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锤 第370章

作者:一桶布丁

随着夸父号上人越来越多,长期呆在船上的史密斯也没空去琢磨乱七八糟的事情了,每天忙得两条腿无法沾地。这还是撤离的人大都素质极高的情况下。

夸父号上到是还有多个厨房,但要每天给如此多人提供一日三餐,还是力有未逮。即便是厨房已经由从地下城撤离的厨师接管了,但每天也只能保证所有人吃上一顿热饭。好在辎重中有多种速食食品,起码不会有人饿肚子。

这一点大概也是让史密斯最为敬佩的。

这次的撤离并不是每个地下城所有人全部撤离,而是在每个地下城进行了筛选,在保证地下幸存点还能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抽调了所有有工程制造经验,又或者懂航空工程、有操作机械经验的人们。

用王晨旭跟谭金磊的话说,他们不可能一直指望夸父号,更不想耽误宁为太多的时间,最多麻烦宁为运两趟,只要有足够的人手跟材料,借助火星城市的重工基地,他们能造出一艘火星跟地球之间的通航飞船,就能展开搜救跟物资转运工作,很快就走上正轨。

这挺好的,充分照顾了所有人。

只是最少两跑两趟,第一趟以运人为主,物资为辅;第二趟则是运物资为主,顺带在稍些人到火星上。

第一趟跑的时候,地球这边会将生产星际运输舰的各种材料再次统计清楚,照着能造两艘船的材料备齐,在加上火星城市之前储备的资源,足以完成接下来的自救计划。

事实上几万人迁徙至火星之后,足以让许多物资紧缺的地下城缓过一口气来,留在地球上的人们生活也能上一个档次。无非就是选择问题。

好在虽然比预定的启程日期延长了些,但一切还算顺利。

当夸父号几乎满载之后,终于准备出发。

……

“走之前不如我们绕着地球转一圈,让所有人跟地球好好道个别吧?”

一切做好了准备,宁为向王晨旭跟这次撤离行动一线总指挥谭金磊建议道。

“有这个必要么?”王晨旭莫名的看着宁为问道。

“为什么不呢?毕竟在这里生活了那么多年,多看一眼是一眼,而且夸父号不但能进入大气层,还能在飞船底层显现出国旗。放大之后,让大家都看看,这样也能对未来抱有希望。”宁为解释道。

一旁的史密斯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当初在自己的家乡,宁为走之前也是这样在地球晃了一圈。

什么缅怀故乡?

无非就是炫耀,赤果果的炫耀!把自家的好东西飞过去给大家看看,也就只能看看。

史密斯真的想不明白,明明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成就更是已经达到了金字塔的顶尖,怎么总是有这种小心思?当然他肯定不会懂这就是宁为讲道理的方法。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看起来很严肃的谭金磊竟然点了点头说道:“我觉得可行,转一圈吧,在我们的地方能大家更多的信心,至于另一边……就当是告个别吧。”

“嗯,如果不麻烦的话,去告个别也是好的。对了他们也还有几颗能动的间谍卫星……”王晨旭也点了点头附和道。

……

就这样,夸父号在地球转了整整三圈。

最接近地表的一次,大概距离地面只有三千米。

庞大的体型,加上舰体下方展现出的鲜艳国旗,可以说明很多东西。

随后便在北美洲的上空不断开始爬升,进入太空开始朝着火星进发。

……

这趟旅程除了夸父号从没这么热闹过之外,其他还真没什么好说的。

也正因为人多,寄托了太多人的希望,宁为让三月设计了最为稳妥的旅程,总计花费了整整九天时间,比之前预定的一周要推延了两天,好在食物还够。

这些天宁为也没闲着,只要是清醒的时候基本上都在跟王晨旭进行着应用科学层面的交流。

比如能够通过放大脑波遥控指挥仿生人的头盔以及配套的仿生人。

宁为毫不掩饰的表露出对这项技术的喜爱,也成功获得了整套技术资料,而且还被赠送了一个头盔跟一个仿生人。资料被存在了三月的硬盘里,头盔跟机器人则让宁为爱不释手。

不过即便如此,宁为也不确定这些资料跟实物拿回去之后,自家能不能在短时间内仿制出来。

主要是生产工艺要求太高了。

仿生人能如臂指使,离不开各种黑科技加持,先不说其仿生视觉系统,还能自带红外温度显示,光是一个关节就用到了十六个伺服电机,对工艺的要求极高,直接达到纳米级,差不多得用做芯片的工艺来焊接那些关节细微的导线,对材料的要求更是让宁为叹为观止。

