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1983 第247章

作者:隐为者

对于山里的野果子,郭师傅刚才溜达一个来回,也大致心中有数,就列了一个清单,上面林林总总的,有十多样野果。

数量最多的是醋栗,也就是灯笼果,另外也有刚才那种圆枣子,郭师傅估摸着,这个圆枣子应该也挺主要的。

因为这玩意,是他们当地的特产,别的地方十分稀少。

就算是有,味道和营养成分,也差了许多。

采集野果子的事儿,也就是采山大队捎带脚就能帮着采了,唯独这个圆枣子不多见,大伙有点没辙。

“不知道那群猴子是在哪采的,看来得盯梢才行。”刘青山提出来一个跟踪的主意,还是可行的。

不过哑巴爷爷摆摆手,比划着说:“不用那么麻烦,俺知道。”

那就好办了,想来以哑巴爷爷几十年行走山林的经验,在这片山里,还真没有他找不到的东西。

在木刻楞这边吃完午饭,分出来一支十人的采集队,跟刘青山他们去采圆枣子,哑巴爷爷还叫他们都带上一盘绳子。

张大帅就是这组的组长,他个子矮,一大盘绳子挂在腰里,都耷拉到地上,于是不满地哼哼两声:

“哑巴,你这是领着咱们集体上吊啊?”

哑巴爷爷笑呵呵地比划两下,大伙也都看懂了,都忍不住嗤嗤直笑。

张大帅也气乐了:“哑巴,多亏你不会说话,不然非得把人气死不可,合着我有一根鞋带就够用是吧,这上吊跟身高有个屁的关系!”

大伙一路说说笑笑,越走刘青山觉得越眼熟,等来到那个熟悉的悬崖边上,这不是断头崖嘛,也就是当初发现小鬼子秘密山洞的那个地方。

哑巴爷爷比划了一阵,大伙才知道,这悬崖下面的谷底里,出产的圆枣子最好。

林子深处,虽然也有一些,但是个头都比较小,味道也差上许多。

这下面的圆枣子,估计也至于猴子能采了,也不知道哑巴爷爷是怎么发现的。

这样啊,那就下去吧,大伙把带来的绳子都在大树上拴牢,然后接了上百米,这才放下悬崖。

绳子都用上了,才勉强接了两根,还有和悬崖接触的地方,担心磨断了,用东西小心地垫上。

准备就绪,张大帅一挥手:“爬绳子俺最拿手,俺先下去探探路。”

刘青山可不放心:“大帅叔,正好咱爷俩做个伴儿。”

这玩意还真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转的,下去相对容易,可是几十米高的悬崖,胳膊没那么大力气的,还真爬不上来。

