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斤小鳄梨
而至于欧洲的一众媒体,要么就是集体沉默假装看不见。要么就是为了销量现在开始疯狂吹。
反正之前多么疯狂的黑,现在就要多么疯狂的吹。一切都是为了赚钱嘛,不寒碜。
《中国计算机超越美国!》
《中国将成为世界计算机头号大国!》
《苏联购置三百台中星一号,算力赶超美国,美国恐成最大输家!》
《中星一号, 到底能走多远?!》
《间谍之王钱学森到底从美国带走多少东西?》
《新的赛道已经开辟,苏联和中国携手绝尘,美国赛车还未驶入赛道》
各种标题,各种报道,各种引人眼球。反正就一个字,吹。
而在这个时候又怎么能少的了欧洲现在少有的公平客观的报纸媒体《独角兽日报》的评论呢。
主编贝尔可是好好的撰写了好几篇相关文章。分析中国电脑和中国之后的技术走向。这一波当真是主打一 一个公平公正客观了。
现在全世界的媒体变成了两派,一 派是继续疯狂唱衰东方阵营的。说苏联和中国还是骗局,云云。他们都是收钱办事的。
另一派则是疯狂唱响东方阵营的,说不日苏联就要饮马英吉利海峡等等。这些也是收钱办事的。
而在这世界舆论左右摇摆的情形中,中国又和不少国家签订了电脑购货协议。先款后货,没款没货。这一 一次谈判的代表硬气的爆表,一点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
如越南缅甸之类的小国还想着卖个人情。但是这次是一点人情都没有。
但是相比于这些小国希望卖人情这种事。另外一件事才是更让人想不到的。
那就是居然有好几个国家想要购买游戏机!
“哈啊?”李锐原本还在考虑要不要把这些外汇印钞机搞出去呢,怎么就有人上赶着要啊?
“日本、南斯拉夫、捷克、波兰、苏联等国都愿意采购。“情报员向李锐报告着最新的消息。
不过李锐想了想之后,忽然想到了一点。冷战冷战,很多时候不能只算经济账,政治账在很多时候比经济账还重要。
这些街机看似是经济账,实际上却是稳定国民信心,提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个大杀器。
现在包括苏联在内的不少国苏盟国却的是温饱吗?不是,缺的是温饱之上更高一层的满足。
知道在中国尽可能的满足苏联糖果和膨化食品之后,苏联将大量的资源抽调出来做什么吗?做冰激凌!
1956年,苏联冰激凌产能比1951年翻了三倍。
如今每到夏季莫斯科的街头的冰激凌摊开的到处都是。宿舍楼下、工厂前、学校门口。
十戈比(0.1卢布) 就能买一小碗。属于中小学生都能满足的消费。而且苏联的气泡酒(香槟) 红酒产能也在攀升,如今已经攀升超越了1935年的巅峰。
再加上中国又把鱼子酱的价格打了下来。
现在苏联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超越了二战前的巅峰时期。苏联的工人已经可以轻松的每周购买一到两瓶气泡酒或格鲁 吉亚葡萄酒。鱼子酱也成为了家常食品。
中国的收音机和电视机开始越来越多的铺设进入普通苏联人的家庭。
中苏开始高度捆绑,苏联现在都不敢放手。因为一旦和中国松绑,市面上的繁荣将会立刻消散大半。
现在苏联老百姓对赢得冷战充满信心。这信心不仅仅是苏联武器堆砌起来的。还有中国的糖果、电器、电影、水果等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而这样的高度合作,也让中国受益匪浅,大量的工厂拔地而起,一条条铁路四通八达。城里出现劳动力短缺,工厂开始下乡招人培训,将农民从田地里解放出来,成为工厂工人。
中苏合作带来的双赢局面已经越发明显。明眼人都看得到,和中国一起有钱赚,有好处拿。
显然,其他国家也想要一起双赢。
当即李锐拍板。
"散出去!都给我散出去!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里,都散一些出去。我们的人去管理。”
"这游戏机最能直观的给其他国家老百姓感受到,中国真的慢慢强大起来了。现在我们是这方面的领头羊,那就要保持下去,站稳脚跟!”