之前地球上所谓什么工匠精神在这种超现代工业技术面前毫无意义。要知道这种仿生机器人可是量产的,起码在夸父号上就有一千多台这种仿生机器人,当然这也是全国最后的储备,这次一次性拿出来也是用于火星的造舰计划。

尽快的造出能够适应火星到地球的通航舰队,是接下来夸父号上这些火星移民最重要的事情。

当然在友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下,宁为也将反重力材料生产技术慎重的交给了王晨旭,也算是礼尚往来了。直到夸父号终于抵达了这次的目的地——火星。

第一眼从高空鸟瞰这座火星雄城的时候,宁为震惊了。

也就是在看到这座雄城的一瞬间,宁为大概明白了,为什么谭金磊会说火星城市消耗的资源连曾经最富裕的国家都受不了。

不说别的是,就说那条绕着火星城市整整一圈,跟着地势高低起伏的护城河,深度看不出来,但宽就有近两百米,长度跟是最少七、八十公里,最重要的是火星表面可没这多水,用王晨旭的话说,这些水都是运来的。土星那些环中的那些冰块绝大多数都被捕捉然后运送到了火星。

不止是表面的护城河,跟城市内部那一条将城市分成两半的内部河贯通,城市不远处还有一个大型冰储备。除此之外,火星城市还设计了近乎完美的再生水系统……

这哪里是护城河里的水,在宁为看来那都是流淌着的金条。要知道这个地球可没开发出反重力材料,更没有借助尺短空间进行短途空间物资运输的技术,全靠最原始的飞船物流。

更别提还要为如此庞大的一座城市设计完善的生命维持系统。

更可怕的是,宁为从王晨旭口中得知这座城市其实还分地上跟地下两部分。虽然地面的部分抗衡风暴的能力已经极强,但为了预防极端气候,还有完全隔绝的地下部分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

换句话说,这是把生存狂人的那一套直接扩建到了整座城市,苟到了极点。

当然对于人类文明来说,火星作为第一颗殖民星球,怎么小心都不为过。更别提这座城市本意是一个支点,本来第一批迁徙来的大都是各行各业的科学家,将在这里进行各种科学实验跟以及进行星球表面的环境改造,力争让这座星球更加适合人类生存,地质学家则要清楚的探明火星上的各类矿藏资源分布,提前做好圈地的准备……

宁为可以想象当火星开发摆上日程时,那些矿产大亨们会有多么激动,又有多少人想要分一杯羹。尤其是有了月球基地珠玉在前的情况下。

当然没有足够实力的大亨根本不可能参与这场游戏,即便是有实力参与的那些大亨们,在激动之余也得仔细权衡考虑,毕竟开发一颗星球的超常周期足以让无数资本流泪。

没有国家的背书,私人资本大概率是不敢摸这趟浑水的。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这项工程甚至将许多国家直接拖破产,但最后竟然建成了!

