孔明灯、八卦阵、滑轮匣子,这三样东西先后出来之后,张砚在鱼背山要塞里就算彻底混成一个谁也不管的“特殊”存在了。除了必要的巡逻八卦阵之外,基本上很少会有事情找上他。也让他多了很多静心修行的时间。

但关于修为的精进,也着实让张砚一直惊喜连连。

初来乍到又无灵气对比的情况下张砚还不觉得,但自从他自己一晚上就吐纳完成了气旋的形成,这就让他预感到自己来到的世界与地球曾经昌盛的传说时代都不同,光是灵气方面就绝对浓郁很多很多,至少在龙虎山的典籍有记载的那段传说时代一定如此。

这个判断也不是全是张砚的推测,他在周围也是能找到实证来佐证自己的这个判断的。最直观的一点就是周围即便是普通的军卒,包括张砚自己,力气都比地球上同体格的人大得多,地球上的举重世界冠军在荒天域也算充其量算个“有些力气”的人而已。

而按照龙虎山对于灵气的归纳,生活在灵气充裕的地方,即便不修行,也会因为长时间的受灵气滋养而产生肉身强度上的增益。身体强壮、力大、魂魄凝实。

当然,荒天域的灵气浓郁是一方面,张砚这具身体的修行天赋同样让他惊喜不已。

张砚自己用万相珠里的秘法简单的测了一下,他这具身体的修行天赋已经达到了浮光四显的地步。一显浮光便是有修行的天赋,二显表示天赋尚可,三显就能称为天才,而四显可算妖孽,最高为五显乃是传说中的天赋。

所以张砚四显浮光的天赋虽不说最顶级,但也是世间少有的修行妖孽了,所以再加上荒天域的灵气环境他才可以一晚上就完成气旋的塑造,抵得上一般修士半年甚至一年的修行所得。

如今半年过去,张砚已经实打实的进入了引气境中期,正朝着后期大踏步的前行。

当然,修行不单单只是吐纳灵气,还需要习练术法手段。

之前从万相珠里得到的《五行气盾》和《引气剑诀》早就被张砚作为下苦功的范畴。

《五行气盾》的基础就在于感受天地灵气中细分出来的五行元气,然后依照每一种元气的特性用术法手段凝聚成盾。

而《引气剑诀》算是引气境里诸多术法里最具攻击性的一门手段了。单独靠凝气成剑张砚还办不到,他的气出体一尺便会消散,效果无法发挥。但配合万相珠化出的桃木剑那就效果不同了,微微放光之时还有寸芒锋锐吞吐,一剑下去,不论岩石还是生铁皆如豆腐一般。

第27章 天眼

每天一大早就能在游探旗的驻地里看到一个拿着一柄木剑在帐篷外比划动作的张砚。乍一看还真就跟小孩子过家家差不多。瞧见之后心里嗤之以鼻的人不在少数。

但没有谁跑去张砚面前咋呼。不过现在张砚“杂学一脉”的名头已经在鱼背山要塞里很响亮了,可不少人依旧把他当疯子看待,认为即便不是全疯也是一个半疯子。

但也有眼尖的人。比如说那些对刀剑战法有些研究的武者,他们就发现张砚每日勤练不休的动作绝对不是什么小孩子过家家的疯癫之举,而是一门不简单的战技剑法,并且和大多数的剑法路数都不相同,走的不是大开大合的路子,更精巧,更灵动,还带着一种莫名的浩然气势。

不少武者都好奇张砚为什么要练剑法,明明他都没有修武的天赋嘛。

一问,就被怼的没话说。

“啊?我舞剑就是强身健体活动活动腿脚嘛。”

你能怎样?

也有然希望学学这套剑法。问张砚要,开不了这个口,而且对方身份乃是神秘的杂学一脉,这说不定里面规矩繁多,怕是轻易教不了外人。所以都选择默默的在边上看,你都跑出来练剑了,我看看也没什么吧?

