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庄不周
荀彧会心一笑。“以公之威名,得圣眷之隆,还有谁不肯应命,又何必我居中奔走?不过公既然开了口,我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你说吧,想要谁?就算是让我自己去,我也绝不皱眉。”
“行,有你这句话就行了。”士孙瑞用力拍拍荀彧的肩膀。“今天有庆功宴,顾不上。明天你到我营里去一趟,我们细谈。我要人,要很多人。”
荀彧躬身领命,心头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士孙瑞走了,荀彧回头看看荀衍。“兄长,有兴趣吗?”
荀衍点点头,却又说道:“不如让友若先去吧,我还要休息几天。”
荀彧连连摇头。“攻益州也不是立刻起程,有的是休息时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你就不要谦让了。再说了,友若还有其他的事,暂时脱不开身。”
“什么事这么重要?”
荀彧凑到荀衍耳边,低声说道:“党事。”
荀衍眼神一闪,没有再说什么。
——
荀攸等人入帐,向刘协行礼。
荀攸一一介绍。
刘协看着荀攸和这些将领,心情大好。
同样是荀氏子弟,荀攸就比荀彧等人务实,反应也更快。虽然最初也有些软抵抗,但他很快就放弃了不切实际的想法,坚决执行他的旨意,不折不扣的在河间推行度田。
事实也证明,彻底度田虽然得罪了一些大族,却得到了普通百姓的支持。秋收之后,河间提供了大量的钱粮,也对邺城内的士气造成了重创。
河间的粮食还没全部运到前线,审配就自杀了。
当占冀州户口九成以上的百姓选择支持朝廷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取胜的希望。再不投降,一旦开战,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了。
对荀攸等人来说,这个结果无疑是最好的。
反正他们以骑兵为主,就算开战,他们也不是攻城的主力,只是配角。
现在邺城不战而降,大量的粮食还没有用,征讨辽东自然而然的提上了日程。
“辽东的战事是不是太急了?也没有让你们休息一下。”刘协笑眯眯地说道。
话音未落,麹义就站了起来,连连摇手。“不急,不急。陛下,现在出兵正好呢。辽东路途遥远,一来一回就要好几个月。早点去,早点打完,早点回来,说不定还能赶上征益州。”
刘协忍俊不禁,放声大笑,指着麹义说道:“你啊,做人不能太贪心。还没攻克辽东,就想着去抢益州的战功?”
麹义也咧嘴大笑,拍着胸脯说道:“陛下有所不知,辽东只是路远而已,其实没什么难度。都护为了征辽东,已经准备了几年。张文远、高子平没有来,就是在准备征辽东的事。”
“是这样吗?”刘协转头看向荀攸。
荀攸点点头。“辽东寒冷,九月之后就会下雪,车马难行,所以臣打算用雪橇运粮。张文远、高子平在塞外,除了筹集人马,就是准备雪橇。雪橇与普通车辆不同,需要进行特别训练。”
刘协很满意。“运筹帷幄,有大将之风。看来这次征辽东,我可以静候佳音了。”
“陛下,辽东易平,但要想斩草除根,恐怕还需要多费些力量。”荀攸说道:“公孙度知大军将至,很可能会逃入高句丽或夫余。臣与诸将商议,平定辽东之后,留一部人马镇守襄平,然后率主力犁庭扫穴,顺势平定高句丽及夫余诸部,使蛮夷知我大汉天威不可犯,犯则必诛。”
第944章 时不再来
刘协脸上的笑容不变,身体却下意识地往后仰了仰。
荀攸这个计划是之前没有提及的,有点突兀。
从麹义的表现来看,似乎他也不清楚荀攸有这个计划,又或者说,荀攸的这个计划中并不包括他?
“这是谁的计划?”
