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974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四寸没有装饰奶油蛋糕一个,三十三兹罗提。送你女儿一根棒棒糖。”

  当潘森走出糕点店的时候,手上提着一盒蛋糕,一根棒棒糖。而这已经花掉了他许多的钱。

  原本七兹罗提在三年前的话,他可以去中国超市买一个漂亮便宜的铁皮玩具送给女儿,但是现在……

  “你好女士,你衣服上的蝴蝶装饰卖吗?”他提着蛋糕,问着一名站街等着顾客的女人。

第四百四十二章 长约

  潘森用自己的帽子加七兹罗提作为交换,换取了那个女士衣服上的一个蝴蝶结装饰。

  因为这个蝴蝶结装饰很好看上面还镶嵌着碎碎的水钻,让它在阳光下有些熠熠发光,女士把它从衣服上剪下来(蝴蝶结是缝上去的,用刀子挑断棉线就能完整取下来还不伤衣服)的时候还明显有些不舍得。

  她絮絮叨叨的说着:“这是当年梅花服装厂最好的款式,我排了一整晚的队才买到的。如果不是我的丈夫头风需要一顶帽子,我不会给你的。”

  潘森没有搭话,现在这个时代的波兰,谁不是这样活着呢。

  等到女士把蝴蝶结完整的取下了之后,潘森点点头致谢。

  蝴蝶结很好看,拿回家洗干净之后可以作为书包上的装饰给女儿。

  这就算是礼物吧。再多了,真的就没有了。农场现在的行情太一般了。

  而潘森这种情况其实还算好的,毕竟他是有三百英亩农场的小地主。就算是生活在艰难,他还能从牙缝里挤一些钱出来给自己的小女儿过生日买蛋糕。

  依旧是这个国家里过的比较好的人。虽然他的生活压力一点也不小。

  但是有的人是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现在的波兰已经什么都没有了。离开了苏联的福利政策,同时现在的苏联又没解体。他们就算是想要买卖东西也必须要走海运去往资本主义国家。

  但是资本主义国家又不是救命良药。现在的波兰并没有什么值得大量购买的东西。也就是粮食和煤炭了。

  对于潘森来说,日子可能也就这么下去了。在女儿的生日会上,十岁的艾妮看见了奶油蛋糕,她已经很高兴了。有能缝到书包上的蝴蝶结当礼物,她也很开心了。

  “谢谢爸爸妈妈。”小艾妮高兴的说道。

  她确实是高兴的,因为很多同学的生日都吃不到蛋糕了。或者是他们家里妈妈做的简单的蛋糕。那种家庭做的蛋糕一般都很粗糙,没有糕点店专门做的奶油蛋糕好。

  在把艾妮哄到睡觉之后。潘森和妻子相拥的坐在沙发上。

  闻着妻子发梢散发的肥皂味,不知道为什么潘森突然回想到四五年前,那个时候妻子的发梢总是带着一种玫瑰花和茉莉花的香味,很是好闻。

  当潘森莫名提到这个话题之后,他的妻子用一种看傻瓜的眼神看着他:“亲爱的,现在中国的洗发水太贵了。卖的甚至比法国的洗发水还要贵。因为它们的香味更好,洗头发也更干净。我们已经很久没有买那种高档的洗发水发了。”

  潘森默然失语。半晌后才说到:“对不起。”

  他有些颓然,妻子抱着他,让他把头埋进自己的怀里。

  “这不能怪你,世道如此。”

  听到妻子的安稳,潘森并没有减轻自己的难受感。他低声道:“是我太愚蠢了,真的相信了那些人的话。我跟着他们上街,一起游行。我真的以为一切的经济自由后,我们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谁能知道一切会如此……”

  说道这里,潘森忍不住开始有些哽咽。

  是的,在苏联掌管经济的时候波兰确实不能算特别好。没有那些西欧国家那么发达,没有那么的娱乐产业让人玩耍,也没有那么多的豪车豪宅。

  但是至少还能生活,还能吃得起糕点,买得起洗发水。现在……

  只剩下一声叹息了。

  但是他的妻子在这个时候说道:“隔壁农场好像卖了。”

  “嗯?卖了?”

  “是的,经营不下去了。”

  潘森又是一声叹息。

  感觉日子好像真的没法过了。

  第二天,潘森前往隔壁的农场,去看看那个和自己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老农场主。

  但是他在隔壁农场没有看见那个老农场主,反而是看见了他的儿子。

  “你爸呢?”潘森开口问到。

  “去老家了。”那个年轻人开口道。

  “农场卖了?”潘森看着这片土地:“这是一片好土地啊。你们卖了很可惜啊。现在那些国际粮商出的价格特别特别低。”

  潘森这话没有说错,因为最近两年没有发生过多的动乱,也没有发生大面积的饥荒。国际粮食价格相对低。

  连带着农场都不值钱了。

  不过这也是国际粮食商人大肆收购土地农场的好机会。因为总会有小农场主挺不住的。

  那个年轻人开口说道:“不算是卖。”

  “嗯?”潘森开口道:“不是卖,那是什么?”