可惜,张砚练的乃是《引气剑诀》,是正宗的道家手段,里面的剑招都只是皮毛而已,真正核心的还是“引气”二字,外人不懂修行不会引气,学了招式去也就徒有其表罢了,这都不需要张砚在意。

甚至随着自己修为的提高,张砚对于荒天域的修武和自己从地球带来的术修和神道,两者根本就不是一条路,差别很大很大。

武修的强横张砚这一年来也是早就见识到了。淬体境的武者还好说,其实看上去除了更灵活、力气更大、身体抗击打和伤害的能力更强之外,与一般的军卒并没有非常直观的区别。可一旦武修进入开元境,那就大不一样了。

就如张砚最熟悉的秦昊,就是一名开元境中期的武者,有内劲元力,举手投足见都能带起千斤巨力,还能施展出威能巨大的战技。

所谓战技威能,在张砚看来其实与术法手段本质是一样的,勾动的其实都是天地间的力量。只不过表现不同。战技威能主要是引天地威能壮大自己的手段。而术法则是引动天地威能为主,自己作为配角引导。

所以,要分武修和术修以及神道修行谁强谁弱,张砚如今还不够评价的资格。他甚至觉得这种比较都没有必要,因为本身的路数就不一样。

比方说武修的手段就张砚目前所见所知,几乎都是在一个“武”字上面,用于强身和战斗的居多,别的方面的东西极少。而道门术法可就不一样了,即便张砚这样的初入门者也有许多手段并不是用在战斗中的。

《五行气盾》和《引气剑诀》都是张砚自保的手段。如今差不多一年过去,他已经将这两门手段运转自如了,不说登堂入室也绝对能拿得出手了。于是他心里便闲了下来,想再挑一门手段傍身。

这一次不单单是着眼于“保生存”更多的是张砚在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从小跟着师傅在龙虎山的各种典籍杂记里蹦跳,耳濡目染的都是传说时代的荣光和神奇。同时也最最好奇的是那些据说“肉眼凡胎”无法发现的“世界的另一面”。这种念想在张砚安顿下来并且修为也有所长进之后便按捺不住了。

万相珠里的高塔虽然依旧只对张砚开启了一层,可其中的术法手段如星光茫茫,很容易就能挑选到张砚所想要的手段:《阴阳瞳术》!

作为一个从神怪传说里长大的华国人,张砚又岂会不对阴阳眼感兴趣?

《阴阳瞳术》既然在万相珠里高塔的第一层中,那就意味着它其实并不算是一门多么高深的术法手段,介于入门的程度而已。

或许对于修士而言,一眼分辨人鬼,一眼看清阴阳,本就属于基本手段,所以不算高深吧。

张砚轻触那代表《阴阳瞳术》的金球之后,意识重新回到身体,脑海里多了关于《阴阳瞳术》的所有法门和诀窍,需要他按照这些讯息开始习练就是。

《阴阳瞳术》也的确不难,甚至在张砚仔细研究了一遍之后觉得比起《五行气盾》和《引气剑诀》都要简单许多。

可一连习练了三日,张砚除了感觉很顺利之外并没有别的什么感受。

按照《阴阳瞳术》的说法,将灵气聚于双眼,然后用特定的手法将阳气和阴气逐渐筛离出来,最后如滤镜一样加在视线前面,就可以在眼中看到平时肉眼不能看到的阴邪之物,也就是俗称的鬼了。

“如《阴阳瞳术》上的描述,我现在应该是开了‘阴阳眼’才对,为何不论白天还是黑夜都未曾见到邪物?”

以前在地球的时候张砚是不信神鬼的,即便他自己靠神鬼之说吃了不少好处。但后来到了荒天域,他才明白自己以前还是想得简单了。如今他信,但却不怕,因为他背后有堂堂龙虎山门,自己如今也是道门中人,又怎会惧怕这些?

整个鱼背山要塞,每天几乎都有死人,长年累月下来居然一只鬼都没有!?

