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斤小鳄梨
到了下午收市的时候,太古糖业勉强控制了今天的跌幅维持在百分之十左右。
董事会正在到处找钱来稳定股价。这个时候是最考验人心的时候,要是董事会有人现在选择套现的话,那么就是灾难的性的。
而下午刚收盘,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传来。
【太古糖业在亚洲的糖厂早就关闭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个泰国糖厂还在运营。这些年他们依靠倒买倒卖起家。现在全球糖价大涨,他们倒卖不起来了!】
这个消息一出,戴维斯就知道完了。人心不可能齐全的。现在唯一拯救太古的方式就是赶紧和中国签订出糖协议,赶在明天开盘前向全球公布自己库存糖的实力。
而这个时候柳先生去找郭师年,郭师年却老神在在的说道:“现在买糖不是那个价了。”
“我知道,就按您之前说的。六十五美元一吨。”柳先生咬着牙说道。
郭师年看着他,随即摇摇头:“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啊。现在国际糖价这样了,你们还想要买平价糖?”
柳先生被噎住了,之前六十五美元很贵,现在六十五美元已经是平价了。
“那您想要多少钱?”柳先生问道。
“我要你们在亚洲的全部销售渠道,再加上每吨糖六十五美元。这笔生意很合算,你们只要达成了这个协议,太古至少不会破产。”郭师年觉得自己的要求不高。
都没要你们在欧洲的销售网路和渠道,只要你们在亚洲的渠道,这难道不好吗?
“当然,收购这些销售网点,我们会给钱的。”郭师年补充了一句。毕竟共产党人不抢劫。
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销售网点。把销售渠道卖了,太古可能就要永远退出亚洲市场了。
所以柳先生下意识的就说到:“不可能!”
但是他很快反应过来,又弱弱的说道:“这事,我做不了主。”
“那找能做主的说。”郭师年也没挽留。
等到柳先生走了,他又把雷月星请了过来。
雷月星开门见山的说:“月星集团下面全资子公司在东南亚和中亚都有相关业务。只要缺糖,只要太古糖业没有糖,只要印度没有下定决心和我们抢。那我有八成的把握可以逐步渗透进太古的销售网络。然后逐步控制各地区糖类销售网络。”
听到雷月星这么说,郭师年放心了。
而戴维斯也下不定决心,他打电话回英国,结果董事会那边已经人心散了。
有几个小一点的懂事直接不来董事会开会。没等太古那边下定决心,第二天开盘,几个小股东直接抛售手上的股份套现。他们已经不管能不能赚钱了。只要手上的资产不要严重缩水就好。
而这些小股东一抛售,市场瞬间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一时之间太古股票狂跌,救市都救不了。
做空的国际资本瞬间回满了血。
临近收盘,太古糖业股票狂跌百分之二十七。近千万美元市值蒸发。
这一波回了血的国际资本立刻盯上了美国糖业精炼公司。
而被盯上的美国糖业精炼公司也知道自己必须要自保了。但是要让沃尔特向中国低头?太难了。
因为他派人去和中国谈判,那个姓郭的提出了每吨九十美元,一百万吨全包的条件。这完全是趁火打劫。
沃尔特立刻回到美国,通过渠道向糖业联盟求救,向白宫求救!
第四百一十八章 我一开始只想要点钱
一个资产数亿美元,并且还炼制着美国差不多百分之七十糖货的公司还是有资格和白宫的话事人聊聊的。
其实沃尔特还挺讨厌白宫的。因为当年美国糖业精炼公司有机会成为垄断全美的糖业托拉斯的。可惜,当年老罗斯福上台,把他们给拆了。美糖错过了最好的机会,后面也就没有成为托拉斯的机会了。
那可是沃尔特家族最高光的时候,自那以后就没了。如果说美糖现在是美国的糖业托拉斯,那么现在哪里会有这么大的问题。哪里还用的着和白宫求救啊。
当然,现在这种话就不要说了。说了就要不到救援了。了
而白宫方面对于是否要救援美糖这件事还是有分歧的。
毕竟这只是一家公司,又不是全行业受损。负责经济的部门领导其实压根就不想要理他。市场经济有市场经济的大手在操控。我们政府管个啥啊。
也就是基辛格说了一句:“荷尔美的旧事大家不要忘记了。”这才让众人一凛。
所谓的荷尔美事件,当然是指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李锐对美国发动的舆论战之一。
通过把荷尔美在内的一种美国食品企业进行一个大扒底,导致美国肉罐头企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当时华尔街的资本也是如今天一样,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他们一拥而上,把美国罐头产业杀了个干干净净。他们吃了个白白胖胖。
自那之后,中苏联合生产的喜悦罐头成为了全球罐头的顶流。因为有更好的调味,更新鲜的口感。以及社会主义的检查制度带来的食品安全感。
毕竟哪怕是美国人都相信一件事,那就是罐头厂的厂长要是敢作假,那么当时的斯大林就敢枪毙他。
一来一回,导致了美国罐头企业的严重受损。连带着为罐头企业提供基础原料的农企也受损了。
