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 第709章

作者:苍山月

柳纪向对外宣称的是,屿进公司有内地的销售许可、批文,这才是和屿进合作的基础,这是一次大胆尝试,这是一次壮举。

八九十年代,确实有准入许可和批文这一说,一般人拿不到这道手续,就不能在内地从事电脑相关的业务。

柳纪向的这个决策,让香港畅想拥有了珍贵的、无法获得的进口许可和准入批文。

当然了,国字头的畅想还是中科院全资,拿不到许可和批文也是正常的嘛!

至于为什么是屿进,有什么其它关系也不用去揣测了。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总之,这样的公司结构诞生了,香港畅想负责代理业务,京城畅想负责制造业务。

这样的格局一直持续到了1994年,香港畅想谋求港股上市之前,然后柳纪向的绝世商才又来了。

为了满足上市条件,香港畅想的三家股东要进行一轮增资扩股(1)。

但是,三家股东之中,【技术转让公司】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不打算继续维持在香港畅想的股权占比,也就不打算增资了。

屿进公司声称没钱,没有能力增资。

而这个时候,【京城畅想】手里却筹集了1270万美元,大概就是1亿RMB,打算注入香港畅想。

问题来了,如果按照当时香港畅想的资产来计算,这一个亿注进去,京城畅想的持股比例将从33.33……%,爆增到90%以上,另外两家就彻底被边缘化了。

于是,柳纪向本着:吃水不忘挖井人,讲义气,以及符合当时国资改革,混合持资的原则,把京城畅想搞来的这1270万美元借了550万给屿进公司。

让屿进拿着京城畅想的钱,去增持香港畅想。

毕竟之前用了人家的准入许可和进口渠道嘛,不能扔下屿进。

最后的股权比例是,“【京城畅想持股】53.3%;【屿进公司】持股43.3%;【技术转让公司】因为没有增资,变成了3.4%。”

再然后,柳奇才更骚的操作来了。

【香港畅想】上市之后,不但没有越来越好,反而跌成渣渣了,代理生意做的一天不如一天。

到了97年,每股跌到只剩0.29港元一股,两毛九……垃圾中的战斗机!

按这个市值,屿进公司持有那43.3%就都卖了,也无法偿还借京城畅想那550万美元的增资资金。

香港畅想这时候就是一个空壳子了。

而与之相反的,【京城畅想】因为电脑业务的蒸蒸日上,已经是国内第一了,赚的盆满钵满。

PC业务也成了畅想最核心的业务,没有之一。

柳纪向一看,这不行啊,香港畅想再不救就凉透了!

于是,柳纪向又来了一波大势所驱、仗义疏财、神来之笔、经天纬地,而且看上去很合理的骚操作。

他把【京城畅想】的电脑业务及资产剥离出来,注入到香港畅想……续命!

只是实在想不通,一个代理业务、为了许可证和批文而存在的公司,怎么就舍不得呢?屿进公司的情义也是够大的,怎么就扔不下呢?

当然,也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反正这一波操作下来,香港畅想原地复活,立地成圣。

只不过,京城畅想变成了没有实体业务的投资公司,而香港畅想却活了。

不对,有实体业务!

前几年,柳纪向看准方向,投资了一波房地产,名副其实计研所旗下的房地产公司。

到了这个时候,香港畅想,也就是实体的【畅想集团】,股权比例是:【畅想控股】(京城畅想)70%多,技术集团2%不到,屿进公司20%多。

经过两三年的二级市场稀释,还有畅想投资,主动减持,到2000年,大概是畅想投资40%多的股份,屿进20%不到,剩下都是小股东。

这就是畅想集团的股权分配。

别急,还没完,【畅想集团】的大股东是【畅想控股】。

【畅想控股】的股权还没收割……不!操作完呢!

其实直到97年,畅想控股,也就是原【京城畅想】,都是100%国资。

只是97年后,柳纪向先是说服计研所,拿出35%的股份做为员工持股。

就是,畅想的天下是员工们打下来的,计研所应该给职工们一个福利。

这波操作堪称,收买人心的经典。

变成了,计研所65%,畅想职工持股35%。

随后,与柳纪向私交慎密的泛洋投资卢之强,又通过公开招股的方式,拿到了从计研所手中出售的29%畅想控股股份。

这波操作也没问题哈,都是合理合法的。

公开招股,谁都能买。只不过,泛洋比较幸运,竞价的就泛洋一个。

你就说,巧不巧?

(泛海是2009年的事儿,剧情需要提前出场。另外,书中畅想和现实没关系!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于是,畅想控股的股权结构现在就是:计研所36%,职工持股大会35%,泛洋投资29%。

表面上看,还是没问题啊?计研所依旧是最大股东,依旧国。

可问题是……

实际情况是:柳纪向个人,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联合持股等一系列操作,现在可以操控、决策的公司股份是44%!

没错!