十人的采山队,最后加上刘青山和哑巴爷爷,总共才只有五个人,有胆子下去试试,剩下的就在上边守着。

正好也能负责往上拽绳子,并且保护好绳子,万一要是绳子被破坏,那下边的人可就上不来喽。

没等张大帅第一个下去呢,就看到哑巴爷爷抓住绳索,身子一荡,就从悬崖上边消失不见。

探头往下瞧瞧,根本就瞧不见人家的身影了。

真是不服不行啊,张大帅也叹了口气,老老实实,身子盘在绳子上,顺着绳子,慢慢往下出溜,好半天,这才终于瞧见下面茂密的树木。

刘青山也从另外一根绳子溜下来,他担心大帅叔着急,所以一直控制着速度,两个人几乎同时到达谷底。

这处峡谷,远比想象中的要大出许多,简直就像是一片地下森林。

树木也笔直而高大,在这种环境下,它们只有努力往天上生长,才能吸收更多的阳光。

林间湿度也明显比上面大,脚踩在地上,感觉十分松软,下面的腐殖层,不知道有多厚呢。

“这才是真正的原始森林呢!”刘青山也不由得称赞起来。

这种地方,只怕千万年都极少有人涉足,属于真正的原生态。

呀呀呀,前方传来哑巴爷爷的声音,两个人循声望去,只见哑巴爷爷正爬在一棵树上,采摘上面的圆枣子。

这玩意是藤本的,需要攀援在别的植物上面生存,采摘起来还真有点难度。

等到五个人都下来,就开始分工协作,专门有爬树摘果子的,下面专门有人负责往篮子里收拾的。

装满一个篮子,就运到绳子那,叫上面的人吊上去。

忙活了好半天,感觉天都快要黑了,这才收工。

刘青山看看手表,才下午三点多,只不过峡谷里面光照的时间短,感觉快要黑天似的。

望望向着远处延伸的地下深林,刘青山暗暗下定决心:等以后有时间,一定跟着师父,好好探查一下这个地下宝藏,没准就有惊喜等着他呢。

往上爬的时候,可费了老劲,只有刘青山、哑巴爷爷顺利爬上去,张大帅勉强算是自己上去的,到了上边,累得直接四仰八叉地往地上一躺。

剩下的人,爬到半当腰就再也爬不动了,被上面的人合力给拽上去。

“二肥子,你说你跟着下去凑啥热闹,也不瞧瞧自己啥身板,差点把俺们的手都磨秃噜皮!”

大伙七嘴八舌地埋怨着,小名叫二肥子的家伙,长得确实有点名副其实。

他嘴里不满地嘟囔着:“下次叫几个十多岁的淘小子正好。”

“那也别叫你们家小胖墩!”张大帅缓过来,又开始接二肥子家的老底儿。

二肥子嘿嘿两声:“这个没法子,随根儿,谁叫是俺的种呢。”

张大帅也嘿嘿两声:“不过你家小胖墩这个头,好像有点太矮了吧,也不知道随谁呢?”

第二百八十二章 我要留在这里!

等到郭师傅收集齐全野果子,并且酿了几坛子果酒的时候,时间已经是一个礼拜之后。

其中有一坛子,直接添加了一斤猴儿酒,把郭师傅都给心疼坏了。

剩下的几坛,也都做了标记,准备在不同的时期,往里添加猴儿酒,最后再验证效果。

对于这个实验能否成功,谁心里也没底儿。

等到了九号这天,郭师傅就张罗着回家:“青山啊,明天就八月节了,团圆节,我得回去,要不然,我老伴儿非得找来不可。”

旁边的刘士奎接过话茬:“小郭啊,下回再来,把你家里的也一起领来算了,到时候,估计哑巴的药也配好了。”

郭师傅点头答应,可是刘青山不答应啊:“等下午吧,下午俺开车送你。”

“不用麻烦,我自个坐大客车回去就成。”老郭头摆摆手,收拾东西就要走。

主要是一些鸡蛋和蔬菜蘑菇啥的,都是大伙你拿点儿他拿点儿,就凑了不少。

“嘿嘿,那您可别后悔,上午咱们合作社要杀两头猪,本来还计划着有您一份呢,这下可省了。”

刘青山笑嘻嘻地说着。

杀猪分肉!

郭老头一听这个,立刻把手里拎着的大包放下:“青山你小子不早说,我不要猪肉,来一片板油就成。”

板油什么的,当然可以有,不过刘青山还是给郭师傅割了二斤后蹄,过节嘛,怎么也得包饺子。

在生产队的大院里,瞧着村民都喜滋滋地拎着一大条子猪肉回家,郭师傅的心思也活了起来。

这夹皮沟村子不大,可是待遇真好,过节都分肉,平时天天早上有牛奶,鸡蛋也随便吃,生活水平比县城都高,要不,等节后把老伴儿也领来算了。

三百多斤的大肥猪,本来杀一口就够分的了,不过另外一头,是刘青山掏钱买下来的,正好一起宰了。

这是准备给野菜厂的职工发福利的,剩下的,再跑跑关系单位,联络联络感情。

今天是礼拜天,明天是中秋节,学校放两天假,一群小娃子也围在这凑热闹。

杀猪什么的,小孩子最高兴了,主要是能吃上肉啊。

小老四拍着小巴掌,嘴里还脆生生地唱着儿歌:

“蛤蟆蛤蟆气鼓,气到八月十五,八月十五杀猪,气得蛤蟆直哭。”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二牤子这货,又在那边嚎上了,然后娃子们就拍着手一起唱:

“八月十五杀猪,气得二牤子直哭!”

这下子,二牤子哭得更加起劲,慌得刘英老师,一个劲在旁边哄,她不知道这小子的毛病,当然哄不好。

“你个哭巴精,赶紧起来,哭啥呀?”

