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 第313章

作者:庄不周

交割了押运的书籍之后,郝昭第一时间带着夏侯兰赶到大营,向赵云复命。

看到夏侯兰,赵云非常高兴。他问了一些冀北的情况,得知易京被破,公孙瓒身死,赵云颇为感慨。公孙瓒是个优秀的将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官员。

“中山甄氏拒绝了袁氏的婚姻。”夏侯兰又将甄宓的事说了一遍。甄宓、张鸿去了雁门北岳,要祭拜玄武之神,从日程计算,现在应该也在赶往行在的路上。

赵云不认识甄宓,但是他认识张鸿和张鸿的姊姊,也就是甄宓的生母张氏,当然也清楚中山甄氏的实力和情况。对夏侯兰的决定,他非常欣赏,随即将夏侯兰推荐给了刘协。

他对刘协说,夏侯兰的武艺不是很出色,但他研习律法多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刘协和夏侯兰聊了一阵,又请贾诩考校了夏侯兰的学问,贾诩也颇为欣赏夏侯兰,觉得他是一个做监军或者军正的合适人选,邀夏侯兰任兵学堂的助教,专门教授律法。

军法本是兵法的雏形,如今依然是兵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夏侯兰正中下怀,大有此行不虚的感觉。

夏侯兰向刘协、贾诩详细介绍了冀北的情况。袁绍为了攻破易京,向冀北大族示好,又是结婚姻,又是加官晋爵。不过如今主事的田丰、审配都是冀南人,他们对冀北人的态度利用居多,很难从心理上予以重视。在攻破易京之后,很可能会出现新的变化。

刘协还没有收到冀州的消息,但他听了夏侯兰的介绍后,不禁哑然失笑。

袁绍已经被冀州人——准确的说是冀南人——绑架了。他急着进攻兖豫,除了要救颜良,更多的还是想取得兖豫的支持,制衡冀州人。

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兖豫人才虽多,将才却少,而且大多出自袁绍看不上的寒门。就算袁绍能控制兖豫,他也解决不了现有的矛盾,只会加剧。

这种结构性的矛盾恐怕不是袁绍能解决的。身在局中,又是既得利益者,根本找不到破局的办法。就算找到破局的办法,他也狠不下心,拿自己开刀。

说白了,这只是利益冲突的另一种形式罢了。不能平衡利益,就永远无法破局。

对甄宓,刘协倒不是太上心。他知道甄宓是这个时代有名的美人,但他缺美人吗?只要他稳住别浪,什么样的美人没有?

刘协决定尽快起程,完成西海之行。

袁绍结束了冀北的战事,举兵南下,中原的大战一触即发。他很快就要回关中坐镇指挥,以便韩遂放心出击。

——

周忠赶到襄阳。

刘表亲自出城相迎,在岘山设宴,为周忠接风。

作陪的除了荆州本地的名流之外,还有不少流寓荆州的名士。在这些人中,周忠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士孙瑞的儿子士孙萌。

周忠多少有些奇怪,将士孙萌叫到跟前。“你怎么还在荆州?”

士孙萌神情尴尬,刘表也有些不快。只是碍于风度,他没有变色,只是含笑看着周忠。

“去太原吧,你阿翁身负重任,急需人相佐。”周忠毫不客气的说道。他比士孙瑞年长几岁,曾官居太尉,将士孙萌当作晚辈教训绰绰有作。

“喏。”士孙萌喏喏的应了一句,不敢回嘴。

刘表笑嘻嘻地说道:“嘉谋,他一个年轻士子,提不得刀,骑不得马,回太原又有什么用?”

周忠瞅了刘表一眼,微微一笑。“景升,他与你我不同。他还年轻,不会提刀,可以练。士孙君荣身边会缺精通武艺的勇士吗?骑不得马,也可以练。天子平定并凉之后,最不缺的就是骏马。年轻人,身手灵活,只要肯吃苦,练上一年半载,自然弓马纯熟。”

刘表神色一僵。他听出了周忠的警告,天子不缺勇士,更多骏马,更有数万并凉精锐。一旦出击,必是雷霆之势,比当年董卓可强多了。

“一别经年,不意嘉谋兄如此豪气,倒是令人大开眼界。”

“我这算什么豪气。”周忠不紧不慢地说道:“荆州出了一位俊才,那才叫豪气。他和在座的诸位一样,本是书生,提不得刀,骑不得马。到行在之后,苦练武艺。不过半年,便与吕布一道以百骑横行漠北,行程万里,斩首过万,一战封侯。”

“是么?”在座的荆州人都很诧异,面面相觑。“究竟哪一位?”