伴随着李锐的决定,已经正式更名为中星电子厂的计算机(与街机)生产厂开始了加班加点的忙碌。
一台台电脑计算机和街机主板被制作出来。
而在中国的港口,一船船的化肥被运送而来。全亚洲的空船好像都跑了起来。
美国、日本的化肥到了。
第一百二十章 卢布中心
北京。
热闹的五一劳动节会议结束了。中国作为会议的组织者,在这场会议中做了不少事情。
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确立了中国在亚洲共产运动中的领袖地位。
说起来这话好像没什么必要,因为实际上中国就是亚洲的共产运动领袖。但是自古以来成大事都要有大义。这一个合法的, 大家都认可的名头还是很关键的,能省不少额外的事情。
而作为苏联的代表,赫鲁晓夫自从五一节来了之后,在中国待了将近一个月了,都没有走。
反正他的理由很多,先是看中苏合作的厂子啦。又是看望在中国工作的苏联工程师啦。还有在中国求学的苏联留学生啦。
甚至他还要跑去徐闻看看今年冬天给苏联准备的菠萝准备的怎么样了。
反正他不急着走,中国也不可能催他走。反正好酒好菜招待着,赫鲁晓夫同志威风的时候,中国从他手上赚的好处可不止是这些好酒好菜能打发的。
他说要来天津的码头看看,中方人员自然也无不允,陪着他从北京来天津。
天津卫是北方最重要的码头港口之一,又因为距离北京很近,所以这里的港口一直都很重要。而现在,这个港口上船只云集。码头装卸工人和卡车正在不断的卸货运货。
“那些都是什么?”赫鲁晓夫问道。
“化肥。"中方人员据实而答:“我们中国虽然土地面积不小,但是人口众多,耕地面积不够。最重要的是化肥产能一直不足。
“我们的化肥厂太少了。所以我们和一些国家达成了意向。比如说日本,我们向日本优惠购买化肥。但同时种出粮食之后,要优惠一部分卖给日本。 ”
这话说得是真的没毛病。现在的中国没有足够的化肥,日本也没有足够的粮食。两者是必须互补的。
当然,赫鲁晓夫知道中国不仅仅是从日本进口化肥。因为之前中美秘密谈判的时候,中方知会过苏联。苏联默不作声,因为苏联其实也想要一个渠 道和美国进行贸易往来。
说到底,地球是圆的。大家很多时候还是要相互需要的。既然是美国先低头服软,哪怕是悄悄服软,那也够了。
赫鲁晓夫在港口看了好一会儿, 天津港现在船似云来。化肥堆得一摞摞的。
赫鲁晓夫也是管过农业的,知道这些化肥意味着什么。
中国土地面积很大,但是土地肥力一般。而且中国人口众多,需要的粮食极多。
赫鲁晓夫可以下判断,虽然这些年中国发展的极快。但是这种快速发展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 尤其是斯大林同志在他的晚宴上曾经和党内心腹说过。
“中国的发展极度不均衡。他们的高科技产出有点太多了。但是根据我们在中国工作的专家传回来的消息可以知道,中国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在那些偏僻的农村,他们活得
的十七世纪的沙俄农民一样。
“这个国家很不健康。一 面繁花似锦,一面枯面萎凋零。如果中国的毛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这样的两极化只会越来越大。最后这个国家是会完蛋的。国家的管理就像是看着一
个精细的天平。当一侧太重的时候,就会滑落深渊。
赫鲁晓夫想到了斯大林说这些话的时候,他苍老的脸上满是疲惫。
这位格鲁吉亚悍匪不再是当初那个凶悍的古典金融专家了。
就连他最爱的家乡格鲁吉亚发酵葡萄汁都喝不了多少。曾经的钢铁老朽了。甚至于赫鲁晓夫都有些同情他了。
不过赫鲁晓夫的同情没有持续几分钟,他就疑惑的向斯大林问道:”既然如此,那我这次去中国为什么还要让出那么多利益?虽然说中苏是同盟,但是中国现在的发展势头在
不断的攀升,我们..
斯大林摆摆手,示意赫鲁晓夫不要说下去了,接下来的话说出来会伤感情的。至少现在不合适说。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知道,这次派你过去或许有的人不会理解。这次你去中国除了购买电脑计算机,拿下一堆合作项目之外。更重要的是完成这件事。
当时斯大林将一份文件交给了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看过来看了一眼之后,他呆了呆。过了好一会儿之后他才猛地站起来,不可置信的看向斯大林: "领袖!为什么?!”
“为什么?”斯大林疲惫的靠在躺椅里,他现在的精神无法支持他长时间专注的看文件或者是和人进行太过费脑子的谈话。
他又拿出了一份文件交给赫鲁晓夫,他说道:“只要中国人同意这份文件。那么之前的那份援助清单就算是一个礼物。”
赫鲁晓夫低声问道:“值得吗?”
