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锤 第46章

作者:一桶布丁

大概权衡了利弊之后,他苦着脸拿出手机调出了杨晓慧的号码,打了过去。

“喂?”

“嗯!”

对面声音有些清冷,宁为硬着头皮说道:“那个,我爸刚才又提到你了,你能不能再帮我一个忙,明天再跟他视频一下,他可能会邀请你寒假到我家那边玩两天,你直接拒绝就行了,就说要回家,你爸妈也很想你。”

“哦!我攒了几道不太明白的数学题,等下发给你。”

“这个没问题!那明天晚上七点在理综楼见?”

“行!”

“太谢谢你了!”

“没事,说好的,解题过程详细点。”

“好的!”

……

“呼……”

挂上电话,宁为长出了口气。

还好,杨同学还是很通情达理的。

很快,微信提示音响了起来,对面直接发了一个文档过来。

宁为不由感觉有些愧疚。

本来今天晚上打算回寝室的,想了想,干脆还是回到了实验室。

第一时间把杨晓慧发来的题目都认真且详细的解了一边,关键步骤还细心的标注了解题思路。

即便如此,十来道题也只花了宁为不到一小时,随后他便开始思考,如果自己真要入局人工智能领域,应该选择哪个切入点。

很快,宁为便得出了结论,由浅入深,先从熟悉的领域入手,算法跟EDA是个不错的选择。

------------

评论很多,统一回复两句

大家的评论我都看了,很抱歉真的没法让所有书友都满意,我仔细思考了一下,主要还是我生活局限性跟笔力有限的问题。

其实布丁的小说情节大多是源自于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这往往就会导致视角的局限性。就好比我们都不曾大富大贵过,所以也就想象不到富人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而网络上各种关于富豪的信息往往太过片面,真假混杂,所以我们都只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那一面。

具体到小说主线,个人觉得并没有偏离太多。

因为不能忽略主角成长跟心态转变的过程。

以前布丁的书其实也走过主角拿了外挂然后秒天秒地的路子,那个时候还年轻,看问题的角度还很肤浅。现在再回过头看那些东西,感觉又不太一样了。

从大的方面来说,工业基础的进步相对于理论性的突破是有滞后性的。

为什么要重视基础学科?要对基础学科多拨款?因为基础学科的进步往往不会立即换来经济效益,甚至很长时间的投入都看不到效益。

所以宁为在理论上的进步,是一个慢慢沉淀跟积累的过程。

一下拿个几百年后的东西出来,也要考虑现在的工业基础能否承受。

直接丢出一套行星级发动机的设计图,没有新材料、新工艺做基础,所谓设计图不就是空间楼阁?

又比如在番外中,我提到过火星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马振华不等式以及相对的马振华空间理论。

这些理论肯定会在后文一点点被研究出来,但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世界级的奖项、各种会议上的星光闪耀、先进理论被提出时不被理解甚至批判,一点点都要慢慢来。

生活方面的描写则主要是讲述主角心态的一些转变,从小富即安,到找准真正的人生方向,同样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鲜有人能天生伟大。

而且宁为的定位是个较为理性的普通人,并不是个刚出生就聪明到秒天秒地的天才。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突然得到了一项似乎很不平凡的能力,大概会一点点膨胀,但应该不会去认为自己能直接挑战全世界了,我觉得那样才是傻逼。

所以这本书的大概创作思路是从小家,到大家,再到国家,一点点慢慢来的。

另外关于女主的问题。

这就是个很玄妙的问题了,大家都知道布丁刻画女主往往不太成功。

不过这本书依然是有女主的,按照大纲里的情节,女主是个精通艺术,尤其是钢琴技巧极佳经常会全世界演出的钢琴演奏家。

所以她现阶段还不能出来。

至于现在会出现女性角色,主要是布丁认识的优秀男生,在跟真爱遇到之前,似乎身边都有过女性驻足,虽然最终没在一起,但起码能让青春没有太多遗憾。

以上……

如果本书实在不合您的胃口,还请各位手下留情,可以友善探讨,真没必要恶言相向,对吧?

天热,莫因为本小说妄动肝火,不值当。

布丁敬上!

