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庄不周
“这……这不是军功爵么?”刘和顿时傻了眼。“陛下,万万不可。推行军功爵,要分给将士田宅,岂不是与东海的大族为敌?”
刘协不说话,只是看着贾诩。
“这只是明示赏格,并不是军功爵。”贾诩说道:“方才公衡也说了,徐州大族更愿意支持袁绍,而不是朝廷。即使如此,便不是朝廷与徐州大族为敌,而是徐州大族背叛了朝廷,与朝廷为敌。”
贾诩喝了一口水,又道:“陛下,臣记得,自中平元年黄巾起事,徐州就战事不断。兴平二年,曹操东征陶谦,更有屠城之举。如今的徐州户口有限,抛荒的耕地更多,将来平定天下,百姓名田也是应有之事,何不趁此机会,激励百姓奋勇作战?”
他顿了顿,又道:“臣以为,河东之事,不可再现于徐州。”
刘协微怔,随即明白了贾诩的意思。
贾诩的确有私心,但他的建议有充足的理由。夺取大族的土地,分给普通百姓,这是必行之事。只是如何行,现在还没有明确的方案。为保徐州,恢复军功爵,试行新政,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王朗会不会赞成这个做法,刘协没把握,但刘备大概率会赞成,徐州的百姓会赞成。
而得到徐州百姓的赞成后,王朗赞不赞成就不那么重要了。
“公衡,你觉得呢?”
“臣以为不妥。”刘和毫不迟疑的表示了反对。“虽说徐州大族可能支持袁绍,却不代表所有的大族都会支持袁绍,背叛朝廷。若行军功爵,反倒会将他们推向袁绍。”
刘协半开玩笑地说道:“你家占的土地多么?”
“臣不敢欺瞒陛下,臣家的确有些土地,不过倒不至于因此反对朝廷举措。只是军功爵本是秦制,大汉兴起,正是因为暴秦无道。如今陛下为了中兴大汉,沿袭暴秦旧政,臣担心会让山东百姓恐惧,适得其反,反为袁绍助力。”
刘和离席,郑重地拜倒在地。“臣昧死,敢请陛下三思。”
第581章 不争之论
刘和提到秦制,贾诩便闭上了嘴巴,垂下了眼皮,不再说话。
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不方便在御前争论。
为了救亡,为了解决大汉有顽疾,天子将凉州作为安抚的重点,这已经让人有沿袭秦朝故事的嫌疑。再恢复军功爵,无疑是坐实猜疑,让朝廷面对更大的非议。
所以他绝口不提军功爵三个字。
刘和认定这是军功爵,那是刘和的事,与他无关。
这个办法有助于刘备集聚民力,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与袁绍对抗,这就够了。
对付地方的世家大族,早就是他和刘协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只是没有说得那么明白罢了。
刘协甚至不用做出选择,只是提出建议。在生死存亡面前,刘备才不管什么秦制与汉制,在得到朝廷默许的情况,他大概率会恢复军功爵。
一旦军功爵在徐州推行,并且有了明显的效果,再由朝廷公布推行就容易了。
见贾诩不说话,刘协心中明镜也似,忍不住想骂人。
这老狐狸太坏了,挑起了话题,激起了争论,他自己又缩了回去,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
“公衡请起。兹体事大,容朕再想想。”刘协也耍起了太极,对赵云、田畴说道:“诸卿不妨直言,言者无罪。”
赵云、田畴面面相觑,也不敢轻易表态。
刘协随即话题一转,说起了曹操和孙策。
周忠请辞豫州牧,袁术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关东群龙无首。袁绍这次出兵又非常谨慎,直接将目标对准了实力最弱的刘备,如果曹操、孙策满足于自保,不肯出兵增援,刘备必败无疑。
刘协其实不在乎刘备会不会败,否则他也不会在五千里以外高谈阔论,早就赶到前线了。
强悍的武力在手,就算孙曹刘都投降袁绍,袁绍统一了关东,他都不紧张。相反,他就想看看有多少人会支持袁绍称帝,然后名正言顺的一网打尽。
到了那时候,还需要什么讨价还价?附逆的,都该死。
但他不能这么表态,该有的表演必须要有。
曹操的态度相对比较好猜。曹昂就在御前听差,曹操身后又是河南。一旦形势不对,曹操可以放弃兖州,退守洛阳,与张济、董昭联手,足以让袁绍不肯轻举妄动。
孙策的态度不太好猜。在周忠离职之后,孙策是支持袁术,与袁绍对抗,还是向袁绍称臣,干掉袁术,目前不太好说。按照孙策的家世以及与袁术固有的关系,似乎支持袁术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再不济,他还可以退守江东,凭借水师优势,阻止袁绍渡江,坐观天下之变。
最难的还是刘备。
所以说到最后,话题还是回到了刘备如何才能坚持下去。
刘和强烈反对军功爵,但他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讨论没有得到什么满意的结果,刘协决定暂时休会,择日再议。
——
告辞出帐,刘和与田畴并肩而行,长吁短叹。
田畴的心情也有些沉重,但他不像刘和,还算平和。
“想听听我的意见么?”
