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956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这里聚集的商人们从前或许有那么几家炼糖厂,每年可能可以生产个几万吨或者十来万吨的糖。但还是那句话,在资本主义市场上,资本都是倾向于流进成本更低的地方。

  中国的生物制糖法是目前全世界成本价格最低的制糖法。国家重重保密,不允许透露一点机密。

  这些年不断地改良完善。生物制糖法的效率也开始逐渐提升。再加上苏联便宜无比的土豆大规模供应。

  中国糖的成本已经被压倒了一个其他制糖厂难以理解的地步了。之前中国的糖卖价真的不贵,这些糖商算了算,如果中国糖一吨卖价在37~40美元。而自己生产一吨糖的价格也在33~36美元之间。

  自己还要承受机器折旧费用,种植甘蔗甜菜之类作物还要考虑天灾影响。还有行政管理成本。

  自己费心费力,赚就为了每吨多赚两三美元,好像怎么都不划算啊。而且万一来一个天灾,种植园出现减产。自己的成本可能也就和中国拉平了。

  那还不如直接从中国进呢。虽然每吨少赚了两三美元,但是每年节省下来的心力和时间怎么看都划算呢。

  索性把厂子给关了吧。直接买货卖货多好啊。

  但是现在……

  “我们必须要团结起来。”有一人带头说道:“在场的诸位,再加上我。我们每年至少能吃掉中国出货的七十万吨糖。这么大数额的糖,如果我们不吃下,中国一时之间之是卖不出去的。”

  “所以我们要联合起来,直接不买他们的货。逼迫中国降价。”这位仁兄一带头,周围的商人们也纷纷点头,觉得他说的挺有道理的。

  七十万吨的糖不是小数目。好几千万美元的货呢。

  现在全世界哪一个公司敢说自己能吃得下?也就是美国糖业精炼公司有这个规模吧。

  如果大家能组成阵线,倒也不是不能逼着中国让步。

  虽然说糖是耐储品。但是只要放在仓库里就会有损耗。谁能保证仓库绝对不回潮,谁又能保证仓库一定没有老鼠蟑螂搞污染?而且几十万吨糖占着仓库,那下一批生产出来的糖放哪里啊。

  所以到时候肯定还是要出掉的。

  所以一个松散的联盟成立了。他们要共进团,达成逼迫中国让步的计划。

  不过有人提醒道:“还是要和太古糖业的CEO打个招呼吧。毕竟太古糖业的规模最大,进口的糖也最多。如果他们不和我们站在一条线上的话,我们就危险了。就怕太古糖业一口把我们给吃了。”

  号召组成联盟的中年商人马斯特点点头:“好,听说戴维斯先生也来香港了。我去和他聊聊。”

  ……

  马斯特是在万豪酒店的行政套房里见到的戴维斯。

  戴维斯今年五十五了,年级不小。之前看到中国糖价上涨的消息后,脑袋一晕就倒了。还好没什么问题,休息一下就好了。

  他静静地听着马斯特的来意,尤其是听到马斯特他们已经组成了联盟,要共进退时,戴维斯也有些意动了。

  如果按照中国的糖价来收购这批原糖,太古糖业的成本要上升八百多万美元,这基本上把这批合同的利润都吃光了,指不定自己公司还要倒贴不少进去。

  中国的这份协议不能签订,签订的话自己会被董事会弄死的。

  “所以戴维斯先生,您意下如何?”马斯特觉得自己说动了戴维斯。

  戴维斯没有立刻答应,因为他这边合同交货也是有期限的。马氏糖果的十五万吨糖要交货,最晚十八天后就要装船运输。不然就赶不上交货日期。

  十八天的时间,能不能逼中国就范?戴维斯有些没底。但是损失八百万和损失三千万的账,他还是算的来的。

  不过他没有马上拒绝马斯特。而是说道:“我明白了,我这段时间不会做声。更不会签订和中国的协议。”

  马斯特大喜:“既然如此,我们加在一起,怕是有百万吨的原糖量了。这么多的糖囤积在手上,中国企业也收不住的。相信我吧戴维斯先生,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戴维斯点点头,客套的说道:“今天刚下飞机,有点困。明天我再酒店的酒廊摆酒会宴请各位。”

  马斯特知道戴维斯送客的时间到了,他站起来点点头道:“那么祝您晚安,先生。”

  等到马斯特走了,戴维斯才让自己的心腹秘书把自己的降压药送来。

  “总裁先生,真的要和他们组成联盟吗?这些都是小商人,数量少的一年过手的糖量不过一两万吨,数量多的一年也不过十万吨。和我们不在一个量级。他们即便是亏损了,他们也扛得住,因为量少。”

  “我们可是足足有三十五万吨的差额啊。”秘书帮助戴维斯用药,随即说道。

  吃药后的戴维斯靠在沙发上沉吟了片刻:“是的,三十五万吨的差额太大了。所以我也不敢把话说死。帮我约见一下我们在香港的代表。他们在这里耕植了这么多年,我不相信他们一点门路都没有。”