“谁知道呢,应该是个寒门士子吧。”有人低声嘀咕道,不屑中透着些许酸。

周忠冷笑一声:“你们真是孤陋寡闻,让人怀疑荆州是不是还在大汉境内。此人可不是什么寒门,他是江夏黄氏子弟,黄猗黄子美。”

众人愕然。

江夏黄氏即使在荆州也是赫赫有名的高门,这样的一个人居然会与吕布一起横行大漠,以战功封侯。如果说话的人不是周忠,恐怕没人会相信。

士孙萌忍不住问道:“周公,这……是怎么回事?黄猗书生,岂能以战功封侯?”

“你们啊,真是白长了一双耳朵。”周忠伸手指指众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愤怒。“不知道黄猗,你们还能不知道丁冲?他可是就在南阳。华阴一战时,他与天子同行,提刀砍人。要不是天子快了一步,亲手斩了李傕,丁冲说不定也能以战功封侯的。”

众人目瞪口呆。

他们当然知道丁冲。丁冲就在南阳,这几年大肆招募人才,被他挖走的人不在少数,刘表恨死他了。几次想举兵讨伐,又担心自己打不过张济,只得忍气吞声。他们原本以为丁冲就是仗着西凉兵耍威风,听了周忠的话,才知道丁冲自己就是个狠人。

更让他们震惊的是另外一句:天子亲手斩了李傕。

华阴之战时,天子才十五岁,李傕却是久经沙场的西凉悍将。华阴之战,天子取胜,很多人都觉得是侥幸。万万没想到,这个侥幸却是这么来的,天子不仅亲自上阵,而且手刃了李傕。

“周公,这……这是真的?”士孙萌不顾刘表脸色难看,追问道。

“骗你作甚?”周忠瞪起眼睛,没好气的骂道:“你不会写封书信去太原问问令尊?华阴之战时,他奉命指挥禁军迎战李傕,也曾血染战袍,是亲眼看着天子入阵,大破李傕的。”

一直没说话的蒯越突然开口。“既然士孙君荣有如此大功,为何却罢了卫尉,谪居太原?”

第568章 利益对立

周忠横了蒯越一眼,眼神有些冷。

蒯越躬身施礼,微微一笑,带着一丝得意。

周忠虽然被任命为豫州牧,但他从未真正履职,一直寄寓在九江。士孙瑞在华阴之战立了功,却没能加官晋爵,后来又率北军的步兵营、射声营屯太原,无缘于之后诸战。

这难免让人觉得天子对老臣冷落,周忠如此为朝廷鼓吹多少有些一厢情愿。

“谁说士孙君荣是谪居太原?”周忠冷笑道。

“士孙君荣本是卫尉,如今却是北军中侯,难道不算左迁?”

“你知道天子北征时,麾下有多少人马?”

蒯越摇摇头。他哪里知道这些细节。

周忠暗自松了一口气。既然你不知道,那就好办了。士孙瑞的事,对他来说也是心里的一根刺,但由蒯越说出来,他心里更不爽。

“天子北征之时,麾下人马除了西凉诸将,就是南北军。南军兵力有限,虎贲、羽林皆不过千人,后来又加上北军的骑兵精锐,总共三千人。”

周忠竖起三根手指,环顾四周,目光凛然。“天子就是以这三千人为主力,在北疆先破匈奴叛军,再破鲜卑扶罗韩二十万众,斩首三万。”

蒯越面色微变,有些难看。

刘表也皱起了眉头,沉默不语。

他们都知道天子北征时兵力不多,但他们一直不相信天子只有三千步骑。如今由周忠亲口说出来,却不由得他们不信。

天子以三千步骑先破匈奴叛军,再破鲜卑扶罗韩,斩首三万有余,这样的战绩着实令人胆寒。如今天子再破西部鲜卑,麾下主力早就不止三万,一旦东出,谁能抵挡?

