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斤小鳄梨
唯一的问题就是宇佐美等人要面对的竞争对手真的是太强了。
中午的时候,宇佐美和同事们碰头,带来的消息很紧迫。
"数控机床那边,中国人正在和捷克、东德谈高精密滚珠丝杆、滑块滑铁的生产合作项目,目前东德和捷克已经敲定了项目意向。过不了多久就会签约了。数字控制的步进电机生产和技术下放,目前中国还在待价而沽,开的价码太高了,东德和捷克有些犹豫。但是苏联方面蠢蠢欲动,苏联已经拿下了机架项目了……"
"朝鲜和中国敲定了包括数控机床、电脑芯片在内的诸多设备的原材料生产。朝鲜出矿和人力,中国出技术和生产设设备.."
"这次展览会上,我观察到中国有一种新的ABS材料被大量运用在电脑上,韧性强度一流。可以用在大量的民用设备上。我正在和中国代表谈技术转让问题。可是日本贫油田,我们想要生产的话似乎有些困难..……"
“我和中国谈了小型电视的技术转让。他们有意向转让这门技术,以日本的生产力和消费力,我们可以弄,而且还可以直接出口。但是中方的条件也是比较苛刻……”
一桩桩一件件,所有的信息汇总过来。宇佐美知道,中国这次真的是开了一个绝招出来。
中国要用这些技术为饵,让大家一起掏钱帮着新中国把他们的工业框架搭起来,再夯结实一点。
但中国人的这行为是阳谋,而且大家都是有利可图的。即便是中国人的条件苛刻,但做生意谈条件,不都一向如此嘛。这次是中国人的主场。宇佐美中午午休的时候紧急回了一趟北京饭店,和代表团的一众高层开了二十分钟的紧急会议。
会议结束时,日方代表一致举手同意,尽可能和中方达成合作项目,哪怕是条件苛刻一点。
因为在会议上,重信末夫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说法:"以后亚洲,大概率将要进入中国时代。除非美国全力冲击亚洲,否则很难对中国再东亚的实力形成挑战了。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早点上船,早点占据一个好位置。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千金买马骨,我相信我们日本的底子,值得中国千金买骨。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要目光看远一点。至少中国不会和美国一样,对我们扒皮抽筋。”
在重信末夫的建议下,下午的时候日本代表和中方的洽谈业务就顺利多了。很多项目都敲定了意向,当然最终的谈判要价,那都是交给两国贸易部拿总的。
北京的展会,似乎变成了一场盛宴。欧美资本阵营看得见摸不着,他们难受的全身都打摆子了。展会多半几天,就是为了留出时间让那些拿不定主意的国家,赶紧派能敲定主意的人过来。
当然,要是最后还是什么都敲不定,那也不能怪中国了。毕竟都留给你机会了。是你自己没有把握住啊。所以当展会进行到最后一天的时候,反而是最高潮的时候了。
因为很多手握重权的外国官员终于赶到了。
而在这一众临时赶到的人中,却有一个人出现的是令人那么惊讶。
他顶着光头,一笑两个大门牙,身材比从前消瘦许多,认识他的人都说他瘦脱了像了。这个男人正是本时空之中,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一赫鲁晓夫!
第一百一十一章 包圆了
曾经斯大林下面的三巨头,赫鲁晓夫、贝利亚、米高扬(注:朱可夫与斯大林基本平级,不算斯大林之下)。
在那场政变之后,这三人的命运也迎来了巨大的改变。其中贝利亚是变化最大的,他作为斯大林的心腹,同时也是当时苏联情报头子,还掌管了一部分莫斯科城防部队警卫部队。却在朱可夫发动政变的时候什么都没做,本该在初始阶段就可也扑灭的火焰,被贝利亚坐视放大。他已经被斯大林贴上了背叛革命的标签。考虑到他曾经的功劳,贝利亚被卸掉了一切职务,取消一切优待,比照四十年工龄的钳工来发退休工资。给他在黑海边上弄了个小房子,给他养老。
这已经是斯大林宅心仁厚了,否则贝利亚这家伙不被枪毙都该被吊死,别的不说,光是他搞核试验居然不清空当地居民的行为就堪比美利坚在比基尼岛的所作所为了。
朱可夫发派去了西伯利亚的糖浆工厂,帮着生产山海关可乐的糖浆。五五年去世了,死于高血压高血糖并发症。主要就是可乐喝太多引起了身体的病变。
米高扬被分散了权力,但依旧还在相对中央的位置。