人力或不可胜天,但偏偏人懂得工具的运用却让这天地又是另一番景象。

只要想想未来他也可能主持这样的工程,宁为便觉得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坐上夸父号飞回地球,马上开工。

接下来几天里,王晨旭跟其他几位地下城的负责人忙着安顿移民,整顿内务的时候,宁为则带着史密斯跟柳唯一起用脚丈量起这座火星上的城市,感受着这一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

当然整座城市的整体构造设计图,包括管网,护城河,内河,生命维持系统,以及防护罩在内所有的数据也都被宁为拷贝了一份。

第三天,王晨旭忙完了便与谭金磊一道带着大概一个排的士兵,上了飞龙号,跟宁为、柳唯、史密斯一起根据智脑上的情报找到了火星上的欧洲城,跟美洲城。坐在飞龙号在大气层内飞行的时候才能真切感觉到火星的娇小。

虽然欧洲城跟美洲城同样选择了另一个半球,但只花了大概三个小时就抵达了目的地。两座城市离得到是不远,相隔大概八十多公里。但两座城市规模其实都要比华夏城要小了圈,当然如果加在一起的话,面积肯定是要比华夏城更大一些,内部的建筑风格跟布局略有差异,但内部的生命维持系统其实都是差不多的。

跟地球断了联系的城市很容易便被破解了城市防御系统,并进入到主控中心,在智脑的帮助下拿到了三座城市的所有权限。

地面部分都能看到的,两座城市同样建设了紧急避难的场所,不过并不想华夏城那样庞大,能容纳全城的人。都只能容纳一、两千人。

其中美洲城是依托着山体建设的,行政大厅也靠着山体,紧急避难所就在城市行政大厅后方的山体内部。虽然小了点,但胜在安全程度足够高,数千根重型弹簧甚至能让山体内的建筑承受九级以上烈度的地震。至于欧洲城则跟华夏城一样,选择将避难所安置在城市下方,同样在城市行政大厅的下方。

探索两座城市用了大概三天的时间,主要是得将库存的材料进行清点,对城市能源进行评估,顺便也搬运了些材料到飞龙号上。

照着之前双方达成的协议,宁为完成了下趟运输任务走之前会给火星城市留下一艘飞龙系列飞船,用于火星上三座城市的通勤。

虽然华夏城其实有能在火星飞行的航空器,但火星环境还是太过恶劣,不像反重力材料制造而成的飞龙号这么安全可靠,总之这是一项对于双方都很有利的交易。宁为在这里几乎拿到了他想要的一切,可以说补全了未来百年发展的科技树,而对于这里的华夏来说,也拿到了他们最需要的东西。

就这样宁为在火星城市修整了半个月,其实是在等待那些仿生人士兵们完成在这里的任务,随后又带着这些仿生人士兵跟谭金磊回到了地球,进行第二趟旅程,这次只撤离了大概八千人,但携带的材料却几乎塞满了整个夸父号。

再次回到火星上的华夏城后,也差不多到了离别的时候。

这时候的宁为,归心似箭。

这次旅程虽然是救援性质,却让他得到了属于家乡那个华夏未来的太多可能。

小型核聚变技术、完整的月球矿产开发计划、火星城市建设框架设计、脑控仿生机器人以及相关各项生产技术标准……

暂时消化不了没关系,他还有智能研究中心跟基础物理实验室做为后盾。宁为有那个自信,这几乎塞满了夸父号上三月存储空间的技术细节,能让他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一切在华夏开花结果……

赢麻了!

------------

535 这是什么神仙思路?

不算盛大的欢送仪式之后,宁为带着柳唯跟史密斯踏上了返程,这段时间一直很低调的三月也终于活跃起来。

为了不跟小落有直接接触的机会,三月对每次数据交换环节标准都制定的特别严谨,这一度让宁为怀疑三月是真的进化出了些不一样的情绪。

当然对于两个不同环境下的人工智能来说,相互之间的交流也是有的。但仅限于最原始的无线电语音沟通。虽然小落一再解释人工智能的核心数据库是可修复的,而且宁为也终将是要回去的,双方之间不可能再有交集,大可不必这样防着,但宁为其实也觉得还是得小心为妙。

到不是别的,带个人工智能回去,天天想着怎么通过立法来让他犯错误,那样影响家庭和睦,不太好。

本来跑到这边地界没有跟江同学说实话,宁为就很愧疚了,自然不能再带个小三回去。仔细想想,还是三月够听话。

第一趟前往火星的时候,宁为专门找王晨旭了解过当年马振华迎娶人工智能那段佳话,宁为还记得当时王晨旭的表情特别有意思。

他甚至还记得当时王晨旭的原话……

“其实吧,这个事情挺胡闹的,你知道的,马老在当年被誉为活着的牛顿加爱因斯坦,因为他在数学跟物理学界的地位都太高了。而且他还是代表,所以他给出这个提案要求跟人工智能结婚合法话的时候,没谁好意思拒绝,然后就那么办了……不过马老走之后这个就废除了,对了,你是怎么知道这事的?”