斯大林点头:“值得。这些年我越发的发现了,一个大国仅仅依靠武装力量是无法让所有人都信服的。其他的苏盟国中,又其他心思的不在少数。仅仅依靠武力是不够的。”
“我在观察我的对手,美国他们是怎么做的。即便是法国都退出北约了。但是美国在法国的影响依旧巨大,为什么?是单纯的武力问题吗?”斯大林反问。
赫鲁晓夫一愣,他似乎没有好好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他的工作已经很忙了,法国又不归他管。而且赫鲁晓夫一向不是一 个有 急智的人,总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在这匆忙之间,想要让他回答这个问题可真的是为难他了。
这……
“因为美元。”斯大林低声道:“因为美国已经确立了世界范围内的美元体系。任何国家都欢迎使用美元,甚至包括我们。”
斯大林在[我们]两个字上加了重音。
这在苏联党内是一个提都不能提的话题。你要是提了,第二天可能就会有克格勃的同志来找你问话:“同志,您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吗?”
所以即便是斯大林这么说了,但是赫鲁晓夫却没有傻乎乎的直接接话。要知道斯大林最喜欢搞[忠诚测试]了。
苏盟国和苏联高层谁没被他搞过啊。从前他身体强壮的时候,是在酒桌上这么搞的。一边给人灌酒,一边谈论国事,一 边穿插试探性的[忠诚测试]。
当年赫鲁晓夫都被斯大林整尿了,物理意义上的尿了,控制不住的那种。
而南斯拉夫领导铁托都被斯大林在酒桌上搞得和二百五一样。最后铁托喝酒都是一边喝一 边倒进 自己特制的袖口。
现在格鲁吉亚悍匪不能灌人喝格鲁吉亚发酵葡萄汁了,但是谁知道他的话里时不时藏着机锋呢。
所以赫鲁晓夫装傻般的说道:“啊?我们不是已经确立了苏盟国采用卢布结算的中心思想吗?全世界主要文明国家中有一半在使用卢布。”
斯大林冷冷的看了眼赫鲁晓夫,这蠢货该忠诚的时候不够忠诚,这个时候却又装忠诚。要不是无人可用,真该让他继续在苏东玩鸟。
斯大林只能说道:“如果这个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克里姆林宫下一道命令大家都遵照的话,那么管理苏联就好办了。”
“很显然,行政的命令无效。之前我们行政命令规定了,美苏货币比值一比一,但是黑市汇率是多少?”
“四卢布换一美元。”赫鲁晓夫脱口而出,既答的很快。
斯大林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赫鲁晓夫后背都渗出冷汗了。整个人都不对劲了。
还好,慈父慈爱的目光没有看他多久,不至于让他再次尿裤。
斯大林继续道:“四比一,可以看得出我们卢布在民众心中的真实价值了。我今年推广币值改革,卢布和黄金挂钩。一卢布价值零点八克黄金。现在我们规定的美苏汇率是一
比一,黑市汇率呢?
这次赫鲁晓夫学乖了,他没有开口。
斯大林用手杖敲了敲地板道:“一 点二比一,虽然和美元的汇率很接近的。但是不够。而且我们的黄金储备远不如美国丰厚。昂撒劫掠世界数百年,贵重金属储备比我们多太
多了。而且他们还有殖民地可以吸血。
“我知道美国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有更高的信用度。但是我们的卢布没法这么玩。和黄金挂钩,我们无法增发货币。会困死我们的经济环境。”
听到斯大林这么说,赫鲁晓夫惊讶的抬起头看着他。这是什么情况?传统古典金融专家要转型现代金融专家了?
要把古典那一套带来现代?
赫鲁晓夫打了个冷颤。想到这里,赫鲁晓夫拿起了斯大林之前给他的文件,他仔细看了起来。
“所以,这就是要中国人同意的文件。好像有些苛刻,一 切对外结算以卢布为中心。这里面涉及到银行,乃至外贸定价自主权。”赫鲁晓夫低声道。
斯大林拍了拍另一份文件:“所以,才有这份礼物清单。价值一百五十亿卢布的补贴。够为中国补齐他们的短板了。可以满足他们全国需求的大型化肥厂、化工厂、炼油厂。
你去谈,你是中国人的老朋友了。
天津港,赫鲁晓夫看着一船船的化肥到货。
他心里低语着:斯大林同志啊,虽然您是古典金融专家,但是您能不能玩转现代金融呢?要知道我们的竞争对象可是深耕于现代金融多年的专家啊。
赫鲁晓夫深吸了一口气。在中国这么久没回去,他其实是有些逃避斯大林的任务。
但是任务就是任务,逃是逃不掉的。算了,走吧,去北京。
希望能有个好结果吧。
第一百二十一章 拖字诀与登陆日本
赫鲁晓夫这样的人都知道,斯大林提出的条件太荒唐了。就算是有一百五+亿卢布作为筹码,中国也不可能同意他们苏联的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