------------

081 本科阶段的二阶目标

江大,经管学院,女寝。

几个女生正围着杨晓慧,看着宁为发来的解题步骤。

半晌后,许墨感叹道:“学神果然是学神,看上去不显山露水的,做起数学题还真是专业。哪像徐瑞轩那个蠢冬瓜,吹牛就属他最专业!”

“墨姐,你这么说就不对了,男朋友又不一定要数学好的。虽然说轩公子做题不太灵光,但是懂浪漫啊!送你的花朵漂亮,时不时的还能来点小惊喜。罗翔就不一样了,不但学习不行,还是个榆木脑子!”卢佳佳撇了撇嘴道。

“行了,你少说两句,人家罗翔对你也不错了。每天把你哄的开开心心的还不好?”

“他就是个话痨好不好!”卢佳佳争辩了句。

不过说起来,两个人的确挺合适的,个性都很开朗,两个人在一起时,总能有说不完的话,从来不怕会冷场。

“哎,晓慧啊,你跟宁为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我觉得吧,像宁为这样的,肯定是一心扑在学术上面,如果他不够主动,你可以主动些啊!”许墨突然蹦出这么一句。

瞬间便让杨晓慧红了脸,没好气道:“许墨,说什么呢?”

“我跟你说啊,宁为这样的优质男生,错过了可能这辈子真再碰不到了。”许墨丝毫不以为意的继续说道。

“就是啊,晓慧妹纸,如果我是你,我就主动追求那个宁为。”卢佳佳也在一边帮腔。

杨晓慧想了想,认真的说道:“宁为是挺优秀的,但我也想过优秀不一定适合。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他在实验室一呆就是半个月,连寝室里几个人都找不到他人的。你们觉得这种状态真的适合谈恋爱?而且在他面前,被智商碾压了,真的会自卑呢。”

“哎,这有什么!先给自己一个机会试试呗,如果真的不合适就分开咯。这种机会认识了,终究是个缘分嘛!”许墨不以为然的说道。

“好了,墨姐,感情方面的问题咱们还是别搀和了。晓慧自己拎得清的。再说你们把人家寝室给包圆了,这样真的好吗?”寝室里依然单着的喻韩贞幽幽的说道。

“哈哈,小喻同学,别说我没提醒你,刘聪还单着哦!要不真的给包圆了?”

“去你的!”

寝室开启打闹模式,杨晓慧微笑的看着,心神却有些恍惚,或者她真的应该试试?

这一夜,杨晓慧失眠了。

……

同样,宁为也几乎一夜没睡。

当然,他可没有那么复杂的心思,一整晚都在研究国内外的EDA软件。

选择EDA,是因为这软件最吃算法,而算法又恰好是宁为目前的强项。

国内也有自己的EDA产业,当然相对于EDA三巨头Synopsys、Cadence和Mentor Graphics来说,国内EDA产业市场份额弱小的可怜,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其中也包括了华夏EDA产业的龙头企业,华夏九天。

按照数据说话,美国EDA三巨头占据了全球EDA产业市场的百分之九十五,华夏所有EDA公司加起来也不过百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如果是高端复杂的芯片设计,比如CPU,那就几乎是百分之零了。

事实上,不止是设计,一款优秀的EDA软件,在整个芯片制造过程中,会多次参加其中,所以EDA的功能大体也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可制造性设计,也就是常说的DFM;第二是工艺仿真,这一块的难点是需要海量数据支撑;

第三是设计接口,难点主要在于提供PDK跟库。

尤其是PDK。

在宁为的理解,PDK相当于直接沟通了IC设计公司、代工厂跟EDA软件商的桥梁。一套完整而优秀的PDK,对于代工厂来说是一套反应工艺的文档资料,而IC设计公司则需要用它来做物理验证,直接关系到流片的成败。

第四,直接对生产过程中的良品率进行分析,解决提升良品率的问题。

于是一款专用的EDA工具开始在宁为的脑海中酝酿成型。

之所以称其为专用EDA工具,因为虽然这款工具几乎是全能的,但不能用来设计复杂程度极高的CPU、GPU这样的通用芯片。主要应用领域在于设计半定制、全定制跟类脑芯片这一类专门的智能芯片。

