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斤小鳄梨
“真的!”
“可以买到票了?! ”“可以。”
“走!去看!”
而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西班牙等等国家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
第二百一十六章 气死了
欧美各国确实是想把印度特供版出埃及记这回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用冷处理的方式,让其慢慢归于平静。毕竟这个年代,宗教信仰这种事虽然没有中世纪时期那么复杂,但是也是能不碰就不碰为好。
其实政府并不想被宗教裹挟着,去做一些政治上的事情。
但是他们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们却没有问过远在重洋之外的李锐答不答应。本来李锐趁着出埃及记的热度宣传中国的新片,这个热度蹭得刚刚好。
结果印度来这么一出。自己的热度还怎么蹭,大家不都全去看印度人了吗?既然如此,那就不如在火上浇油,给他们的热度再来一点。依靠着现在拉姆文化有限公司在欧洲地区内强而有力的渗透。那些盗版拷贝的印度特供版出埃及记也被他分销到了全欧洲各地。
这一波拉姆可是搞大了,不仅仅是在西欧方面搞他的这些盗版拷贝。还逆向输出,传到东欧去了。要知道从前可一直是他向东欧搞中国的文化产品来用。现在算是来了一波逆向输出。
当然印度版出埃及记拉姆也没有大张旗鼓的在自己投资的电影院里公然上线。
毕竟他也大概能揣摩到欧美各国政府的心思。所以还是低调一点,就在全欧洲的几百上千个影院咖啡和影院酒馆上映吧。于是乎,今天法国巴黎那些拥有放映机和小型幕布的咖啡厅和酒馆,晚上的生意特别好。
几乎整个巴黎的人都出来了。大家都在准备收看。
就像老乔治开的酒吧。今天的生意就特别好。他这个酒吧算是老牌带放映设备的酒馆。之前拉姆的电影院还没开业的时候,以及当时中法政府之间还没有像现在这样交好的时候。他还经常从拉姆那边租借各种盗版的拷贝,在酒馆里面播放那些中国电影。
当时很多人为了看电影,来他的酒馆进行消费。这也算是吸引顾客的一种手段。今天这部印度版出埃及记,让他的酒馆再次创下了开业以来的巅峰。
老乔治的酒馆可不算小,除了他之外还有5名服务员。还有两个后厨的厨师,两个酒保。忙起来的时候接待100多个客人问题不大。
但是今天他的酒馆里却塞进了200多人快接近300人了。
店里的凳子全部用完,有的人甚至不要凳子,点了杯啤酒之后站在那。
原本老乔治还打算向这些客人推销一下他们最近新推出的猪肉三明治和肉酱芝士薯条。但是这些人很明显并没有吃饭的打算。即便是点餐也是颇为敷衍的态度。
"老乔治不要再推销你的酒和你的任何食物了,你应该知道我们来这里是什么目的。"有一名相熟的食客直接说道。当然他们都是来看电影的,谁在乎老乔治现在卖什么酒做什么食物呢?
