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813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没办法,人类只能想象出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所以他们也只能想出这个理由。

  这种黄谣低级的很,但是乐此不疲的观众确实不少。

  在这上面,中苏可没有少和美国佬打舆论战。

  李锐甚至推出过一款诺玛简在中国的纪录片。以此来和对方打擂台。

  诺玛简在中国这部纪录片可不仅仅是单纯的展示诺玛简。同时也揭露好莱坞各种丑闻。要知道之前麦卡锡主义闹腾的时候,不少好莱坞左派创作者可都被他们挤压的毫无生存空间。当时李锐可

  是想办法抠出了一笔钱,支持了这一帮一左翼文艺工作者,跑去欧洲或者是南美,其中有部分人愿意站出来揭露好莱坞的各种丑闻。

  他们配合着中国对美国的舆论阵地发起攻击。当然像好莱坞这样的地方,不可能一次两次的攻击将其打垮, 这是一个长期的斗争,但不得不说,李锐此举确实是削减了好莱坞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尤其是中国本身还拍摄了很多优秀的电影风,刮了不少好莱坞的市场。

  同时诺玛简在中国这部纪录片,也通过诺玛简的视角来展现中国的变化和中国的发展。

  要打破西方的舆论霸权。一点一滴都要做。不能够觉得这东西可能用处不大就不做。

  还是毛主席那句老话,舆论的高地你不占理,敌人就会去占理。不积跬步,又何以至千里。

  反正这些年中美之间的骂战就没有停过,时不时的玛丽莲梦露也就是诺玛简同志会被捞出来说一遍。

  也幸亏是诺玛简同志自己的心理素质够强硬,也不会被这些西方的言论给击垮,而且在中国有大量的支持者。所以她还能支持的住。

  不过这样一来,玛丽莲梦露,也就是诺玛简也成为了话题人物。她在东西方阵营的名气都不低。

  所以啊,诺玛简这些年并没有被安排做太多的演绎工作,其实算是一种保护。因为需要说句难听的话,诺玛简现在成为了东西方话语权、文化权争锋的一种具象化的体现了。

  如果给诺玛简安排了一些普通的工作,演一些并没有 掀起多少浪花的影片。这个时候西方媒体和好莱坞必然会再次跳出来。用各种角度各种方向来攻击诺玛简和中国现在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文

  化地位。

  而现在,李锐觉得机会到了。

  因为他们要做一部注定要青史留名的片子。也注定是一个会被吵翻天的片子。

  这个片子很适合诺玛简。

  这个片子就是站在人民史观的角度,通过一名女性的视角 去分析解构整个二战与反犹运动的电影。

  这要一个够得上分量的女主角。诺玛简够分量。

  她在确定自己能当女主后,立马要来了剧本。作为文化部代表的刘主任对她说:“诺玛简同志。这部电影拍摄起来不难,但是上映之后引起的争议会很大。你受到的压力也会很大。如果你心里有

  包袱,也可以选择不拍摄。我们可以和苏联商量,请一名苏联女演员来扮演这个女主角。”

  “当然,你放心。组织上永远都是你坚强的厚盾。不管外界舆论如何,我们一定会支持你。”刘主任给诺玛简交了个底。

  当时诺玛简没有过多犹豫,立刻答应了下来。诺玛看完剧本之后也明白了刘主任为什么会这么说了。

  因为她看完这部电影的剧本之后,她脑海中莫名的浮现五个字:政治不正确!

  这个政治不正确不是对东方阵营来说的,而是对整个西方阵营来说的政治不正确。不正确到以后如果东方阵营在冷战中输了,西方当权者会如中世纪猎巫运动的教徒一样将她诺玛简烧死在火刑柱上

  但是在中国生活的这几年,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还有中国崛起的速度和力量。没由来的,诺玛简凭空生出了很多勇气。

  所以她才会答应下来,自己一定出演这个女主角。

  而她答应下来之后,李锐也就不客气了。直接开始宣传造势,趁着现在苏伊士运河战争刚刚结束,热度还没消退。犹太复国主义还在疯狂盛行,整个西方世界全部支持犹太复国的时候。(注: 全

  世界公开表明发对犹太复国主义,反对犹太建国的大国领导人只有毛主席。注意是大国领袖。)

  各种各样的宣传放了出去。各种各样的资料也放了出去。

  关于中国和苏联又要合作拍摄电影。

  还有什么,中苏将要合作拍摄一部超越《赡养人类》的电影。

  以及什么这部电影反对犹太复国主义。

  当然,最大的宣传就是沉寂许久的诺玛简,将要出演这部电影的主角。

  这些内容,一条比一条劲爆,一条比一 条能吸引眼球。

  整个西方的媒体闻着味道都来了。比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还要快。他们编纂了各种各样的消息和新闻,基本上就是把中苏继续渲染邪恶的把戏。

  而与此同时,苏联方面宣传部门的一把手,现在也担任了苏联电影机构一把手的扎罗多夫第一次访华。

  这位和李锐通讯多年,年级也差不多的苏联高官,刚下飞机见到李 锐的时候就给李锐来了一个熊抱。

  “李!见到你的感觉可真不错。”他猛地拍了拍李锐的背。

  李锐也用力拍了拍他的背:“你看着好像还没我壮实。扎罗多夫,虽然我们从事文艺工作。但是也要注意体育锻炼啊。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啊。”