唯一能让张砚察觉到自己的阴阳眼没有失效的是他虽然看不到鬼,但看得到魂魄了。那些死在城墙下伤兵营里的军卒,死后就会有魂魄飘出来,但很快就会如雪般消融不见。

身亡而魂魄出,本该归于天地,但受六欲七情之碍,生孽障,抗天地规律,被执念所困所迷,而入鬼道扰乱世间……

张砚不信这些死在战阵上的军卒就心理平和毫无挂念,能安安稳稳的全都“归于天地”。他明明看到不少人死后魂魄面目狰狞不甘,可依旧消融不见,似乎与龙虎山门里对于鬼的描述并不像。

左思右想,张砚不认为龙虎山的《阴阳瞳术》有什么问题,他之所以没见到鬼的唯一原因应该是出在他所在的地方不一般。

“要塞乃是兵家之地,煞气本就冲天,军中气势更是至刚至阳的存在,莫非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让此地没法诞生邪物鬼祟?”张砚心里有了猜测。

第28章 家书

虽然没能在鱼背山要塞里看到好奇许久的邪物,但张砚也想明白了,不指望在要塞这种兵凶煞气之地碰到鬼,那玩意儿在这种地方估计根本就没有滋生的环境,魂魄离体便会被迫消融归于天地,变个屁的鬼。

看来想要见识一下鬼是什么模样还得再寻机会。

不过《阴阳瞳术》张砚并没有停止修行,反正这门手段并不复杂,总的来说和吐纳术差不多,都是一种类似于习惯养成的东西,一旦他的双目可以习惯瞳术相关的灵气运转,那么他就能心念一动便在阴阳视线间随意切换。并且,按照龙虎山的一些古籍里介绍说《阴阳瞳术》本就是地球上传说时代的道门修士行走江湖时的必备手段,怎能不精通?

除了《阴阳瞳术》之外,张砚还开始涉猎一些其它的术法手段。比如符箓,比如阵盘的基础刻画和使用,甚至一些纯药理方面的炼丹基础知识等等,都在他的学习吸收范围之内。

用张砚自己的话来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学点东西以后闯荡起来也多些底气。

巡逻维护八卦阵,教岗哨的军卒关于八卦阵的一些变幻路径的简单方法,同时按部就班的增进修为,学习各种万相珠里的术法手段。张砚很快就在这种规律的生活中沉下心来。换个角度看的话,他被宋青河留在鱼背山两年,或许并不是什么坏事,至少换个地方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有这么合适的环境潜心修行而不用担心外部的滋扰。

不过突然有一天,林沢冬拿着一封信件找到了张砚,也让他原本已经沉寂的属于身体前身的记忆重新冒了出来,在他本来如止水的心境也不免起了一分涟漪。

“你家里来的信,应该是上上个月的,在驿站耽搁了不短时间,这次辎重营的兄弟过去顺道给你带回来了。”

对于张砚,林沢冬已经没有多少上下级的语气了,更多的还是平等论交,他清楚张砚在军中干不长久,两年强征的时间一到肯定走,不然人家也不能抱着一身本事一直在军中当个伙长吧?而曾经罪兵的身份又不允许张砚混军中资历,所以走是必然的的。

既然留不住,那就交好,以后山不转水转,谁又说得清世事呢?

其实在鱼背山里和林沢冬一样想法的人很多,也是让张砚虽然只是一个伙长但处处受到优待的原因之一。

可出了鱼背山要塞,张砚这两个字却完全无人知,名头也只是一个从罪兵洗清罪名之后的小小伙长而已,谁会当回事?所以,像家书这种本就不属于军资的东西,到驿站一般都会被滞留很久才会有人力去带回来。一般收到三五个月前的信都是常事,有些人都死了,家书都还在路上也不是少数。

“多谢大人!”张砚道完谢,送走了林沢冬,然后将信展开,里面的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并不好看,但字数却是不少,足足五页。

“兄长亲启,妹在廊源家中叩首给兄长请安,愿兄长平平安安早日归来……”

