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811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现在全世界有很多企业和科技公司就有这种感觉。每次他们下了重金研发一种东西,比如说晶体管的便携收音机,比如说新的信号制式的电视,新的传输接受设备,新的电脑……

  自己这边科研多年,已经砸下去了好几百万美元了。马上就要出成果,样品已经送出去。大家反应都还不错,董事会已经把香槟准备好了。就等着新产品上市去收割超额利润,让自己赚的盆满钵

  满呢。

  但是就在自己准备量产化的前夕,中国的商品已经开始疯狂的铺设进入市场。而且他娘的比自己的产品还好!

  好的还不多,就好半代。

  导致自己的产品还没问世呢,就直接成为落伍的产品。而且关键是自己还没强行发行产品来赚钱。

  为什么?

  因为中国的产品质量更好,他们的商品在市场上就是个顾客心理锚定的价格。

  自己花了大心血大价钱做研发的产品,只有按照和中国商品一样或者更高的价钱去卖,才能收回研发成品。

  而中国商品的锚定价格就在那,他们的产品还先进半代呢。自己卖一样的价格能 卖得出去?

  拿自己只能跌价卖了。但是跌价卖的话又有一个问题。

  第一是会降低自己的品牌认知度,自己价格比中国商品便宜了,那是不是就自己承认自己是比中国同类商品更低一个档次呢?

第二就是回本周期极其漫长,甚至看不到回本的希望。

  所以现在欧美的很多企业其实撑的很难受。他们只能寄希望于说动政府推动相关政策,彻底封死有关的中国商品流入,以免对他们的商品造成冲击。

  于是乎,现在非常好玩的一幕出现了。

  元时空之中是东方阵营对西方阵营的商品流入严防死守。苏联等国甚至将西方流入的很多商品斥之为危害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害物品。

  而现在情况反过来了。现在是资本主义阵营的部分群体在高声叫嚷着:“不能让那些带着红色洗脑基因的东西流入本国!”

  没办法,李锐的这招太狠了。让很多公司辛苦的研发和投入直接打了水漂。

  就像是索尼一样,如果不是赤军解放了日本,将其收编为国有。索尼这个公司也就不会存在了。

  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两人估计只能提早退休,然后去养养鱼种种菜了。

  现在两个中年人还很有激情。他们仔细考察了中国商场的相关产品,包括了街机,还有在东京科学馆里供人参观的最新式中星一号电脑。

  井深大回去之后立刻组织了索尼旗下的技术人员开会进行研讨。

  将自己收集的情报一罗列了 出来,看看索尼可以帮着代工做什么,还有看看索尼能不能作为独立第三方在生产些什么。

  这个研讨会开了五天,之后写成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报告,由盛田昭夫递送赤军政府新成立的工业部。

  盛田昭夫痛陈利害: "索尼是一个拥有几百个工人的工厂 。但是我们现在因为产品销路问题却面临资金短缺,甚至可能倒闭的风险。虽然国家给了我们补助,但是长期吃补助对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

  的开销。

  “我们必须要自救。所以这是我们呈上的改革方案。我们索尼的技术储备也都在这了。这是我们可以加工的东西。我们愿意协助中国的工厂提升产能,快速的扩展他们的生产力。”

  “他们必然也知道,只有快速的提升生产力。他们的产品才能更快的普及出去。才能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品形成数量优势。尤其是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如果产能不够,他们怎么能赢得冷

  战?'

