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951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还不是要把其他的普通厂子一起加进去才行。这才是打头啊。这江明显然是吃到了甜头。

  秘书的眼睛转了转,然后假装不解的问到:“江老弟你说的是……”

  “广州的华糖、广丝(广东丝绸于纺织集团)还有几家大企业可都没有进去呢。”江明语气中颇有些不满。

  “这事不是我能做得了主的,这样吧,我去问问省长,看看他的意思。”

  ……

  王天武的办公室里,秘书把江明的话带到了。

  “他真这么说?”王天武一边吹着茶缸里冒出来的热气,一边问到。

  秘书站在一旁点头道:“是的,江明真这么说。您说要不要把华糖、广丝这些企业都连上呢?”

  王天武没有马上开口,而是低头饮茶。

  当初江明来广东搞网络连接什么的,王天武等人虽然说认定了这是曙光一系摘桃子吃的行为。

  但是王天武摸爬滚打的那么多年,自然是知道不能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

  所以他让一些企业去参与了江明的联网行动。但是有一部分企业却是没进去的。

  没错虽然说王天武和他的幕僚们根本不懂网络是什么,怎么运行,到底有什么作用。但是这不妨碍他们提防江明。看似接纳江明,但实际上还是要留一手的。

  就像是华糖集团,如果说没有哈尔滨的制糖厂,没有来自后世的生物酶制糖法。那么中国最大的糖类生产厂应该就是广东的华糖集团。

  因为广东这个地方很适合种甘蔗。华糖的蔗糖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

  这个蔗糖厂在本时空自然也会搞,而且有技术支持,搞的比元时空还要好。

  广丝就更不必说了,高档的丝绸(广东良绸、香云纱等)面料出口创汇极好。来自中国的高档丝绸从不缺销路。还有普通的纺织面料覆盖到老百姓的日常使用。

  还有一些同档次的工厂集团,这些工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赚钱能力很强,堪称现金奶牛。

  制糖和纺织本来就是来钱快的路子,在加上李锐这些年不断的推广,算是给中国的糖企和纺织企业拓宽了国际市场。

  相比于现在正在搞的韶关钢铁厂这样的重工业企业,其实王天武一系更喜欢这些投资小建设时间短而且来钱快的企业。

  这些算是王天武一系的核心产业,所以之前并没有让江明染指。

  “江明那小子这段时间我也算是看出来了。他不好色,对钱呢也不算贪。懂享受但是不贪享受,唯独对上进这件事非常讲究。”

  看见王天武在沉吟,秘书如此说道。

  王天武喝着茶水:“年轻人喜欢上进是好事。”

  秘书低声说道:“省长,这江明求上进的心,可是有些疯癫。上次我请他吃饭喝酒,他喝醉了和我说过一件事。当初那个外国子爵在香港被杀的事情您还记得吧。”

  王天武不用回忆,他对这事太有印象了。当时香港乱成一团了。两大医疗集团几乎全面开战,从商业战争到物理战争。

  秘书说道:“当时江明为了让这件事利益最大化,您知道他干了什么吗?”

  王天武好奇的问到:“干了什么?”

  “他朝着自己开了一枪!好险没把自己打死!当时酒席上他喝醉了,脱了衣服给我看的枪口伤。啧啧,他是真狠啊!不过那一枪他打的值得啊,不说国家得利的事情。就说江明吧,那之后就彻底奠定了他作为中国在香港最大代表的地位。”

  王天武把茶缸盖子盖上了,听到秘书这么说,他沉默了一会儿:“现在这样的年轻人不人多了啊。”

  “可不是嘛。”秘书道:“人都有一好,好钱、好色、好名、好利。这江明就是好权!他其实一直嫌自己权力太小,他想要进步,一直进步。”

  王天武把茶缸放下,他问到:“他还想怎么进步啊?”

  虽然是在王天武的办公室里,这里不会有人偷听,但是秘书还是下意识的左右看了看,确定没有人之后才说到:“那天他喝醉了酒,说了实话。他想要一步步的进步,回北京,进中央!”

  王天武闻言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年轻人果然是有胆子,有气魄啊。这年头这样的年轻人不好找了。那个美国的巴顿说过什么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要我说,不想当主席的官员也不是好官员嘛!”

  秘书不敢接王天武这个话茬,他只是在那陪笑。

  王天武站起来踱步思考了一会儿,继续道:“我知道了,既然小江有这样的志向,那么你就把他带到我这里来吧。我和他说说,要是可以我助他一臂之力也未尝不可。提携后进人才嘛!”

