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93章

作者:崛起的石头

“喊你来,是叫你陪朕行猎,这身衣服,怎么骑马?”朱由校见王体乾一身戎装,也显得煞有其事,哈哈大笑道:

“走,与朕驰骋园中!”

王体乾一脸为难,见皇帝已拍马而去,只得跟随。

南海子一百里平川,王体乾窄袖戎衣,腰束玉带,随朱由校四处驰骋,只觉得心旷神怡。

忽闻蹄声隆隆,却是黄得功率二十余勇卫营精骑追赶前来,随侍左右,这般大的动静,惊得梅花鹿群四处逃窜。

不多时,朱由校来到一处葱郁小坡之上,稍作歇息,吹着轻风,满意地沉吟片刻,再度取出跨间弯弓。

忽然说道:

“昔日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有功,始封为诸侯,后秦襄公又逐犬戎,遂有周西都岐、丰八百里之地。”

“女真人常以善骑、射为傲,比秦人又如何?”

王体乾比魏忠贤入宫更早,还在内书房读过一些书,却也不知该如何作答,怕说错话扫了皇帝兴致,只好沉默不语。

朱由校倒是没有关注这边,策马缓缓前行,说道:

“朕于古籍中所见,秦人狩猎之时,罗千乘于林莽,列万骑于山栾,气势一时恢弘。”

“善御者,齐六辔;善理者,正六宫。”

“自秦以来,唐、宋至本朝,汉人天子多重射御,朕亦常想,如何能像秦襄公那样,做一个治军有方、治国有为的明君。”

王体乾很想与皇帝畅言一番,可他无从可对,只好继续沉默,静静跟在身后。

说完这一番话,朱由校驻足不前,正色道:“朕喊你来,除了行猎,也有一事相托。”

王体乾方才还在想,皇帝与自己说这一番看似掏心掏肺的话是要干什么。

听得此话,心中顿解疑惑,忙表露忠心:

“奴婢谨遵陛下谕旨!”

“此回全国查封东林书院,势必激起士子反弹,仅靠厂卫缉捕、军队镇压是行不通的。”

朱由校沉吟片刻,又道:

“朕三思之后,决意将原有《京报》彻底改制,不由各地通政司衙门发刊,交给你的都监府。”

重头戏!

和皇帝遛弯了这么久,正戏总算到了,早有预料的王体乾,听见这话还是忽悠一下,差点没从马上摔下来。

这可是《京报》啊,就这么交给自己了。

还说要改制,如何改制?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裁员

其实,报社这种东西,很早以前就有了。

第一份“报纸”问世,有记载的是在唐玄宗开元年间。

那时候还只有官报一种,由各地派驻长安负责呈进奏章和通报消息的进奏院和进奏官们向各个地方抄发,称“开元杂报”。

除此以外,它还有进奏院状报、进奏院状、邸吏状或报状等大臣奏疏中常见的名称。

至于邸报一词,源于宋代。

到了宋代,各种民间报社泛滥,官府逐渐重视起来,作为一种把控舆论的手段,制度也趋于完善。

宋徽宗、宋孝宗就曾分别规定:

“黄门下臣僚章疏,自合传报:其不系敕黄门下臣僚章疏,辄传报者,以违制论。”

“有关军机及边机一类的文字,一律不录送门下省,以免在邸报上泄漏。”

总的来说,宋代报社比之唐代,甚为严格,需由枢密院事先审查样报,通过“定本”,然后方准传发。

说白了,那个时候的报社,完全就是单纯向普通民众传达官府政令而已。

在明代以前,民间、官方的报社已经十分发达。

地方上传发民间传说、故事的小报,始于唐代,却因宋代苛刻的官报审查制度,兴盛于宋代。

朱由校曾查阅过有明一代的报社制度,总的来说一句话:

地方上的通政司专门设有提塘官,负责官文报的收递工作,凡皇帝和内阁同意发布的文件和朝政消息,都由他们向地方传报。

至于负担“快递小哥”重任的,则是遍布每个城镇的驿站邮差们,现在的李自成,只怕还在兢兢业业的做着本分工作。

除通称塘报外,还有邸报、阁报、朝报等别称,至于朝廷明面上的报刊,名为“京报”。

相比宋代,这时朝廷的政策就显得比较宽松。

朝廷默许地方上自行建立报社,鼓励民间做报,如今报社也有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字——“报房”。

各地的民间报房,可以出重金向通政司衙门购买皇帝的某些谕旨、内阁及六部各院的政令发刊权。

得到发刊权后,各地报房可以选印,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报头”。

因《京报》常被混为邸报或塘报,正德年间,武宗皇帝规定,朝廷的《京报》头版皆需印有报头,用以辨识。

不得不说,这是个创举。

自此以后,各地报房从通政司衙门购买发刊权后,必须在该期报纸的头面,印上京报的报头,标识来源。

否则,朝廷有权予以回收,让他们钱报两空。

如有假印报头的,轻则查抄报房,重则家财充公,全家流放。

不过话说回来,朝廷虽然对民间报房放宽了限制,却依旧对《京报》的发行内容严格规定。

朱由校了解到,眼下《京报》每月两期,刊登内容实际上和其余邸报、塘报等区别不大,只是偶尔选刊一些民间新闻。

这样的京报,虽然权威,但远不如东林党人聚众结社、口口相传要有效果。

朱由校改制京报的第一步,就是将发刊京报的权利从各地通政司移除,交给一个直属于自己的全新官署,都监府。

相比于官官相护的文官集团,去年设立的都监府,完全都是朱由校自己的心腹。

发行什么,给哪家报房刊登权,全由自己这个皇帝说了算!

