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915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即便是不拖延,按照流程跑花的时间都极多。

  刘秘书很清楚这一切,但是他还是拿捏腔调的说道:“小江啊,不是我说你这些事情,你跑一下流程就好了嘛。你没空,你让下面的人跑啊,你又不是光杆司令。”

  “刘哥我当然知道,让下面的人跑是可以。但是那样不是慢吗。所有批文跑下来没有半年能落地?我抢时间呀。”

  江明一副非常急切的模样。

  这让刘秘书好奇了起来:“你这么急干什么?这些文件,这些批文看起来也不是特别重要吧。”

  “刘哥,这是你不懂了。“江明左右看看,好像是害怕有人听到他们讲话。

  他低声说道:“你知道有一句话叫时间就是金钱吗。这里耽误半年能让我手下这些厂子少赚好几千万人民币。”

  即便是省长的秘书,刘秘书在听到好几千万人民币这个数额的时候也忍不住面皮一跳。

  “你别吓我,好几千万人民币?你知道广州市的一年产值是多少吗?你这话是不是唬人啊?“

  刘秘书一副完全不信的模样:“小江,我知道你做事急着出成绩,但是你这浮夸风要不得。去年前年主席可就批评过浮夸风的问题。我们在地方上做事的要脚踏实地,有一说一。”

  看着刘秘书这么说,一副不给自己办的模样,江明显得更加急切了。

  他忍不住开口说道:“真不是浮夸风,刘哥你信我这一回。帮我这一把,事后兄弟一定有回报的。”

  刘秘书嘴角不自觉的挂上了一丝笑意:“你工作上有困难,我帮你那当然是可以,毕竟王省长也说过需要对你的工作多做帮助。但是你总要告诉我,你们搞的是什么吧。要不然我怎么帮你们?”

  “哎呀!“江明一副急切但又不知如何示好的模样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最后一咬牙―跺脚说道:“刘哥,我们两个是好朋友,这话我就只跟你说,你也不要往外传。”

  刘秘书眼神都亮了,他知道重要的来了。

  “是这样。北京那边研究了一种全新的协调管理系统。能够协调各厂的生产。还能够进行远程的技术支援。”

  “就这么说吧,一个厂子里就算是没有特别牛逼的大工程师。也可以用这项技术去扶持这个厂子的技术生产。”

  “从前一个大工程师,撑死了也就是管1~2个场子就能把他累死。毕竟厂子在全国不同地方,人来回跑可是太费劲了。”

  “但是有了这个系统之后,一个高级工程师再配上几个高级技术员,就能够对10多家厂子做技术指导。甚至数量比我说的还要更多。”“

  “还有对厂子的生产调配,各种东西都会变得更好。现在国际市场上对我们生产的产品外贸需求量极大。如果我们现在不抢的话,那么市场可能就会被其他外国公司占据。所以我这才求刘老哥帮帮忙,帮我把这些批文赶紧弄下来。”

  刘秘书听到这里整个脸都笑成了一朵菊花。好了,王省长最想要知道的事情已经知道了。而且这对广东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之前眼馋的一些东西,现在好像有办法搞了呢。刘秘书心里想着:不能仅仅让曙光系的场子专美于前了。咱们广东省的本地品牌也要支持一下嘛。尤其是省长重点关注扶持的那些企业,都可以搞嘛。

  这江明也不能太小气,技术说出来了,那就要好好共享一下,对不对!

  在这一刻刘秘书简直觉得江明是这世界上最让人亲近的人。

  而江明看着刘秘书那笑成菊花一样的脸心中也暗自思索道:好了,上套了。

第三百二十二章 支持中央工作

  刘秘书觉得自己探查到了核心机密,也就立刻上报给了王天武。

  “确定没错?"王天武再次向刘秘书确定道。

  刘秘书点头道:“没错。江明这人,太想进步了。他在香港做的事情是很多,就是想要获得一个进步的机会。这次是他的重要机会,如果他不把握住,下次就未必还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所以他给我交代了一个实底。"刘秘书如此道。

  王天武点点头,这个理由是可以相信的。干部要干出成绩,也可以呕心沥血,但是做这些事情总要有一个目标嘛。比如说进步。

  求进步就是很多人所求的一个目标。先不管为什么要求进步吧,但是总归是进步了之后很多原来搞不定的事情,那就可以搞定了。

  王天武沉吟着点点头:“年轻的同志求进步也是好事啊。江明同志想要进步,我们也就帮帮他进步嘛。”

  刘秘书继续道:“就是江明同志在香港那边学习了一些不太好的风气,您瞧。"说着话,刘秘书将江明送给他的两瓶红酒给拿了出来。

  “嗯,这是法国鬼子的洋酒啊?“王天武拿起酒瓶看了看,然后摆摆手说道:“江明同志还是在香港学了些不好的东西嘛。小刘啊,你要帮着江明同志改一改身上的坏习气。洋酒这东西有什么好喝的?还是要我们中华传统文化,要喝白酒的。”