  盛田昭夫的话说得很有道理。不仅仅是站在索尼的立场上考虑了。还站在了中苏政治立场上考虑了。

  所以他呈现的报告很快到了重信末夫手上。

  重信召集专家开会之后,当即决定将盛田昭夫亲自找来问话。随后又将日本国内一众轻重工业的厂长、高管、专家给召集了起来开了一个协商会。

  在会议上盛田昭夫凭借出色的口才,和不俗的商业眼光获得了重信在内的一众赤军领袖的信任。

  重信下发从中国谈来的一众合作项目。而盛田昭夫也被重信当做特使派入中国,谈关于合作代产事宜。

  说实在的,中国目前也在为这个事情挠头呢。

  因为培养工人不是朝夕的事情。农民进城工作当然可以,但是工厂开夜校培训他们也是需要时间的。

  现在眼瞅着产能上不去,很多原本可以赚大钱的项目现在赚的并不多。一些有先发优势的产业,现在都快被欧美同行追上了。

  盛田昭夫的到来到是给瞌睡的中国送来了枕头。

  没办法办,中国现在的合作伙伴太少。有完整工业体系的苏联、东德之类的国家,他们可没空帮中国代工生产什么玩意儿。他们自己还有一堆事呢。

  现在好不容易来了个工业化产能完备的日本。而日本现在一众公司恰好 是难受的不行,很多公司产品需要迭代。他们需要赚钱。

  既然如此,双方是一拍即合。

  很快中日工业的全面合作被谈了下来。这次到是不用担心花五十万盖一个日本厕所的屁事了。

  现在的盛田昭夫可没有这样的胆子。

  包括索尼在内的一众成熟的日本半导体厂商成为了新中国产品的代工厂。

  同时也成为了独立的第三方工厂。

  而与此同时,一系列的事情也几乎是在同时发生。

  苏伊士运河战争开打。

  中苏货币谈判进入僵局。

  中美配货贸易正式启动。

  坚强的斯大林同志在一次熬夜工作后失去 了站起来的能力。

  时间不为谁停留,就这样在世界的纷乱中,1956悄然流逝。

第一百二十四章 作对

  风流云转,时间从来都不会为谁而停下脚步。步

  苏伊士运河战争开战。但是对于中国来说,这个地方太远了。中国现在还是鞭长莫及,根本没有办法去参与这个事件。

  而对于中国来说,只能是在政治上支持一下埃及。 毕竟50年代的埃及现在还是走伊斯兰社会主义路线。总比走资本主义路线要好。

  然后在苏伊士运河战争期间,天安门广场举行了轰轰烈反以色列游行。

  北京数万大学生高举着抗议的牌子在街头游行。反对以色列复国主义,反对以色列侵占巴勒斯坦土地。

  但是除此之外好像也做不了什么了。

  好像是如此,但是……

  “以色列和我们是成不了朋友的,他们的存在可不一定是什么好事。"李锐如此说道。

  说这话的时候,他刚刚开完一场会议。一 场关 于宗教和传统文化的会议。

  在会议上,李锐重点表扬了几名从新疆来的阿訇。他们为当地脱贫做了巨大的贡献。几名阿訇努力学习了养殖知识,利用清真寺后面空余的土地修建了养殖场。养殖了猪或者是鸡。

  虽然说回民自己不吃猪,但是他们养猪宰杀后卖肉给当地的汉民和生产建设兵团。

  而且几个阿訇养猪养的极好,而且还让养猪场这个很脏的地方保持了相对来说非常好的整洁。弄得当地汉民买猪肉吃都开始找这些阿訇搞的养殖厂。

  他们养的猪和鸡还成为了新疆地区当地农业部门表彰的产品。

  李锐也表彰了一番,并且要尽力向其他清真寺推广。到不是说要让其他清真寺也养猪,毕竟也不是每个阿訇都有能力和技术去养猪的。

  推广的主要是宗教的世俗化。新疆和西藏地区以及其他中国宗教信仰极深的地方,一定要推广宗教世俗化。

  “倒不是我不尊重他人的信仰,主要还是信仰这东西,很容易被人把持。来个歪嘴和尚念经,继续用信仰来剥削和愚弄人可太简单了。尤其是一些 又反又坏的家伙,他们可是会用宗教作为手段,实

  现他们的权力欲,甚至于在宗教内部搞奴隶制的。还是高度世俗化,成为一种可信可不信的文化最好。”

  李锐当时这样对着自己的助手说道。

  在参加完相关会议,前往中南海和主席汇报工作时,听到主席聊到现在的苏伊士运河战争,和犹太复国主义的问题之后。

  李锐才开口说了那句[以色列不是朋友]的话。

  “以色列虽然不是朋友,甚至可能是敌人。但是我们却对他也没有什么办法。”主席也是无奈,他是看了李锐给的后世资料的。

  以色列却是不算朋友,这个国家和民族简直毫无立场,只有自私的功利。

  李锐却道:“也不一定是没有办法。 咱们现在的宣传能力越来越强。虽然我同情奥斯维辛集中营里被杀的无辜者。但是他们将自己完全包装成无辜的受害者。强行要全球同情,把自己搞成完美受害

  人的模样也确实是令人作呕。

  李锐这个人看事情还是分的很开的。二战中被屠杀的无辜犹太人确实是令人同情。但又不是所有犹太人都值得同情。还是那句话,各体文明不要上升到群体文明。

  二战前犹太集团在欧洲干龌龊事情可不少。或者说犹太集团尤其是犹太金融集团是资本主义在人间的具象化的人格化身。

  这么说不是危言耸听。

  一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经济虽然遭受打击,虽然需要赔偿。但是德国经济却还算稳健。从1919一1922年的四年时间里,马克币值一直坚挺。

  德国民众的生活虽然拮据,但是还可以过。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德国是当时全西方世界唯一 个政府控制银行的国家。德意志银行由德国政府控制,德国政府直接控制国家金融,控制货币发行量,掌握国家工业与经济的平衡。

  而在1922年,美元对马克的汇率是1: 64。 一年后的1923年,美元对马克的汇率高达1: 4200亿!