  秘书知道,这是王天武松口了。

  此间事了,他立马去找了江明,把王天武的话说给他听。随即就把江明带去见王天武。

  这次江明和王天武的见面是绝对私密的见面,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办公室里说了什么。

  就连心腹的秘书都只能站在门口把风。

  他唯一知道的是江明出了办公室之后,原本沉稳的面容变得喜形于色,就像是中了什么大奖一样。

  而接下来,包括华糖在内的一众企业也开始要搞联网事宜。

  江明在广东布局的最后一块版图终于拼上。

第三百九十九章 欲使人灭亡

  华糖的员工今天发现厂里今天多了好多施工的人。

  “这干嘛呢?拉电线?”有好事者看着正在作业的工人讨论到。

  旁边有人知道内情,说道:“看着是拉电线,其实不是呢。我听厂办公室的同事说,是要连接电脑做什么什么。”

  有人听闻之哼了哼:“瞎折腾嘛。什么电脑,看都看不懂。”

  “哈哈哈,老王你又在说怪话了是吧。你隔壁的小李学了电脑操作,现在在办公室里打电脑做事,你还在车间里干活,你不服气嫉妒是吧。”

  华糖的工人们吵吵闹闹,但是这并不妨碍华糖电脑连线联网这件事。

  这些年来中国的电脑水平发展还是挺快的。第二代的中星电脑电已经铺设到很多大厂里面,成为了生产工作必须使用的东西了。

  这样一来自然是要培养使用电脑的人才了。

  对于后世的人来说,也许觉得使用电脑没有什么难的。那是因为后世之人一直接触电子产品,在思维逻辑上已经形成了惯性。

  就像是八零后、九零后都接触过小霸王学习机一样,虽然对很多人来说是打着学习机名头的游戏机,但全键盘的设计到是让这批孩子长大后无缝衔接的学会了去黑网吧上网。

  但是这个年代还得学,而且不是可视化操作系统,所以学习的人还得聪明一点。

  不过现在各大工厂培养的电脑人才其实也是往简单里面培养。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工厂的电脑操作员,只要知道怎么运行他们应该知道的东西就好了。里面的原理之类的,没那么多时间给他们一点点培训。那是大学里才需要学习的理论研究。

  所以华糖工厂里的电脑操作员小李并不能看懂这些人在对电脑联网升级这些是在干什么。

  反正看着就很复杂,会蹦出各种他看不懂也不明白意思的指令。

  反正就是觉得这些人忙活了很久,搞了很多很复杂的东西。

  等着小李跟着他们打下手忙活了差不多一个星期之后,这活终于算是忙活完了。

  “现在在这个厂站办公室,你就可以通过这些来看生产线的情况,还有原物料……”在办公室里,从中央来的技术员正在教小李如何使用新的软件程序。

  小李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毕竟学习计算机在厂站办公,工资不低而且比在车间干活轻松多了。

  厂站是全厂少数配了空调的地方。倒不是为了给小李这样的技术员吹(毕竟连厂长办公室都批不下安装空调的费用),而是为了给厂站的这些电脑降温使用。

  对于广州这个地方的气温来说,只要夏天在三十五度以上的时候能有空调吹,小李觉得就算是工资减五块,他都不愿意去车间。

  不光是小李,厂里其他的技术员也学的很认真。他们是不懂什么叫做王天武一系也不知道什么叫曙光系。

  对他们来说就是学技术上班。其他的斗争那都是厂长、副厂长那个级别的领导去考虑的问题。

  他们只要好好学习就好了。

  华糖的厂长则是在各种测试完成之后,来到厂站的办公室视察工作。

  “大家都学习的怎么样啊?”厂长笑眯眯的说道。

  包括小李在内的一众技术员纷纷说道:“厂长好,我们学习的都还不错。这个新的操作软件还挺简单的。而且各种资料分门别类的放好了,特别方便。”

  小李就是厂里负责处理各种资料的,他对这一点特别有感觉。

  “厂长,放心吧,我们厂里这些软件都升级了。中央来的技术人员说能帮助我们厂里提高生产效率。我们一定会好好做,争取今年让厂里生产效率提升更高,创造更多效益!”