嗯,听了这回答,宁为大概明白了当年这位马老得是有多牛!更明白了果然牛逼的人在哪里都能任性。

当然这些都已经是过去式了。

可能再过个十几二十年,他也能有这种待遇吧?

当然踏上归途的时候,可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宁为出于最稳妥的考虑,选择了三月给出的最安全的一条回归路线,夸父号依然要赶往月球背面进入尺短空间,然后回归,这样路上还得耽搁一星期。

不过这一路并不无聊。

这趟跨宇宙的航行,让一起旅行的三人之间多了无数的谈资,尤其是当其中还一位研究哲学的大佬时,往往让谈话的主题变得深邃。这种时候柳唯大多数时候是不插话的,但每每他说些什么的时候又能让两位大科学家大受启发。

三人都挺喜欢这种交流,于是这变成了每天固定的节目。甚至每天讨论的时间也会在不停增长着。聊得兴起的时候甚至能说上一整天。并不是夸父号上没有其他休闲项目,事实上这个世界的各种影视作品都下载了不少。

……

“你们觉不觉得这种仿生人机器人意识遥控技术,很像是之前地球上提出的云宇宙项目。只是把元宇宙搬到了现实中。比如睡觉的时候就能工作,只是通过一具其他的身体或者说载具来完成。”

这天如同往常一样,宁为找了个话题,座谈会便开始了。

“这个说法还是有些牵强了,我觉得这项技术最大的价值不在于改变战争格局,同样也跟元宇宙无关,而是客观上延长了所有人生命的长度与宽度。我大概了解过那些技术细节,能让人在进入睡眠时,有序的通过潜意识来做一些日常已经熟练的工种,同时还能保证人的大脑大部分时间在深度睡眠状态,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才是真正的福音。能让每一个人在工作之余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生活。”

史密斯铿锵有力的发言在夸父号指挥塔的小咖啡厅内回荡着。

然而这句话却炸出了经常不太言语的柳唯。

“史密斯教授,不管你吹得天花乱坠,回家之后宁为院士也不可能第一时间把这项技术对全世界开放的。起码得等华夏拥有了第二代产品,并能进行量产,才有可能开始将第一代产品推向民用。对了,还得参照着你们的某些做法,严格限制出口。”

柳唯的话让史密斯一时语塞,然后恼怒的瞪了柳唯一眼,只是他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总不能真的上去打一架,更关键的是打不过。

宁为乐呵呵的看着两人,到也没过多参与两人的争论,但他肯定是向着柳唯的。这跟讲道理没关系,宁为从来都不忌惮与向所有了解他的人诠释什么叫帮亲不帮理,从来如此。

“好了,别争论这个了。这项技术细节我跟三月一起分析过,按照我们那里目前的工艺水准,没有个十多年的功夫想都不要想。十多年是个什么情况还不知道呢。现在我们需要探讨的并不是这项技术能给世界带来多大改变,而是未来科技树该怎么点。算了,这个问题太复杂了,回头再说吧。”

宁为决定暂时中止这个话题,不然好好的学术探讨,就成了斗嘴,很无趣。于是果断开了一个新话题:“你们觉得文明是不是有烙印的?”

史密斯皱了皱眉头,看向宁为,问道:“这个……怎么说?”