你以为职工持股是真发给一线职工的?柳纪向和一众高层通过原始分配、回购等等方式,掌握了35%之中的大多数股份。

再加上泛洋的股份,柳纪向成立的董事会9人席位,他实际上已经掌握了畅想的决策权,已经把畅想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里了。

“所以……”

当南老讲完柳大神有如神助一般的资本操作,腾挪躲闪、企业家本色之后,伙儿心都凉了。

听说过畅想想的股份结构有点复杂,没想到这么复杂。

唐成刚这个“旁听”的,本来没打算插话,这全是大佬,哪有他说话的份儿?

可是没忍住,拿着小本本儿,“所以,我们只要控制畅想集团,也就是香港畅想的大多数股份就行了?”

指着小黑板,“畅想控股在畅想集团的股权占比40%多,我们只要去香港拿下二级市场的股份,还有屿进公司,就能实现实际控制畅想的电脑制造!”

这是最简单的逻辑嘛,不用管畅想控股那个烂摊子。

却不想,南老呵呵一笑,“不行!”

唐成刚瞪眼,“为什么!?”

南老,“即便你搞定屿进公司,也扫光了股市流通的股份,占据了大多数股权,也不行!”

“因为,电脑业务名义上在香港畅想旗下,可是实际控制还是京城畅想。”

“也就是说,从管理到技术,再到销售渠道,都在京城。”

唐成刚一下明白了,“也就是说,拿下香港畅想,只是名义上拿到了电脑制造,可却是个烂摊子!”

南老,“对!柳纪向要是想给你使坏,他马上可以使电脑业务停滞。”

“甚至和香港畅想剥离,抽调人员重新建厂。”

唐成刚,“那控制京城畅想呢?”

不由看向老秦,而且不光唐成刚,大伙儿都看老秦。

把老秦看乐了,“别想了,没那么简单。”

“就算计研所把它的股份都让出来,你再从职工大会那扣出点股份,凑齐51%以上。”

“可是同样的道理,电脑业务在香港畅想手里。”

“柳纪向如果在香港畅想搞事,联合屿进和小股东反向掌握香港畅想,那电脑业务法理上就是人家的,更乱!”

大伙儿翻着白眼,“也就是说,入主畅想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既要拿下香港畅想,还得在京城畅想开花!”

“否则,拿过来也没意义,不能接收,直接生产?”

齐磊开口了,“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好吧,大伙儿懂了,地狱难度呗?这两头都得拿下!

这时,常奶奶拍了拍手,“来来来,打起精神!”

指着那140万台的订单,“这不是有前提条件吗?”

看向齐磊,“你还有什么‘优惠政策’,赶紧说出来。”

齐磊想了想,“好像没了。”

众人:“……”

想掐死齐磊。真是应了那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话!

你只负责吹,我们在后面追。

……

不过,牢骚归牢骚,工作还是要干的。

这里面有搞宏观经济规划的常奶奶,有搞证券的王文利,有顶级的经济学者穆正明和孙家义,有商业法的大律师林晚箫。

还有对畅想最了解、最想杀回去的南光虹!

还有个刚进修回来的会计师吴连山。

包括齐磊、耿大爷、唐成刚这三个奸商!

这是齐磊能集结起来的,最豪华的商业阵容了。

琢磨一个畅想,还是能搞出一点道道的。

三天!大伙儿关在唐家小楼里,整整三天。

直到除夕当天的下午,才拟定了一个初步的框架。

从股市出击到攻心股东,从层层分化到集中一击,总算是有了眉目。

连常奶奶都没回去过年,为了齐磊这个事儿,在这儿没走。

齐磊人情欠大了。

这期间,吴小贱和徐小倩也总来凑热闹。

21号放假之后,更是成天的在这边泡着。

不为别的,机会难得啊!这么豪华的“阴谋团队”,想集合第二次都难。

两人和唐成刚的想法一样,长见识,学东西。

此时,常奶奶长舒了一口气,“差不多了,过了年,再有个几天工夫,完善一下细节,你就可以实施了!”

齐磊千恩万谢,“除了当孙女婿,您老就说让我干啥吧?”

常奶奶却是在齐磊脖颈上捏了捏,像对待自己的小辈一样:“傻小子啊!”

“我这么个老太婆,还能让你干什么呢?”

“别辜负了这么多人,这么多期望就行啦!”

齐磊听罢,知道这话有千均之重。

与其说是一个研究了一辈子政策的老太太对小辈的期望,倒不如说,是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嘱托。

有点像是:“未来交给你们了,别搞砸了,有一天再传给下一代人。”

齐磊沉默了很久,重重点头,“我尽力!”

常兰芳听罢,有些欣慰,却是没再多说。

齐磊做的已经很不错了,不能再给他压力。

调侃着转移话题,“老太婆很好奇啊……”

看着一屋子的草稿纸,“这个方案,现在虽然还没有拿出具体的细节,可是我估计……”看向吴连山那边,“得六七十亿的资金……起码吧?”

那边,吴连山红着眼珠子,都不知道统计了多少回了。

一听常兰芳的话,“常老高明啊,我算也是这个数儿!”

常兰芳点头,玩味看着齐磊,“六七十个亿,你上哪儿弄那么多钱去?”

上一篇:复活帝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