  刘秘书点头微笑。

  而自此,江明在广东的第一环布局算是上了一个扣。不说能不能完全把这些人都引诱上来,但是确实让王天武和很多人放松了警惕。

  这个时代,王天武在广东还没法搞成一言堂,只是势力很大罢了。

  而关于江明有一种新技术,可以让工厂的产能提升,还可以减少技术依赖之类的事情,也被有心人给传扬了出去。

  这让不少广东的厂子找上了江明,求着江明一起把他们的厂子一起给搞了。

  至于这些厂子里的人是自己找上来的,还是被人在后面煽动的,那其实就已经不重要了。

  被这些人找上来,江明总是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对于技术支援的问题也是支支吾吾的,根本就不给那些厂长们一个明确的答复。一副藏着掖着的模样。

  但是他越是这样,大家就越觉得他手上有东西。毕竟宝贝的东西要是轻易就给人看到了,那就只能证明这东西不宝贝了。

  广东现在制造业发达。从化工到机械再到五金产品和各种轻工业,在广东的大型国企有十几家,工人数超过一百人但是又不到五百人的中小型的省内企业有上百家。

  至于更小—点的乡镇和市县—级的工厂企业手工作坊就更多了多。

  毕竟广东加上香港是中国现在最重要的出口口岸,地理优势在这个地方。想要不发达都很难。

  其中有所谓的【曙光系】的工厂十八家。主要集中在半导体、医药、高精密机械几个产业。属于正儿八经的高技术产业。

  这一波江明又要给这些【曙光系】上更好的技术了。广东的其他厂子不干了。

  你江明想要进步,我们这些厂长、厂委书记就不想进步了?我们这些工厂所在地的领导就不想进步了?

  你江明,你们曙光系不能总是这么吃独食啊!

  一帮子人上赶着去找江明要说法,至于是谁起的头,谁在背后窜腾的,这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广东的其他厂子都觉得江明这么搞不公平。他们当然不敢把矛头指向中央,也不敢把矛头对准李锐部长。

  但是让他们拿捏一下江明还是可以的。

  这就把江明搞的非常被动了,他只能"被迫"去找刘秘书。

  刘秘书则是非常好心的指点江明,让江明公开一下技术嘛。总不能是什么好事都整给曙光系,省内的其他同志难道就不是搞革命吗?

  要一视同仁嘛!

  江明很为难,表示这些东西也不是自己说的算的。验证的技术自己也不能完全做主啊。

  刘秘书循序善诱的告诉江明,要以大局为重。现在全广东—盘棋,不能只着眼一点。也要和上面反应一下下面的困难嘛。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江明总算是"被迫"答应了这些条件。

  看似他被广东省内的那些厂子的需求给裹挟了。导致了他不得不同意这些人的要求。

  广东省内获得了一场巨大的胜利。终于不是让曙光系吃独食了,终于我们这些也不是后娘养的了。

  这一波是广东的胜利!

  一堆人在那奔走相告。就算偶尔有人怀疑到底是什么技术能让厂子技术水平上升的同时,还能减少开销。

  但是出于这些年对曙光系技术的信任,他们都忽略了这些小问题。

  毕竟这些年来曙光细所做的事情大家都有目共睹,搞的很多厂子都有了路径依赖了。只要有什么技术不懂,那就去问曙光厂,曙光厂一定有解决办法的。

  这当然算不上好事,因为会破坏厂子自立根生,自我技术突破的能力。

  但是在这个时候,这种路径依赖却又很好用。让那些厂子都降低了戒心。

  而江明也将整套系统做了包装和美化,让一众工厂和技术员,以及广东省内包括王天武在内的领导都没有注意到,江明的谋划。

  甚至于江明还成功的忽悠了广东省内特批了一笔钱,给他做事情。

  而这笔钱有一部分用在了广东的半导体厂内,开始生产最初一代的网线生产线。还有一部分交换基站的建设。

  而关于江明的所作所为,也一并被传到了北京。

  李锐都惊呆了,原本想着广东地区的问题很复杂,不好解决。但是没有想到,江明的能力比自己想的更强。

  这一招引君入瓮做的非常漂亮。

  “如果江明的行动一切顺利,快则两年,慢则三年,广东地区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所有数据都将被我们完全掌握了。“钱学森看着报告如此说道。

  李锐合上报告道:“那就好,江明还帮我们解决了一波最麻烦的资金问题。广东的企业还是很支持中央工作的嘛。”

  两人相视一笑。

  钱学森道:“网络已经铺开,我们的卫星也准备上天了。”

  

