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1983 第170章

作者:隐为者

王教授也只有摇头羡慕的份儿。

两个小丫头,则重新变得眉开眼笑:爷爷很喜欢她们的礼物呢!

一家人高高兴兴包完饺子,先单独把老寿星的小饺子下锅煮了。

煮熟之后,敬天一个饺子,扔到屋顶;再敬地一个,直接扔到当院。

家里的大黄狗早就盯着呢,刚要往上扑,就被小老四给抱住脖子,急得它嘴里直哼唧,哈喇子都淌出来。

等回到屋里之后,剩下的小饺子,还真被心情大好的刘士奎,一口气吃光。

主要还是饺子太小,三四个才顶一个。

然后剩下的饺子也煮出来,刘士奎拍了下肚子:“好像还没吃饱,要不再来几个?”

“老刘,你就没出息吧。”

王教授的话,惹得大伙一阵大笑。

午餐肉配上刺拐棒嫩叶的饺子馅,竟然很搭,咬上一口,鲜嫩多汁,带着刺拐棒的清鲜,一点不比鲜肉差。

没有大酒店奢华的生日宴,没有生日蛋糕,没有吹灯拔蜡这些洋玩意。

有的只是浓浓的亲情,只此一点,足矣。

吃完早饭,哑巴爷爷随着采收山野菜的大部队上山,刘青山则请了一天假,叫上张撇子,陪着王教授和爷爷,一起坐上吉普车。

“哥,等等我们!”

彩凤和山杏也追上来,她们今天放假。

别的小朋友都拎着小篮子,在杨红缨的带领下,去附近采摘羊肚菌,这俩小丫头,想陪着爷爷。

那就上车吧,反正小丫头轻飘飘的,坐在大人腿上就行。

刘士奎和王教授一人抱了一个,一起出发。

吉普车一路七扭八拐的,基本上是沿着小松江向上,许多地方,根本都没有路径。

也就是212的越野性能还算不错,这才勉强跑出去二十多里地。

越往上游走,江面也越来越开阔,江水在前方出现一个转弯,在这里和真正的大江交汇。

吉普车也终于无法行进,一行人下车转为步行。

脚下是松软的沙地,两个小丫头欢快地在前面跑着,留下两行浅浅的小脚印。

岸边休憩的水鸟,也被她们给惊得成群成群飞起,发出啾啾的叫声。

也有不怎么怕人的,有几只青黑色的大水鸟,就淡定地站在水边,一动不动,仿佛是几尊雕像。

其中还有一只,用的还是一支长脚,摆了个金鸡独立的造型。

“哈哈,长脖老等!”

小老四嘴里嚷嚷着这几只水鸟的名字,而山杏则眨眨大眼睛,向刘青山询问:

“哥,这些大水鸟正式的名字应该叫什么?”

长脖老等当然是土名字了,至于学名嘛,刘青山摸摸山杏的小脑瓜,笑着说道:

“这些就是鹭鸶啊,灰色的是苍鹭,那只白色的是白鹭。”

“我知道,我知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小老四还声情并茂地朗诵起来,小家伙真不错,已经会背不少诗了。

山杏当然也不差:“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刘士奎听得老怀大慰,又忍不住向王教授显摆:“老王,这些都是我教给两个小家伙的,不错吧。”

王教授还能怎么说,依旧只有羡慕的份儿。

同行的张撇子则嘿嘿几声,跟刘青山说:“俺还是觉得长脖老等这个名儿好,多形象。”

这话倒是不错,苍鹭脖子是真长,站在水里,一动不动,就在那等啊等的,仿佛能一直等到天荒地老。

所以说,老百姓取的名字,土是土了点,但肯定最形象。

不过苍鹭也并非真的就化作雕像,一旦有小鱼游到身前,那只大长嘴就如闪电般的刺出,从水里叼出鱼儿,仰脖吞进肚里。

这就是它们独特的捕食方式,有点太公钓鱼的架势。

有时候,等待也是一种生活。

说说笑笑,在沙滩上又行进了好几里路,王教授走得有点累了:“小山子,你说的那些礼物,都在哪呢?”