“天子北征,河东交给了荀文若,安全则由西凉诸将负责,太原则交给了士孙君荣。士孙君荣统领的是北军主力,他不仅有镇守太原的重任,更要随时策应河东。如此重任,岂是谪居之人所能担任?”

“话虽如此,六百石的北军中侯毕竟不是中二千石的卫尉。”蒯越坚持道。

“蠢材!”周忠忍不住喝斥了一声:“名不正,则言不顺。士孙君荣指挥北军主力,自然是北军中侯更为合适。卫尉乃宫中之臣,需随驾而行。天子北征,卫尉岂能留在太原,指挥北军主力?”

蒯越眉梢轻扬,正欲再辩,却被刘表制止了。

“嘉谋兄,听君一言,我等心中的疑惑总算得到了解决。”刘表举起酒杯,向周忠敬酒。“来,你我共饮一杯,祝汉德历久而弥新。”

周忠哈哈一笑。“英雄出少年。天子年未弱冠,却有高帝、光武气概,大汉中兴已是意料中事。景升为宗室,更应该为群臣表率,迷途知返。”

刘表的脸颊抽搐了两下,举起酒杯,用袖子挡住了脸。

——

为周忠接完风,将周忠安排在驿舍住下,命人好生侍候后,刘表回到襄阳城里的内宅,独坐堂上,半天没说话。

长子刘琦走了进来,上前施礼。

“安排好了?”刘表收起心神,问了一声。

“安排好了,由蒯祺亲自负责,闲杂人等,不得接近。”刘琦有些不安。“阿翁,周公乃是朝廷大臣,如何对待,似有不妥?万一他到天子面前说阿翁的不是,将来……”

刘表扬扬手,神情焦灼。“行了,我知道了。”顿了顿,他又说道:“我岂不知周嘉谋是大臣,只是我也没有其他选择。袁本初南下在即,这一次,他想必不会像上次一样草率,大概率会先取刘玄德,再取曹孟德。一旦他击破曹孟德,邀我夹击南阳,我该如何?”

刘琦惊讶地看着刘表。“阿翁,张济可是朝廷的骠骑将军,进攻他……岂不是谋反?”

“谋什么反?”刘表没好气的喝了一声:“西凉诸将生性残暴,滥杀无辜。这张济原本就是董卓麾下,与李傕等人同流合污。如今董卓、李傕虽死,他依然是西凉人,又有什么不同?”

刘琦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他知道刘表在犹豫,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刘表还想与袁绍联手,进攻张济。

刘表一声叹息。“天子想借凉州人的武力复兴大汉,无异于饮鸩止渴。我收到消息,统兵东出的将是韩遂。韩遂其人,我是见过的。那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凉州人,不亚于董卓。一旦他立下大功,朝政必为他掌控,届时天子必然成为傀儡,整个关东都会成为西凉人的牧场,哪有什么中兴可言。”

刘琦沉默不语。

刘表想了想,又道:“你知道士孙君荣为什么被罢了卫尉,以北军中侯镇守太原吗?”

“周公不是说……”

“那只是骗人的。”刘表挥挥手,不屑一顾。“士孙君荣被罢免卫尉,是因为他违抗旨意,接受了卫固、范先的请降,使卫氏、范氏逃过了族诛的下场。”

刘琦吃了一惊。“天子想族诛河东卫氏、范氏?”

“不仅是卫氏、范氏,还有其他的河东大族。”刘表拍着膝盖。“天子在关中度田,整治豪强之意甚明。你觉得蒯越、蔡瑁等人愿意支持朝廷?你信不信我今天向朝廷称臣,明天就会被人赶出荆州?”