赫鲁晓夫则是被发配似的,让他去东欧加盟国工作去了。曾经和中国合作愉快的大光头,他已经很多年没来中国了。所以当他从机场飞机上下来的时候,外交部来接待的成员都惊了,之前没听他要来的消息啊。
只能是赶快通知一下总理了,看看总理怎么处理。
后来经过沟通才知道,赫鲁晓夫是被临时叫过来的。
他没空和总理去寒暄,拜托外交部的人和总理打声招呼,他直奔北展会场去了。
而赫鲁晓夫被叫来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赫鲁晓夫这人虽然有的时候利令智昏,但是这几年冷静期观察,斯大林发现他没有自己想的无可救药。这家伙还是有点理想,也有点能力的。但是他的能力显然不足以让他独当一面,成为大国领袖。能在苏联的某个部门干好一把手、二把手已经是赫鲁晓夫顶天的能力了。
而且斯大林还担心一点,那就是自己走后莫洛托夫的性格可能会对中国过于苛刻,导致中苏翻脸。如果中国的毛在国际政治形式上不支持莫洛托夫,那么苏联将会非常被动。甚至有可能武力相向。
所以在考虑之后,中苏外交需要有人唱红脸有人唱白脸。中苏外交关系就像是刺猬,需要抱团取暖但又要尖刺互相保持距离。这对中国和苏联都是最好的。
所以赫鲁晓夫又被叫了回来,在限制他的权力之后,让他处理部分和中国外交贸易的事宜。有莫洛托夫卡着他,赫鲁晓夫不可能和之前一样大手大脚了。
但是有赫鲁晓夫去谈,那么莫洛托夫也没法和之前一样扣扣嗖嗖三天扣不出一个大钱儿了。
这是慈父对苏联日后中苏外交关系最后的干预了,剩下的道路要看这下一代苏联领导人准备怎么走了
这次赫鲁晓夫同志来中国是带着大量的政治任务来的。当然,那些政治任务在当前休提。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赶紧去北展洽谈合作项目。目前苏联除了几个优势项目之外,居然没有其他谈下来的项目,这可不行啊!
今天是展会最后一天,要多敲定一些项目啊。而且今天会公布电脑售价,购买多少现货,之后预定的要缴纳多少定金,中国怎么安排生产和发货等等,这些都是要谈的。
在这关键时刻,赫鲁晓夫登场。
他要带着苏联来买买买,没有钱就用工业产品抵。反正苏联别的不多,机床、拖拉机、履带、大金属罐有的是。都是中国急需的玩意儿。还真别说,中国现在就爱苏联老大哥的机床。
虽然说外表做的粗糙了一些吧,但是不影响好用啊。嘎嘎结实,嘎嘎耐用。反正只要精度还行,皮实耐用,那就是好东西。中国现在最大的沈一机和沈二机生产的机床完全无法满足国内需求。
于是乎,赫鲁晓夫来到北展时走路都带风。
这个曾经每次来中国都笑得和大倭瓜一样的男人,这次全程绷着脸。手上攥着苏联的工业产能,让他能在这里傲视群雄。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人看着他的出现,都开始窃窃私语。
尤其是当苏联的那些代表请他定夺事情的时候,赫鲁晓夫同志大手一挥,直接和中方人员面谈。一个项目在会谈室内短则三分钟,长则五分钟,一定会有一个结果。
众人看着那些除了会谈室后非常客气礼貌,双手紧握赫鲁晓夫,一个劲的给他点头哈腰的中方人员。大家还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吗?老大哥就是老大哥,出手阔绰啊。很多吃不准的项目现在都拍板了。
而且赫鲁晓夫是有决定权的人。他拍板了,那么项目就算是合订了。“宇佐美桑!苏联人拿下了包括新型ABS、赛钢在内的多款项目了!”
“不好了!苏联将数控电机的轴承合作项目、光学测距项目、控制传感器项目等等十几个项目都谈下来“苏联要和中国人谈下多彩印刷技术项目了!了”
赫鲁晓夫一来,现场的气氛真的变了。之前很多国家很多人还对一些项目的合作抱有迟疑。但是赫鲁晓夫这一来,好家伙!这是要全部包圆啊?!你苏联人的胃口这么大?
还真是,苏联人的胃口真的是这么大。
现在全场的人都动了起来,一些还在摇摆的项目,现在他们都在疯狂催促敲定。之前是中方人员着急,希望项目早日落地。现在是中方人员不急了。
这在会场里闲庭信步的赫鲁晓夫哪里是苏联官员啊,这他娘的是中国财神爷啊!也就是共产主义不兴拜神,不然高低给赫鲁晓夫同志来三柱香。宇佐美按捺不住了:“走!一定要把步进电机和数字控制系统的全套系统谈下来!从技术到生产,再到后续研发。我们一定要搭上这班车! "“可是宇佐美桑,你之前不是说中国人这方面的开价太高了吗?”