众人只是一个劲的催促老乔治,赶紧把他的放映机拿来,把他的电影给放上。
老乔子原本还想再推销一下的,但是他发现自己常去的教堂负责主持仪式的大卫神父也在这。大卫神父也笑着说道:“还是快点开始吧。”大卫神父在附近街区可是威望很高的。虽然说教会里面总是有各种各样龌龊的事情,但是也有一些非常好的老好人。
毕竟教义中还是有很多导人向善的东西。
不过大卫神父很明显虽然很虔诚的信仰教派,但是并不会经营人际关系。所以即便是他已经70岁了,但是在教会内的级别依旧不高。还只是一个神父。更高的级别,他是没有办法往上升的。不过他向来乐天知命,习惯帮助他人。所以大家都很尊敬的他。
大卫神父既然开了口,那么老乔治就没有办法继续推销他的酒和食物了。
他只能让人把自己的放映机搬来,再把一块不算太大的银幕支起来。
这种私人放映的小放映机最多也就是投射一个70多寸的荧幕。对于现场200多名观众来说,好像有些太小了。但是大家都不挑。有的看就好了。当灯光暗下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幕布上。现场安静的都不像是一个酒馆,要知道酒馆里面即便是播放电影的时候也是很嘈杂的。
有人喝酒抽烟,同时还有人大声喧哗,但是现在这里安静的就像是做礼拜的教堂一样。
这搞得老乔治也变得极为安静。酒吧里的酒保和服务员们做事都轻手轻脚,生怕打扰到别人。
但是他们安静没有用。因为印度特供版出埃及记,可是一点都不安静。不仅不安静,还非常的喧闹呢。
那个印度特色的音乐在酒吧里面响起。
那迷离而又梦幻的声音。好像神父来了一针海洛因然后去找小男孩的声音……当大梵天,毗湿奴,湿婆等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
当耶和华求着大梵天的时候……
当印度三神弄的好像东方三贤士的时候……当西奈山耶和华和印度三神缔结盟约的时候……当印度三神给耶和华送来十戒的时候……
当耶和华感叹印度三神当真是充满大智慧的时候……
就先不说印度在套拍这些电影的时候,那些5毛特效和镜头语言与原版格格不入的拍摄风格。也不谈那画面上的极度割裂。
就说这些爆炸的剧情好了。简直是让所有看过这个剧情的信众脑袋里的血管都要爆炸了。因为这个剧情实在是太炸裂了。
如果放在原时空的后世,在一些无信仰的东方大国播放类似的电影的话,说不定大家还能够当成恶搞的搞笑片,以一种取乐的心态来看。但是在现在这个欧洲信仰还普遍比较浓郁的时候。这可就不是什么搞笑片了,简直是一场灾难。
一场对他们信仰来回荼毒的灾难。
老乔治觉得自己是个商人,对于信仰其实已经不那么看重了。但是当他真的看完了这部印度魔改的出埃及记之后。他的脑子里嗡嗡的。有一种高血压突然飙到170。让他的双眼都产生了一种晃晕的感觉。
更不用说看这个电影的其中有很多比他信仰虔诚的多的人。
让他们看到相当于自己教派基本法的十戒,都变成印度的神明向耶和华传授。最后再由耶和华传授给一众信众的时候。大家的太阳穴都开始鼓了起来。双眼都瞪了出来。
这可不是什么修炼内功,到了高深境界纯粹就是气的。“我的高血压,赶紧把中国产的降压药给我拿来。”
“哎呀,不行了不行了,谁给我来一瓶清凉油。我要气晕过去了。”
“上帝啊,这世上怎么有人敢如此亵渎于您!您为什么不降下天罚将印度彻底毁灭!”“这事情为什么要上帝做?明明是我们没有维护好上帝的权威,这都是我们的责任!”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而类似他们这样的争吵,几乎发生在大街小巷各个地方。那些看了这部印度魔改版出埃及记的人,几乎没有一个能够压住心中的怒火。
因为信仰被亵渎的太厉害了。
"你们这样吵吵嚷嚷的有什么用。我们还是听听大卫神父的吧。神父,我们要不要写信给梵蒂冈。让教皇下旨惩罚这些异教徒。酒馆里众人的目光都转向了那位老神父。
大卫神父是个慈祥的人,他这辈子做的好事非常多。
他的虔诚不仅仅体现在他的信仰上,更体现在他身体力行上。他真的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那种人。不管是救助孤儿,还是给穷人免费赠送衣服食物。
又或者是劝导社区里面那些走岔了路的年轻人回归正途。
他当神父的这半个世纪下来。为这整个社区的和谐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说这个社区的和谐安宁要划分荣誉的话。那么大位神父一定是荣誉勋章的大满贯。
而现在这位70岁的神父,脸上慈祥的微笑已经化为了愕然。当他听见众人向他请求意见的时候。他缓缓的站起来,开口道:“我……噗!!! ”
大卫神父的话还没说完,仅仅只是开了个口,就一股鲜血从他口中喷涌而出。之后他整个人像是软掉的橡皮一样。整个向后一倒。
现场乱成一团,众人纷纷上前去搀扶大位神父。
还有人跑出门准备开车将神父送去医院抢救。在现场也有医生准备对神父进行现场急救。
但是当现场的医生摸到神父的脉搏之后,却眼神一冷,向着周围围观的群众,说出了最坏的消息:“没有脉搏了..……”
第二百一十七章 请下命令吧,教皇!