“王爷爷吗,就在前面,马上就到。”

刘青山嘴里答应着,然后来到了江岔子这边,大江就是在这分出来一条支流,形成小松江的。

这里地域更加平坦开阔,放眼望去,水天茫茫,分外辽阔。

只是这种地方,哪来的什么礼物?

“王爷爷,就是那些啦,您随便挑随便选!”

刘青山伸手向江湾处一指,横七竖八的,堆满了被江水冲下来的枯树枝,除此之外,就剩下满地的沙子。

王教授不免苦笑,嘴里还不忘调侃:“小山子,咱们这大老远跑到这,就是为了拣点烧火柴,好像都不够油儿钱吧?”

刘青山则笑而不语,大步走上去,其他人无法,也只能跟上。

渐渐到了近前,来到那些被水冲下来的枝杈前面,刘青山弯腰捡起来一个嶙峋的枝杈:“王爷爷,这些宝贝,您随便挑!”

宝贝?

王教授知道刘青山的秉性,是不可能跟他开这种玩笑的,难道,这些枯木,还真是什么宝贝不成?

于是他也弯腰捡起来一根造型奇特的木头棍子,上面疙疙瘩瘩的,好像长满了树瘤。

入手出奇地沉重,比木质的可重多了,王教授不免有些纳闷:难道不是木质的?

放在眼前仔细瞧了一阵,又找了一个小块的,轻轻撞击,声音如敲金玉。

最后又对着太阳照照,王教授忽然有点明白了:

“小山子,这个跟你爷爷的手串都是同一种材料?”

刘青山笑着点头:“差不多吧,区别就是一个是山料,一个是水料,这种被水冲刷的,专门有个名称,叫做浪木。”

王教授恍然大悟,他大致有点想明白了。

这是大红松在倒伏之后,被裹到水里,经过江水上千年的冲刷,把那些腐朽的部分全都冲掉,只剩下沉淀了松脂的这部分。

因而看上去造型都十分奇特,这根本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然雕琢而成。

就像他手上拿着的这一根,一米多长,色泽枣红,表面凸凹嶙峋,粗的地方如鸡卵,细的地方,仅如手指。

乍眼一瞧,简直丑死了,可是细看之下,却发现丑到极致,反倒展现出一种特殊美感。

一时间,王教授不禁有些出神:这根木杖,可不就像极了人的一生,起起伏伏,满是坎坷。

可无论多么艰难,都不能折断,都要坚持着,顽强地活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

“好啊!”

王教授爽朗的笑声,在河滩上久久回荡。

“小山子,谢谢你的礼物,王爷爷很喜欢。”

他重重地拍了拍刘青山的肩膀,然后将这根浪木拐杖紧紧握在手中。

今后的生命历程,他就要拄着这根手杖,一步步走下去!

他准备回去之后,在手杖上面刻上两个字:

前行!

“哥,我们也找到宝贝啦!”

小老四的声音飘过来,她正跟山杏一起,吭哧吭哧抬着一个木头疙瘩,费力地向这边走过来。

刘青山连忙迎上去,把那个树根抱在怀里,两个小丫头这才用小胳膊抹抹脑门上的汗珠儿,小脸笑得无比灿烂:

“哥,你看这个像不像是大鹿鹿,送给爷爷当生日礼物好不好?”

她们也知道,梅花鹿是吉祥和长寿的象征。

刘青山仔细瞧瞧这个浪木树根,上面早就被水冲刷得千疮百孔,不过剩下的部分,造型还真像一只回首凝望的梅花鹿。

头上鹿角嶙峋,四肢遒劲有力,只要稍稍加以雕琢,妥妥就是一只梅花鹿。

最妙的是,一前一后连着两个小树根,那不正是两只小鹿吗?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人不得不心生感叹。

刘士奎端详了半天,也是越看越爱,伸手揉揉两个小家伙的脑瓜儿:“这个礼物,爷爷最喜欢啦,哈哈,老王,你怎么看?”