“这个问题我们就从数学说起。你们觉得数学真的是自然界本就存在的道理,又或者是智慧生命意识的自主创造?数字的结构,从1到无穷大,有理数、无理数,π的存在,进制的存在,实数、复数、数域、群、环,再到更复杂的微积分、多维空间……无数的概念本身是没有的,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我们会想到用这些来解决现实中的许多问题,用无数的公式来跟现实进行拟合?”宁为娓娓的问道。

这种话题柳唯一般是不插嘴的,只是侧耳倾听,只有史密斯露出深思的神色,良久后才缓缓开口道:“数学最初应该来自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生存资料匮乏的阶段,人们需要知道过了几天储存的肉会坏,需要用绳子上的节点来计算过了多少天,再到之后人们需要丈量土地,这就需要用到乘法。到了现代我们要定义跟测量更多的物理量,因为要让飞机上天,要让卫星工作,所以就有了繁复的数学形式。所以,数学应该是智慧生命结合需求的创造。”

宁为点了点头,又继续问道:“那么再来一个假设,如果尺短空间其实存在着智慧生命,换句话说在他们所认知的世界里根本没有见过低于光速的速度,这种情况下,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无效的。又或者在另一个宇宙,那里的粒子表现出不一样的特性,那么这些时候他们的数学又会是什么样的?”

史密斯仔细想了想,然后问道:“宁,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宁为笑了笑说道:“我再想,有没有一种可能。文明其实是被记录了的。不管是数学、物理、化学,又或者其他我们所认识的这个世界的规律,实际上都是早已经被记录下来。就好像我们的基因那样,通过一种我们还无法理解的方式保存在那里。”

“每一个宇宙都有发展周期,并终将进入寂灭期,直到积蓄足够的力量,再次爆发。在我们认识的世界没有什么东西是永生不灭的。但循环却是无限的,就好像圆,圆周率……每次循环上个纪元所有的一切都会以某种方式再次呈现,直到发现一个真相,又或者真正的真理。”

“甚至我们每个人只要在这个世界上经历过,也会留下烙印,死去后亿年、万亿年又会在某个时刻再次睁开眼睛看到这个世界。只是相对于低级的生命形式无法承载这么久远的记忆,所以当获得新生时,已经不记得曾经的际遇,只是再次开启新的人生。”

史密斯撇着嘴,盯着宁为……

怎么说呢,这个想法其实涉及到哲学一个核心问题,向死而生的生命其意义究竟是什么?探询真相么?那么什么才是真相?

“宁,这个问题我们没法找到答案,从最最基本的科学精神层面上说,无法验证的问题,是不可能探讨出一个结果的。”史密斯摇了摇头,说道。

此刻的宁为给他的感觉像是一个神棍。

“所以我想验证这个问题,也许我这辈子无法知道最终结果,但这种事情不去试一试,会是一辈子的遗憾。”宁为略显兴奋的说道。

这一刻史密斯甚至能感觉到这个华夏科学家脸上有着圣洁的光。当然更多的还是不可思议,他怀疑宁为可能疯了,这已经不是想插手神的领域,他这就是要插手神之领域啊!

良久,史密斯才开口问道:“我很想知道你想怎么去试,这个试验又该怎么设计?”

宁为答道:“本来是没有办法的,但是文明的思维掌控技术给了我启示。没错就是通过脑波控制仿生机器人的技术。它证明了我们的思维可以去影响另一个载体,需要的是信息保存然后发送出去的方法。等回去之后,这将是我毕生研究的课题。我希望能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跟理念记录下来,保存为波的形式投送到尺短空间中去,让它自由的飘荡,直到有一天出现在某个宇宙,并影响到合适的人,他能继承我所有的学识,世界观,各种方法论。”

柳唯一脸崇拜的看着宁为。

怎么说呢,从他认识宁为开始,不,应该说从他所了解的资料显示,这位数学家所追求的似乎就只有一件事,那便是一再的刷新着所有人的认知。

最初宁为以对湍流方程的研究而闻名于世,但在他就差一步能证明ns方程的时候,却开始着手架构人工智能的数论基础;当所有人都认为他将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将强人工智能推向另一个巅峰的时候,他转头去研究芯片;当大家觉得三维硅基技术将成为宁为的立身之本时,他开始转而研究物理,以一己之力开办了基础物理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