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红楼 第23章

作者:桃李不谙春风

看着其他丫头也一脸渴望的模样,尤氏也大气,她不是贪口欲之人,放下筷子对周围说道:“味道不错!你们也尝尝。”

丫鬟们得了令,也不矜持了,争先恐后的“品尝”起来,只是一条小鱼哪里够众丫头解馋,纷纷央求贾清再辛苦辛苦,满足她们的小肚子。

就这样,贾清就被一堆小丫头围着烤鱼了。

不过贾清可不愿意一直烤下去,亲自选了一条较大的之后,就要求携鸾也过来烤,他在旁边指挥也差不多。没叫佩凤,他没自信能一下就让佩凤战胜命里的“缺陷”。

尤氏在一旁看着他们说说笑笑的模样,脸上露出怀念的神情。她没进宁国府之前也是无忧无虑的,也有一些小伙伴一起玩耍......她已经不记得她有多久没会心的笑过了。最近的开心的日子可能就是被贾珍从侍妾扶正的那一天,如今看来,也不见得就是幸福,倒是得比以前更要小心谨慎了。

看二叔年纪这么小,主意倒是多的紧,以后可以和他亲近亲近,或可以解些烦闷。

等到大家都差不多满足了口腹之欲,尤氏就提出了先走,天儿已经不早了。

送走身姿丰腴的尤氏后,贾清回头见桶里也除了两条最大的鱼没解决外,其余的都尽入腹中,高声道:“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咱们收工回营!”

于是众人就清理战场,该还给各处的东西也收好,就一起回了一品堂。

第二十三章 赠诗稿贾赦不悦

七月还没过去,贾府众人就忙绿起来。

因为八月初三,是贾府地位最尊者,先荣国公的夫人,贾门史氏贾母的大寿。

这几日,不单荣国府那边的王熙凤忙的团团转,就连宁国府这边的尤氏、秦氏也跟着随时过府去帮忙。

贾母的大寿,向来是府中最大的事之一,整个贾家两府都要开动起来。荣国府那边没有的,就到宁国府中支配。甚至逢整旬大寿,王公贵族来的太多,还要在宁国府中置一席。

有人会问,刘墉整寿都没有王爵以上者前来,贾母会有?

答案是:当然!

这区别为阵营的不同。刘墉曾经再怎么位高权重,有一个现实是,他无爵位在身!如果爵位过高者亲自下临,总有些“屈尊降贵”、巴结权力的意思。

自开国以来,就是勋贵享尊荣,文臣掌权力!

而刘墉这样门生遍天下的文臣想要封爵,不出意外是等他死后才会追封。目测刘墉这样的国之干城,死后少不了一顶国公的荣誉。

而贾母这里则完全不同,因为她也是勋贵中的一员,且地位不低。这样各个勋贵走动也没有什么屈尊降贵的意思,大家一路人!更不提巴结权力了。

所以,勋贵中只要有些来往的,在这个时候纵然家主不到,府中诰命也是会如期赴宴的。

贾母的寿宴分两日进行,八月初二,专门接待京中接帖而来的各王公大臣、及府中诰命。计有到场贵宾:

南安郡王、南安王妃、南安太妃;

永昌驸马;

乐善郡王;

礼部左侍郎王显爵;

......

北静王妃;

锦乡侯诰命;

临昌伯诰命;

......

因为不是逢十大寿,来的人不是太多,自然用不到宁国府这边的场地,只在荣国府置办了两席,分别置于内宅和外院。外院由贾政等专门招待男客,内院由王夫人、贾母等亲自招待各府诰命。

倒是满满一副富贵气象!

这些都与贾清无关,他在这几天唯一要做的就是等八月初三,贾母家宴,族中子弟前去给贾母贺寿时跑过去吃上一顿,反正他也这样吃了四次了。

你说他不想去看贾府众钗?那是不可能的,只是前面四次他都没能见着三春等人,到是远远地望见过王熙凤。

因为虽说是家宴,却也是分内外两席的!

这次见到三春及林妹妹的机率又有多大呢?贾清表示一如既往的小,但他还是上街去精心挑选了几样小礼物,全当做有备无患了。

就这样,贾母寿宴的第一天在轰轰烈烈中结束。

第二天一大早,贾敬就把贾珍、尤氏、贾清、贾蓉、秦氏叫到跟前,叮嘱训诫一番,无非就是今日凡事不得造次,记得到了时间一起去给贾母磕头等事。他们中任何一人出了纰漏,丢的都是他贾敬的脸,毕竟目前宁国府还是他在当家做主。

只有贾清在下面诽腹:这么重视面子功夫,还想着问道成仙,难怪最后把自己炼死了。继而又想到,贾敬这么些年说实话,对他是真的不错!

得想个法子阻止他出家,最少不能让他去那个什么玄真观清修。

然后一行人就出发前往荣国府。

这两日贾母大寿,荣国府正门大开,所有前来贺寿之人都从这里进府。

这倒是让贾清觉得不是滋味,荣国府的正门这些年他也踩过了几次了。可是宁国府的正门他是一次也没有踏过!

平日里都是从角门出入,有重客上门他也没资格迎客送客,贾敬大寿他更是不用在门口迎宾,所以导致了这么个情况,他也是今天才意识到这事,顿时觉得自己有些失败。

看来自己这些年做的还远远不够,还得加倍努力奋斗啊......

进了荣国府,尤氏、秦氏两个自去后宅请安去了,贾敬也被贾政派人请去正堂喝茶,留下贾清三人在前院各自找席位坐下。

此时荣禧堂最外面的院子里摆了大概有二三十桌,上面有些茶水点心,全是供贾家在京八房的直系后辈就席的。像各房中的下人,包括像赖大这样的总管,在这个时候也是没有席位的。

大家就这样互相闲聊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后,贾族子弟都差不多来齐了,贾政来到前院带众人给贾母行礼。

贾母此时也是移驾到了荣禧堂内,接受堂下众多子孙后辈的参拜大礼。

贾清自然是看不到贾母的,虽然他的站位在所有子弟的前半部分,但他的前面依然站了好几十人,所以他也是站在堂外的,只能听着里面的声音,然后跪一跪就了事。

贾母接受了大礼后也没啥表示,之后就又回后宅去了。

等贾清等人再次回到前院时,桌子上已经摆上了各式菜肴。除了靠着荣宁二府亲近的族中子弟,大多数家里生活都不富裕,见到这么多好酒好菜,大部分都加快了脚步来到自己先前的位子上,不过倒是没人敢先动筷子,大家族规矩森严可不是说说而已。

好不容易见到贾政等人来了前院,在最靠上的席面上坐下,之后贾政站起来说了一番客套话,最后道了一声:

“开宴!”

众人才放开手脚大吃起来。

贾清当然不稀罕这些“山珍海味”,看着旁边一哥们明显平日里吃不到这样的好菜而手速开动的飞快,索性放下筷子,自顾品尝起酒来,反正这酒的劲也不大,这样子慢慢喝倒不至于喝醉。

过了一会,赖大找到了贾清说:“清二爷,那边老爷们有请。”

贾清当然见过赖大,不过赖大知道贾清全然是因为赖升多次在他耳边提过,所以有所留意,倒也认识。刚那边老爷们聊着聊着聊到了贾清头上,叫人把他找来,赖大这才领命前来。

到了院子最前面,那儿只有三桌,是隔开的,全是贾政他们那一辈的,当然还有几个贾母那一辈的,像贾代儒、贾代修就在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