  “让他们过来,看看有没有和中国直接接触的可能。”

  ……

  香港星火工业区东边一点五公里有一座东方酒店,属于内地通过雷月星在香港置办的产业。

  从内地来香港办事的人员,一般会先在这里落脚住一段时间,等到工作和住处都妥当了在搬出去。

  郭师年就住在这。酒店还专门整理了一个房间出来给他们办公。

  他正在详细的看着孙代表给他总结出来的信息,对集中在香港的国际糖业掮客们有了大致的了解。

  这些人从前算是糖商,但是自废武功后,孙代表直接叫他们掮客了。

  郭师年是新成立的中国糖业进出口总公司派往香港的代表。

  除了他之外,还有几个副手和随行人员。毕竟几百万吨糖的进出口也不是一个郭师年可以搞定的。这可是涉及到近两亿美元的超大额交易。

  “郭同志,你这一口气说涨价涨的这么多,会不会引起那些外国商人的反噬啊?”房间里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抽着香烟开口问道。

  郭师年抬头看了他一眼:“怎么说?黄立同志?”

  名叫黄立的中年男人拍了拍自己的小肚子说道:“一次性涨价百分之六十以上,我觉得有些不太稳健。您说呢?要是引起他们的反噬,不买我们的糖了,那不是得不偿失?听说今年印度、巴西、古巴的糖都可能要大丰收呢!到时候我们要是卖不出去,那就亏大了。”

  听到这话,郭师年笑了笑:“做生意和打仗一样,不能畏首畏尾嘛。听说黄立同志也是在糖业进出口里摸爬滚打了好些年了。相信你比我更懂理解这些吧。”

  黄立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他抽口烟笑了笑,没在说什么。

  “今天的工作做完了,那我出去转转?”黄立对郭师年道。

  现在香港的基层基本被内地来的基层干部把持住了,所以这些来香港办事的人员想要出门转转也可以,管理的也没有过于严格,只要报备自己的形成就好了。

  “那你找人事部的小王报备一下。说清楚自己的具体行程。”

  “行,我就是想去吃口街面上的牛杂了。吃完我就回来。”

  “去吧。”

  黄立抽着烟走出酒店,出了大门之后才回看了一眼酒店,嘴里低声骂了一句:“北方佬神气什么,什么东西!”

第四百零九 做局

  广式牛杂算是广东地区很有特色的小吃了。在香港也有很多广式牛杂,味道和广州的牛杂有些许的区别。算是港味的广式牛杂。

  黄立是广东人,他喜欢吃牛杂这一口。

  而且最喜欢吃一家叫做黄记的牛杂。因为这家牛杂下的香料恰到好处。吃起来既有浓郁的香料味,同时又不缺牛味。所以不光是黄立爱吃,很多本地人也很爱吃。

  从一个小摊子现在已经做成了一个小铺面了。

  “牛肠,牛肚,牛蒡,萝卜。”黄立到了店铺里面熟练的点菜。小店里卖的东西就是这些牛下水。也没有别的东西好点了。

  小店上菜很快,黄立坐下还没5分钟,他点的东西就都已经全部上桌了。桌上还有一瓶辣酱(实际上没有什么辣味)。黄立刚准备打开辣酱的瓶子给自己的牛杂添点味道。

  就见一人的大手伸过来。把桌上的这瓶辣酱给拿了起来。黄立有些不爽,他抬眼看去却发现拿他辣酱的是个熟人。

  只看见一名60岁左右须发皆白的老先生笑呵呵的看着他:“黄老弟许久不见。身体可好啊。你还是这么爱吃牛杂。我就知道,要找你就得来这牛杂店。”

  “柳先生。您坐您坐。”看清楚来人之后,黄立脸上原本的怒容瞬间消失。他笑呵呵的邀请这名柳先生坐到自己的对面。

  “这牛杂虽然是不错,但是毕竟是下水。味道始终不及生猛海鲜。不知黄老弟赏不赏脸,我在避风塘的渔船上设了一桌海鲜宴。还有一些好酒。”

  听到柳先生所言,黄立咽咽口水。生猛海鲜什么的还是挺有诱惑力的。尤其是这位柳先生向来都是出手阔绰。各种高级海鲜都有。各种做法也是相当的花哨,是在国内很难吃到的。确实是很想吃。

  但是这个念头也就是想一想。黄立摇摇头说道:“柳先生,今天怕是不行了。我今天是报备出来的。”

  “我要是太久不回去,那是不大行的。”