刘青山把他从地上拎起来。

这家伙还委屈地直抽搭呢:“青,青山哥,明天过节,还没发月饼涅。”

瞧你这点出息吧,刘青山都被这小子给气乐了:“在县里食品厂都定好了,一会你连娣姐用大卡车就拉回来。”

这下子,二牤子才破涕为笑。

这就好了?刘英在一边直眨巴眼睛,有点茫然。

刘青山则笑着跟她解释:“小孩子盼着过节,不就为了那点吃的嘛,小刘老师,一会儿分肉分月饼,你也有份!”

“哇,太好啦!”

刘英也乐得蹦了起来,然后才觉察到周围那么多学生呢。

刘青山忍不住偷笑:别说孩子了,连老师都这样。

刚刚走出高中校门的刘英,确实高兴,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夹皮沟当民办老师,还有这种待遇。

估计就算公社的干部,都享受不到吧?

她家里也是青山公社下面大队的,其实挺困难的,正因为这个,才没有选择复读,而是找了这么个工作。

想想自己要是拿着月饼和猪肉回家,家里的两个弟弟,肯定高兴坏了,刘英的脸上,不知不觉就浮现出幸福的笑容。

然后她就听见刘青山的声音又传过来:“小刘老师,明天是九月十号,又是中秋节,又是教师节,提前祝你节日快乐。”

刘英乐呵呵地点头,然后一愣:“等等,教师节是啥?”

九月十号不是教师节嘛,没毛病啊?

刘青山眨巴两下眼睛,忍不住一拍脑袋:嗨,教师节是八五年才确定的,现在才八四年呢。

于是他呵呵两声:“俺上个月去首都,听到消息说,为了尊师重教,从明年开始,要把九月十号定为教师节呢。”

“那可太好啦!”刘英又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可是旁边的高峰就有点纳闷了:我也是从首都来的,怎么没听到这个消息呢?

等张大帅把一头猪分完,剩下的就全是刘青山的了,先割下来二十多斤,叫人给水库那边送过去。

人家都把大鱼给送来了,十几条呢,当然要有回礼。

剩下还有一脚子是给公社的,最后那一半,则是给野菜厂职工分的。

“青山,这个大猪头还有下水啥的,卖给俺家呗,明天过节,后天俺家老大结婚。”

张撇子他老爹,有些不好意思地凑上来说道。

这些天,刘青山忙活着酿果酒的事儿,还真不知道这信儿:

“买啥呀,直接送您了,再多割点猪肉,得把菜整硬实点儿,别叫人家送亲的娘家人笑话,说咱们夹皮沟抠抠搜搜的。”

说完,直接把剩下的大半脚子猪肉,都递给帮着拎东西的张家老三老四。

“够了够了,用不了这么多,用不了这么多。”

张老汉嘴里连声说着,感动得眼泪差点掉下来。

他一个孤老汉,拉扯着一大帮小蛋子,要不是青山领着大伙搞起合作社,手里有了余钱,还娶啥媳妇啊?

老光棍领着一群小光棍,一家子光棍过日子吧。

“叔,咱们还客气啥,红白喜事都不是一家办的。”

刘青山心里其实是有点奇怪的:一般都是冬闲的时候才娶媳妇嫁闺女的。

不过一想也就明白了:估计是张家老大比较着急,人家女方那边有情况了,呵呵,好事好事,夹皮沟添人进口,当然是好事。

两个大猪头,两副猪下水,两口猪的大骨头,最后都归了张老大,另外还有好几十斤猪肉,操办酒席完全够用了。

这个月份办喜事的好处是,蔬菜啥的不缺,村里人你家一筐茄子,他家一筐豆角的,就够用了。

看到这一幕,大伙都习以为常,但是新到夹皮沟的这些人,却特别有感触。

郭师傅已经下决心,要搬到这里了。

还有高峰,也深深地被村民间的这种淳朴所打动,本来是想在这里混一年,然后就回大城市的,现在他有点犹豫了。

刚分完猪肉,去乳品厂送牛奶的张连娣,就开着大解放回来了。

娃子们欢呼一声,就围了上去,吓得她赶紧踩刹车。

很快,车上就搬下来一个个的纸壳箱子,远远都能闻到里面那股香气。

“每家二斤月饼,都赶紧领啊!”

上一篇:一剑独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