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太阳神 第222章

作者:红海大提督

尽管暮光有着终结一切的力量。但是在作为光明之王的明王化身上,暮光根本发挥不到它的作用。它归根究底也不过只是夕日的光辉,而作为太阳的光辉,又怎么可能伤害到太阳的本身呢?

就如同从流水中穿过一样,明王的身躯虽然沐浴在了暮光中,但是却始终不改自己的行动和前进的方向。他徜徉而过,挥拳而至。

一拳,所有暮光的奇点彻底地被打成了粉碎。而同时,明王的第二拳就对着耶和华打了过去。

这一拳更快、更猛、声势更加威烈,也更让耶和华感到彻骨的绝望。

他不认为自己会在这一拳之后还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也不认为明王会只打他这么一拳。所以他在也顾不上其他的东西,只能再一次发动了自己的因果权能。

“我是天父,我命令你。你必不能伤害到我!”

他想让明王的力量无效化,或者是让明王的毁灭之拳根本打不到他。但是这个想法在明王干脆的攻击面前顿时成为了一个笑话。

一瞬间,已经陷入了无边黑暗中的天堂迸射出了如同星辰破灭一样的光芒。如同浩瀚宇宙诞生的第一声初响一样震撼的声音从神火包裹的拳头之下爆发了出来。

天堂瞬间如同画卷一样被人撕裂成了两半,一半满是无边的黑暗,一半则是明王身上的煌煌火光映照得一片金黄。

无数的虚空裂隙蔓延在了上面,让昔日的天堂看在人的眼中几乎完全是一片片支离破碎的景象。这里已经等同于毁灭,如果没人有将它修复的话,这个维度空间都将被虚空吞没,从而彻底地成为历史。

而看着自己一拳造成的恐怖景象,明王轻轻地抬起了自己的手。他的拳头之下,还有着一个活物。那是受到了重伤的耶和华。

此时的耶和华几乎已经彻底地失去了形体的存在,他变成光。一团微弱的光。在无边黑暗中无声地闪烁着,好像随时都会熄灭了一样。

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已经死了。但是他的权能救了他一命。号称永生者的他拥有着复活的权能。就如同圣子耶稣在死后复活一样。他在明王的毁灭之拳下虽然被击溃了形体,但是却以光的身份复活并回到了这个世界上。

不过和那些复活了之后还生猛海鲜一般,能一个打十个的强人相比。现在的耶和华无比的虚弱,几乎和他诞生之初时没有什么差别。

他的神性力量消耗殆尽,他的权能也黯然无光,甚至他的天堂也即将走向终结。而这对于他来说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感觉到了,因果权能的力量在自己的身上开始消退,来自世界的纠正力开始反扑到他的身上。

和世界上的其他神灵相比,耶和华是一个及其热爱发展信徒的家伙,为了扩大自己的信仰,他不惜一而再、再而三地发动神灵和宗教间的战争。无数的生灵倒在了他的信仰之路上。而这却是最为其他诸神所费解的。

神灵本应对于人类无欲无求,为什么耶和华却要以上帝之名发动如此之多的战争,来争夺毫无意义的信仰呢?

只有耶和华自己才知道这到底是为了什么。他曾经在自己的教义里将所有信仰他的人称之为神的羔羊,而羔羊一词就代表了这些信奉他的人在他心中的地位。就如同牧羊人收割羊毛创造属于自己的利益一样,上帝也从他的羔羊中收割信仰,来维持自己的利益。而他维持的就是自己因果权能的伟大力量。

因果,一个神奇的能力。一个不看力量大小,只看存在多寡的能力。纵使你的力量凌驾于任何神灵之上,但是你无人知晓,存在与否于世界而言没有多大的瓜葛,那么扭曲你的现实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是如果你被亿万人歌颂,被亿万人唾骂。或者你的存在关系到世界的运行。那么即便你是一个连站都站不起来的软脚虾,因果权能也无法改动你一丝一毫的现实。

而为了让自己的因果权能永远站在强大的一方之上。耶和华另辟蹊径,让自己的名字成为一个象征,让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信仰了他的存在。

世界上有多少人信仰上帝,又有多少人在发生问题或者饱受折磨的时候,向他祈祷,向他求救。

尽管这些基本上都是无用功,但是却间接地加大了他的存在之力。

千年来,无数人的信仰汇聚了无数的存在之力,让耶和华能够凭借于此成为将现实玩弄与股掌间的神灵。

但是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第二百六十章 上帝溃退 明王现身

纵使有亿万人歌颂,亿万人祈福,亿万人铭记他的光辉和恩德。也不能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和太阳相比,他依旧是苍白而脆弱的、依旧是无力而渺小的。

地球的太阳照耀了它三十多亿年,带给它无数的生命和力量。而整个宇宙中,又有着无数的太阳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能和太阳谈及存在的伟大,更没有什么东西能和太阳比拟存在的价值。

它是生命之源,是无声的,亦不需要发出任何声音来证明自己的伟大存在。他的光辉就足以说明一切,那不是任何靠着杜撰和编造的光明能够比拟的辉煌。

所以,当耶和华在权能破碎的情况下还对着周易所化身的明王使用因果权能,想要修改不可能逆转的现实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他要遭受到的一切。