  “租。”年轻人开口说道:“我们把这些土地给租出去了。对方给的价格还行,他们还愿意雇佣我们给他们干活。”

  “虽然可能日子回不到过去那么好了,但是至少我们家不会每天思考着破产后该吃什么了。”

  潘森听到这话,他眉头松了下来:“那些国际粮商有那么好说话?他们可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东西。”

  这些年,潘森也算是看透了那些国际粮食商人的嘴脸了。他就是被忽悠瘸了的典范。当然,这个隔壁的农场主也是。

  但是这农场主儿子却说道:“不是欧美的那些家伙。是中国人。”

  “嗯?”潘森眼神有些疑惑:“中国人?”

  “对,中国人。他们说自己叫中粮集团。他们打算把咱们这边的农田都租下来种植。也许他们过不了多久就会去找你们了。”

  听到这个年轻人的话,潘神的疑惑更多了。

  中国人跑来波兰租地种粮食?

  不过他的疑惑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年轻人指着远处的烟尘道:“诶,他们来了。或许你该和他们谈谈,你们家应该也快撑不下去了吧。”

  烟尘中几辆量产型红旗轿车缓缓停在这个农场的大门口。

  潘森第一次和来自中国的国际商人打招呼。他们看起来比那些来自欧美的国际粮食商人好接触。

  至少在自己邀请他们前往自己农场的时候,他们见到了艾妮,有一名年轻女性从兜里掏出了好几颗花花绿绿的糖果给自己的女儿。

  中国糖果,现在可不好买,价格可不便宜。

  而领头的那个中国男人则在看了自己的农场后点了点头:“潘森先生,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们愿意和你达成租赁协议。一个长约,三十年租期,你看可以吗?”

第四百四十三章 出走的决心

  中粮集团开始了自己向外的扩张之路。本时空之中,新中国对外的发展和贸易比元时空可是快多了。

  因为不管是李锐还是主席,还是中央里面那些有先见之明的领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新中国如果仅仅依靠本国的资源进行发展,是无法满足这么大体量的国家,全部进入工业化。

  尤其是想要进入全面工业化社会,拥有大量的高新科技。这都需要太多太多的资源做支持。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粮食这种东西是最需要的。

  波兰这个地方,他们自己作死。把自己给玩的接近残废了。中国这个时候愿意来波兰租地种粮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得上是救他们的命了。

  当然了,在商言商,中国人也不是观音菩萨。中粮集团租种波兰的土地,当然是按照波兰的行情来。不过相比于欧美的那些粮商而言,中粮集团还是很有人道主义的。没有吃干喝尽的弄波兰农民,保留着社会主义的底线。

  要知道欧美的粮食集团对波兰的这些农场主可是敲骨吸髓的弄。

  也得亏是孟山都之类的集团现在的技术能力还没那么强,没有办法彻彻底底的断绝所有的种子。搞基因封锁。把农民身上的每一滴血汗都榨干。

  要知道,元时空的后世像类似于孟山都这样的国际粮食集团,不仅仅是封锁你的粮食种子。同时还对你的粮食种子进行了基因改造。他们的终极目标就是用了我的种子就必须用我的化肥,必须用我的农药。不然的话,保证你一颗粮食都生产不出来。

  让整个农业的生产流程全部由自己公司垄断。再进一步的控制农民农场主的金融流通能力。把那些种自己粮食的农场主和农民统统变成自己的新时代奴隶。

  这些资料是李锐提供的,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李锐自己推测的。但是这个推测并不显得过分,李锐甚至觉得自己的推测会不会有点保守。毕竟感觉他们确实是可以干得出这样的事儿。

  国际商业上的竞争从来都不会比明刀明枪的热武器战争来的差多少。

  李锐还记得在原时空的后世,他看过一部纪录片。名字大概叫做新圈地潮新殖民战争之类的。讲的就是国际粮食战争。

  其中有几个故事,李锐记得非常清楚。其中一个是中国为了在巴西获得一片大豆种植区域。和巴西签订了协议,帮巴西修建了一条从南到北的高速公路。

  那是在中国大豆战争失利之后。所做出的选择。算是亡羊补牢的被动防御。

  另一件事则是韩国的财团和马达加斯加的政府进行勾结。腐败贪婪的马达加斯加政府,将全国一半的可耕种土地租赁给了韩国财团。租期长达99年。而这件事情造成的结果就是马达加斯加的全面叛乱,军队几乎全面反水。叛军三天就打到了马达加斯加的首都。把做出这个决定的政府官员,还有一些没来得及跑的韩国财团成员,烧死在了大街上。

  还有美国粮商推进的由玉米制作生物汽油的故事导致了全球粮价不断攀升。以及埃及政变之后。原本供应平民的大饼数量锐减。

  在埃及政变之前,埃及有一个算得上是惠民的保底政策。那就是他们有一种国营的大饼店。专门生产非常难吃的大饼。

  虽然难吃,但只要是埃及的国民,凭证件就可以免费在那个大饼店里面吃大饼。真正的穷人可以靠那个大饼过日子。至少不会饿死。这种大饼难吃到,一般人无法下咽。但凡有其他食物,都不会吃这种大饼。在埃及笑话里,这种大饼最好的用处是垫在屁股下面当坐垫。

