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 第26章

作者:庄不周

他虽不通军事,却知道南北军的战力。士孙瑞操练的内容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战法,而是最基本的阵型,并不是士孙瑞不懂更高深的战法,而是这些南北军将士基础太差,只能从最基本的开始练起。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依靠有利地形,据阵而守,或许还有一点胜算。主动出击,与西凉军进行野战,基本和作死没什么区别。

“君荣,当真一点办法也没有?”杨彪内心在拼命的挣扎。

士孙瑞沉吟良久。“办法倒是有。只是此例一开,无异于饮鸩止渴,后患无穷。”

第45章 不争而争

杨彪迟疑了半晌,还是忍不住问道:“君荣,说来听听。”

士孙瑞再次看了杨彪一眼,欲言又止。

他转头看向远处,伸手轻拍栏杆,犹豫良久,最后重重拍了一下。“文先,你还记得汉初的几任太尉、丞相吗?”

杨彪花白的眉梢轻颤,瞬间明白了士孙瑞的意思。

大汉开国之初,除了第一任丞相萧何没有直接的作战经验之后,从曹参开始,几任丞相都是武夫出身,一直到申屠嘉。

申屠嘉最初只是一个材官蹶张,也就是强弩士,基本没什么文化可言。他能做丞相,完全是因为军功。丞相这个职位,实际上他是完全不能胜任的。

严格来说,汉初的几任丞相,除了萧何、曹参之外,都不称职。

武夫当国绝非治国之道,已经成了有识之士的共识。

按照“猛将必发乎卒伍”的说法,就算不会出现汉初武夫做丞相的情况,太尉也必然长期被武夫霸占,几乎不会有儒生染指的机会。

允文允武一直是儒生的理想,但真正能实现理想的人有几个?

张奂为了证明自己允文允武,为《尚书》作注三十余万言,可他那三十余万言究竟有多少份量,想必他自己心里也有数。说得难听点,在真正的儒生眼中,那三十余万言一文不值。

学问与战功不可兼得,至少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如此。

如果将军事作为太尉任职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几乎不用怀疑,太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和儒生无缘。天下太平之后如此,天下太平之前更是如此。

乱世之中,什么最重?

当然是兵权。

为了三公掌权,将最重要的兵权拱手相让,是得还是失?

杨彪沉吟良久,苦笑道:“君荣,这可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啊。”

士孙瑞幽幽地说道:“所以,还是陛下掌兵最好。”

杨彪瞅了士孙瑞一眼,欲言又止。

他明白士孙瑞的意思。

陛下要掌握兵权,谁和他争,危险自不待言。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天子掌兵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天下太平之后,储君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哪里知道什么军事?

所谓兵权在天子,也就是名义上说说而已,实际大权还在三公——如果三公真能重掌实权。

士孙瑞的建议不是不好,只是……耗时必久,杨彪觉得自己未必能等到那一天。

杨彪本想再努力一下,不知为何想起了王允。

当初王允没听士孙瑞的建议,结果落得身死族灭,还将大汉难得的机会毁于一旦。如今天垂异象,上天又给了一次机会,他可不能像王允一样任性使气。

还是听士孙瑞的吧。

“君荣,你觉得天子能行吗?”

“不知道。”士孙瑞忽然笑了一声。“但我知道我不行。”

“自知者明。”杨彪深深地看了士孙瑞一眼。“你啊,什么都好,就是《老子》读得太多了,驳杂不纯。”

士孙瑞也不反驳,抚须而笑。

——

杨彪返回段煨大营,向天子汇报了他与士孙瑞的沟通结果。

具体的细节当然不能说得太直接,他只是盛赞士孙瑞深明大义,极力建议由天子直接主持军事,顺便做了自我批评,说自己是书生之见,不识大体,再次请辞太尉。

这一次,他没有推荐士孙瑞。

只是此时此刻,除了士孙瑞,还有谁能接任太尉?

刘协心知肚明,安慰了杨彪一番,再次表示不能拔苗助长,还是请杨彪分担一些责任,一旦士孙瑞建了功,立刻拜太尉。

这是杨彪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也是刘协所能做出的最大让步。

杨彪很满意,甚至有些不好意思。

刘协随即提出,希望杨彪赶赴河东,以太尉的身份主持河东政务,筹集粮草,招募兵员,尤其是收集船只,准备接应天子渡河。

按理说,这本该是司徒赵温的责任,但赵温的能力、声望都不如杨彪,又没人脉,未必能处理好河东的事。杨彪决心请辞太尉,将来最合适的职位就是司徒、司空一类的职务,现在让他去河东算是提前履职。

杨彪欣然接受。

太尉的兵权争不成,司徒的治民权还是应该争取的,而且必须争取。

杨彪稍微收拾了一下,带着天子诏书起程,甚至没等杨修回来。

段煨很殷勤,派人送杨彪到潼关,经风陵津渡河。

为表对老臣的敬重,刘协送杨彪到大营东的长亭。

看着杨彪的马车粼粼远去,消失在如烟的树影之中,刘协收回目光,咂了咂嘴。

“先生,杨公会不会觉得是朕嫌他烦了,故意支开他?”

贾诩笑笑。“陛下难道不是这个意思?”

刘协愣了一下,随即哈哈一笑。“杨公的确有点烦。明知他没有私心,还是受不了。不过安排他去河东,倒不仅仅是因为他烦,而是他最合适。”

“杨公睿智,自然明白这一点,不会计较的。”贾诩慢悠悠地说道:“若说有什么不妥,大概只是陛下可以等他请求,而不是直接安排。”

刘协眨眨眼睛,哑然失笑。

果然,自己还是太嫩了,没有充分利用好每一个机会。

“陛下,卫尉不争而争,陛下回御营之后,如何提振士气,可有方略?”