  扎罗多夫尴尬的笑了笑,他这些年官越当越大,但是身体锻炼确实是落下了。早年自己还有四块腹肌呢,现在它们已经无比亲密的团结壮大在了一起再也不分彼此了。

  “好了,斯大林同志现在虽然无法站起来了,已经开始退居二线。但是他还是很关心我们电影的进展。你翻译的俄文剧本,斯大林同志已经看过了。他很喜欢,并且让我把我们国家里最棒的小伙子

  和姑娘们都带来了。”

  扎罗多夫指了指身后,一队中青年男女从飞机上鱼贯而出。

  “他们不是斯拉夫人,但他们是我们苏联最忠诚的犹太同志。安德里…… ” 扎罗多夫手指了一个中年人:“他是苏联政委、共产党员、犹太人,卫国战争中被打中了七颗子弹。”

  “艾丽娅,犹太族,优秀的护士长,在人手短缺的时代。她曾经一个人带着一 一个助手独自支撑了一间小型医院运行了半年。拯救了许多人命。“扎罗多夫指着另一个青年女子。

  “还有那位…… "扎罗多夫手指一个个指过,人名一个个报出。都是犹太人。

  李锐在一旁点点头:“他们知道自己要参演的电影吗?'

  扎罗多夫对着那群苏联犹太人道: "李部长问你们,知道你们来中国的目的吗?”

  那个苏联政委、共产党员、犹太人的安德里首先站了出来,他敬了个礼道:“知道!为了实现共产主义!”

第一百二十八章 相同点

  北京,北京电影厂内最大的室内摄影棚内。

  李锐正打量着眼前的演员们。这些来自苏联、中国、东德等各国的“演员”们齐聚一堂。 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火热的光芒, 那是一种对信仰的热忱。

  是的这群“演员"中有很多人并不专业,因为他们的本职工作可能是护士、军人、记者、技术工人等等。但是他们却无一例外的站在了这里,因为他们知道有一场关乎 于他们信仰的事业正要在这诞

  生。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我知道你们在来到这里之前,有很多不通过的职业。有医生、有警察、有军人、有工人、有农民。你们被邀请过来,说要拍摄电影。你们或许会奇怪,为什么要找你们拍摄

  呢?明明有那么多专业的演员,却还要你们来拍摄电影呢?你们知道吗?”

  李锐坐在一张高脚椅上, 扎罗多夫坐在他的旁边。经过几年的学习,李锐的俄语越来越好了,现在他也算是熟练的掌握了中、俄、英三国语言的人才了。

  而在李锐的对面,非俄语国家的“演员”们有他们的翻译,帮他们翻译下李锐的说词。

  现场响起了窃窃私语的声音。这是大家在讨论李锐的这个问题。

  因为李锐抛出来的这个问题,还真的是没错。在场的众人在最开始的时候还真的是很纳闷。

  苏联现在的电影作品虽然说是不多吧,但是和中国合作之后,因为压缩的成本。大量的苏联人来中国拍戏。因为中国修建了影视城,而且价格很便宜。在苏联拍一部电影的钱用在中国, 他们能拍

  两三部,如果抠搜一点能拍摄四部。

  所以这些年来,苏联的很多演员终于能有正常的戏拍了,不用担心突心然调离岗位不能再演戏了。

  既然有这么多演员,为什么还找我们呢?尤其是中国还有很多优秀的演员,即便是说这部电影拍摄的主要是非中国的场景,所以需要大量外国人。但是也没必要用我们啊。中国不是有很多外国留

  学生嘛,放假的时候这些外国留学生肯定乐意参与拍摄电影。

  所以众人纷纷猜测中国人的目的。

  于是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认真说道:“因为我们的技能有用。”

  也有人打趣道:“因为我的表演才华终于被领导看见了!”

  还有人半搞笑半自恋的说道:“因为我实在是太帅了,在工厂电焊埋没了我这张俊俏的脸。”

  这些人嘻嘻哈哈说说笑笑,现场气氛快乐极了。

  而之前被扎罗多夫所介绍的安德里,那位犹太政委举手说道:“我观察了一下,我们这里来的人中,绝大多数是犹太人,或者说是有犹太血统的。所以,李部长需要我们是犹太人?”

  李锐笑了笑:“说对了一点点,但是不完全正确。”

  安德里站起来认真的思考道,然后继续回答: "那是因为我们除了犹太人外,还足够忠诚!

  听到他的话,现场其他“演员”安静了下来。

  李锐笑的更开心了:“哦,忠诚于什么呢? "

  安德里本想说:对苏联的忠诚。但是他看了看周围的人群,有来自于不同国家的,所以他说到:“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在刚刚的路上,我和一些其他的同志们做了交流。我发现一个共同点,无

  论大家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做到什么样的岗位层级,大家都有着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强烈热爱。我们真的迫切的希望着共产主义事业的早日成功!