  但是埃及政变以及全球粮价大涨之后。埃及的无限大饼变成了一人,一天只能吃两张。

  从原来穷苦百姓至少能吃饱的日子,变成了穷苦百姓勉强不饿死的日子。08年全球粮价大涨。在埃及政府部门工作的普通公务员都吃不起鸡蛋了,更不要说肉食。

  这些东西一桩桩一件件都记在李锐的脑海里。他可是知道这个世界从来都不太那么容易太平下来。

  中国的糖要走出去和世界的其他厂商拼杀。中国的粮食公司也要走出去。为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做筹划准备。

  下一步,这是中国的矿业集团和能源集团的集体出海。

  李锐执掌的计划经济委员会真的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借着63年的糖价大涨以及波兰在这几年被美国和苏联双重桥打下的衰败。中国的企业算是牛刀小试。跨出自己出海的第一步。

  波兰这个神弃之地,中国打算捡起来收拾收拾,看看还有啥能用的。

  至少没有敲骨吸髓的去压榨包括潘森在内的一群普通波兰农场主。

  因为还需要他们留着耕地呢。而且中国缺少大规模使用机械化耕地的经验。只有东北的集体农场能搞一点。

  波兰倒是个很好的实验田。

  “没有想到在波兰这边租赁土地倒是比我们想的容易许多。那些农场主看起来都不怎么抗拒。”中粮集团在波兰的办事人员之一,年轻的女办事员小玉如此说道。

  刚刚完成了对潘森农场租赁的干事朱元则是说道:“还是要纠正一下说法。在波兰这个地方,300英亩的土地只能算是自耕农,还到不了他们国家所定位的大农场主的水平,也就是我们国家认定的地主的水平。平”

  “而且那些欧美的粮商给出的条件加码过去的没有人性了。这些波兰农民要是把自己土地租给他们种,或者直接卖给他们。按照欧美公司提出的条件,几乎都快要成为农奴了。”

  “现在他们当然是愿意让我们租赁他们的土地。现在我们已经租赁了不少的土地了。按照这个情况,我们今年应该可以完成我们的计划了。这算是个好消息。”

  小玉这个年轻的女办事员有着复合她年纪的天真。

  干事朱元却端着热水杯说道:“现在咱们是抢了个先手,要看看那些国际粮食的后手会不会反应过来。”

  “那些欧美粮食有那么厉害吗?”

  面对年轻的组员,朱元只能语重心长的说道:“先看看,你们看吧。看看咱们糖业的同志们现在要从国际糖果商嘴里抢肉了。你看看那些豺狼会有什么反应吧。”

第四百四十四章 冲击

  中粮集团正在紧锣密鼓地从波兰收购土地建立自己的外国农场。

  另一边中国的糖企和饮料企业也在抓紧时间向外拓展和出口。

  对于山海关汽水厂和悠悠糖果来说。这是最好的一个机会。

  因为现在全球糖价大幅上涨,全球范围内的副食品价格一路飙升。

  就像是贝尔主编。现在他已经是英国国会里面的一员了,说起来他已经是个大人物了。但是他也感受到了糖价正在上涨。

  因为他和大多数国会里面的老爷们不同,不是那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毕竟他也是从谷底爬起来,然后一步一步从相对贫穷的阶层成为记者,然后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当上了主编,最后成为了国家议员。

  这样的经历是绝大多数的国会议员没有的。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含着金汤匙出身。

  他们感觉不到糖价上涨对他们有多大影响。毕竟一包巧克力从0.5英镑涨到一英镑。对他们来说区别不大。他们随便晚上喝一瓶酒花掉的钱都是这个的好几十倍上百倍。

  但是贝尔还保持着自己亲自经常逛超市经常购物的好习惯。真真切切的自己去超市里面逛一圈,算算每一种商品的价格。这才能够真切的知道老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太古糖业倒了。现在英国超市里面已经买不到太谷的方糖了。但是有其他的相似的产品,迅速填补了太古离去后的空白。

  但是背后看着方糖的价格微微皱起了眉头。

  这个价格是之前太古糖业还存在时的两倍价格。

  之前这么大一盒的方糖,售价在0.2英镑到0.3英镑之间。现在就没有低于0.5英镑的了,很多都是0.6、0.7英镑的,还有些更贵的都要一英镑了。

  作为英国人来说,这个消息可是太糟了。因为方糖几乎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之一。每天早上咖啡配方糖是大多数人的标配。还有喝浓茶的时候也会往茶里面放方糖来增加甜度。

  “天哪,这个东西已经这么贵了。”有一名正在超市购物的家庭主妇站在货架边用目光扫视着货架上的方糖以及白砂糖等产品。

  她的眉头紧蹙。双手有些不安的交织在一起。看起来这位女士的家庭生活有一些拮据。

  因为她来超市进行购物,都是提前写好了清单。每购买一样东西,就在自己写的清单后划上一道。这证明她只买那些家庭需要的必需品。并没有多余的钱,让她随意的在超市里面进行购物。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