大卫神父最终还是没有能抢救过来,这个为了社区努力工作了五十年的神父就在这个夏天的晚上,因为一部电影而走了。人们开始缅怀他为这个社区做过的点点滴滴。
出殡的当日,整个社区居民和听说过他事迹的巴黎市民都赶来了,准备送这位神父最后一程。连梵蒂冈都被惊动了,教皇亲自派人来主持他的葬礼。
上万名巴黎市民在教堂外为大卫神父做最后的送别。大家怀念他的好。念诵着他曾经做过的事情。
"我十七岁的时候穷途末路,我准备在晚上抢劫路人来弄些钱,而我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大卫神父。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给我了,还带我去教堂,给我煮了碗汤,让我在教堂睡一晚,明天再去找工作。如果没有神父,我现在应该在哪个监狱服刑,或者早就死在某个雨夜了..……”
“是啊,在二战的时候,神父带着我们这些孤儿院的孩子在西边避难。他每天要去和纳粹打交道,换取微薄的食物来养活我们我不止一次看见他弯腰低头的恳求多一些食物。”
“大卫神父还很会酿造葡萄酒。他的酿酒技艺是最出色的。他总会无私的和人们讲他酿酒的秘方,只要有人来问。”
“还记得那个冬天,他敲响我家的们,希望我们捐一些棉被和冬衣,那是二战结束后的第一个冬天。城里到处是挨饿受冻的人们。他把人们聚集在教堂,把教堂里除了十字架之外,可以烧的东西都烧了,给大家伙取暖。”
人们在大卫神父的葬礼上回忆着他的好。
作为一名社区的基层神父,大卫做到了一个信徒应该做的一切。不是那些玩弄权力的教会高层,大卫神父就是一个教会中可以见到的老好人。如果能够帮助到你,他就会伸出援手帮助你。不论你是乞丐还是富豪。他平等的对每一个人奉上最真诚的祈祷。
回想着这位老神父的所作所为,很多人的眼眶已经湿润了。很多人的眼神都红了。
这个世界对一个好人的离世总是觉得悲哀的。因为这个世界的大好人本就不多。现在又少了一个。
即便是教会的中高层早就是权力集合体的怪物,和那些大公司或政府成员没太多区别。但是他们看着大卫这样的老好人同事就这样死亡,他们还是有一种淡淡的哀思。
当大卫下葬后,梵蒂冈教廷宣布要在追封大卫的荣誉。以感谢他这些年来做的一切,他是上帝虔诚的信徒,是一名践行信仰的圣徒。但是这些荣誉对于一个死去的人来说真的重要吗?人死如灯灭,荣誉又有何用?
用来安抚活着的人?
其实根本安抚不了一点。因为大家都知道大卫神父是怎么死的。
就在梵蒂冈来的特使在葬礼上宣读着大卫神父的功绩,并且感谢他作为上帝的信徒为上帝传播信仰,以及梵蒂冈要追授他荣誉等等的演讲时。
他却绝口不提关于大卫是怎么死的。因为宗教也是一门生意,和政治一样。现在各国政治还没定下来到底要怎么弄印度这件事,梵蒂冈自然也不敢提。
但是他们越是这样,越是把普通老百姓给触怒了。
当即,参加葬礼的人中就有人高喊道:“大卫神父是被印度异教徒的行为给气死的!你们打算怎么做?!”声音很嘹亮,隔着几十米都能听见这个人的高喊。而他的这声高喊也让参加葬礼的人从哀伤中反应过来。
是啊,大卫神父本来不该死的。他身体还算健康,这次的死亡完全是意外。而造成这个意外的是印度人搞的魔改版《出埃及记》梵蒂冈和法国教会作为大卫神父的上级,他们居然在现场没有说出任何处理办法。这是一个教会该有的态度吗?
随即,现场的群众开始呱噪起来。
“对啊!主教大人,难道我们不该向印度讨一个说法吗?!”
“是啊!这些异教徒难道就不该付出代价吗?大卫神父难道白死了吗?”