  小李这样一表决心,其他人自然也是纷纷表决心,一定要好好搞。

  厂长笑呵呵的看着大家伙,他也不懂什么电脑什么技术什么软件,因为这玩意儿太高精尖了。自己厂里的这些技术员也就是只会使用手头上的这些软件罢了。

  所以厂长在厂站的转悠也就是转悠,装模作样的看看罢了。其实他也看不出谁在偷鸡谁在努力工作。

  不过还好,现在小李这样年轻的技术员们还真的有一股子以厂为家的使命感。

  所干起活来还是很努力的。他们这种努力不能叫卷,因为现在这种努力是能看见回报的。而不是逼着人们不卷不行的末位淘汰。

  他们这边很努力,还加班的把各种资料都整理好了呢。

  因为大家想的都很简单,就想着把这种生产力工具早一日投入生产工作,那么工厂的效益就会早一日好。

  而这样一来,工厂的效益好了,给员工发的奖金和福利也就多了。

  小李他们抱着这样质朴的想法在工作。

  而和他们一样想法的还有广丝集团的员工,还有广东玻璃制品厂的员工等等。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努力或许会害的他们的上级厂长乃至更大的人物跌落深渊。

  当然,也许他们知道了也不一定会在乎。

  毕竟厂长倒霉、市长、省长落马什么的关我们什么事情。我们就是普通的工人阶级。

  而就在小李他们在越努力越幸运的时候,远在北京的李锐也已经收到了讯息了。

  “主任,广东那边几个大厂的信息数据已经穿回来了。”

  “主任,计算机正在运算那边的资料。预计今天晚些时候就能得到第一批账务的详细信息。”

  “主任,华糖的资料出来了,虽然账务做的很细,但是我们算了一下。去年有差不多两百万可疑的账务信息,我们要详细查吗?”

  “主任,广东玻璃制品厂的出入信息有问题。”

  一桩桩一件件,各种信息汇总到了李锐这里。

  李锐知道江明成了。

  他真正的打入了敌人内部了。

  仅仅是一个华糖厂就有几百万的账务疑点,详细查一查,广东那么多大工厂,那些现金奶牛是不是都有问题?

  李锐不做犹豫,带上资料就去找主席。

  但是主席在听了李锐的汇报之后,他却不着急。或许说广东地方的糜烂并不出乎他的预料。

  “数额比我想的多,但是目前牵连的人数可能比我想的少。”主席缓缓的说道,他露出笑容:“从江明同志汇报的信息来看,我们的基层同志还是可以值得信赖的。这是好消息啊。”

  “主席……”李锐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却被主席打断了。

  主席:“我们基层的根子没烂,那就还有救。我知道你急,但是你不要急。现在还不到收网的时候。”

  “你现在收网了,你的那个网络还能在全国继续铺下去吗?”

  主席笑着问李锐,李锐沉默不语。确实,现在如果就把广东收了,那么其他地方上还能不能顺利铺设自己的网络,那就不好说了。

  “那我们……”

  “等下,不要急。我还有两年任期嘛。你只管铺设你的网络,还有两年的时间。你也只管卖你的奶茶、电视机,也还有两年。”主席坐在沙发上说着。

  “两年后我是要退居二线的,有的人也要走。他们要是不愿意走,那我就带着他们一起走!”

  主席站起来拍了拍李锐的肩膀:“该做的事情继续做,欲使人灭亡,先使人疯狂!你该想想如何让那些牛鬼蛇神跳出来好好疯狂下咯!”

第四百章 必使其疯狂

  “哈哈哈,好啊,好啊。中央愿意相信我们广东地区的工业能力,我们当然是要好好的做的。”

  “嗯,嗯。放心吧,我们广东地区肯定是要很上心的做。不用担心这一点,不会耽误了计委会做的长远规划的。”

  “毕竟这些出口的商品卖的好,对我们来说也是好事啊。广东地区也得到了发展,人民也得到了就业岗位。有工作,那就能多赚点钱,过上更好的日子嘛~哈哈哈哈~~”

  王天武在通电话。

  即便是隔着一扇薄薄的木门,门外的秘书都能听出王天武 语气中的畅快。

  江明的线还是有用啊。这边送了江明一个大功劳,江明那边就牵线搭桥了。广东这边努努力,把那个一次性纸杯(塑料杯)和吸管的技术业务 都给拿了下来。

  这下可是开心了,因为现在可是听说了。计委会对奶茶和后续各种外带饮料的产业很是上心。甚至还有咖啡项目提上日程。

  因为经过十余年的种植和培育,云南那边的咖啡豆数量已经越来越多了。之前这些咖啡豆大多是用来做速溶咖啡了。

  现在听说要搞什么产业升级,也不知道他们是要搞什么鬼。但是不管是秘书本人还是王天武本人,他们即便是和曙光系的领头羊李锐有些不对付,但是他们也对李锐的商业眼光很佩服。

  现在国内的外贸市场,差不多有一半是他帮着开辟出来的,或者是他定下的战略规划搞出来的。

  他说下一个财富的增长点在这里,那么这里肯定就蕴含着一个大金矿。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