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红楼 第627章

作者:桃李不谙春风

塔塔尔部求救,金毛消失,临走前送了他一大批珍宝......

贾清全明白了。

这他么的就是一个坑啊!

好啊,亏的他以前还认为金毛是个单纯的好孩子,居然这时候摆了他一道。

贾清毫不怀疑,若不是他深得皇帝喜爱身上又有爵位在身,若不是元春现在是贵妃,是后宫中除了太后之外,最尊贵的女人之一。

恐怕,这个张百户就不会这么恭敬了......

“那个,金毛王子之所以送过来东西,是为了与我换酒,就是五粮液,五粮液你知道吧,很珍贵的......”

贾清试着解释。

张百户苦笑道:“理藩院说阿列维奇王子送你的都是奇珍,价值数万两白银,而且一口笃定,这半月以来,阿列维奇王子就只与将军您有过来往......”

张百户言下之意很明显,一点酒能有多值钱,能值数万两银子?

日......

贾清现在很想一脚踹那理藩院院正脸上,他么的明明就只值几千两银子怎么到你们嘴里就成数万两了?

里面又没有传国玉玺......

可是,他若是以此开脱,理藩院肯定会说他故意藏匿,反正东西已经进了宁国府,这就有的扯了......

“此事不是本将军做的就不是本将军做的,该死的理藩院敢平白泼本将军脏水,等以后看本将军如何收拾他们!现在还请张百户告知,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张百户看着贾清怒不可遏的样子,自己也有点心虚,弱弱道:“陛下吩咐,让卑职留驻将军府上,待事情水落石出,在此期间,贾将军不得离府......”

贾清恶狠狠的看了他一眼,道:“要留就留,本将军还有事,恕不奉陪!”

这是要软禁他呀。而且这个命令很奇怪,既然是协助调查,为什么连“赃证”都不要求取来查证?

要么是正庆帝本来就相信他,不需要多次一举,要么就是......

贾清愤愤的进了后殿。

赖升赶忙上前招呼张百户,道:“大人恕罪,我家少爷脾气不好......大人请随我来。”

贾清直接撂了脸子,赖升可不敢,而是规规矩矩的清张百户下去休息,并且为外面的官差安排下处。

“劳总管费心。”

张百户办了这么多年的差,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因此他也很谨慎小心,一切按照上面的吩咐办,不敢踏错一步。

第五四九章 气得翘胡子

大明宫金銮殿上,朝会依旧在举行。

“哥萨克两大部群发兵塔塔尔,阿列维奇王子潜逃,这分明是有预谋的发动战争!

俄国是大国不错,难道我大楚还怕了他们不成?

要战便战!

启奏陛下,臣牛继宗请求领兵支援。”

大殿之中,牛继宗大声道。语气义愤,声如洪钟。

“牛大人此言大差。

其一,虽然塔塔尔是大楚的番属,但到底不是我朝疆土。

其二,金乌汗明言指出,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他们误杀了三名俄国人,俄国人睚眦必报,所以才对他们发难,又岂能说是有预谋的发动战争?

其三,就算是要救援塔塔尔部,陛下也只需要御命乞颜和捏古斯两大部驰援即可。又何须牛大人亲自带兵前往?

其四,此时我方尚未得知俄方的意向,贸然发兵,岂非轻易挑起两国争端?须知,好战必危,这仗若能不打,还是不打的好。

牛大人以为然否?”

吏部尚书出列道。

他的话,引起很多人的点头赞同。

牛继宗冷冷瞪了他一眼,啥意见也不给,就甩给他几个字:“哼,书生误国!”

吏部尚书顿时气的胡子翘起。和武将讨厌“粗鄙武夫”一词一样,“书生误国”这个词同样也是文官们最不喜欢听的词之一了。

牛继宗一下子就犯了众怒。要知道,入殿百官,文左武右,虽然看起来数量差不多,但是别忘了,国朝未开武举,武官那边站着的,有大半都是纯粹的文人……

而文官这边站着的,却只有极少数武职转文职的。

可想而知,甩出这个词之后的牛继宗遭受了怎样的冷眼。

但是牛继宗是谁,他可是当朝出了名的“粗鄙武夫”,依旧直挺挺的站着,毫无悔过之心。

吏部尚书冷哼一声,懒得和这样的人胡搅蛮缠,一甩袖子入列。

眼见两位大佬闹僵了场面,户部左侍郎郑世安站出来打圆场。

“牛大人且勿动怒,下官认为徐大人所言言之有理......”

“自古以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其实打的就是钱粮,是国帑。

那俄国是和我们大楚一样的帝国,甚至我听说他们远在极北苦寒之地,茹毛饮血,最是野蛮之人。与之开战,能不能打赢且不说,就说如今的国库,也实在是撑不起这样一场注定耗时长久的旷世大战了。”

牛继宗嫌恶的看了郑世安一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户部最擅长的就是哭穷。国朝定鼎百年,国泰民安,四姨臣服,会撑不起一场大战?

我看要么就是你等鼠辈胆小怯战,要么就是你们户部渎职,暗通款曲,致使国库空虚!陛下,臣请治郑世安之罪!!”

“牛继宗,你不要血口喷人!”

郑世安完全没有料到牛继宗仅凭推测就敢当面弹劾他。

正庆帝也瞧了郑世安一眼,这个可是何善宝的忠实铁杆。他没有借机发难,而是问道:“郑爱卿,国库今岁所余多少?”

“回陛下,去岁岁入一共四千三百五十六万两白银,除去上年国库欠银三百四十万两,总计四千零五十六万两。到如今,国库尚余九百五十余万两。

如今才到冬月,还要除去岁祭所需约三百万两,恩赏皇亲、王公贵族所需约二百万两,还有全国数万官员剩余两个月的俸禄银约一百五十万两。

陛下大喜,今岁若再无别的出项,国库尚可结余三百万两......”

正庆帝听完郑世安的话,一时间真是百感交集。有时候他都在想,这满朝臣公。到底是怎么样才能做到不管岁入多少,到了岁末都能花个干干净净的结局。

虽然如今尚存三百万两,但是正庆帝知道,等到岁末大典的时候,这三百万两也是不可能再存在的,说不定还得再欠点,就像上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