当然,移除通政司此项权利后,全国范围内会进行一个大裁员,提塘官及下属官吏会全部裁撤,这是重大的人事变动。

保守估计,这回至少也要裁掉十几万的小吏。

这些人中会不会出现另一个李自成,朱由校无暇顾及,也根本没办法给他们每一个人都安排好后路。

此时各地尚在风风火火的捣毁东林书院,又要全国裁员,维持稳定才是紧要之事。

天下间,无名小辈太多,就算是皇帝,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朱由校只能为大局着想,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

王体乾大呼一声,望着被黄得功拎来的小鹿尸体,道:

“爷,今日射了一只鹿,奴婢拿回去给您和皇后娘娘烤了,可滋补着呢!”

“就知道吃。”

朱由校白了一眼王体乾,放下弯弓,也对自己的箭术感觉满意,没事总往南海子跑,总不是白练的。

“哎呦——”

忽闻一声呼痛,朱由校旋即勒紧马缰,坐下战马停住蹄子,训练有素地驻足不前,打着响鼻。

却是王体乾马术不精,骑马随在朱由校身后,望见一颗歪着树杈的老槐树,怎么也躲不开。

最后头上磕出一个大包,掉下马来。

这一下,可是摔得不轻……

朱由校神态没有变化,只是冷冷注视着,道:“怎么走的路,骑马都不会?”

王体乾顾不得头上疼痛,刚刚起身,却又扑倒在地,瑟瑟发抖道:

“奴婢只顾着看陛下背影,却没注意头上,惊着陛下了,奴婢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呀!”

黄得功等护卫眼眸微动,都只是静静望着这一幕。

却见,朱由校下了御马,捡起王体乾落在地上的小帽递回给他,又用衣袖擦了擦他的额头,轻声问:

“怎么样,疼吗?”

王体乾怔怔望着皇帝半晌,忽然反应过来,却是结巴起来:

“奴婢不、不不、不疼——”

朱由校嗯了一声,抬起头,绕着这颗老槐树转了一圈,忽地冷笑一声,道:

“传谕,南海子老槐树不好好儿长,歪着树杈作怪,给朕套枷示众三日,然后砍了!”

这道圣谕,颇为奇葩,但却没有人敢笑。

王体乾匍匐在地,声音中透出哭腔:“爷,不至于此,不至于此啊……”

“不至于?”

朱由校呵呵笑了一声,跨上战马,肃穆威严地扫视四周,复又将目光落在老槐树上,高声道:

“朕乃天子,这普天之下,人也好、畜生也罢,就算是这颗老槐,伤了朕的人,也得死!”

“都给朕听好了,仔细着自个儿的差事,办事不力,朕便像砍树一样砍了你们!”

王体乾自然听懂皇帝这一番话的深层用意,感动得痛哭流涕,佝着身子,抽咽不止,即决定下一刊的京报,就登上此事。

皇爷,还是对自己人好啊!

少倾,朱由校与王体乾来到山坡之上,伴着黄昏,指向远处一片鹿群,问:

“能拉开几钧弓?”

“奴婢……不会引弓。”王体乾有些尴尬。

朱由校哈哈大笑,也没太在意,忽然兴起,挥手道:“给朕上二石劲弓来!”

黄得功领了一名骑兵,将弓呈到皇帝手边。

朱由校将弓接到手上,浑身果真一沉,这张劲弓,比腰间的弯弓重了起码数倍。

黄得功双手奉上箭矢,随即识趣的后退几步,远远望着这位皇帝引弓射猎。

朱由校在西南作战时,曾在营中向张令讨教一二。

此时他深呼口气,搭箭上弦,将拇指压中指平,蓄力于虎口,抿起嘴唇,将右臂收紧,拉弦至右腮处,竟开了满弓。

第一百五十章 首辅不好当

皇帝能拉得开二石劲弓,还满了弓弦,就连黄得功都显得吃惊。

在众人紧张的注目下,朱由校手中箭矢凌厉射出,在空中旋转,“咻”地一声,似流星般射入百步外一只梅花鹿蹄下的葱郁绿色。

蹄下铮然一声,周围的鹿群轰然惊散。

“没中……”

朱由校抿嘴一笑,并没太过在意。

这劲弓自己能拉开就已经很意外,方才箭矢拿捏在手中,有些微抖,实在不好掌控。

小试一番,朱由校也能体会到这时训练出一名合格的弓手,究竟有多难。

这时卫所的制式弓箭,普遍都是五至八斗,能拉开一石强弓的,就可以称为武力过人。

可鸟铳却不一样,步骤很简单,对一般兵士的体能也没有硬性要求,只要舍得用子药去喂,不出数月,就是一批神枪手!

现在是火器的时代,至于手中这张劲弓,慢慢就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拿来打猎娱乐一下还行,可以强身健体。

皇帝此时的心绪,早已随着降下的夕阳而飞到天边,周围的随侍人等,心下却又各不一样。

王体乾思量半晌,看看那头,又看看这头,见鲜衣怒马的皇帝脸上持有淡淡失望,忽然想到什么,上前道:

“陛下仁德,不愿射杀生灵,若上天知道了,定是感动万分,为我大明增添福祉!”

朱由校听这一通连环屁,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周围众人不知皇帝因何发笑,下意识也都一片哄笑,笑了几声,朱由校将劲弓扔给黄得功,意气风发道:

“拿着,赏你了。”

上一篇:十方武圣

下一篇:派出所里的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