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青山穿越 第37章

作者:漆黑血海

毕竟,当初可是许多人看到,下湖乘舟出动的官兵,足有千人,连官船都有十几艘。

结果,回来时,不仅人人都跟逃荒似的,手脚浮肿,不成人样,而且还都大病一场。

更引人注目,震惊非常的是,活着归来的人,竟然只有三十余人,其余的人,尽皆丧生在太湖之中。

如此大案,无疑让整个无锡官场,都掀起一场大地震。

最后,这件惊天大案,更是惊动上官,通过开封府尹,直达圣听。

庙堂之中,关系错综复杂,早在龙椅上那位得知消息前,朝中文武百官就已经纷纷出手,抹平事端,做好了扫尾工作。

连杨康当初斩杀的那位大贪官,经过一番暗箱操作后,都被洗白成一个爱民如子、两袖清风的大清官。

其贪墨的数万两真金白银,不翼而飞,其归处,自是不言而喻。

故而,在当今天子当场大发雷霆之怒时,除了与韩侂胄同时期的老臣,老神在在外,其余半数以上的臣公,纷纷谏言,要求严惩杨康等一干人等,更要求将出手伤及官兵的罪魁祸首,绳之以法。

“启奏圣上,那群江湖野人,不懂礼数,仗着有几分蛮力,行事全凭个人好恶,滥杀朝廷命官,置我大宋法度如无物。

如今更是猖狂至极,公然挑衅朝廷,阻碍官府执法,若不加以控制,杀一儆百,恐怕会助长那帮江湖匪徒的嚣张气焰,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臣认为,王大人所言甚是有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江湖中人亦属于我南宋百姓,却游离于法度之外,屡屡犯禁,无锡知府,高风亮节,却惨遭杀害,数百名无辜官兵,惨遭毒手。

若是不加以严惩,杀鸡儆猴,以儆效尤,恐会人人效仿,届时怕会朝堂不稳,国本动摇,还请圣上早下定论。”

“启奏圣上,臣听闻那出手之人,乃是昔日于开禧北伐战争中,颇有功劳的李天生,在江湖中素有仙君之名,向来倨傲,自持功高,不将大宋官吏放在眼中,更是屡犯朝廷禁忌。

若是将其捉拿归案,杀之以慑江湖,必能令那群无法无天之徒,心有忌惮,遵规守纪,彰圣之威。”

“臣附议!”

“臣附议!”

……

“够了!都给朕闭嘴!”

宋宁宗从未像今日般,觉得朝堂上的群臣,是如此的不顺眼,声音是如此的不入耳。

手掌用力,重重地拍在龙椅的把手上,一股破天盖地的压力,顿时如狂风暴雨般,席卷朝堂,似一柄巨锤,重重地敲在百官心中。

这位步入老迈之年的帝王,自当年的北伐战争胜利后,脾气就相对温和,甚少有雷霆之怒的时候,近年来,更是一贯的慈爱。

对于底下人的行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故作不知。

但这次突如其来的怒火,却让众多知天命的老臣,回忆起北伐战争期间,完颜洪烈来访的一幕。

当初这位大家一雄起,可真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帝王一怒,浮尸千里,人头滚滚”,所有与大金勾结的官员被杀的大半。

血腥场面至今历历在目。

“陛下恕罪!”

“陛下恕罪!”

……

看着底下人战战兢兢的模样,宋宁宗心底的怒火没有半点熄灭的意思,当初被那混蛋支配的恐惧,再次爬上心头。

那个过去,每年七月十五,神出鬼没地出现在自己寝殿的身影,探囊取物能随时取得他性命的混蛋。

那种无法言喻、日夜难眠的恐惧,没想到,临到老,还要再经历一回?

如今有选择的权利,他当然会说不。

“这群酒囊饭袋,一个个当朕是傻子不成,平日贪污也就罢了,朕年纪老了,也想多行仁政,少造杀孽,准备将这烂摊子,丢给新皇。

有道是老子身后事,儿子服其劳,没想到,将敢将朕当枪使,看来是多年修身养性,养肥了这群狗奴才。”

宋宁宗霍然一拍龙椅,令满朝文武心头一凛,尤其是方才带头谏言的大臣,更是心头惴惴,一股浓重的低气压弥漫朝堂,旋即,一声平静到不含一丝波动,蓦然响起。

跟随其多年的老臣,吓得噤若寒蝉,不敢妄动,努力减弱自身的存在。

他们知晓,这是官家真正怒到极致的前兆,犹如暴风雨来临前,总是异常宁静,但随之而来的,便是择人而噬的狂风暴雨。

“你们莫不以为朕老眼昏花,老糊涂了不成?”

“还是觉得朕提不动刀了,不敢动手杀了你们?”

“微臣不敢,陛下万岁万万岁!”

“陛下息怒!”

……

“户部尚书!”

“臣在!”

“朕命你协同三司,办理此案,贪污的官员,不论官职大小,一律查办,赐你先斩后奏之权,可莫要让朕失望。”

能混到朝堂之列的官员,至少也是五品,在这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的宋朝,更一个个都跟人精似的。

宋宁宗直接将此案定义为贪污案,对百余官兵的丧命绝口不提,便表明了其此时的态度。

其中传达的信息,早就被他们琢磨了千百回。

散朝后,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闭门谢客,暗自筹谋;有的心中焦躁,火急火燎……

皆纷纷设法,与此事撇清关系。

唯恐被牵连,落得“家破人亡故,妻离子散尽”的下场。

很快,关于此案的来龙去脉,便被查的清清楚楚。

当官的老爷们,人人自危,提心吊胆。

一时整个大宋官场掀起一阵轩然大波,血雨腥风。

整个庙堂、江湖,也很快挖情了此事的内幕,皆纷纷从心感叹:

“事隔经年人未出,沧桑变幻徒传说。

天下皆道今非昨,青山依旧拜仙君。”

……

花有两朵,各表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