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889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如果说一开始的时候尼克松和基辛格还没有回过味来的话。那么等到李锐等人展现苏联公寓楼的第二层的时候,至少基辛格是反应了过来。

  这是苏联人另辟蹊径,不和美国人辩经了。这一套打套法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

  哦,对了!是在朝鲜!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和我们美国人打仗的时候就好像是这样的。

  美国人打美国人的,中国人打中国人的。两边各有各的忙。

  但是突出一点,那就是志愿军绝对不跟着美国的节奏走。这样就把美国拖入了战争的深渊当中。

  最后在朝鲜战场上美国人彻底败退。可以说这种战略是非常有用的。

  用在这里也是可以的。反正是不要和美国硬碰硬,你展现你的优势,我展现我的优势。

  而至于谁的更好?这个不是你我两方的高层说了算的。最后还是要看老百姓们自己的选择。

  基辛格面色有些凝重了。当苏联展现了最后一个房间的生活之后,他对着尼克松说道:“看起来苏联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聪明。他们的反应太快了。”

  尼克松则是绷着脸低声的说道:“未必是苏联人设计的。你看,和米高扬站在一起的那个年轻中国人。他不就是中国的文化教育宣传部长李锐吗?他可能是红色阵营里,我们最大的敌人。”

  基辛格看着尼克松,尼克松继续道:“这个家伙太年轻了。比你我还要年轻,你看啊,年轻有的时候就是一种可怕的资本。因为他会死在你我后面。”

  尼克松和基辛格对视一眼,相对无言。

  而这场全球直播的宣传还在蔓延。比最酷烈的病毒还要快速。

  在美国,很多还在家中劳作的妇女突然觉得好像苏联的妇女生活也很不错。

  虽然说现在的生活好像也很不错。但是总觉得差点什么。不过欧美的媒体总会宣传,苏联的女性没有那么多的口红,那么多的香水,那么多漂亮的裙子和包包……

  好吧,这些东西真的重要吗?

  有的人会陷入思考,有的人则会真的觉得自己这边的媒体说的很有道理。

  而在欧洲,尤其是法国,这个大革命的发生地。这里的民众思潮则是要比美国那边显得更加激烈一点。

  在咖啡厅里,随处可以听见人们在议论这些问题。

  “我觉得还是美国的生活更好。”

  “得了吧!尼克松在吹牛逼。我去过美国,除了长岛或者是比弗利山庄附近的中等收入以上地区。美国哪里有那么好的房子,还真以为美国人都住那么好的房子,用那么多好的电器呢?即便是在长岛地区,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住上那好的房子,用上那么多好的电器的。”

  “对我同意这说法。相比较来说,还是苏联的生活更加可信—点。你看,电视里展现的四个家庭的生活。没有一个大富大贵的。青年工人家庭和单身母亲的家庭还挺穷的。尤其是单身母亲的家庭,可以看得出来她的拮据。”

  “但是就算是这样,她和她的女儿还是不用为了食物发愁。她可以在工厂吃食堂,她的女儿可以在学校里吃食堂。而这些基本都是免费的。”

  “是啊,这样一来这个可怜的母亲就不必为了养育自己的女儿而去卖身了。”

  “说道卖身,我就想到了《悲惨世界》里的芳汀。她为了养育珂赛特而有的悲惨遭遇。”

  “是啊,是啊。那是人间的悲剧,所以我们的祖先才想要建立更好的制度和更好的政府。这些都是他们在努力的。要不然也不会有大革命。”

  可以说这场辩论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引发了思潮。

  当莫洛托夫给尼克松展现完所有的房间之后。他笑着问尼克松:“怎样,尼克松先生。你觉得苏联人民的生活怎么样?“

  “还觉得我们是在剥削有能力的人吗?”

  尼克松笑了笑,输人不输阵。他回应道:“美国给人更优渥的物质生活,更广阔的上升渠道。人不该被某些东西给束缚而不能展现自己,不是吗?”

  莫洛托夫也笑了:“如果您说的【某些东西】指的是道德和人性中的某些美好,我觉得人确实应该被道德和人性中的美好而舒服。”

  “没有道德底线的自由是混乱。没有人性美好的工作是削。苏联想要创建的是一个更加伟大的社会。”

  莫洛托夫这话说的很漂亮,算是把前面自己丢掉的分数都给扳回一城。

  这一次就连尼克松都不能说什么了。

  现在他不能回应莫洛托夫的话,就像是刚刚莫洛托夫无法回应他的话一样。

  如果他这个时候问:这些生活难道都是苏联人都能享受到的吗?