  安德里说的话让在场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赞同的神色,刚刚那些开玩笑说自己帅,说自己很有表演才华的年轻人也是如此。他们脸上露出笑意,并且吹了个口哨。虽然说这个动作好像有些轻浮,

  但是二十岁的年轻人又能求他们稳重到哪里去呢?

  还有人用手聚成喇叭的样子说到:“说得好! "大家笑着鼓学。

  这个时代人们坚信着共产主义的事业一定会完成。

  他们有一种热情和乐观的精神,这种精神头是在其他时代很难见到的。是一种相信明天会更好的念头。

  李锐也鼓掌,他点头说道:“安德里政委说的很好,没错,我请你们来因为你们是犹太人,因为你们是共产党员,因为你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忠诚。”

  "同时,我现在也可以告诉你们,我们现在新拍摄的电影为什么要让你们这些人来。你们也不用顾忌自己不会表演。因为在这部电影里,你们只需要演你们自己本身的[角色]就好了。"李锐站了

  起来说道。

  “我知道你们可能会有些犹豫,因为在我们国家,我们的主席公开反对犹太复国主义。你们中有些人或许会不开心,对吗?”

  李锐说的话也算是说到了很多人的心窝子里去了。

  确实如此,犹太复国搞起来的时候,苏联也是支持过的。让很多有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左翼犹太人去帮助以色列建国。斯大林的想法是在中东地区燃起革命的火焰。

  但是想一想吧,以色列建国中出了最大力气的是美国人。他们的触角伸到了方方面面。你左派苏联籍以色列人来了还有好果子吃?

  这比元时空之中,中国鼓励那些日籍解放军回日本,朝鲜族解放军回朝鲜还惨。

  因为资本主义阵营杀起人来可真的是不手软啊。左翼就是该死啊。要么被按上罪名杀了,要么就是让他们去当战争中的炮灰,发展革命?去地狱发展吧。

  到了现在第二次中东战争,当初支援以色列复国的苏联籍犹太人死的都差不多了。

  所以现在这帮子犹太共共产党员对犹太国家以色列的感情十分复杂。很多人已经对以色列不抱有好感了。

  而李锐则在为这群人坚定接下来的信念抛出了一个重锤。

  他事宜工作人员将投影仪打开,就在摄影棚里播放刚刚制作好,还没有上映的犹太民族的记录片。主要记载的就是一二战中,犹太上层精英集团做的龌龊事,导致的一系列的后果,以及犹太本民族底层遭受的磨难等等。

  说实在的,本时空这个时代是没有这么详细的资料的。更没有人将这些东西整理出来。犹太精英集团能蒙骗全世界几十年还是有原因的。也就是到了后世网络时代,大家的信息交换顺畅了,很多

  原来的事情都瞒不住了。所以他们的骗局才维持不下去。

  而现在,李锐却提前很多年让这些东西问世。

  整个记录片很长,足足有两个小时。李锐带着基地里的技术员们一起鏖战了个把月才把资料收集好,视频也才做完。

  这些犹太人看的很认真,两个小时的记录片看的他们挪不开眼睛。而扎罗多夫也瞪大了眼睛道:“李,你总能给我惊喜。这片子可真棒!”

  李锐却耸耸肩: "记录片看得人太少,毕竟说教太多了。"

  扎罗多夫眨眨眼:“所以你才想要拍电影?‘

  李锐点点头,随身抽出自己准备好的详细剧本,目前还没有定好名字,只有一个代号[犹太]的剧本。

  而看完了记录片的这些犹太人们,也第一次看 到他们即将参演的电影全貌。

  一个站在犹太女性视角解析一二战与犹太民族的电影。

  在1900年,二十世纪的第一天。 德国一个小镇上,一个面包师的女儿诞生了。她出生的时候就长得很漂亮。父母对她很是喜爱,父母将其取名为西嘉尔。

  童年时代的西嘉尔无忧无虑的生活在小镇上,她头上还有好几个兄长。兄长对她十分保护,在她的视角中,小镇上的所有人都很友善。那些德意志民族的人虽然和自己这家犹太人不是一个民族,

  但是大家都互相帮助。

  父亲总是愿意给领居帮忙,自己的几个哥哥也经常参与社区劳动。社区里的德国妇人们总是来找母亲串门。一群妇女一起坐在草坪上打着毛线衣,一边聊着家常。

  西嘉尔和镇上其他的孩子们在旁边一起愉快的玩耍。

  在西嘉尔的视角中,这个世界是这么的美好和平。她每天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爸爸能空出时间烤一些甜面包来给自 己吃。她会和镇上的孩子们一同分享。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西嘉尔一点点长大。她开始成为了一名漂亮的女孩,镇上的男孩们会给她送花。邀请她一起骑自行车。

  但是好景不长,突然有一天西嘉尔发现父亲和几个哥哥非常严肃的聚到了一起。

  自己有三个哥哥,大哥已经开始跟随父亲在面包店里工作。而二哥和三哥则刚刚毕业。二哥非常郑重的对父亲说道““爸爸,德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到了!”

  “是的,父亲。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我们需要为这个国家贡献我们的力量!请让我们参加德国军队吧!”三哥也附和道。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