“你想说什么?”刘和苦笑道:“我也许是当局者迷,但我这个当局者很清楚关东人对暴秦有多痛恨。你可能不清楚,从咸阳出发,有一条大道,一直通到东海边的朐县。在那里的朐山之上,秦始皇立了阙,称为秦东门。”
“当真?”田畴很惊讶。
“是真的,但你现在已经看不到秦东门了。”
田畴微怔,随即恍然。“被毁了?”
“是的,陈涉、吴广起事不久,秦东门就被人毁了。”刘和看看四周,压低了声音。“秦军以关中人为主力,尚且遭到关东人如此痛恨。天子以西凉兵为主力,关东人又作如何想?”
田畴突然笑了一声。“公衡,我有一个疑问,可能有些冒昧。”
“但说无妨。”
“今日关东的大族有多少是六国后裔?或者说,当年六国世卿世禄、衣食无忧的贵族,如今还有多少是衣冠世家?”
刘和一愣,停住脚步,转头看向田畴,头皮一阵阵发麻。
他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刘备保不住徐州,或者徐州大族都选择了支持袁绍,将来天子率部东出,那些支持袁绍的大族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被剥夺土地,还可能因为附逆而被族诛,后果更严重。
就像当年暴泰虽然被灭,但六国子弟却也没能恢复祖先的荣光,泯为众人一样。
徐州大族其实并没有选择。
刘和更加焦虑。
“天子毕竟不是秦始皇,他也不希望并凉精兵变成秦军那样的虎狼之师,所以他一直在推行教化,要将虎狼之师教化成王者之师。否则,当袁绍南下之际,他又怎么会留在这里?”
刘和缓缓吐出一口气,绷紧的心情终于松驰了一些。
“弘农杨氏也是大族,但天子一样能任用杨彪、杨修父子。江夏黄氏也是大族,天子依旧付黄猗以重任。颍川荀氏是新起之秀,天子并不排挤他们,反而任荀彧以王道之重,付荀攸以幽燕之兵……”
田畴一口气举了好几个例子,最后说道:“天子已经尽力了,关东大族难道不应该做出努力,共建太平?若天子宏愿得济,大汉扬声威于天下,铁骑直达万里之外,幽并凉皆为内郡,他们所得,岂不比那几百顷土地更多?”
刘和一声长叹,欲言又止。
——
次日再议,刘和没有再提反对意见,将重心放在了如何应对袁绍的进攻上。
他与袁绍共事多时,清楚袁绍麾下的派系斗争、文武矛盾。
会议结束后,刘协命人拟诏,许以刘备恢复宗籍的承诺,鼓励刘备建功。对如何集结兵力,除了建议他与臧霸等人联合的旧话之外,刘协没有提贾诩的建议,更没有提军功爵三个字。
这些由赵云以私人书信的方式提供给刘备参考。
与诏书同时送出的,除了赵云的私人书信,还有一封刘和写给王朗的书信。
这封书信很长,有三千多字。刘和不仅详细说明了他弃袁绍而归朝廷的初衷,也提到了天子新政的意义,希望王朗能够发挥名士的积极作用,劝东海大族认清形势,不要做挡车的螳螂。
此五百年之巨变也,刘和在书信的末尾说道,语气有些沉重。
第582章 虚张声势
沂水西岸,缯山。
刘备身穿常服,负手而立,看向北方。
天气渐热,他穿得不多,衣衫单薄,脚上也没有穿靴子,只是一双亲手编的草鞋。卷着裤脚,看起来像是刚从农田里过来的农夫。
与农夫不同的是他腰间插着一柄长剑。
简雍站在一旁,提醒了一句。“主公,臧霸来了。”
刘备嗯了一声,收回目光,看向远处的沂水。有几艘船顺水而下,船头站着一群人,也正朝这边看,其中一人正是去与臧霸商议的孙乾。
“宪和,臧霸会与我结盟么?”
“会,青州的袁军南下,他首当其冲,正是有求于我之时。”
“他不会投降袁绍?”
“不是他不肯,而是袁绍不肯接受他的投降。”简雍嘿嘿笑了两声。“当年要杀他父亲臧戒的太守就是袁氏故吏,说不定那件事背后还有袁氏的影子。再说了,袁绍麾下的统兵大将哪个不是冀州大族,哪有他一个泰山贼立足之地。就算他肯投降,也得不到他想要的官爵,只能为人卖命。”
刘备咂了咂嘴,欲言又止,最后只是叹了一口气。
臧霸如此,他又如何不是如此。
“主公,不要犹豫了。袁绍虽然兵力极盛一时,不过是落日余晖而已。只要主公能用云长之计,万众一心,挡住袁绍的孤注一掷,为朝廷守住徐州,前程不可限量。”
刘备回头看了简雍一眼,忍不住笑了。“宪和,你一向与云长不睦,为何如此推崇云长之计?”