之后可是花了很大力气才恢复过来的。不说是元气大伤吧,但也是受损严重。唯一肥了的就只有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了。他们又多包养了一些好莱坞明星,又给自己买了新的大游艇大别墅。
而原本作为美国最大罐头企业的荷尔美也一蹶不振,现在还没缓过气来。因为它们的市场被欧洲本土企业和喜悦罐头冲的七零八落。
目前还只能在南北美洲传统地盘卖罐头恢复元气。
基辛格在股票市场上也有投资,比如糖类股票他也有,比如美糖的,他有三十多万美元的股票呢,在这个年代这可不是一个小数。
当然了,基辛格肯定不是为了他的三十多万美元才考虑救美糖的。
是为了美国糖业的健康发展,为了美国糖业的积极向上。
所以白宫决定出手了。倒不是直接给钱,现在的美国政府还没后世那么资本主义。基辛格和尼克松也都知道,现在给美糖拨贷款,最后便宜的还是华尔街那帮人。他们可不管钱是哪来的,只要是钱他们都要吃。
治标不如治本。美糖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糖货短缺,无法应对接下来的订单。
那么釜底抽薪的策略就是给美糖搞到糖货。
美糖的要求不高,只要能搞到个七八十万吨的糖,他们就不会出现拙荆见肘的情况了。
为了给美糖搞点糖,相关部门也是帮着去到处联系打听了。但是这市面上哪里还有糖啊。
六十年代全球产糖量也就几千万吨,和后世将近两亿吨的年产量根本没法比。
现在很多国家自己的糖都不够吃呢,哪有出口的可能。
找来找去,到是有一个很偏的门路。那就是古巴。
……
北京。
李锐人都傻了。
“什么玩意儿,你给我说慢点,什么玩意儿?”李锐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上年纪了,耳朵不太好使了。
他让前来汇报的人员再说一遍。
“主任,是这样的。有一家欧洲的进出口公司,想要和古巴谈糖进出口。在古巴的切·格瓦拉同志留了点心,调查了一下这个公司。发现背后的股东和美国官方牵扯不清。然后又做了一些调查,最后发现应该是在帮美糖进货。”
“现在股票市场上对太古和美糖极度不利。因为他们没有糖。现在想要挽回劣势,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糖。我们这边,他们不打算低头的。郭师年同志在香港给他们报价了九十美元一吨的价格,他们无法接受。”
李锐挠了挠头:“所以,他们去找了古巴?”
“嗯呢。”汇报人员点头道:“古巴很想要做这笔生意,因为对方能用美元付账。他们距离美国太近了,有一些东西也是购买美国的比苏联和我们的好。”
“但是古巴那边领导人没有直接卖,而是和我们与苏联通气。因为他们如果做这笔生意,他们供应苏联的糖会有五十万吨的缺口。而且他们也知道我们在香港的事情,害怕会影响到我们。所以古巴现在举棋不定。”
李锐沉吟了片刻。
1963年糖价是一定要涨的。因为今年除了巴西的大水影响了南美洲的甘蔗、甜菜等农作物的收成之外。之后的古巴飓风更是灾难性的。
这场飓风造成的人员损失不大,但是对古巴下半年的甘蔗收成却是严重的打击。原本预计的丰收大年瞬间没了。
导致1963年下半年开始,全球糖价坐火箭一样飙升。全球糖商都赚了个盆满钵满。
李锐可以开预知挂,但是却没办法告诉古巴他们会遭遇飓风。这消息是一点都不能传出去。
没办法,他是穿越者这件事的保密级别是最高的。而且飓风这玩意儿提醒了也没用,只能说让人待在屋里,减少人员伤害。对甘蔗种植没用,除非让古巴下半年全年不要种一根甘蔗,这样才能真的减少损失。但是古巴下半年一根甘蔗都不种,想一想也不可能啊。
原本李锐还有些压力呢,毕竟古巴也算是共产国际的同志,现在和中国的关系也很好。中、古两国之间贸易往来和人员往来越发密切了。自己用古巴人民的经济灾难做局多少有点道德负担。
但是谁能想到今年自己做的这个局居然牵一发动全身到如此地步。
“太邪门了!”李锐自己都忍不住吐槽道。
但是吐槽归吐槽,事情还是要做的。
自己还觉得拿古巴人民的经济灾难做局有心理压力呢,这边倒好,美国人是瞌睡就送来枕头。你们这是救苦救难的菩萨了?你们先给古巴人民一点订金,至少能缓解人家糖灾的经济困难,这样自己做局反而算是在本时空帮到了古巴。
当即李锐就下了决定:“告诉古巴的同志,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中国理解他们在美洲地区的困难。他们也确实急需一大笔美元外汇。中方理解并且支持他们的行动。”
“告诉切·格瓦拉和卡斯特罗同志。可以和他们签订协议。他们对苏联出口的五十万吨糖差额,我们可以帮他们平了,苏联的外贸订单转到我们这里就好。这是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互帮互助,连这点帮助都没有,怎么搞共产主义。”
“另外要和他们说清楚,资本主义的资本家不可信。尤其是美糖现在很困难,他们既然找了美国政府牵线搭桥,那么你们就要尽快的把钱拿到。预付定金不能少于三成,甚至更多一点才合适。不然的话,他们可能会搞各种幺蛾子,他们是不可信的。”
……
古巴。
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两人收到中国的信息之后都快感动哭了。
虽然说当领导人的不该有这么多的感性,但是……但是中国方面也太拿自己当兄弟了啊!这真的是社会主义兄弟啊!