  为什么一年的时间里,德国经济毫无征兆的全面崩盘?

  因为犹太集团联合英法政府侵占德国工业区,犹太集团吞下德意志银行。开启了他们抢钱之路。犹太集团控制了德国的印钞机,疯狂开印,二十四小时三班倒的印。

  几个月的时间,犹太集团将德国百姓的毕生积蓄洗劫一空。工厂没有钱买原材料,农场没有钱买种子。

  面包店里一条面包的价格五十万马克?不不不,远远不止。那是1923年五月初的价格。两个星期后一条 面包的价格就飙升到了五百亿马克而且还有价无市。

  一个积累百年的老牌工业强国,一瞬间被掠夺一空。 工厂空荡荡,粮库空荡荡,民众的家里也是空荡荡。而这只花了一年时间。饥饿的人街上排起长队领取仅仅能保持不饿死的食物。无数工人和

  农民还要辛苦工作换来这微薄的不被饿死的口粮。但就是这样,每天都有人被饿死。

  每天都有许多德意志妇女出卖身体,卖给那些犹太集团的犹太员工来淫乐来换取粮食保证一家人不被饿死。 大量的实业集团被贱卖,被犹太集团倾吞。

  犹太财阀如同最贪婪的野兽,连一滴血都不留下的吞噬了个干净。

  有犹太集团做对比,同时期中华民国的那些军阀们对百姓们天高三尺的横征暴敛刮地皮都显得那么善良温柔。

  而彻底学握了德国经济,将整个德国剥削的血肉不剩的犹太集团开始了他们的下一步动作。

  那就是他们打算成为德国的新容克贵族集团,凌驾于所有德国之上,形成一个由血缘组成的犹太贵族集团。他们打算世世代代的在德国本地人头上吸血为生,建成一个以金 融为手段的现代奴隶制国家。

  只能说百因必有果,犹太人的报应就是小胡子。

  而在世界范围内,几乎很少有人提到在德国针对犹太进行反扑之前,犹太人到底对德国几千万老百姓做了什么。

  “其实犹太集团除了对金融学控的强大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们对现代传媒学控的也很多。他们学握了话语权,在西方世界,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明明他们自己做的龌龊事

  情一点都不少,但是却伪装成白莲圣母一般。"李锐在主席面前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神色。

  “所以我打算趁着他们苏伊士运河战争的热度还没过去。直接推出一波关于犹太集团的纪录片。其他人不好说,但是相信中东阿拉伯世界的那帮人很乐意帮我们传播。”

第一百二十五章 思想优先,政治挂帅

  对于在后世经历过各种网络轰炸的李锐来说,他可知道犹太集团的舆论霸权有多可怕。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李锐可是都被相关的言论给洗脑过。

  比如说什么犹太民族是全世界最聪明的民族。

  一个犹太人平均一年要阅读67本书籍。

  犹太人品性高洁,智商超群,血脉纯净。流浪1000年,还保持着高度的团结。

  诸如此类的言论在原时空的后世可是相当有市场。李锐小时候看过的书,电影杂志,甚至各种纪录片里面都有相关的宣传。

  还有各种卖所谓犹太人智慧的书籍。什么《塔德木》之类的,还有什么《犹太人的智慧》等等。

  李锐自己不好评价在自己在后世看过的这些中文市场上的书籍到底是不是犹太人的“传统智慧”。

  但是李锐知道,肯定有人用这种办法赚了不少钱。

  到底是谁再赚?不好说,但是犹太集团肯定是乐见其成的。甚至于这背后的推手就有很大的可能是犹太人。

  关于各种美化犹太的故事在李锐那个时空可是屡见不鲜。那么犹太民族里有没有好人?当然是有的,但还是那句话,个体文明请勿上升至群体。

  而犹太集团的上层才是资本世界里最学权的一群人,一直到现在1957年还是如此。甚至于在元时空的后世,发展的越后面,网络上的“犹太人”成为了一种代称。代指为那些有钱的资本家们。

  因为环顾四周看看吧,西方世界的资本巨头好似都套上了一个“犹太人”的皮套。好似成为了顶级资本家之后不成为犹太人就无法进入这个阶层。“犹太人”成为了一道隐形的门槛。

  所以犹太人在这个世界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民族, 更变成了一种资本的象征。

  李锐不仅要搞犹太人的记录片,而且还要抽空搞搞犹太人的电影。

  因为记录片这玩意儿看的人不一定多。但是如果电影拍的好,过个几十年都可以看的。

  说是对抗犹太,但实际上应该对抗的是犹太的上层资本。在李锐来看来,犹太的上层人物就是那种政教合一,并且在融合现代金融殖民手段的资本家。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