宇佐美听到疑问后毫不迟疑的说道:"“此一时,彼一时。走!还有,传真机项目也去谈下来。还有他们还处于概念阶段的影印机,多色成像屏幕,信号交换机,网络搭建等项目,说
我们愿意做投资,务必让我们参与其中!”
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刻了,宇佐美是拼了。赫鲁晓夫的气场比他们来说是太强了,要是不赶紧一点的话
当真是连渣渣都没有了。
王平安躲在角落,呆呆的看着现场已经乱成一团,到处找中方人员洽谈,上赶着给中国送钱的外国人们。
他脑子里一片浆糊。
这些天的所见所闻,让他开始有些怀疑了,美国是不是真的赢不了中国?
不会! 不会!怎么可能?!美国不过是不伤筋动骨的小败,中国在亚洲也不过是惨胜。自己一定是想多了。一定是这样!
嗯,这几天收集的情报够了。我先撤了。不然会被人盯上的吧。如此想着,他就准备撤了。可惜他并不知道,他早就被人给盯上了。公安部的同志早就做好了收网的准备了。
而就在王平安离开后不久,北展第五天最后的重头戏来了。那就是公布电脑的售价。
但是再次来住持发布的韩立还没开口呢。
台下的赫鲁晓夫直接开口道:“五百台,我们全要了!“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第一百一十二章 可惜长了嘴
“我全都要!”
赫鲁晓夫的这句话就像是平地一声雷一样,把现场炸的外焦里嫩。在短暂的沉默之后,巨大的吵闹噪音在会场响起。
各种语言的骂声响彻会场。
在台上的韩立算是见识了,原来科学家激动的骂人的时候也和农村里那些老头老太一样。即便是韩立听不懂那么多的外语,但是他看得出这些人骂人的时候有多么的激动。
一个个就好像是祖坟被刨了一样,对着赫鲁晓夫疯狂开骂。
“XXXXX!赫鲁晓夫,你不要太过分!你们苏联人什么都要吃,什么都要拿的吗?!”“!@#¥……*说好的社会主义阵营兄弟情呢?你们苏联太过分了!”
“*.……%!我问候您亲爹!”
不怪这些在场的科学家、技术员如此激动了。因为这几天他们可是每天都泡在会场里。
从第一天到现在,他们只要开馆了就来,一直到晚上闭馆才走。
很多科学家和技术员也不仅仅是为了排队试用电脑。很多人也被展馆里展示的中星一号的生态系统给震惊了。中国人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他们居然已经把整个电脑的生态圈给构建了起来。
虽然说有很多部分还处于设想的状态。但是从中国人发布的资料和图片,以及他们搞的原型机来看。他们是真的在这方面有很多研究的。
在场的都是科学家、技术员,他们用大脚趾去思考都能想到这些应用能在多少领域发挥作用。在很多地方,这些科技的加入会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的。
这东西早一天进入自己国家的响应领域,那么自己国家的发展就能早一步前进。不是傻子都知道这一切代表着什么。
这样一来,大家怎么可能让你赫鲁晓夫独占所有好处?没错,苏联现在是社会阵营的老大哥,但是你不能这样欺负人啊!你们要,我们就不要了?
就算是中国可以开预订,之后优先给其他国家生产电脑。但是谁知道中国的产能如何?要是排到自己的国家的时候,已经要到一年后了呢?一年的时间能落后多少东西啊?
别说一直和苏联关系微妙,甚至说有些不对付的南斯拉夫直接开口呛声。就连苏联控制力比较强的东德、波兰等国代表也非常强硬的表达了不满。现场立刻成为了一个吵架的农贸市场一样。
这消息传到了一直展馆后台注意这边情况的李锐耳朵里。他立刻让外交部的工作人员下去救场。吵架也就算了,不能真的打起来。一旦打起来,这事情就麻烦了。
李锐一拍脑袋:“这赫鲁晓夫为什么要有一张嘴呢?“
收拾好心情,李锐自己亲自下去救场,把众人安抚了一遍。没让这个事情演变成为暴力事件。而在台上,好不容易看见现场平复下来之后,韩立在李锐的催促之下急忙的将电脑的售价公布了。原本还打算搞些气氛的,但是因为现场有赫鲁晓夫这位在,所以还是算了。
虽然他来帮忙抬价格,中国很喜欢。但是他一口气要把东西全吃光,中国很不高兴。
韩立站在台上,面露微笑的对台下的众人道:“经过几天的体验,相信在场的各位都对我们新中国新生产的这台电脑有了深刻的认知。"
"它不仅仅是对现在计算机的一场革命性颠覆,也更是一场生产力的革命。各位,未来已经就在眼前了!“韩立的情绪非常饱满,听的在场众人都已经激动了起来。
“而它的售价,我们也秉持着帮助社会主义阵营兄弟国家的发展为己任,所以我们的定价为100万卢布