切·格瓦拉随即对卡斯特罗说道:“中国如此对我们,我们应该加快和中国的几个合作项目的开发。不然都对不起我们的中国兄弟。”
卡斯特罗也点点头:“是的,我认为你说得对,合作项目要加速。中国帮助了我们,我们以后有机会也要帮助他们。”
在两国的协调下,关于签订古巴糖的事情很快就搞好了。苏联在一旁看热闹。反正只要他家的糖供应足就好了。
只有和李锐打过很多次交道的赫鲁晓夫有些纳闷。因为他知道中国在香港的事情,明显是给美糖和太古设局,这样真的不会放跑这俩大公司吗?
赫鲁晓夫觉得看不透。
与此同时,美糖和美国政府也以最快的速度签订了古巴糖的协议。他们通过了欧洲的第三方公司完成了这个协议。
然后由第三方公司完成对美糖的糖货运输。当然,古巴现在没有现糖。可是没什么关系,甘蔗长得好得很呢。很快就可以采收了。
一个多月后,一百多万吨糖轻轻松松的给你弄出来。
而美糖为了稳定股市人心,立刻把自己从欧洲第三方公司签订的供货协议公布了。
已经走投无路的太古糖业如找到救命稻草一样,立刻求美糖分点给他们。他们要的不多,有个二三十万吨救命就好了。
中国人要的太多了,他们打算把太古在亚洲吃饭的锅都端了。太古定然是不肯的。
而美糖也想要找人分摊一下古巴糖的成本。毕竟古巴糖报价比中国的低一点,但现在全球糖价摆在这呢。
随即太古和美糖都发表了救市声明,也发表了他们下半年货源充足的消息。这一下就稳定了股市。两家糖厂的股价立刻稳定了了下来。甚至影影约约有反弹的趋向。毕竟糖价在上涨,对糖企是有利消息。
……
北京,李锐合上了从香港送来的消息。
他喃喃自语道:“我一开始只想要你们点钱,哪知道你们连命都要送给我。哎~天授不予反受其咎。谢谢各位了。”
随后他拿起电话打通了曾培洪的办公室电话。
“老曾啊,有空吗?过来一下和你谈点事情。不是奶茶,不是奶茶。你少喝点奶茶吧,你的健康医生说你不能喝太多奶和糖。”
“你过来,我这有上好的绿茶。”
“对,有正事儿。在国际市场上抄底两家跨国糖企,吃干抹净感不感兴趣啊?”
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却要给一条命
戴维斯和沃尔特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太古和美糖的股价终于平稳了。
至少是没翻车,两人都很欣慰。经过香港的事情之后,两人也算是朋友了。
虽然说逼迫中国出低价糖这件事算是没戏了戏。但是两人也没法说什么。
只是在纽约华尔街附近饭店吃饭的时候两人会互相抱怨一下。
“谁能想到巴西会有洪水呢。”
“是啊,这一次是输给了天气。是中国糖企的命好。”
两人都有些无奈,输给了气候,这也是企业的一种命吧。今年就这样吧,虽然有点损失,但就平平安安的过渡过去算了。
还能如何呢?只能是这样了。
“只是可惜了,中国的糖价下不去了。”戴维斯还在可惜,没能吃到中国的低价糖。
“现在全球糖价上涨,他们肯定会高位出货的。看看印度,现在涨价出货的异常舒服啊。”
沃尔特也低声道:“是啊,今年只能如此了。且看明年吧,有机会要把这个仇给报了。”
戴维斯和沃尔特,以及两个公司的董事们都把今年的问题归咎于中国了。如果中国能卖低价糖不就什么事情都没了吗。大家都皆大欢喜。你们非要搞这些有的没的,当真是气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