  保准莫洛托夫会说:是的!

  然后就会变成莫洛托夫对苏联幸福生活的宣传片了。自己可不能掉进这样的陷阱。

  所以尼克松只能是笑了笑,并不能说什么。但是他很郁闷。

  不仅仅是莫洛托夫脸上的笑容让他有些不爽。更有那些在周围围观的苏联人,他们真的很让人不爽啊。

  这些人拿着各种罐头、饮料、小零食。一边围观一边吃。关键是还吃的贼香!

  这多少是对我这个美国总统有些不尊重了。

  尤其是当尼克松和美国代表团走到广场上那些展现生活用品的地方。其中山海关汽水有一个很大的展台。

  美国代表都知道现在山海关汽水是社会主义阵营里的第一大汽水品牌了。

  尤其是他们生产各种不同口味的汽水。个仅仅定可小,一有各种水果口味的。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以及其他的汽水公可也云战一n~这些不同口味的汽水。但是效果出奇的差。

  根本就没法和山海关调出来的口味相比。

  尼克松看着在场的观众都在喝个可以味p的小木n 9,那些西欧来的观众都忍不住一杯接着一杯。

  他也让人走到台前,给他弄一杯葡萄口味的汽水尝尝。就在他很郁闷的把葡萄汽水端起来准备一饮而尽的时候,刚好一名来自中国的记者用镜头快速的咔嚓一下。

  一副注定青史留名的相片就这样被拍摄了下来。

第二百六十八章 处处是笑脸

  尼克松肯定是压力很大很。所以做了一件说错不错,但是说对也不算对的事情。

  那就是喝了山海关的汽水。虽然说各种果味的汽水也确实很吸引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也确实是没有做出来。

  但是作为美国总统,尼克松你就不该喝这玩意儿。

  就像是元时空之中的莫斯科厨房辩论。不管赫鲁晓夫喝尼克松辩论了什么。有怎样的输赢,但是赫鲁晓夫在会场灌了八杯百事可乐这种事情就不太对劲。

  虽然之后赫鲁晓夫和苏联高层为了缓解苏联民间对民生用品越来越强烈的渴求,最后开始引进百事可乐。但这也不是赫鲁晓夫做这件事的理由。

  可以说赫鲁晓夫是在厨房辩论上输了一败涂地,所以才做出这种失心疯的行为。

  而现在的尼克松显然要比赫鲁晓夫强得多。因为赫鲁晓夫喝了整整八杯。而我尼克松大总统只喝了一杯。所以从这个对比上来说,我尼克松大总统比赫鲁晓夫书记强了八倍!整整八倍!

  所以还是我尼克松大总统比较强啊。

  当然全世界的媒体会不会这样认为,或者说全世界的老百姓会不会这样认为?那就不好说了。

  就在尼克松大总统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社会主义国家的报纸在当晚出了一些报道。

  《尼克松总统爱上我国产葡萄汽水》――来自中国的新华社。

  《辩论的失败,尼克松总统痛饮中国汽水》――来自苏联真理报。

  《米国大统领豪饮中国汽水,爱不释口》—―来自日本工人产业报。

  美国大总统感觉到了一种来自世界的深深恶意。不过就是喝了一瓶汽水罢了!

  “天呐!真是该死。我不过是想要知道一下中国山海关汽水的味道。它为什么受欢迎,而百事可口和可口可乐为什么仿制不出来!”尼克松在下榻的酒店里颇为愤怒。他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真该死啊!他们这样把我形容的好像是已经开始给干贩卖美国的勾当了。明明我只是因为持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股票而已!”

  在基辛格面前,尼克松不太需要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是的,他有两家可口公司的股票。

  很巧,基辛格也有这两家公司的股票。

  可以说在这方面,两人的利益还是挺一致的。

  “明明是可口可乐生产的果味汽水有一股廉价香水的气味,我……”

  尼克松看着报纸,他气不打一处来。这些报纸太会编造了。自己还没怎么滴呢,他们就开始说自己输了。

  自己算输了吗?肯定没有啊。

  因为这场商场辩论还在继续。至少华沙的这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商品展览会还会持续三天的时间。