权能彻底地破碎,临近了崩溃的边缘。这还是小事,真正可怕的是,来自于宇宙规则上的修正抹杀。

因果规律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原来耶和华把持着剑柄,还没有感受到它的锋利。但是现在,当锋刃触及到他的身上的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无数的因果累加到了他的身上,他无法承受,也承受不起。失去了权能的承载,因果扭曲的现实像是毒药一样流进了他的身体里。

耶和华开始遗忘起一些东西。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比如他的力量,它的权能。他第一次降临尘世时如何向世人展现他的神迹,以及他在世间是如何留下属于自己的传说和神话。

神灵是不会遗忘自己经历过的一切的。如果说他真的遗忘了,那就意味着这些东西,统统是不存在的了。他们的存在被扭曲的因果所抹杀,而这就以为着他数千年来所做的一切尽为乌有。

这是耶和华一直以来想要避免的事情,单是直到今天,他终于是无法避免这一切的发生了。

“不、不、不!我是天父,是至高无上的上帝。你不能这么对我,不能!我命令你,回来,回来。”

最后一次言灵咒令从耶和华所化做的一团明光中传了出来。那是他最后的努力。枯竭的神性无法再驱使已经破碎到近乎崩溃的因果权能。但是神灵的位格燃烧起来却可以做到这一步。

毕竟神性只是从神灵位格里诞生的力量,而神灵的位格才是神灵真正力量的源泉所在。如果要打个比方的话,神性力量只是水,权能则是抽水的装置。而位格才是装水的地方。

现在的耶和华在神性枯竭的情况下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了。他只能破碎自己的位格,用源头的力量来驱使自己这破碎的权能。尽管这会对它的源头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但是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耶和华是上帝,是天主和天父,是一个神系的至高神灵。他的位格在地球神中也属于最高的那一种,所以当他燃烧起自己源头的时候,无穷的神性就迸射了出来。这珍贵的神性流淌入了破碎的权能中,在他的意志下开始修改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

但是无法修改,已经造成的现实牵涉到了太多太多的因果,那已经不是他的力量能够修改过来的了。强行修改,只能让自己的权能直接消失,并且现实也会更加恶化。

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开始驭使因果的力量,来抵消规则的修正力量。这一次,有了些成效,但是成效实在是小的可怜。他保住了自己的地位,保住了自己数千年来营造的势力。但是却保不住自己的力量,和那些辉煌的神迹。

在没有任何人能看到的地方,耶和华的灵魂深处,因果权能化作了一团模糊的影子,逐渐消失在了他的灵魂之中。而这个还不止,重生的权能,圣火的权能、洞悉万物,让他知晓一切的权能,赐予他人祝福与力量的权能,还有审判黑暗与异端的权能统统从他的灵魂中被剥离了出来。

他的力量跌入了谷底,甚至可以说是跌入了地心深处。尽管他保住了自己的存在,保住了自己辛辛苦苦无数年来建立的神系。但是,他还是付出了巨大的不可挽回的代价。

这个代价既在他的身上,也体现在整个现实世界之中。

这一天,整个地球上信奉上帝的人们都感受到了一股巨大的心灵冲击。不论你是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还是新教和东正教,只要你虔诚地信仰着上帝,只要你心中有着上帝存在的。都在同一时间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恐慌,莫名的畏惧。以及一种心灵深处传来的空洞。

那是信仰断了的感觉,很难以用言语说明,但是却切切实实的存在。而这还只是心灵中的表现。现实中的表现,却是更加令这些信徒们感到震惊和不可置信。

这一天,不论是教堂顶端上的大十字架,还是佩戴在身上的小饰物。不论是木头的、金属的还有其他材料的。不论是挂着耶稣的十字架,还是单单的天主十字。统统从中间裂开了一个巨大的裂缝。就好像承受了什么巨大的伤害一样。

这一天,梵蒂冈的大教堂统统如同地震了一般,坍塌了下来。

不论是信神的,还是不信神的,都在这一天认识到了一个问题。如果真有上帝的话,那么上帝一定是出事了。而这个问题一旦被想明白,整个西方世界都陷入了巨大的震动之中。

统治了西方人思想近千年的唯一神灵近代唯一一次显现神迹,居然是向世人宣告自己悲惨现状。这着实是太可悲了一点。

然而这却是耶和华无法掩盖的一个问题。因果扭曲的现实只能被他修改到这种程度。他的力量已经崩溃了。没有了力量的支撑,自然地所有的关于他的东西都会产生相应的反应。

至于这个反应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那就不是耶和华需要考虑的事情了。他只有这一个选择,而他也只能接受这个选择。

毫无疑问,这个选择对于耶和华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但却也是不得不接受的。而且在这已然非常沉重的代价的基础上,他必须还要做出更多的牺牲。

因为周易所化身的明王还在,并且他也完全没有放耶和华一马的想法。

只看两拳之下自己和天堂的惨状,耶和华就知道,他完全不是对手。虽然自己的心里对周易痛恨无比,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在他心里,为今之计。最好还是能够安然退去。不过退去可没有那么容易。

此时的明王几乎横跨了三个维度。他的双足在莉莉丝的猩红之海中,那里有一半是莉莉丝的地狱所在。而他的身体则有一半处在女巫们花费了数个世纪,在莉莉丝的神性基础上构建出来的空间维度里。

至于剩下的一大半,整个上半身,则是处在了耶和华的天堂之中。身躯横跨三个世界,也只有明王这种巨神才能有这种无上威能。而正是这庞大身躯自带的无上威能,却是让耶和华不得不下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