王教授也顾不得跟老伙计斗嘴,他嘴里轻声赞叹着:“这浪木的造型,还真是,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的好?”

旁边一直充当看客的张撇子,同样受到巨大的冲击,刘青山把他领到这里,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他望着沙滩上,千奇百怪的那些浪木,口中喃喃着:“这浪木的造型,还真是够浪的……”

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那个胃口,却没那个肚皮

中午时分,刘青山一行人,才满载而归。

吉普车里,除了人,剩下的空间,几乎都被浪木给塞满了。

而这些对于江湾那边,堆积了千百年的浪木来说,也只不过是九牛一毛。

“青山,剩下的那些宝贝,放在那边,不会被别人捡走吧?要是当烧火柴,那就真白瞎啦!”

张撇子也难掩激动,刚才刘青山都跟他说了,等那位鲁师傅再来的时候,就把他带到春城去学习雕刻艺术。

虽然他现在还不知道雕刻是啥玩意,但是自从看到这些浪木之后,他就着迷了,脑子里面,也构思出许多想法,迫不及待地想要实现。

刘青山笑笑,现在的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浪木的观赏价值,谁会大老远的,费劲巴力往家里弄,除非是吃饱了撑的。

到了村里,把东西都卸下来,王教授乐呵呵拄着自己那根命名为“前行”的手杖,简直爱不释手。

刘青山则扛着那个暂时命名为“鹿鸣”的大家伙,放在爷爷家当院,还需要好好清理刷洗一番,才能摆进屋里。

剩下的十几件浪木,都被张撇子找人给搬回自己家。

等到刘青山刚把鹿鸣放到院子里,就听到院外吵吵嚷嚷的,原来是老姐杨红缨,领着娃子们回来。

这帮小家伙,都非常自觉地来领茶叶蛋。

刘青山把这茬都给忙忘了,还好大姐刘金凤记得,已经把茶叶蛋都煮好。

老四老五也迈着小短腿,过去帮忙发鸡蛋,最后也美滋滋地跟着混了两个。

刘青山则拿着个大刷子,提来水桶,唰唰唰地开刷。

浪木本来就是经过江水的浸泡冲刷,剩下的部分,都是油脂,所以根本就不怕水。

正刷得来劲呢,就听大门外有人打招呼:“小刘同志,在忙啊?”

声音有点陌生,刘青山连忙直起腰望过去,却是个挑着扁担的老汉,一时间没认出来。

“我是丁家沟的,小刘同志,咱们在供销社卖山货的时候拉呱过。”

丁老汉嘴里说着,刘青山这才想起来,连忙应了出去:“大爷,累了吧,快点先进屋喝口水,歇歇腿儿。”

丁家沟是山里的一个小村子,距离夹皮沟好几十里呢,还挑着扁担走过来,估计是一大早就出发的。

“不累不累,小刘同志,你们还收不收羊肚子菌啊?”

丁老汉轻轻把挑着的担子放下,是两个土篮子,里面装着鼓鼓囊囊的小面袋子。

刘青山愣了下,才想起这茬,立即笑道:“收,当然收了。”

听到这话,丁老汉脸上立刻如释重负一般,他大老远地跑过来,要是人家不收的话,那就白忙活了。

把丁老汉请到屋里,倒上一碗水,刘青山递过去根过滤嘴,却被老汉拒绝,而是拿着炕上的烟笸箩,卷了根旱烟,吧嗒吧嗒地抽着。

“大爷,俺都告诉供销社帮俺代收了,你咋还多跑十几里地呢。”

刘青山有些奇怪地问道。

丁老汉喝了一口水,抹抹嘴角,道明原委。

原来供销社的收购部那边说,人家外商不收羊肚菌。

上一篇:一剑独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