  黄立和柳先生是老相识了。多年前江明敲定从香港出售糖的时候,黄立就是下面的办事员。

  当时黄立的级别还很低,只是普通的办事员。而柳先生则是太古糖业的在香港的经理。人家柳先生是真的有礼貌啊。

  当时自己还是小办事员的时候就一口一个黄先生叫着。

  后来得知黄立爱吃美食,柳先生也是不吝啬,总是会带些东西给他吃。也不是什么很贵重的东西,就是一些自家做的小点心。

  像是鸡仔饼,蛋挞之类的东西。这些小东西连贿赂都算不上。

  黄立不仅爱吃会吃,自己也很会做吃的。投桃报李,黄立也做了不少点心回赠。还自己做过一些家宴请柳先生吃饭。

  柳先生吃过之后也是惊讶无比,盛赞黄立是老饕。

  一来二去,两个老饕也就心心相惜了。黄立最爱口腹之欲了,又自诩自己和那些好吃鬼不一样,自己是懂怎么吃怎么做,还知道后面典故的。自己是雅吃,想要找到一个雅吃的同道太少了。

  也就是读了唐鲁孙的文章后,觉得远在台湾的唐鲁孙和自己一样是雅吃,自己神交已久。另外就是柳先生了。人生难得一知己啊。这可是自己的好朋友啊。

  柳先生听到黄立这么说之后颇为可惜:“可惜了。既然如此,那黄立老弟就没有口福了。今日难得获得一条一百斤重龙趸鱼。上次见到这种品相的龙趸鱼,那还是二十年前。本打算开个全鱼宴的。请黄立老弟到船上看看活的百斤大鱼,然后宰之品其鲜。”

  听到这话,黄立彻底坐不住了。不要说一百斤的龙趸鱼了,就是一二十斤的龙趸鱼也很少见啊。

  这鱼就是少见,现在香港的海鲜市场上一年都不一定有几条。

  一百斤的,那更是几十年才能得一条啊。

  黄立这哪里能忍得住,就如登徒子见到大美女一样搔痒难耐。

  看着柳先生要走,他急忙道:“柳先生,等我。我去报备一下,这百斤龙趸若是不能一见,怕是此生郁结啊!”

  ……

  避风塘渔船之上,黄立已经喝得醉醺醺的了。来之前他打定主意只吃鱼不喝酒。但是上好的黄酒上来,在配着鲜美的鱼肉,这谁能顶得住?

  只喝一杯就好。

  三杯,三杯,不能再多了。

  那就适量,我酒量还行。

  来来来,满上!谁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

  柳先生看时候也差不多了。他开始各种套话。

  这些年来,他一直没有动过黄立这条线。黄立对他的警觉性也很低,真当成了一起雅吃的朋友了。

  所以在酒桌上什么话都说了。

  “涨价这个事情不是中央定的,是那个郭师年自己下的决定。”

  “老柳你问我为什么没当上代表?呵呵,郭师年是从哈尔滨来的。人家产糖多,亚洲糖都!他空降下来,我们这些两广的算什么。我们全年才产多少糖啊,比不过人家东北。”

  “我们的想法?呵,反正东北那边我不知道。两广的糖企就想要快要出货。华糖都压货快两个月了。资金吃紧啊,广东想要赶快出糖。在压一个月,就要发不出工资了买不起原材料了。”

  “呵呵,那个郭师年就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今天华糖那边的人还联系我,问我什么时候能出货呢。”

  “你说绕过郭师年?那……那是不行的。他是进出口公司里专门负责这件事的人。绕不开他的……的……”……

  说着说着,黄立就已经喝醉睡着了。

  柳先生也没有要黄立帮他做什么,但是就黄立透露出来的信息其实已经足够了。

  做外贸事业,有的时候细枝末节都能透露很多消息。而这就已经够了。

  柳先生安排黄立去休息,而他很快去见了戴维斯。

  戴维斯听到这些信息后双眼发亮。

  “好,好,好!就怕的是中国内部铁板一块。看起来他们南方的糖厂和北方的糖厂并不是一条心。他们的广东省内也有自己的打算,既然如此,那么这个联盟就可以节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还不够吧。”秘书在旁边低声的说道:“我们的出货日期太近了。”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人推一把手,加个速。”戴维斯已经笑了起来。

  “去打个越洋电话,我要邀请一个老朋友来。”

  “总裁是谁?”

  “美国糖业精炼公司威尔士·沃尔特。相信沃尔特先生对这百万吨糖的生意肯定有兴趣。”戴维斯面色好看了许多,他笑吟吟的说着。

  心中不禁想到:这次给中国做一个局,如果操作的好,说不定八百万美元的上涨成本一份不用出,还能倒赚一大笔!

第四百一十章 强硬与大生意

  美国糖业精炼公司,真正的糖业巨头。太古糖业在美国糖业精炼公司面前只是一个小弟弟。

  美国糖业精炼公司现在总资产规模达到2.5亿美元。这可是1963年的二点五亿美元。要知道1963年美国全年国防支出是五百亿美元。这可还是冷战关键时期。二点五亿美元已经相当于百分之五的国防开支了。

  这家公司每年精炼超过六百万吨糖制品。美国百分之七十的糖制品由其炼制。公司本身还在南美洲拥有不少种植园。

  一个公司的产糖规模已经比很多国家要多了。是真正的行业巨无霸。

  威尔士·沃尔特作为这个巨无霸的领头人,可以说是在国际糖业上呼风唤雨。

  不过这两年美国糖业精炼公司也是碰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对手。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