妹妹……张砚顿感意识深处那属于前身的记忆蜂拥而来,一个娇小瘦弱皮肤干黄的女子模样逐渐在他的脑海里变得清晰。那是前身的亲妹妹,年芳十六,张慧圆。

信不是张慧圆写的,她识字不多,不够书写,而是找了相熟的落魄独眼书生写的。那书生张砚居然也有印象,据说本来一腔才华,后来逢难,一场大火瞎了一只眼睛还烂了几根手指,当不了官也写不好字,最后只能收夜香,顺带帮人歪歪扭扭的书写几个字勉强温饱。

信里虽然文绉绉的,可也易懂。

先是说了之前不来信是因为没有罪兵的消息,根本不晓得张砚被发配到了哪一个地方,连死活都不知道,唯有默默垂泪担忧。

后来张砚神奇的仅用数月就把身上的罪名清了,之后接到鱼背山要塞的强征令,这才几经周折的有了音讯,以普通军卒的身份被衙门将请罪的文书和落脚地,以及强征文书一并送到了张家人手里。

说是“张家”可实际上此时的张家已经就剩下三人了。一个是张砚的亲妹,张慧圆;一个是张砚的老母王兰萍;还有张砚的亲哥张顺。

老母王兰萍已经六十有三了,身体并不好。而张砚的哥哥张顺以前一场意外断了双腿,也是残废在家。唯有小妹张慧圆靠着女红手艺能跟绣坊接一些活计是家中生计的主要来源,再加上老母纺线,一家人日子过得很紧。

当然,张砚获罪之前张家并非如此艰难。张家祖上颇为殷实,不少良田。

可到了张砚这一代就蒙了大变。

先是当家的张顺因为事故成了残废,情绪一下崩溃,在家整个人都垮了。之后家业到了张砚手里,他又听信几个好友的劝说卖掉了家中良田换成了廊源城中两间店铺,开店做起了买卖。

可买卖刚有起色,一桩案子就到了张砚头上,说他纵火行凶害死一人。不但抄没的店铺还把张砚打为死囚。

再后来张砚被充军到了鱼背山要塞,被沙场上的妖兵吓死了,接着地球上的张砚才有机会借尸还魂,直到如今。

信里张慧圆的激动心情溢于纸面,同时也给张砚说了家中的情况。高兴的是家里已经收到了他用军功换的两块良田,如今请了庄子上的人帮忙,拮据的日子应该很快就会过去了。家中老母的身体也在听闻他还活着的消息后有了好转,如今胃口都好了许多。就连大哥张顺也开始重新振作,帮着老母整日纺线,脸上也有了笑容……

“报喜不报忧啊。”张砚合上信件,心里暗道。他又怎会瞧不出这字里行间中的强颜欢笑?

一家子麻烦,也没个男家能顶梁柱,日子能这么好过?靠一个十几岁的女娃儿能挡什么风雨?即便有了军功换了良田,可这件事是好是坏还真的很难说得清楚。

更何况张砚前身的记忆中,关于他纵火行凶的事情可是一桩冤案。里面疑点太多,说没人陷害他,张砚是不信的。如此外患就在身边,家里人能安稳过日子?

第29章 人情

“属下参见大人!”

“不用如此多礼。张砚,你怎么不在你帐篷休息,跑我这里来干什么?”林沢冬颇有些意外。他与张砚一个营地,但这还是对方第一次主动过来找他。心里有些疑惑,但稍微一想,也能猜到一些,应该是和昨天他拿过去的那份张家人来信有关系。

说起张砚的家境,林沢冬也是了解的。之前张砚拿出孔明灯的时候他就给廊源那边的地方衙门去过条子,让他们查张砚的家底和过往。结果清楚明了没有任何问题。不过也遗憾的是张砚一身杂学的本事如何得来却一点迹象都没有。

当然,鱼背山要塞要查的就是张砚的底细,而不是他一身本事怎么来的,只要人没问题,别的也就不需要太过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