这话音刚落,全场一片哗然,不是因为太贵了,相反是因为太便宜了。要知道现在美国刚搞出来的第一代晶体管计算机的成本价也是200万美元。而本时空之中,因为斯大林没有因为中风突然去世,有很多事情已经出现了巨大的改变。
比如说斯大林在大清洗之后,他自己也看到了中国通过锚定产品产能的方式,让人民币越来越坚挺。和刚建国的时候人民币和废纸一样,已经是完全不同了。
现在已经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愿意持有少量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了。至少可以向中国人买糖果之类的而社会主义阵营的核心自然是苏联,苏联有一个卢布结算政策。稳定卢布作为大国货币的基本。
但是卢布一直不稳,理论上卢布和美元现在是一比一,但实际上卢布在黑市里只能是二卢布兑换一美元。
而这还是卢布可以购买中国商品带来的稳定。要是和元时空一样,卢布只能购买苏联的拖拉机,那恐怕兑换率还要再低一点。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买拖拉机什么的。
但是购买糖果什么的,却是大家都需要的。
而与此同时,斯大林还对卢布进行了改革。在他生涯的最后,他做了一个大刀阔斧的改革。
那就是将卢布也和黄金挂钩。1卢布可以兑换0.8克黄金。在元时空之中,苏联在六十年代也做了相应的改革。是1卢布兑换0.98克黄金。反正都是做成了现金和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也是因为如此,卢布的价值才趋于稳定,可以和美元相互抗衡。
现在斯大林提前了几年把这个体系搞出来了。今年正式开始,所以中国现在很乐意用卢布作为定价货币。只要黄金体系还没塌,只要苏联国内还是稳定的,那么卢布就是东方阵营值得持有的货币。
现在卢布和美元的兑换比是一比一,地下黑市的兑换也是0.9比1,基本上算是平衡了。
一百万卢布的一台电脑,便宜吗?单算价格肯定不便宜,一百万一台,要知道现在一台苏联产的中型拖拉机也才几千卢布一台。
中苏正在合作生产的小轿车,比拉达好一些的那种,一台也才一万卢布。一台中国产的电视机在苏联也才几百卢布,大尺寸的才一千多卢布。
按照这个比例来算,一台电脑能换一百台小汽车,两三百台拖拉机或者是一百多台中小型车床或铣床了。一台电脑的价值能直接在中国起一个小型工厂了。
贵吗?
当然贵!
但是看看美国的第一台晶体管电脑吧,成本价两百万美元,采购价在多加几十一百万美元。而运算速度只有中国电脑的二十分之一,还没这么多扩展应用。
看上去中国的电脑很贵,但是这代表着未来啊!
所以现在售价公布了,大家的热情再次点燃了。很多人已经和上级领导要来了大量的预算,甚至打算好了可能要砸锅卖铁的人现在发现,好像不用砸锅卖铁了。
就连一开始觉得自己根本买不起的越南、老挝、缅甸之类的国家,现在都觉得可以搞几个回去用用了。但是现在大家都没喊什么,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赫鲁晓夫。
这次,赫鲁晓夫有一种被千夫所指的感觉。但是他不以为意,反而转过身来对其他人说道:"一百万卢布一台,难道你们可以买完吗?这样吧,苏联购买三百台,剩下的你们分如何?”
李锐在一旁忍不住扶额,真不愧是你是啊赫鲁晓夫。难怪元时空之中你的武力干涉它国干的那么难看。
多好个人啊,干嘛长着一张嘴呢?
还好,这次中国方面没有任由事态发展。而是请各国部长级以上高官前往会谈室,大家一起坐下来商
要吵架也在谈判桌上面吵嘛,大家关上门就十几二十人,影响也不大。何必在几千人面前吵翻天呢?影响多不好啊。
这一闭门磋商就是三个小时。
多年后根据解密文件显示,当时站在门口负责安保的中国战士听到里面的动静,差点以为里面在发生一场涉及性命安全的剧烈冲突。里面甚至传来了摔杯子、皮鞋砸桌子等各种声音。音
三个小时之后,当一群温文尔雅的部长级高官从会谈室里走出来的时候,让人以为自己刚刚好像幻听了一样。
第一百一十三章 如坠冰窟
王平安准备撤了,在北展的这几天,他用自己的间谍摄像机录下来了不少内容。
说实话,其实北展的这些内容都是可以公开的。要是不能公开中国也不会这么大方的让那些社会主义国家派遣专家技术员一个一个看一个一个研究。甚至还开诚布公的谈了项目合作方案等等。
只不过现在中美之间的关系非常之微妙。即便是李锐之前和美方谈好了配货协议。中国和美国之间有了一部分官方的贸易额度。