“还没有计划,只是来的路上闲聊说起,臣觉得可行。”
“一举平定高句丽、夫余自然是好,可是战事规模却非平定辽东可比,需要的钱粮、物资也会成倍增加,恐怕不是一时半会能准备起来的。”
“诚如陛下所言,所以臣以为当见机行事,视平定辽东后的收获再定。”荀攸从容说道:“只是作战计划当进行调整,以便战机出现时,臣可见机行事,不必再往复请旨。千里往来,就算是六百里加急,也需要五六天,很可能会贻误战机。”
刘协点点头。
调整作战计划没问题,就怕你擅行其事,将战事扩大化。
对于荀攸这种坐镇一方的将领来说,最怕的就是他们不经请示,擅自用兵,捅出篓子,却由朝廷来收拾烂摊子。
“尽快将计划提交太尉府。”
“唯。”荀攸躬身领命。“只是臣麾下猛将虽多,能吏却少,撰写作战计划怕是力不从心。臣计划辟除几个可信的人,还请陛下恩准。”
刘协眉头一挑,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寒芒,随即又笑了。
“荀公达,你说的这些人不会是汝颍乡党吧?”
荀攸面不改色。“陛下英明。军事当密,不密则败。能胜任此事,又值得信任的人,非乡党而谁?”
刘协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你看中了谁,将名单报上来,一并提交太尉府吧,按制度来。”
“谢陛下。”荀攸再拜。
又说了一阵,刘备、孙策联袂而来。
荀攸主动告退,与麹义等人一起出了大帐,等待庆功宴的开始。
荀彧等人还在外面闲聊,见荀攸出帐,也没有主动过来打招呼。
荀攸也没动,倒是麹义主动走了过去,和荀彧、荀衍寒暄了两句后,直接对辛毗说道:“佐治,你意下如何?”
辛毗说道:“蒙将军器重,感激不尽,只怕能浅德薄,耽误了将军建功。”
麹义哈哈大笑。“行,那就这么说定了。”他又压低了声音。“佐治,不瞒你说,这可能是最后的机会。讲武堂的学生一批接着一批,用不了多久,诸部就没有自行辟吏的机会了。我实在是欣赏你,这才央求都护出面,抢在天子变更制度之前定下来。”
辛毗微微一笑,拱手道:“惭愧,惭愧。”
麹义抑制不住得意,眉梢轻扬。“说起来,我也是半个汝南人,和你算是乡党。亲不亲,家乡人嘛。佐治,就这么说定了,我把你的名字报上去,一起送太尉府批复。你抓紧时间安顿家人,尽快到营里报到。有什么困难,你直接说,千万不要客气。”
辛毗再次表示感谢。
麹义回去了,辛毗这才回头,看着荀彧、荀衍。
荀彧、荀衍的脸色也不太好看。
麹义言者无心,他们却是听者有意。
用人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且不会太远,这是他们入仕的最好机会。一旦天子下诏,他们再想靠私人关系入仕就难了。
荀攸这么做,已经是冒着触怒天子的危险,尽可能的帮乡党脱困。
“事不宜迟。”荀彧对荀衍说道。“兄长,你要尽快做出决定。”
——
刘备、孙策有些沮丧。
孙策从渤海赶来,一箭未发,邺城就投降了。
刘备倒是打了几仗,但有胜有负,总体战绩并不理想。陈登阵亡是最大的损失,搞得刘备很没面子。
对接下来的辽东之战,他们都摩拳擦掌,希望能一显身手。
刘协鼓励了他们几句,让他们尽快与荀攸商量,拟定作战计划,提交太尉府审批。
这么大的战事,该走的程度还是要走的,要不然太尉府就成了空架子。
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贾诩这个战略高手能够把把关,避免盲目乐观。
说完军事,刘协专门问了张昭一个问题。
你有没有兴趣留在渤海做太守?