刘协当然有准备。

如果一点准备也没有,他哪里有底气和杨彪争兵权。

话到嘴边,他忽然想起贾诩刚才的提醒,立刻改了主意。

“先生说卫尉不争而争?”

“正是。”贾诩看得分明,含笑点头。

天子举一反三,悟性极高,又能自抑,着实难得。苦难能让人成长,他明显比同龄人更成熟稳重。

如此高的悟性,再加上难得的务实沉稳,中兴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能否胜任,要看能否在短时间内振奋军心士气,对杨定部完成第二次粮食补给。卫尉自认做不到,可以不争,陛下如果也做不到,就失信于人了。届时是该由太尉掌兵,还是陛下掌兵,反倒无足轻重,如何让诸将信服,才是重中之重。”

刘协深以为然,连连点头,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急着发表意见,而是先听听贾诩的意见。

这不仅是尊重不尊重的问题,贾诩考虑得明显比他全面、细致。

士孙瑞看似不争,却留了后手。

三公争权只是一方面,杨定、杨奉等人的心思也不能掉以轻心。

三公还讲一点君臣大义,文斗不武斗,武夫却只认实力,随时可能背刺。如果他无法兑现诺言,表现出应有的实力,不仅是杨定,连杨奉都可能翻脸。

刘协忽然意识到,杨彪跑得那么快,肯定是想到了这一点。

这老狐狸,坏滴很。

第46章 原本是交易

发现自己可能被老臣们联手摆了一道,刘协心情不太好。

道阻且长,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啊。

刘协想了一会儿,突然说道:“先生,杨公走得很放心,看来对先生很有信心。”

贾诩的嘴角抽了抽,幽幽地回道:“太尉是对陛下有信心。”向前走了两步,他又补充道:“陛下论道,臣论术。唯道正而后术明,无往而不利。”

“哈哈。”刘协笑了两声。

“嘿嘿。”贾诩也笑了。

刘协缓缓向前走去。“依先生之见,当如何用兵,方能一战而振朝廷士气?”

“出奇方能制胜。”

“如何出奇?”

贾诩并不急着回答,等两人上了马,并肩而行,才接着说道:“凉州苦寒,牧场多而耕地少,是以多牛马而少五谷,多迁徙而少定居。困窘时无人救助必死,人众时又无以自给,弱肉强食在所难免,故人多贫而慷慨,轻生死而寡气节……”

刘协静静地听着。

他向贾诩问计,贾诩却说起凉州风土人情,自然不是一时感慨,而是希望他从源头了解凉州,了解凉州人。

想安定凉州,首先要搞清楚凉州为什么会乱。

根本原因之一,穷。

凉州耕地少,环境恶劣,地广人稀。在以人口为主要衡量标准的汉代,凉州各方面都很吃亏。

以官员为例,对普通人来说的主要途径——举孝廉,即使是优待边郡,满十万口即可每年举荐一人,凉州的孝廉数量依然不到中原人的零头。

这就造成一个恶劣的效果,凉州人在朝堂上接近失声,涉及到凉州的政策大多由关东人制定。

凉州本来还有一个有利条件:以军功入仕。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民风剽悍的凉州多名将,将星层出不穷,六郡良家子曾是禁军主力,精锐的代名词。

可是本朝自光武以来重文轻武,儒生得势,对武人的压制到了近乎苛责的地步。

凉州三明就是凉州武人悲剧的缩影。

没有发声机会,不仅在政治上被关东人打压,在经济上同样被盘剥,凉州的经济越发恶化。当无法靠勤劳生存时,就只剩下一条路,不择手段,只要能活下去。

对个人而言,就是不讲仁义道德,偷盗、抢劫都可以接受,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对团体而言,弱食强食,强者为王,内讧、背叛屡见不鲜,谁也不觉得丢脸。

“李傕多疑,郭汜等人也不例外,没有人可以信任,也没有人会真正信任别人。他们手里永远握着两口刀,一口对准面前的敌人,一口防备身边的朋友。若陛下只想击而走之,毋须陛下用武,臣数行简书,就能令他们分崩离析,甚至互相残杀。”

贾诩长长的吁了一口气,神情落寞,带着说不出的哀伤。

“但凉州依旧,数年之后,叛乱必然死灰复燃,卷土重来。”

刘协品味着贾诩的话,心中感慨。

击退李傕、郭汜,对贾诩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如何让凉州长治久安才是。

杀戮永远是扬汤止沸,只会激化矛盾,却解决不了问题。

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

要安定凉州,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凉州的贫困,给凉州人一条活路。

这就是贾诩对他的期望。

他要恩泽万民,凉州人也是万民的一部分,贾诩想抢先上车也是很自然的事。

刘协抬起头,看向远处。

在他视线的尽头,就是雪山之下的凉州。

“先生,你希望凉州人内迁吗,比如关中?”

贾诩转头看着刘协,刘协也转头看着他,微微一笑,意味深长。

贾诩收回目光,抚着胡须,沉吟了片刻。

从他内心而言,他当然希望一部分凉州人能进入关中定居。关中已经荒芜,人口流失严重,用来安置凉州人再好不过,甚至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但他更清楚,大批内迁必然会带来冲突,再加上李傕、郭汜等人在关中杀戳带来的影响,在很长一时段时间内,凉州人都无法真正融入关中。

“如果先生一时无法决定,不妨暂时搁置。”刘协说道:“等到了并州,先生或许就有决定了。”

贾诩点点头。

上一篇:归藏剑仙

下一篇:核动力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