第三百二十三章 基辛格醒来

  美国,华府。

  基辛格从病床上悠悠转醒,他已经昏迷了几个月了。就连医生都怀疑他是否是能醒来了。

  主治医生是美国的医学大牛,他甚至都想要宣布基辛格先生要成为植物人了。如果是一般人,他就这真的这么宣布了。

  但是基辛格和总统尼克松的关系极好,在美国属于绝对的权臣,而且基辛格家里也不缺钱,也就—直治疗着。

  这好几个月过去了,这位基辛格先生终于是在病床上动弹了一下小拇指。

  这是一个极好的现象,证明他的大脑开始有转醒来的可能了。

  在连续观察和照料治疗了一个星期之后,基辛格先生终于是睁开了他那该死的眼皮,主治医生在这—刻都快哭了。

  他只是个医生罢了,鬼知道他在这段日子里承受了多大的政治压力。当基辛格醒来的那一刻,他泪如雨下,哭的比基辛格的老婆还开心(伤心)。

  这弄的基辛格的老婆和家人一愣一愣的,不清楚这位五十岁的大叔医生在搞哪一出。你哭的这伤心,弄的我们这些不哭的人显得很不合时宜啊。

  这下病房里的人就算是硬憋着,也要挤出几滴眼泪来。于是乎,基辛格睁开眼睛看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在自己的病床周围,自己的家人们(近亲和远亲都有)都在垂泪。亲近的家人们哭的那叫一个泪如雨下,远一点的亲戚们也用手帕擦拭眼角。

  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在旁边哭的和泪人一样,都不知道他老爹死的那天,他有没有这么伤心。

  一病房的人都在哭,在病房里还摆放着很多的花束。

  基辛格几个月没有转动的思维在这一刻立马进入到了高速运行的状态。

  【我这是怎么了? 】

  【对了,我记得我最后是在波兰的辩论会上,尼克松总统和莫罗托夫进行最后的辩论。然后……对了,然后枪声就响起来了来……

  【所以,我中枪了? 对,我中枪了。这是在医院,他们哭的这么伤心……难道是我没救了?医生给我打了一针肾上

  腺素,然后让我和家人做最后的告别?】

  不得不说有文化的人想的就是多。现在普通的美国人可能都不知道肾上腺素是什么呢。

  想到这里,基辛格觉得自己离死期不远了。他开始拉着妻子的手交代后事。

  关于自己的钱在那,分别在哪几个银行。还有谁谁谁和自己承诺过什么,哪个银行的保险箱里面有什么东西等等(注:银行提供保险箱服务,一般租用这个服务的人都是在保险箱里放一些重要的纸面凭据,不管是某银行的存单或者是其他东西。)这些东西他都说了。

  就在他打算说出自己的情妇是谁,有可能有自己的私生子的时候,在一边的医生终于反应了过来。

  他急忙打断道:“基辛格先生,您现在已经应该是康复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话,可以回到家中和自己的妻子私密的说。”

  好家伙,不打断不行了。因为就刚刚基辛格说的话,医生都害怕自己回到家后背中八枪自杀身亡。连司法部长赫克托尔都不可能保住自己的命的。

  在医生的提醒下,基辛格这才反应了过来,自己好像确实是没死?等等,自己是不是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

  基辛格的目光在自己的一众亲戚身上扫过,那些亲戚们急忙找借口离开了。

  妈的,太吓人了。基辛格的眼神就像是老鹰一样,好像随时要吃人。

  而刚刚还在和妻子互诉衷肠的基辛格也面孔一板道:“好了,你带着孩子们先回家。我确定没有问题的话,我自己会回去。”

  “可是,你……”“"回去。”

  “好……好吧。"基辛格的妻子不敢反驳什么,只能带着孩子们离开。

  只留下基辛格在医院的病房里发呆,他叫医生把最近的新闻报纸都收集了过来。

  并且让医生通知自己办公室的助理前来。

  虽然医生反对基辛格现在就开始工作,但是很显然,医生的反对无效。

  基辛格开始快速的翻看报纸,他都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昏迷过去了这么久。

  “那个抢手呢?“当自己的助理来了之后,基辛格劈头盖脸的问道。

  助理一愣,但是很快反应过来:“被苏联人发配到西伯利亚种土豆修铁路去了。”

  基辛格脸皮跳了跳,他内心是有不舒服的感觉,但是不会表达出来。之后又让助理把最近几个月发生的大事都梳理了一遍。

  当他听见十七度线的事情之后,他忍不住内心叹息∶糊涂,糊涂啊。国防部太糊涂了。现在这个时候中国正在遭受第三年大灾荒了。他们根本没有余力出兵越南,中国只是进行了战略恐吓,我们的将军就吓得连夜退了。其实只要美军在强硬一点,就会逼的中国进退不得。

  只要中国下场了,那么在国际上联合绞杀对中国的粮食出口走私,那么不需要半年,就能把中国逼的问题重重。只要肯下决心,只要主要负责人敢担责任……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