张昭很意外,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
刘协也不掩饰,直截了当的对张昭说。从目前的情况来,渤海的度田效果是远远不如河间的。但政事不能看一时效果,更要看长期。用今年的成绩判定两种不同施政方案的优劣过于简单,我希望你能留任渤海太守,做满四年。
四年后,再根据两郡的发展结果来做判断,进行取舍。
刘协话音未落,张昭的脸就有些泛红,血气往上涌,看向孙策。
孙策的心情有些复杂。
他不想留下张昭,但天子这么说,他也不好拒绝。
刘协虽然没有直接批评张昭,却也说得明白,张昭在渤海的度田方案并不能让人满意。要想证明他的方案合理,除非他留任渤海太守,在接下来的几年间发展超过河间。
如果张昭不留任,等同认输,承认这只是权宜之计,并非长治久安的政策。
对张昭来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张公,能得陛下器重,是你的荣幸。”孙策强笑着说道。
既然留不住,不如大方一点。
张昭离席,拱手施礼。“谢陛下,臣愿留任,在渤海施政,上报朝廷,下抚移民。四年之后,若渤海不如河间,臣愿上书请罪,从此归隐。”
刘协嘴角挑起一抹得意的笑容,淡淡地说道:“卿言重了。天下广大,治道复杂,是德是刑,莫衷一是。朕年幼,难以判别,只能请诸君各逞其能,择优而用。卿也不妨趁机此会,一展胸中所学,付诸实践,以验真伪。”
张昭想了想,又道:“既然如此,臣冒昧,敢请罢度田。”
孙策吓了一跳,连张纮都皱起了眉头,觉得张昭太过份了。
度田是天子既定方针,而且已见成效。你不在渤海彻底推行度田也就罢了,居然还要恢复原状?
一旁的刘备、麋竺等人看在眼里,也有些不以为然。
刘备甚至有些庆幸。亏得张昭不是他的幕僚,否则会被他拖累。
“陛下……”孙策起身,准备为张昭解释。
刘协摆摆手,示意孙策不要着急。“卿欲罢度田,是想证明德治胜于刑治?”
“是。”张昭梗着脖子,抗声道:“诚如陛下所说,德刑之争,由来已久,一直未有定论。臣虽不才,愿行德政,以明天下之乱,非儒门之罪,而是儒门之道不行之故。”
第945章 以身证道
刘协无声地笑了。
此情此景,他既意外,又不意外。
意外的是张昭第一次见面就提出这样的要求,不知道是说他天真,还是说他耿直。
或许是兼而有之。
不意外的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很难找到一个直观的判断标准。一个问题可能争辩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没有答案。
儒家的治道究竟有没有用,直到二十一世纪还在争论,何况现在还没有能与之匹敌的理论。
法家?拜托,名声早就臭了。
儒家好不好,至少传承了近百年。用法家治国的秦二世而亡,妥妥的亡国之道。
有这样的认识在先,刘协也不敢指望自己登高一呼,就能将儒家打倒在地,然后提出一个人人赞成的新理论。
事实也不可能。
所以,他打的旗号一直是改良儒家。
既然是改良,自然只能在儒家的既定公识的基础上讨论问题。
比如王道。
致王道这个目标是一致的,不能讨论,也不用讨论,区别只在于实现的手段。
有改良派,就有保守派。
儒家虽然早有比道家开明些,能够因时而变,毕竟也有保守的基因,根子里还是复古思想的变种。
出现张昭这种为儒家辩护的保守派,再正常不过。
该来的总会来。
刘协摆摆手,示意孙策不必紧张,有容乃大的明君范十足。
“卿欲在渤海罢度田?”
“是。”
“理由呢?”刘协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既不生气,也不兴奋,完全是一副畅所欲言、各呈己见的从容。
孙策见状,暗自松了一口气,凝神屏气,倾听天子与张昭讨论治道。
他自知学问有限,治民非己所长,只能依赖张昭这样的读书人。数年相处,他对张昭的人品、能力还是信服的。天子许他将来海外封王,他很想带上张昭,付以政事。
天子想留张昭在渤海,他舍不得,却又不敢拒绝。如今张昭与天子意见相左,要在渤海试行德政,甚至要恢复已经推行的度田,他正中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