“不仅仅是大卫神父,难道你们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上帝的威严被如此践踏吗?”各种话语响彻,让现场主持葬礼的那些主教和特使们有些下不来台。
而接下来让各国政府和梵蒂冈更下不来台的事情还要接踵而至呢。
因为印度特供版《出埃及记》开始在欧洲热映,已经让欧洲的那些民众快要疯掉了。
再加上大卫神父的死亡,更是成为了一个导火索。不管上面如何捂盖子,下面的愤怒都已经开始燃烧了。最先开始乱起来的是法国。
因为大卫神父的死,教会上层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表态,导致了大量的信众开始批评教会。而这个骚乱一旦开始,就停息不下来的。
因为大家都很愤怒。
而这种愤怒在三天后达到了高潮。因为教会和政府的迟迟不表态,法国出现了一场巨大的集会。全是由信徒们展开的。就连老乔治这个觉得自己不太信教的人都参加了游行。
走在队伍的最中间,有人举着印度的国旗。别误会,那可不是给印度撑腰用的。而是用来烧的。这是大家表达愤怒的方式。
而且他们还不是简单的烧,而是用牛油烧。
因为印度教视牛(瘤牛)为神,既然印度亵渎我们的神,俺么我们也要以牙还牙!爆发的示威人群太多了,甚至警察局里都有人跳反,跟着一起去示威。
这下事情就搞得很大了。政府开始头疼了。
而更加激进的问题还在后面呢。就连负责拱火的李锐都没想到,也没预料到的。教廷所在的梵蒂冈已经被一群信徒给包围了!
是的,教皇被包围了起来,而且还是一群信仰最虔诚的信众。整个欧洲,抗议最激烈的正是梵蒂冈。
梵蒂冈里除了教会高层之外,都是信仰最虔诚的信徒。
而这批信仰最虔诚的信徒是最无法忍受印度的,在教皇在梵蒂冈日常日的和信徒面前露面的时候,谁都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数百名信众冲向教皇,并且在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控制住教皇。
教皇冕下吓得脸色都变了。还以为遇到了刺杀了。
但是这些人还真不是刺杀的。他们控制住教皇之后,当先一人质问着教皇:“为什么?! ”“啊?”教皇有些懵逼。
还好他的懵逼没有持续很久,那人继续质问:“教皇冕下,为什么不下令进攻印度!”
“啊!“教皇刚刚从一个懵逼中出来,陷入一个更大的懵逼。
“教皇请下命令吧!我们要开启新的东征了!我们要开启新的十字军!”数以百计的狂信徒面色赤红双目圆瞪。
教皇冕下:“啊……”
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国呢?出来救一下啊!
教皇冕下是不是要东征?
这件事好像已经有些由不得他了。五十年代大概是教会力量最后的巅峰期了。
在之后的冷战中,因为灭世压力的影响,再加上对左翼运动的强烈迫害。导致席卷欧美的嬉皮士运动成为了年轻人的主流.嬉皮士运动之后,教会和信仰的力量就开始消退。虽然说还挺强大的,但是和曾经辉煌的时候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而教皇冕下现在会被一群信众架着,他该如何应对?
要知道,现在可不仅仅是这百来个信众在搞事情。整个欧洲大陆上大部分信教的国家里,那些民众都走上了抗议的街头。
而当愤怒的信众要冲击梵蒂冈的时候,梵蒂冈这个只有几百护卫的国家哪里扛得住啊!(注∶梵蒂冈是国中国,面积仅仅相当于一个小镇,但是因为信仰问题,所以它的影响力很大。)
当早就不满政府和教会行动迟缓的民众们冲击梵蒂冈的时候。就连那些守卫都没有怎么阻止他们。
第一:人太多了,根本在阻止不了。
第二:能在梵蒂冈当守卫的,其实多半也是信徒。他们也听说了关于印度渎神的事情。所以当真的有民众开始涌入梵蒂冈,逼迫教皇和一众主教们表态的时候。
护卫队的队长直接扭伤脚踝去医院治疗,直接离开了梵蒂冈地区。
而下面的普通守卫们则干脆在象征性的抵抗之后,直接开门放人。
当数以万计的信众通过意大利涌入梵蒂冈的时候,教皇冕下和一众主教们才真的觉得大事不妙了。
为什么这些教会高层的反应比底层信众还不如?因为越是高层的人,反而越是不相信神明。对于他于们来说,这只是敛财和收拢权利的一种手段罢了。相反是那些底层的信众更加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