  而在三天后,会有一个非常正式的辩论赛,就像是元时空中那样。由莫洛托夫和尼克松各在辩论台上来进行言辞交锋。

  但是现在看来这种打嘴炮的事情没有多大用处了。

  因为现在全世界不少人都在嘲讽尼克松喝汽水的事情呢。不过既然是资本阵营和社会阵营两方都把自己的好东西带来华沙展示了。那么顺理成章的,这注定会促进商贸交流。

  就像是元时空之中赫鲁晓夫在厨房辩论后不久,就和百事可乐签订协议,在苏联生产百事可乐一样。

  冷战期间难得有这样的交流机会,从西欧到东欧,从亚洲到美洲。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贸代表都把华沙当成了一个交流的舞台。

  看看能不能签署商业合作。

  冷战期间,东西方商业往来虽然困难。但是却并不是完全断绝的。

  就在尼克松喝完中国汽水的第二天,来自法国的商贸代表就找到了跟着中国代表团一起来的曾培洪。

  曾培洪现在主要就是主持对外贸易工作,进出口都做。当年他把汽水卖到苏联的情况也是令人映像深刻。

  当时是他上赶着卖,而现在却是有人上赶着买。

  “法国达能希望和我们达成饮料合作项目。”曾培洪在中方下榻的酒店里和一众同志们说道。

  “今天达能的代表和我见面了。法国方面对于引进山海关汽水的态度倒是还不错。”

  “法国方面对这个倒是不抵触。”

  曾培洪所说的这个达能公司,就是日后法国非常知名的跨国食品公司。生产的饼干巧克力矿泉水和饮料也算是畅销全球。

  不过那都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现在是1960年。这个时期的达能只能算是一个中等规模,在欧洲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公司。

  达能也想扩展进入饮料市场行业。目前欧洲没有一个具有统治力的饮料品牌。达能想做欧洲第一大饮料品牌。

  “他们的野心很大,但是他们在技术方面还有所差距。和可口可乐或者百事可乐这样的公司合作,他们只会沦为经销商一样的角色。所以他们希望和我们合作。”曾培洪如此说到。

  从曾培红的话语可以听得出来,中方时愿意和这些外国人做生意的。

  这也是中国未来十年的规划之一。

  中国在未来十年里,将会逐步和其他国家有更多的经贸往来。

  我们要出去,他们也会一点点进来。

  “我们国家现在每年的经济增长都超过百分之二十五。是现在全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

  “那些国外的公司也会想要进入我们的市场。即便是冷战,但是沟通上的完全禁止却是做不到的。”

  曾培洪这么说也算是符合中国之后的国策。

  轨会越来越多。我们的企业也会参与更多的国际竞争。

  而向中国发来合作意向的不仅仅是有法国的达能。

  在达能向中国发来合作意问的时候,有人找到曾培洪。

  来自美国的威尔士先生作为白事可乐的代表,在就他榻的酒店外面守着。

  看着曾培洪和达能的代表云面时,他走了过来。并且招呼道:“曾先生,能不能和我们百事可乐进行合作呢?“

  说话间,他的脸上满是和煦的笑容。

第二百六十九章 边角也有好处

  来自百事可乐的代表威尔士先生现在可是一点都不管商业礼仪。

  原本是达能公司和曾培洪约见的,谈一谈双方合作的问题。

  但是现在百事可乐,却要出来横插一脚。这可是惹的达能公司非常的不满。

  达能公司的代表塞纳先生非常不满。他颇有一些愤怒的呵斥道:“这位先生请您稍微有一点道德和礼貌。我们这里还有事情要进行商谈呢。”

  但是来自百事可乐的威尔士先生,对于这样的呵斥一点都不放在心上,真的有些唾面自干的意思。

  因为现在百事公司的处境并不容乐观。

  没错,百事可乐公司一直标榜自己是世界第二大可乐公司。他们一直都标榜自己是可口可乐最大的竞争对手。

  在原时空后世,百事可乐也确实是可口可乐最大的竞争对手。但那可是经过了长达几十年的发展。

  实际上在早期的时候一直是可口可乐一骑绝尘,可口可乐才是世界最强大的饮料公司。

  尤其是第2次世界战争的事情,可口可乐伴随着美国大兵的脚步走遍了世界各地。

  完成了他们的商业版图扩张。相比较而言,百事可乐的发展就比不上可口可乐了。

  实际上元时空之中百事可乐的发展,并且堪称是百事可乐命中转机的一次事件,就是原时空之中的莫斯科厨房论战。

  赫鲁晓夫灌了8杯百事可乐之后。很快和百事可乐签订了引进百事可乐的协议。一开始是苏联购买百事可乐的设备自己生产,但是自己生产的糖浆有一股子鞋油味,最后还是选择直接购买百事的浓缩液来苏联灌装。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