到不是不想一步到位,而是的确太难了。不止是设计问题,指令集还需要得到英特尔的授权,而绕开这些,能让难度直线下降。

不过如果这款EDA真能设计出来,却也能在EDA产业中独树一帜。关键就在于其提供的工程库。

按照宁为脑海中浮现的设计理念,他会将许多智能算法填充到工程库中,这样未来在设计实现某种功能的专用智能芯片的时候,就能非常方便的从工程库中进行调用。

钱不钱的另说,这款EDA真要做出来,宁为觉得自己也算是半只脚踏进人工智能领域的牛人了。

这一过程中,在开发些新算法,整个工程下来他觉得再拿个科学进步奖不成问题。

最重要的是,只要这款EDA软件被证明的确有用,并推广开来,他也算是能松口气了。那个时候即便他的大脑恢复成跟以前一般模样,也能有足够的立身之本。

所以这款软件设计中要做成傻瓜式的。只要操作够简单,就能让人更轻松的入门,推广起来更加容易。毕竟,人工智能开发的初衷就是让懒人可以更懒一点。

还有一个兼容性问题。

这一块宁为觉得有必要设计出统一标准,通过这款EDA软件设计出的芯片,都将采用统一的软硬件接口跟工具链,这样就可以使得针对自家芯片为基础的应用,可以自由移植。

这就要求对于芯片的功能边界给出严格的定义。

就这样,一晚上时间,宁为想到什么,就记录下什么,一夜过去了,一个新的开题研究报告初具雏形。这可是个大项目,如果想要在毕业前做出来,时间上还是比较赶的。

不过想到实验室派给他的那些研究员,宁为又觉得似乎也不太难。

当然,前提是领导得重视,真的当成重点项目,派来的是资深研究员而不是几个学生。宁为打算就这两天挑个时间找陆教授提交报告,顺便好好谈谈这个项目。

宁为的预期是在明年考研之前完成项目,最少也要可以开始有限推广。这样等到考研结束之后,他差不多也可以心无旁骛的去继续深造,拓展知识面的广度跟深度。

完美!

------------

082 就很突然的

昨天几乎忙碌了一整晚,所以第二天宁为心安理得几乎睡了一整天,到了下午才被微信消息的提示音给吵醒。

躺在床上打了个哈欠拿起了手机,已经是下午两点。

点开微信,发现归元寺的悟明师兄竟然一口气给他发了数条信息。

“我艹!师弟,原来你是这么嚣张的?”

“《自然》、《科学》双双发表论文?竟然还在《科学》上发表了一篇letter?你知不知道除了行业大拿,跟专业研究机构很少人能在顶刊上发letter的?”

“牛!可惜了,我师父回来,看我工作没完成,收走了我的手机,让我闭关半个月诠释经文,不然师兄就去给你做个打横幅了!”

“你是不知道这些日子师兄有多惨!算了,不说这些,有空记得来归元寺,师兄请你喝好茶!”

“还有,以后牛逼了记得也帮你师兄宣传宣传,让师兄也沾沾光,回头我让大师们帮你祈福!嗯,就这样。”

……

看到这一条条消息,宁为差点笑出声。

随手回了个OK,对面又快速发了个笑脸表情后,他便把手机扔到一边。

起床洗漱之后,开始查看昨天上传的实验数据内容跟研究员提交的软件BUG报告。

目前系统已经运行的很稳定,提交的BUG报告大都也是界面格式规范跟文字排列问题,基本上研究员都已经自行处理,然后直接更新环境验证过了。

重点还在实验室数据这一块。

经过两次版本迭代,对数据库进行了一些微调,湍流算法的捕获非法请求的能力进一步提升,错误标记非法数据流已经降到了大概千万分之一的水平。

这已经是很强悍的数据了。

将数据补充到论文中,在做详细的说明,今天的工作便差不多了。现在主要是系统稳定性测试,这需要实打实的时间来磨。

现在距离宁为第一阶段的任务目标168小时稳定运行还差了一天,等这一阶段完成,宁为就打算把数据整理之后继续给《科学》投稿论文了。

刷SCI属于近期规划,说好了毕业前要再水三篇,少一篇都不行。

只要对面审稿的速度足够快,他就能完成寒假回家带着百万银行卡回家的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