刘琦闭紧了嘴巴,没有再说一句话。

他明白了刘表的担忧。

天子要度田,这是和天下大族过不去。凉州无所谓,大战之后的关中也没什么关系,可是山东不行,户口殷实的荆州也不行。蒯越、蔡瑁的担忧也是刘表的担忧,毕竟山阳刘氏也是拥有大量土地的高门大户。谁想夺走他们的土地,谁就是他们的敌人。

这么一说,天子的中兴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

刘琦仔细想了想,又小心翼翼地问道:“阿翁,韩遂东出,袁本初能是对手吗?”

刘表沉默片刻,微微一笑。“那就要看荀文若答不答应了。”

“如果荀文若答应呢?”

“我觉得他不会答应。”刘表眼神微缩,沉吟了片刻,又道:“就算他个人想答应,他身后的汝颍大族也不会答应。他如果想与汝颍大族为敌,与天下世家为敌,等待他的只会是身败名裂。”

“荀文若……会身败名裂?”刘琦皱着眉。

刘表斜睨了刘琦一眼,嘴角挑起一抹促狭的笑意。“竖子,你懂什么。三人成虎,要让一个人身败名裂太容易了。就算他真是个圣人,只要他得罪了天下世家,也会让他没有立足之地。”

他笑了一声,又道:“何况,颍川荀家从来就不是什么圣人。”

第569章 意外收获

周忠在襄阳住了两天,饮食很丰盛,但他想见的人却一个也没见到。

刘表派人守住了驿舍,名为保护,实际软禁。

带兵的蒯祺很客气,言辞恭敬,就是不让周忠出门。周忠要见人,他也可以派人通传,但结果却是一个也没来。不是不在襄阳,就是找不到人,至于真实情况,谁也不知道。

周忠倒也不意外。他很快就弃了努力,和蒯琪聊了起来。

蒯琪是蒯越的从子,年方弱冠,刚刚成亲,妻子是琅琊人诸葛氏。

周忠立刻想起一个人:琅琊人诸葛玄。他在寿春时,听袁术提起过此人,袁术曾任命诸葛玄为豫章太守,想借此控制豫章郡。但诸葛玄治理能力有限,尤其不擅长军事,因山民叛乱,弃郡而走,据说是到荆州投奔刘表了。

周忠一问,蒯琪就笑了。他的妻子正是诸葛玄的从女,不过诸葛玄本人不久前病故了。

周忠咂了咂嘴,暗自叹惜。

他和诸葛玄也曾有一面之缘,诸葛玄比他还小几岁,不想竟已经去世了。

“除了你的妻子,还有其他诸葛一族的人在襄阳吗?”

“内人还有一个姊姊,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明。此外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叫诸葛亮,字孔明,年方十七。一个叫诸葛均,年方十三,尚未有字。”

周忠想见见诸葛亮。蒯琪却说,诸葛亮不在襄阳城,他们弟兄两个在隆中,躬耕自读。

周忠很意外,又问了一些诸葛亮的情况。蒯琪虽是诸葛亮的姊夫,却对诸葛亮不太感兴趣,寥寥几语后便一问三不知。

周忠很奇怪,没有再问,却记在了心里。

两天后,周忠辞行。刘表亲自送他出城,看着周忠上了船,这才放心回去。

过了汉水,周忠一路急行,当晚在邓县留宿。

他让儿子周昉带着他的名刺去隆中,务必要找到诸葛亮,请他来邓县一晤。

周昉很不解,那么多的人才聚集在襄阳城,你都没见着,见一个才十七岁的诸葛亮有什么用?

周忠笑笑,问周昉道:“如果是你,背井离乡,来到襄阳,人生地不熟。长辈死了,两个姊姊嫁给了襄阳的大族,你会带着弟弟去城外定居吗?”

周昉不假思索的说道:“既然与本地大族结婚,自然是想借以安身立命,为何要偏居城外?”

“这就是你不如他的地方。”周忠感慨地说道:“如果换了公瑾,他很可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依附他人,难免被人左右。躬耕自读,才能保持独立。隆中虽在城外,却不甚远,有什么事,求援不难,可是这个距离又足以让那些不想见的人却步。”

见周忠将诸葛亮与周瑜相提并论,周昉不敢怠慢,带着周忠的名刺去了。

第三天中午,诸葛亮跟着周昉来到了邓县,与周忠见面。

上一篇:归藏剑仙

下一篇:核动力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