“因为那是主公唯一的取胜之道。”简雍揪着乱糟糟的胡须,眉梢轻扬。“再说了,这也不是他的计策,而是朝廷的计策、天子的计策。他学得,我便学不得?”
刘备哈哈大笑。过了一阵,他又幽幽地说道:“原来宪和推崇的不是云长,而是天子。”
简雍说道:“能以少年之躯,当中兴之任,先破李傕,再破鲜卑,这样的明君谁不推崇?主公不推崇么?”
“我……当然也推崇。”刘备叹息道:“只可惜,他未必看得上我。”
简雍撇了撇嘴,欲言又止。
刘备上了报捷文书,但朝廷没有回应,让刘备很失望。可是在他看来,这事却怨不得朝廷,是刘备一直不肯表明态度,只想从朝廷那儿得到更多的任命和赏赐。如今袁绍大兵压境,他更不肯与袁绍决裂,如何能让朝廷满意?
臧霸等人到了渡口,下了船,向山上走来。
刘备赶上几步,与臧霸相见。
臧霸身高与刘备相当,约有七尺五六寸。长相粗豪,偏偏有一双细长的眼睛,看起来让人不安。
“使君,久仰久仰。”臧霸抢先一步,向刘备行礼,认真地打量了刘备两眼,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浅笑。“人皆道使君有异相,果然与众不同。”
刘备哈哈一笑。“宣高,休听那些村夫村妇传言。我年近不惑,一事无成,哪有什么异相可言,不过未老先衰之相罢了。如今袁绍大兵压境,我欲为朝廷效力而不可得,只好请宣高来助我一臂之力,还请宣高不要弃我于不顾。”
臧霸笑了。“使君有召,我岂敢不来。只是我等兵力有限,钱粮也不充足,怕是帮不上太多的忙,要让使君失望了。”
“兵在精,不在多。泰山兵乃是知名的精锐,有宣高相助,定能成功。”刘备一边说着,一边热情地邀请臧霸入席。
“使君有多少人马可用?”臧霸开门见山。
“此处有精兵三万,还有一万由陈登率领,在龙亢。”
臧霸诧异地看着刘备,忍不住地笑出声来。“使君最近发了什么财,居然能聚集三万精兵?”
刘备不动声色。“为朝廷效力,义之所在,何必用财?还是说,你还担心朝廷会辜负立功将士?岂不闻张杨、黄猗等人一战封侯,就连马腾的女儿也因为斩杀了鲜卑大帅,以女子封侯呢。”
“有这样的事?”臧霸愣了一下,眼神中多了几分狐疑。
“千真万确。”刘备顺水推舟,将自己了解的故事说了一遍。
他虽然没有明确称臣,但是有关羽和赵云二人传递消息,对朝廷的动向还是了解的。
臧霸等人在徐州,与朝廷素无瓜葛,只知道天子在并凉建功,却不知道具体消息。听刘备这么一说,又惊又喜。惊的是天子所作所为离经叛道,匪夷所思,喜的是天子战无不胜,大汉中兴有望,跟着刘备为朝廷效力也更有吸引力。
书生、女子都能以军功封侯,我大好男儿,以军功封侯岂不是顺理成章的事?
听刘备说完故事,臧霸哈哈大笑。“使君对朝廷的事了如指掌,可知朝廷何时出兵,攻击袁绍?”
“快了,镇西大将军韩遂已经进驻关中,随时可以东出。幽燕都护荀攸也砺兵秣马,只待秋风一起,便策马叩关,直到幽冀。”
臧霸掐着手指算了算。“这么说来,袁绍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
“正是,只要我们能坚守两三个月,朝廷大军一出,袁绍的死期就到了。宣高,你我分兵而守,你守琅琊,我守彭城,如何?”
“行。”臧霸拍拍手,一口答应。“多了不敢说,两三个月还是有把握的。”
“痛快。”刘备举起酒杯,与臧霸一饮而尽。
两人喝了几杯酒,刘备命人上歌舞,气氛立刻变得活跃起来。
臧霸等人虽然称霸一方,毕竟只是山中的贼寇,哪能经常欣赏歌舞,痛饮美酒。今天受刘备之邀前来结盟,原本还担心袁绍势大,刘备支撑不住。现在知道袁绍只是一时风光,而刘备又有三万人马,足以守住彭城,立刻放了心,敞开肚皮喝酒,眼睛也控制不住的四处乱看。
刘备与臧霸等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一副胜劵在握的从容。
孙乾在一旁陪着,心中忐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